環行 臺灣(下)——魚眼印象之脈脈不得語
濁水溪,發源於中央山脈合歡 山南 麓,上游就是日月潭水庫,流入 臺灣 海峽。中央山脈將 臺灣 分成東部和西部,而濁水溪不只是個地理概念,它不但分隔了 臺灣
北部和南部;還分隔了政治上的泛藍和泛綠;分隔了本省人和外省人;分隔了國民黨和民進黨。歷史似乎還停留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蔣先生率領120多萬人馬退據 臺灣
,造成了與大陸鄉土隔離的一個龐大群體“外省人”——即所謂“外省來台”的人。幾經時代波折,幾經政治操弄,外省人與本省人,從分離走向融合,又從融合走向分離。早上搭乘巴士離開小資情調濃郁的 墾丁 ,沿西海岸北上,兩個多小時後就可到達 高雄 左營,左營是 臺灣 重要的軍港,也是 臺灣
高鐵的南向終點,西海岸的主要交通樞紐,連接臺鐵、捷運、巴士、海運於一體。為了尋訪眷村,來 臺灣 前在網上先預訂了高鐵票,還特別購買了 臺灣 悠游卡,在全 臺灣
的公交,長途巴士可隨意刷卡,還可以在便利店消費,甚至有些夜市都能方便使用,正對用慣了微信、支付寶,已無現金消費習慣的陸客胃口。“眷村”一般來講是指1949年前後,蔣先生退據 臺灣 帶來的軍政人員臨時落腳居住的地方。
丟掉大陸錦繡江山的國民黨帶領60萬官兵和他們的軍眷撤退至 臺灣
,成立“軍眷管理處”,開始大量興建眷村。囿於當時的歷史背景與反攻宣傳,當時的眷村居民並沒有長久居住的打算,只是把眷村當做一個臨時的落腳點。由於防禦方向和“反攻復國”的需要,眷村都隨著駐軍分佈在
臺灣 西海岸各處。眷村獨特的建築特征是眷村文化形成的原因之一,在四十年代末眷村剛剛興起的時候,人們只把眷村當成暫時的居所,而未對眷村“ 大興 土木”。撤退至 臺灣
的國民黨軍眷對日據時期日軍遺留下的廢棄軍營、廢棄倉庫稍加改裝,就形成了第一批老舊眷村。當時經濟條件拮据,軍眷們沒有富裕的生活空間,就用竹籬笆把各家各戶圍了起來,形成了一排排“豆腐塊”似的戶戶緊鄰的生活環境,這種特殊的建築構造使得眷村內部的交流更加緊密,但竹籬笆的存在同時也關閉了眷村與外部世界交流的大門,造成了眷村“與世隔絕”的封閉環境。“外省人”即是跟隨國民政府敗逃 臺灣 ,來自大陸五湖四海的軍人軍眷 和平 民,總數有120萬之多,而本省人則是指清朝時期移民 臺灣
的本地人。眷村中絕大多數都是外省人。陰暗簡陋的眷村就像是他們當時的處境。外省人綽號“老芋仔”,意為長相不好的芋仔不會被施肥,扔在哪裡就長在哪裡。“老芋仔”的外號正是外省人“有家回不得”飄零身世的寫照。第一代的外省人對大陸有著強烈的歸屬感,他們迫於歷史的因素而遷徙,外省人下層在
臺灣 生存的很不如意。最基本的語言溝通都是障礙,眷村中的外省人與 臺灣
的本省人鮮有交流。在眷村內,外省人之間十分親切,在海峽的這一邊,他們再也見不到“遠親”,依賴和信任的就只有“近鄰”。眷村中的人情味十分濃郁,第一代外省人之間的患難情感朴素而真誠。隨著“反攻”計劃的失敗和國民黨“禁婚令”的逐步解除,外省人們開始在異鄉成家,也就有了第二代“外省人”。第二代外省人們自小受到嚴格的“外省教育”,對本省人取排斥態度。他們生在
