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伊朗」在歷史和現實的交響中,眺望波斯之美
↑莫克清真寺和絕大多數清真寺一樣,莫克清真寺也採用了最常見的對稱佈局。中間一個長方形的水池,水池對面是高約20米的個弧形拱頂。
拱頂的結構非常複雜,各種弧線、錐體組成的結構,從不同的角度看呈現出了不同的效果。粉紅色搭配著淡黃色、淡藍色的瓷磚是這裡有別於其他清真寺最主要的地方。
↑莫克清真寺另外,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在清真寺的牆壁上還有一些歐式建築的圖案,這個在其他清真寺里是很少見到的。這也從側面體現了莫克清真寺以及 伊朗 這個國家的包容性。
↑莫克清真寺莫克清真寺之所以聲名遠播,不僅僅是因為粉紅色外牆的浪漫,其中很大一部分奧秘還在於它的禮拜廳。看過前面介紹的朋友會有所瞭解, 伊朗
人對於多彩的顏色非常痴迷,很多建築的玻璃都會採用彩色拼接的方式進行裝飾,這其中就包括了莫克清真寺禮拜廳的門窗。
↑莫克清真寺選擇一個艷 陽高 照的清晨,陽光透過鏤空的彩色玻璃照進房間里,這時禮拜廳就變成了一個絢麗光影的世界。隨著光影的變幻,波斯地毯和 石柱
上每一分每一秒都呈現出不同的夢幻色彩,進入其中就仿佛進入了一個巨大的萬花筒。
而在這份夢幻中,一個個女孩子披著圍巾,在手機和相機前展示著自己最為柔美動人的一面。
↑莫克清真寺當然,到莫克清真寺一定要趕早,因為隨著旭日的升起,投射到房間的光線會越來越窄。等到了中午時分,就只有窗戶底下一小塊區域有光彩了。所以很多人都趕在上午清真寺剛開門的時候進來,獨享這份時光的美好。
↑莫克清真寺這座始建於1876年的清真寺,相比其他地方規模其實並不算大,甚至可以說很小,這裡沒有宏大的廣場和高聳的拱頂,就連大門都修得那麼低調。
↑莫克清真寺不過,它卻用獨特的設計理念和審美征服了所有到訪的人們。在保證清真寺的神聖莊嚴的基礎上,增加了粉色的浪漫元素,讓莫克清真寺成為了全世界“唯二”的粉紅清真寺,也成為了
伊朗 旅行不得不打卡的地方!
↑莫克清真寺 「燈王墓」用水晶和玻璃拼接的清真寺在 伊朗 這一路的行程中,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走進清真寺。雖然你身處的城市每天都在更換,但清真寺肯定是你每天行程的亮點。
從 亞茲德 古城的喬邁清真寺,到遍佈每座城市的聚禮清真寺(也叫星期五清真寺),再到我們剛剛去過的莫克清真寺,以及明天要去的 伊斯法罕
伊瑪目清真寺,慢慢地你會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每個清真寺看上去都一樣,但是仔細看上去又不一樣,都有自己的特色。
↑費恩花園今天我們要去的地方有著一個非常有趣的名字,燈王墓。這個乍聽起來很像《一千零一夜》故事中的名字,還有一個別稱:光明王之墓。
光聽名字你一定認為這裡是個陵墓,類似於這座城市中的哈菲茲墓和賽迪墓一般。其實這裡是清真寺和陵墓的結合體,是 伊朗 最重要的宗教聖地之一!
