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山水,近塔林,迷失在那片佛天佛地(2019年底緬甸休閑游)
↑蒲甘時時精勤 、 觀察身心,
不應作之事應當遠離,當做之事必儘力,
有正念、正知者,能滅盡煩惱 。
—— 巴利文 ※ 摩訶菩提寺 - 佛陀悟道之聖地摩訶菩提寺(Mahabodhi Paya)建於1215年 ,是 蒲甘 唯一的 印度 孟加拉風格的佛塔,其造型模仿了佛教的誕生地 — 印度 菩提伽耶
的摩訶菩提寺。以紀念佛陀開悟的地方。高聳的基座上以雄踞中央的三角形主塔為中心,周圍擁簇著6座小形副塔,形如眾星捧月 。
↑摩訶菩提寺難得一見的碑銘,以英文刻書,就此拍下紀念 。從這個角度來看,這裡的語言和歷史重要性很高,它確立了英文對 蒲甘 文化的重大影響 。
↑摩訶菩提寺摩訶菩提寺的底座為四方形,與眾不同的金字塔尖頂從四方平臺上拔地而起,與 蒲甘
大多數的葫蘆形塔尖相比,造型標新立異。塔座外壁有三層佛龕和佛像,密密麻麻的佛龕內小佛像神態各異,整座建築外觀就是由多達465座佛龕與佛像構成,極其精巧別緻,有的還貼上了金箔。雖然佛塔經歷了近千年的風雨侵襲,很
多佛 像的輪廓已經殘破模糊,但不難想象它曾經的魅力。
↑摩訶菩提寺虔誠的把鐘敲響,但求佛主庇佑此行平安!
↑蒲甘佛塔內部有比較現代化的裝修,鑲嵌著磁磚、鋪著地毯,橫梁置放高僧講法照片。此地堪比所有其他 蒲甘 寺廟更豪華 。
↑摩訶菩提寺俸祿滿滿的大金坐佛啊! 無知無畏地開了黃腔 ,“ 怎麼 菩薩 也貪婪喲 ! ” 訊後方知那是忠誠信仰的教徒們為修佛塔為主動捐出的。從某種程度上說,信仰塑造了
緬甸 人溫婉、樂善好施的性格,他們大多安於天命 ,易於相處 。
↑摩訶菩提寺據說在該寺建成前的所有佛塔,佛像都在塔之內,在它之後的建築深受 印度 文化影響,逐漸開始把佛像往外移。這樣的建築風格在浦
甘獨樹一幟。由此而來,外牆便更引人側目,繞寺一周,舉目皆是精雕細琢的坐佛雕像, 當陽 光穿過樹蔭投射牆面時,更融合出一種人文和自然交替的美感 。
↑摩訶菩提寺摩訶菩提寺旁有遺址狀建築,聽聞是為了還原佛祖當年悟道場景 。想想佛陀有多麼喜歡這個美好的地方啊,草木森森,枝繁葉茂 !
↑蒲甘比丘們啊 !