臺灣 ,沒有見過大陸,也很少適應眷村之外的世界,因此他們對自身的身份認同存有較為嚴重的迷茫與困惑。眷村中的“外省人”們來自大陸的每一個角落,他們操著濃重鄉音,帶著家鄉生活習慣和文化特色,共同居住在擁擠的環境里。眷村小小的空間中充盈著來自大陸的多元文化,這形形色色的文化在碰撞與交融中發展,共同組成了獨特的眷村文化。眷村文化的多元性體現在衣、食、住、行多個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眷村的多元美食。 臺灣 的眷村美味就是袖珍的大陸美食地圖。有來自 四川 的辣子雞、勁道的 山東
饅頭、肥而不膩的東坡肉,酥脆的炭烤燒餅。眷村美食為 臺灣 飲食文化註入了新的活力。 風靡幾十年的 臺灣 牛肉麵和夜市上許許多多的美味,究其源頭都來自眷村。原本只是想著歇腳的暫住地,心中依然眷戀的是隔海相望的老家。整整七十年,命運和他們開了一次次玩笑,眷村最終還是成了異鄉的家,家雖然破舊,還是難逃拆遷的宿命。左營軍港門口,傳出熟悉的陣陣豫劇唱腔,鐵絲網裡的“ 臺灣
豫劇團”,看上去感覺有點彆扭。回大陸後查查史料才知道頗有來歷:1948年,國共兩黨爭鼎中原,劉鄧大軍發動 南陽 戰役,國軍敗退, 南陽
十六所中學五千多師生步行千里,南撤到尚未開戰的 湖南 衡陽 ,與 衡陽 中學組成“豫衡聯中”。後又撤到 湖南 永州
,還沒讀上幾天太平書。1949年4月解放軍渡江後,又隨著黃傑的一兵團退到 廣西 ,翻過十萬大山,來到越北邊境。三萬軍人被 法國 軍隊繳械,平 民和
軍人一起關在 越南 富國島
的集中營里,在鐵絲網包圍的三年半,他們認認真真地演唱豫劇,聊解鄉愁,創立了“中州豫劇團”,給患難同胞表演。薪火相傳就有了今天的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臺灣
豫劇團。在“國軍南部招募中心”門口向兩位國軍士官問路,對方很認真地摸出手機為我們搜索路徑。胖嘟嘟,園乎乎,一臉學生稚氣,完全沒有一絲軍人的剛毅和警覺。想到 花蓮 開車的阿黎也是剛服了兵役,四個月兵役?連槍都沒摸熱。草莓兵而巳。眷村人政治態度顯而易見。當年遷往那裡的人,都是從大陸過去的國民黨軍人及家眷,他們服從於國民黨,是國民黨最忠實的擁護者。隨著國民黨失去執政權以及黨內分裂,儘管眷村人的政治態度發生了變化,但反“台獨”的理念一直不曾動搖。自從民進黨上臺以來,時有拋出“台獨”言論,幾乎每次都會遭到眷村人的強烈抗議和反對。他們有著至死不渝的“祖國認同感”。在他們心中,
臺灣 和大陸都是 中國 的土地。
2018年國民黨 韓國 瑜競選 高雄 市長 成功 ,終於打破了“國民黨不過大濁溪”的魔咒。國共兩黨的眷村子弟,當年都跟隨父輩輾轉南北,童年記憶都出奇地相似。除役的國軍軍艦銘牌,不少曾都是父輩們的老對手。眷村大多建在接近軍事基地的地方,和大陸的部隊大院一樣,基本屬於封閉狀態。眷村裡醫院、商店、郵局、學校等公共設施齊備,所以眷村人沒有大事,一般都不出村子,在這裡形成了他們封閉的生活圈子。左營的明德新村五十年代時是海軍將領的眷所,軍官俱樂部娛樂設施比較齊備。和大陸的部隊大院子弟一樣,眷村男孩首選出路就是當兵從軍,他們天生遺傳到軍人那種團結奮鬥,眾志成城的信念,在部隊又有人脈,機會當然比本省人多得多,國軍將領中,眷村子弟出身不在少數,郝龍斌就是個代表。相對於下課後必須幫忙務農的本省子弟,眷村的孩子們由於父母多半是在倉促中撤離來台,沒有祖輩的東西可以繼承,也不如一般農家有田地可以耕種,孩子們有時間來認真讀書,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教育剛剛在