↑光明王之墓如果你關註國際新聞,也許會聽過這個名字,因為在2022年和2023年,這裡分別發生過兩次恐怖襲擊。這也從側面印證了燈王墓對於 伊朗
和伊斯蘭教什葉派的重要性。
↑光明王之墓從莫克清真寺出來走不到兩公里的距離就能夠到達燈王墓,但是和莫克清真寺的浪漫不同的是,燈王墓透出來的更多是宗教的神聖莊嚴和嚴謹。
衣冠不整者不得入內,濃妝艷抹者不得入內,背包需要寄存,相機不得入內。一切的要求仿佛在告訴你,這裡可以說是 伊朗 行程中宗教禮儀最為嚴格的清真寺。
↑光明王之墓之所以如此嚴格,還在於燈王墓在什葉派的宗教地位。先說說燈王墓名字的由來吧。這裡是什葉派第七代伊瑪目卡迪姆兩個兒子的墓地。這兩個人在阿拔斯王朝迫害什葉派穆斯林時期逃難於此被殺害了,於是也就葬在了這裡。
後來有人看見金光從他們的墓穴中透出來,所以便有了燈王墓這個名字。在隨後的歲月里,歷代統治者不斷擴建陵墓,併在陵墓周圍修建了清真寺,這裡也就從一個重要的陵墓過渡成了一個宗教聖地。
↑光明王之墓走進燈王墓,你一定會被廣場的恢弘所驚嘆!也許是剛剛從莫克清真寺出來,有別於粉紅清真寺的炫彩爛漫,燈王墓體現出來的就是一個“宏偉”。可以容納數萬人的廣場,巨大的中央水池,周圍林立的清真寺,走進其中只有一個感覺,那就是自己的渺小。
不過,這都是外圍的建築,是舉行宗教活動或者禮拜用的。真正的燈王墓就在整個建築群的正中,巨大的淺綠色洋蔥型圓頂,高聳的金色宣禮塔使它成為萬人矚目的中心。
↑光明王之墓燈王墓的大殿是男女分開進入的,進入其中你一定會大感震撼,因為整個燈王墓都是用水晶和鏡片拼接構建出來的,從穹頂到牆壁,從門廊到吊燈,這裡的一切都被閃爍所覆蓋,每一縷光線在這裡都被無限放大,形成了令人眼花繚亂的視覺奇觀。
無論是白晝還是黑夜,無論是陽光還是月色,只要有光線射入其中,折射,反射,再折射,再反射,整個空間就會成為璀璨的銀河,成為絢麗的畫捲。
↑光明王之墓在絢爛的大殿中心是一個房屋形的靈柩,很多信徒都用額頭用手觸摸外壁,口中念念有詞的禱告著。沿著大殿的 通道
入內,就是信徒們禱告的地方了。不過,這裡是不允許外人參觀的。
↑光明王之墓說起來,燈王墓在 伊朗 的宗教地位很高,是僅次於 馬什哈德 伊瑪目禮薩聖陵和 庫姆
法蒂瑪聖陵後的什葉派第三大朝覲聖地。所以對於非穆斯林,這裡有著嚴格的要求。尤其是很多年前有西方游客在裡面喧嘩吵鬧,這裡曾經一度不對外國游客開放。
↑光明王之墓近些年雖然已經解封了,但是管理還是非常嚴格的。一般情況下大殿是不允許非穆斯林進入的,不過有時候工作人員 會安
排志願者帶領進入簡單的參觀,在大殿內駐足講解幾分鐘就要出去了。當然,如果你是一名穆斯林,尤其是有穆斯林證件的那種,在你提供穆斯林證後還是可以進入參觀的。
↑光明王之墓其實算下來,燈王墓的駐足的時間並不長,即便加上外圍廣場的閑逛,都沒有用了停在莫克清真寺禮拜廳的一半時間。但是燈王墓的感受卻是獨一無二的。也許是從沒有見過如此光怪陸離的建築,那份充滿了整個空間的流光溢彩讓我一直念念不忘。可能多年後再聊到
伊朗 ,我還會記起這份奇特的美感,那時它會成為我心中永恆的記憶。 「哈菲茲墓」十四世紀的網紅詩人今天走到的城市名字叫做 設拉子 ,這裡是 伊朗 的第六 大城 市,也是 伊朗 南部最大的城市, 伊朗 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2500年前,這裡就已經是橫跨歐亞非三大陸帝國的中心地區了。
↑薩迪之墓這座城市是《一千零一夜》故事中的傳奇都城,是“玫瑰與夜鶯”的波斯靈魂。這裡有波斯帝國的第一首都帕薩爾加德,有傳奇靈都波斯 波利斯