因為那個地方的一切都很適合修行,
於是我就在那裡安住了下來。
—— 巴利文
↑蒲甘
※ 嘉德帕林寺 - 蒲乾晚期的輝煌嘉德帕林寺(Gawdawpalin Pahto) 因60多米的偉岸海拔,堪稱 蒲甘 寺廟中最大和最壯觀的寺廟之一,建造於拿那拔地薛胡統治時期,被認為是 蒲甘
晚期最輝煌的成就。 其外形貌特征酷似達賓紐寺,讓我一度也產生過錯覺,不過自我感覺它或許更精緻! 當第一縷晨光傾灑在素白的佛塔上時,瞬間給它鍍上了一層金光。
第一次見參拜的信徒不夠虔誠,
心裡糾結是否因寺內祭壇裝飾太過現代化加之磚石鋪就的地板,使其古樸遺風格大打折扣。通往頂層的樓道沒有對游客開放,我們只好止步於此。若想將佛塔的美盡收眼底,最好的觀賞位置是在它近旁找一小塊兒高地。眼前的畫面彷佛是童話中的風景,亭亭玉立的塔尖錯落有致地鋪展在眼前,想象著佛寺整個外牆曾經的純白,人的心靈似乎也被凈化,變得清澈起來。
↑蒲甘打心眼裡喜歡啊,依依不捨地繞寺環顧;更清楚地感覺到兩層平臺均為正方形,各層平臺的角落建有小小的Stupas,呵呵,應該是象徵聖物,以表景仰之心 吧。
在這神秘的凈化之後總有些小興奮地遙想著自己的生活,這樣溫暖美好的感覺, 在哪裡還能遇到,嚮導主動為我們保留下與它共舞的的瞬間 。 近旁的小佛塔,估計是私人供奉的,雖然沒有什麼明目,但依然精美得一絲不苟。 ※ 瑞古傑 - 偉大的金色洞穴瑞古傑(Shwegugyi)緬語本意 ” 偉大的金色洞穴“ ,
建於1131年,阿拉翁薛胡時期,因其建築風格首列實現從昏暗和與世隔絕向明亮通風轉變,故享譽蒲期甘中寺廟的建築典範。雖然規模不大但很優雅
。玉米棒似的塔尖仿佛是阿南達的縮略版。
內有樓梯可以上到二層平臺,在那裡視野開闊,可以清楚的看到旁邊不遠處的達比紐寺 。
↑蒲甘門廊的佛像雖已殘舊,但仍可見其雕刻細膩、工藝精湛,不失奇美,佛塔的莊嚴持重不會因此消減半分!
↑摩訶菩提寺How sharper than a serpent's tooth is to have a thankless child ,逆子無情甚於蛇蝎.
— 莎士比亞
寺廟內有灰泥雕刻,一個柚木佛陀和石板。史記此廟建造者阿拉翁薛湖最終在1163年他被兒子帶到寺內扼死。 又一場發生於血緣至親間的赤裸裸謀殺
。類似情節的宮廷戲,無論東方西方歷史上都輪番上演 。告誡自己無須讓情緒受控 。慵懶地坐上磚砌平臺低矮的圍欄,舒適地眺望遠方, 蒲甘 原野鬱郁蔥蔥 。佛光山水競現眼前,這才是 蒲甘 原本的模樣。
↑蒲甘
名不見經傳 —— NAT-HLAUNG-KYAUN,
一座小塔,不能攀登,隱於樹叢之中,去到那裡的是一條已經粉化的土路,但它是 蒲甘 千座佛塔當中唯一的一座 印度 教佛塔,裡面有 印度 教大神毗濕奴的雕像 。
↑蒲甘環顧四周,目光所及都是 塔塔 塔,我們已經徹底迷失在了 蒲甘 原野的佛天佛地中!
↑蒲甘“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蒲甘 ※ 明瑪琅僧院 - 傳遞千年的建築理念
悠閑地漫步在 蒲甘 平原上,細品那裡佛塔的每一點不同,體味佛留下的古樸韻味,悠久歷史和藝術魅力 。
一對漂亮的幸特雕像, 半獅半龍的守護獸守護著通往這個正方形小僧院平臺的 通道
。這座僧院建於1174年,拿娜拔地薛胡時期,旁邊有一顆古老的巨大相思樹,讓人感覺福蔭延綿! 階梯頂端的平臺,有一個帶層疊房頂的佛堂,房頂是一個較新的鍍金寶鼎和帶裝飾的傘狀的尖頂 。難得一見小巧精緻佛塔!
雖是斑駁脫離厲害,但從細節上依舊能展現它曾經的精美雕功 !
↑蒲甘入鄉隨俗的脫了鞋赤腳前行,邂逅頭頂鮮花祭佛的守塔人。
伴隨著悠遠的晨鐘,他們會清潔物品,打掃庭院,他們熟悉塔的每一塊磚,
每一個角落,與塔相伴,終身守護著塔,也許他們並不詳知關於願望故事的細節,只是盡職盡責的把光陰留給了塔 。
塔里 有一尊巨大的佛陀坐像,佛陀右手接觸地面象徵其坐於菩提樹下開悟。佛主相前長年鮮花不斷。此為守廟人的供奉 ,不論有游客無游客 。實誠的 緬甸
人心中敬佛塔是莫大的功勞,他們用一生的積蓄換取黃金寶石捐獻給佛塔,以修功德和來生的福分是許多人畢生的夢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