臺灣 普及,然而眷村裡的概念通常還是如舊 中國 那般:“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成績成了出人頭地的唯一標準,眷村裡的孩子們通常被賦予較高的期待。
眷村出身的名人數不勝數,政治人物中,宋楚瑜是最出名的一個。在物資不充裕、建設相對落後的眷村裡,吃百家飯長大的孩子自小即養成了拉攏 互助
的習慣,同輩之間凝聚力強。眷村的設立也有功能區分,空軍有大鵬、長風新村,陸軍有陸光、憲光新村,海軍有海光新村,聯勤部隊有明駱新村……或以軍隊番號取名,職能分界線各自圍出了一個圈子。分類這種草率卻便捷的方式,彰顯了眷村人各自身份。就像劃分軍種那樣,眷村成長的小孩也可以很容易被分成三種:第一種很會讀書,以後都出國念博士的;第二種是屬於讀書讀不來的,家長很嚴格,被送去讀軍校;第三種師承遺傳了軍中江湖氣,長大後成為聚黨鬥狠的能手,後來發展成
臺灣 的主要江湖幫派竹聯幫、四海幫。現在左營眷村旁的酒店就叫“四海一家”。電影雙雄楊德昌和侯孝賢,文化界重量級人物龍應台、張大春、朱天文, 臺灣
電視教父王偉忠,標誌性的大美女林青霞、胡茵夢,另外還有劉德凱、胡慧中、張艾嘉、任賢齊、庹宗華,當然還有天下誰人不識君的鄧麗君,他們也都來自眷村。璩美鳳當時和吳小莉住在同一個眷村,兩人還是同學。
這幾個小女孩超可愛,說不定長大就能變成蔡琴、伊能靜。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兩岸都一樣,熱衷於意識形態領域的政治運動。一群游行的小女生裡邊,再過幾年說不定就能冒出幾個天皇巨星。對 臺灣
來說,1949年人口大遷徙的文化意義,不亞於 中國 歷史上的幾次“士族南渡”。眷村曾經是一個封閉的社會,眷村又被稱為“竹籬笆”。竹籬笆圍起了擁擠逼仄的空間,你家的窗對著我家的門。圍出的小院子里,人們在這裡給小孩洗澡、教育子女、也拿來養雞。戶戶緊鄰、如軍營般的“眷舍”、“操場”,因此有了家的樣子。“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對於眷村的第二代、第三代來說,他們的鄉愁是爺爺奶奶那一代附加給他們的。但是父輩們的鄉愁也是停留在時空中的精神感受。即便再次回到故鄉也是物是人非,鄉愁成為眷村人不可化解的情緒。就在兩個人靜靜地看展覽時,突然響起了激昂的《國際歌》聲,進去一看,展室一邊是大陸的“解放 臺灣
”;另一邊就是國民黨的“反攻復國”。比對強烈的策展手法恰恰是眷村文化人內心矛盾的寫照。所有的顛沛流離,最後都由大江走向大海——龍應台跨過大江大海,躲過炮火連天,隨著敗退的軍隊來到 臺灣 的眷村太太們,手提箱里總帶著一兩件旗袍,這是 中國 女性起碼的體面和優雅。當年的民國旗袍美女,在眷村都得換下旗袍成為眷村媽媽。眷村第一代的生活來源主要是軍餉,人們還會有副業,做外賣、洗衣、擺小攤。對於眷村外面的人來說,竹籬笆有著“負面”的色彩。它代表了眷村居民與 臺灣
外在社會的隔離,甚至反映了“外省人”在 臺灣
的特權地位。也正是這樣的一種回不了家的“外省人”的身份,眷村人的鄰裡之間感情深厚。大多數的村莊是宗親、鄉鄰住在一起,而眷村人當年不少是孤身前往,每一個人背後都是一個骨肉分離的家庭。