,有粉紅清真寺莫克,有波斯園林的典範埃蘭花園。
除此,這裡還是波斯詩人的故鄉,也就是我們今天要到訪的目的地。
↑薩迪之墓在波斯歷史上,有四位詩人備受推崇,被稱為 伊朗 詩壇四柱。這四位詩人在 伊朗
的地位,大概相當於我們國家的詩仙、詩聖、詩神、詩魔的級別,也就是李白、杜甫、蘇軾、白居易這些大神的地位。
除此之外, 伊朗 的詩壇四柱還頗具網紅氣質,歌德,黑格爾, 普希金
都是其中一位的忠實粉絲。歌德曾經誇贊他說:“你是一艘張滿風帆劈波斬浪的大船,而我則不過是在海濤中上下顛簸的小舟”。
↑哈菲茲之墓今天要說的 設拉子 就與其中兩位詩人有緣。他們生活在這座城市,在這座城市創造,也在這座城市留下了自己的陵墓。在 伊朗
眾多古跡中,這兩座陵墓絕對是現象級的存在。
忘記說了,這兩位詩人就是哈菲茲和薩迪。這兩位詩人都屬於中世紀波斯詩人,薩迪經歷了十三世紀 蒙古 的入侵,而哈菲茲經歷的則是十四世紀 蒙古 統治波斯的時期。
↑薩迪之墓哈菲茲一直被認為是 伊朗 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前面我們說到歌德,黑格爾, 普希金 就是他的粉絲。哈菲茲墓與其說是陵墓不如說是花園,也許和 伊朗
詩人的文風有關係,多是抒情題材的詩歌始終在人們心中充滿了美好,所以哈菲茲的陵墓不見大氣磅礴,更多的是美好幸福,充滿了生機。
↑哈菲茲之墓一條長長的綠化植被做為中軸線,從哈菲茲墓的大門一直延伸到中心的長廊和八角亭。
按照波斯人的設計理念,這條中軸線一般都是用水池來裝飾的,但獨獨這裡用了綠植,花壇中的鮮花沖淡了墓園的悲傷,讓往來的人們不禁感到一絲生命的躍動。
↑哈菲茲之墓沿著花壇穿過好似屏風一般的長廊,園區的中間就是一個敞開的八角亭,亭內安放著哈菲茲的石棺。
大理 石的錶面上用波斯文篆刻著哈菲茲的詩句,象徵著這位詩人靈魂的不朽。
很多 伊朗 人都喜歡來到這裡,不論老人還是青年孩童,人們都會走在石棺前靜靜的膜拜、瞻仰,或者朗誦著他的詩歌慰以悼念。
↑哈菲茲之墓八角亭的周圍是波斯風格的小屋和院牆,平頂圓門的造型很像 陝北 的窯洞,不過房門的圖案和周圍的窗花則充滿了波斯風格,讓人欣喜。
幾間小屋內有咖啡銷售,還有一個精巧的圖書館,裡面放著許 多哈 菲茲的書籍,其中還有中文翻譯版。
↑哈菲茲之墓在 伊朗
有個說法,每個家庭都至少有兩本書,一本是《古蘭經》,另一本就是《哈菲茲詩集》。其實哈菲茲的原名叫做沙姆斯丁•穆罕默德,因為他能熟背古蘭經,所以才有了哈菲茲這個名字,因為“哈菲茲”這個名字的含義就是:熟背古蘭經的人。
↑哈菲茲之墓 「賽迪墓」波斯古典文壇最偉大的人同在 設拉子 這座城市的,還有另外一位詩人薩迪的墓。
賽迪墓整體比哈菲茲墓略小,但同樣是花園風格的園區,裡面鬱郁蔥蔥的植被讓人倍感輕鬆。
略有不同的是,薩迪墓的中軸線用的是波斯傳統的水系,旁邊的水池還可以供游人丟硬幣進行許願。
↑薩迪之墓園區中間充滿伊斯蘭風格的圓頂立柱建築中就存放著薩迪的石棺,
周圍 大理 石牆壁上都陳列著薩迪的詩篇。
↑薩迪之墓和哈菲茲的網紅體質相比,早出生一個世紀的薩迪也不落後。
被譽為“波斯古典文壇最偉大的人物”的他,除了本國人民的推崇,在西方世界也得到了廣泛的認可。
↑薩迪之墓其中他的著作《薔薇園》被翻譯成英法德俄中等十幾種文字在世界傳播。
在 中國 ,《薔薇園》是 中國 穆斯林經堂教育的教材,在 北京 牛街清真寺更是收藏有《薔薇園》作品的波斯文古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