北部和南部;還分隔了政治上的泛藍和泛綠;分隔了本省人和外省人;分隔了國民黨和民進黨。歷史似乎還停留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蔣先生率領120多萬人馬退據 臺灣
,造成了與大陸鄉土隔離的一個龐大群體“外省人”——即所謂“外省來台”的人。幾經時代波折,幾經政治操弄,外省人與本省人,從分離走向融合,又從融合走向分離。早上搭乘巴士離開小資情調濃郁的 墾丁 ,沿西海岸北上,兩個多小時後就可到達 高雄 左營,左營是 臺灣 重要的軍港,也是 臺灣
高鐵的南向終點,西海岸的主要交通樞紐,連接臺鐵、捷運、巴士、海運於一體。為了尋訪眷村,來 臺灣 前在網上先預訂了高鐵票,還特別購買了 臺灣 悠游卡,在全 臺灣
的公交,長途巴士可隨意刷卡,還可以在便利店消費,甚至有些夜市都能方便使用,正對用慣了微信、支付寶,已無現金消費習慣的陸客胃口。“眷村”一般來講是指1949年前後,蔣先生退據 臺灣 帶來的軍政人員臨時落腳居住的地方。
丟掉大陸錦繡江山的國民黨帶領60萬官兵和他們的軍眷撤退至 臺灣
,成立“軍眷管理處”,開始大量興建眷村。囿於當時的歷史背景與反攻宣傳,當時的眷村居民並沒有長久居住的打算,只是把眷村當做一個臨時的落腳點。由於防禦方向和“反攻復國”的需要,眷村都隨著駐軍分佈在
臺灣 西海岸各處。眷村獨特的建築特征是眷村文化形成的原因之一,在四十年代末眷村剛剛興起的時候,人們只把眷村當成暫時的居所,而未對眷村“ 大興 土木”。撤退至 臺灣
的國民黨軍眷對日據時期日軍遺留下的廢棄軍營、廢棄倉庫稍加改裝,就形成了第一批老舊眷村。當時經濟條件拮据,軍眷們沒有富裕的生活空間,就用竹籬笆把各家各戶圍了起來,形成了一排排“豆腐塊”似的戶戶緊鄰的生活環境,這種特殊的建築構造使得眷村內部的交流更加緊密,但竹籬笆的存在同時也關閉了眷村與外部世界交流的大門,造成了眷村“與世隔絕”的封閉環境。“外省人”即是跟隨國民政府敗逃 臺灣 ,來自大陸五湖四海的軍人軍眷 和平 民,總數有120萬之多,而本省人則是指清朝時期移民 臺灣
的本地人。眷村中絕大多數都是外省人。陰暗簡陋的眷村就像是他們當時的處境。外省人綽號“老芋仔”,意為長相不好的芋仔不會被施肥,扔在哪裡就長在哪裡。“老芋仔”的外號正是外省人“有家回不得”飄零身世的寫照。第一代的外省人對大陸有著強烈的歸屬感,他們迫於歷史的因素而遷徙,外省人下層在
臺灣 生存的很不如意。最基本的語言溝通都是障礙,眷村中的外省人與 臺灣
的本省人鮮有交流。在眷村內,外省人之間十分親切,在海峽的這一邊,他們再也見不到“遠親”,依賴和信任的就只有“近鄰”。眷村中的人情味十分濃郁,第一代外省人之間的患難情感朴素而真誠。隨著“反攻”計劃的失敗和國民黨“禁婚令”的逐步解除,外省人們開始在異鄉成家,也就有了第二代“外省人”。第二代外省人們自小受到嚴格的“外省教育”,對本省人取排斥態度。他們生在
臺灣 ,沒有見過大陸,也很少適應眷村之外的世界,因此他們對自身的身份認同存有較為嚴重的迷茫與困惑。眷村中的“外省人”們來自大陸的每一個角落,他們操著濃重鄉音,帶著家鄉生活習慣和文化特色,共同居住在擁擠的環境里。眷村小小的空間中充盈著來自大陸的多元文化,這形形色色的文化在碰撞與交融中發展,共同組成了獨特的眷村文化。眷村文化的多元性體現在衣、食、住、行多個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眷村的多元美食。 臺灣 的眷村美味就是袖珍的大陸美食地圖。有來自 四川 的辣子雞、勁道的 山東
饅頭、肥而不膩的東坡肉,酥脆的炭烤燒餅。眷村美食為 臺灣 飲食文化註入了新的活力。 風靡幾十年的 臺灣 牛肉麵和夜市上許許多多的美味,究其源頭都來自眷村。原本只是想著歇腳的暫住地,心中依然眷戀的是隔海相望的老家。整整七十年,命運和他們開了一次次玩笑,眷村最終還是成了異鄉的家,家雖然破舊,還是難逃拆遷的宿命。左營軍港門口,傳出熟悉的陣陣豫劇唱腔,鐵絲網裡的“ 臺灣
豫劇團”,看上去感覺有點彆扭。回大陸後查查史料才知道頗有來歷:1948年,國共兩黨爭鼎中原,劉鄧大軍發動 南陽 戰役,國軍敗退, 南陽
十六所中學五千多師生步行千里,南撤到尚未開戰的 湖南 衡陽 ,與 衡陽 中學組成“豫衡聯中”。後又撤到 湖南 永州
,還沒讀上幾天太平書。1949年4月解放軍渡江後,又隨著黃傑的一兵團退到 廣西 ,翻過十萬大山,來到越北邊境。三萬軍人被 法國 軍隊繳械,平 民和
軍人一起關在 越南 富國島
的集中營里,在鐵絲網包圍的三年半,他們認認真真地演唱豫劇,聊解鄉愁,創立了“中州豫劇團”,給患難同胞表演。薪火相傳就有了今天的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臺灣
豫劇團。在“國軍南部招募中心”門口向兩位國軍士官問路,對方很認真地摸出手機為我們搜索路徑。胖嘟嘟,園乎乎,一臉學生稚氣,完全沒有一絲軍人的剛毅和警覺。想到 花蓮 開車的阿黎也是剛服了兵役,四個月兵役?連槍都沒摸熱。草莓兵而巳。眷村人政治態度顯而易見。當年遷往那裡的人,都是從大陸過去的國民黨軍人及家眷,他們服從於國民黨,是國民黨最忠實的擁護者。隨著國民黨失去執政權以及黨內分裂,儘管眷村人的政治態度發生了變化,但反“台獨”的理念一直不曾動搖。自從民進黨上臺以來,時有拋出“台獨”言論,幾乎每次都會遭到眷村人的強烈抗議和反對。他們有著至死不渝的“祖國認同感”。在他們心中,
臺灣 和大陸都是 中國 的土地。
2018年國民黨 韓國 瑜競選 高雄 市長 成功 ,終於打破了“國民黨不過大濁溪”的魔咒。國共兩黨的眷村子弟,當年都跟隨父輩輾轉南北,童年記憶都出奇地相似。除役的國軍軍艦銘牌,不少曾都是父輩們的老對手。眷村大多建在接近軍事基地的地方,和大陸的部隊大院一樣,基本屬於封閉狀態。眷村裡醫院、商店、郵局、學校等公共設施齊備,所以眷村人沒有大事,一般都不出村子,在這裡形成了他們封閉的生活圈子。左營的明德新村五十年代時是海軍將領的眷所,軍官俱樂部娛樂設施比較齊備。和大陸的部隊大院子弟一樣,眷村男孩首選出路就是當兵從軍,他們天生遺傳到軍人那種團結奮鬥,眾志成城的信念,在部隊又有人脈,機會當然比本省人多得多,國軍將領中,眷村子弟出身不在少數,郝龍斌就是個代表。相對於下課後必須幫忙務農的本省子弟,眷村的孩子們由於父母多半是在倉促中撤離來台,沒有祖輩的東西可以繼承,也不如一般農家有田地可以耕種,孩子們有時間來認真讀書,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教育剛剛在
臺灣 普及,然而眷村裡的概念通常還是如舊 中國 那般:“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成績成了出人頭地的唯一標準,眷村裡的孩子們通常被賦予較高的期待。
眷村出身的名人數不勝數,政治人物中,宋楚瑜是最出名的一個。在物資不充裕、建設相對落後的眷村裡,吃百家飯長大的孩子自小即養成了拉攏 互助
的習慣,同輩之間凝聚力強。眷村的設立也有功能區分,空軍有大鵬、長風新村,陸軍有陸光、憲光新村,海軍有海光新村,聯勤部隊有明駱新村……或以軍隊番號取名,職能分界線各自圍出了一個圈子。分類這種草率卻便捷的方式,彰顯了眷村人各自身份。就像劃分軍種那樣,眷村成長的小孩也可以很容易被分成三種:第一種很會讀書,以後都出國念博士的;第二種是屬於讀書讀不來的,家長很嚴格,被送去讀軍校;第三種師承遺傳了軍中江湖氣,長大後成為聚黨鬥狠的能手,後來發展成
臺灣 的主要江湖幫派竹聯幫、四海幫。現在左營眷村旁的酒店就叫“四海一家”。電影雙雄楊德昌和侯孝賢,文化界重量級人物龍應台、張大春、朱天文, 臺灣
電視教父王偉忠,標誌性的大美女林青霞、胡茵夢,另外還有劉德凱、胡慧中、張艾嘉、任賢齊、庹宗華,當然還有天下誰人不識君的鄧麗君,他們也都來自眷村。璩美鳳當時和吳小莉住在同一個眷村,兩人還是同學。
這幾個小女孩超可愛,說不定長大就能變成蔡琴、伊能靜。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兩岸都一樣,熱衷於意識形態領域的政治運動。一群游行的小女生裡邊,再過幾年說不定就能冒出幾個天皇巨星。對 臺灣
來說,1949年人口大遷徙的文化意義,不亞於 中國 歷史上的幾次“士族南渡”。眷村曾經是一個封閉的社會,眷村又被稱為“竹籬笆”。竹籬笆圍起了擁擠逼仄的空間,你家的窗對著我家的門。圍出的小院子里,人們在這裡給小孩洗澡、教育子女、也拿來養雞。戶戶緊鄰、如軍營般的“眷舍”、“操場”,因此有了家的樣子。“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對於眷村的第二代、第三代來說,他們的鄉愁是爺爺奶奶那一代附加給他們的。但是父輩們的鄉愁也是停留在時空中的精神感受。即便再次回到故鄉也是物是人非,鄉愁成為眷村人不可化解的情緒。就在兩個人靜靜地看展覽時,突然響起了激昂的《國際歌》聲,進去一看,展室一邊是大陸的“解放 臺灣
”;另一邊就是國民黨的“反攻復國”。比對強烈的策展手法恰恰是眷村文化人內心矛盾的寫照。所有的顛沛流離,最後都由大江走向大海——龍應台跨過大江大海,躲過炮火連天,隨著敗退的軍隊來到 臺灣 的眷村太太們,手提箱里總帶著一兩件旗袍,這是 中國 女性起碼的體面和優雅。當年的民國旗袍美女,在眷村都得換下旗袍成為眷村媽媽。眷村第一代的生活來源主要是軍餉,人們還會有副業,做外賣、洗衣、擺小攤。對於眷村外面的人來說,竹籬笆有著“負面”的色彩。它代表了眷村居民與 臺灣
外在社會的隔離,甚至反映了“外省人”在 臺灣
的特權地位。也正是這樣的一種回不了家的“外省人”的身份,眷村人的鄰裡之間感情深厚。大多數的村莊是宗親、鄉鄰住在一起,而眷村人當年不少是孤身前往,每一個人背後都是一個骨肉分離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