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棉·吳哥】光陰千年·一笑斑駁——或許,旅行需要多一點沉澱
↑東梅奔寺 在東梅奔發現的碑銘上發現,東梅奔是羅貞陀羅跋摩二世在奪回篡位者政權,將都城重新遷回吳哥後為了重建吳哥而修建的。 ↑東梅奔寺 東梅奔最有名的應該還是四隻與真象同等大小的石象。他們來自於古 印度 的神話——四大神象用自己的巨齒將整個宇宙支撐了起來。 ↑東梅奔寺 我走 上高 台,望著分居東南 西北 四個方向的四隻石象和一望無際的林海, 印度 神話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心中不由得猜測修建這座廟宇時,複位的羅貞陀羅跋摩二世是有何等勃勃的野心。 ↑東梅奔寺 相對比粒寺,東梅奔明顯更受人愛戴。很多雕欄玉砌的 石柱 門楣都得到了很好的修複。 ↑女王宮 其實很多人都憑藉“女王宮”這個名字以為是為當時女王嬪妃們建造的宮苑。1914年 法國 科學家發現這座小而精巧的建築,深深被她精細唯美的雕刻所吸引,猜想是國王修建給妻子的宮殿,故稱之為女王宮。出神入化的雕刻、唯美曼妙的女王,這給了後人無限的瞎想,這個名字也一直沿用至今。但這座原名Banteay Srei的寺廟,不僅不是皇宮更與女王無關,考古學家找到的碑銘里記載這裡其實是一所供高僧隱修的寺院。 ↑女王宮 人總是不願意被叫錯名,卻又總是以自己的意願稱呼其他。當宗教的禪意被旅者的臆想所淹沒,那些曾經在這裡苦修的信仰是否多少會有點落寞呢? ↑女王宮 吳哥早期的建築多以紅磚砌建,而後再由工匠在上面雕刻。到了用砂岩建築的時期,這種手法仍然被延續下來。可以說到了女王宮時期已經到達了巔峰。精緻繁複的手法猶如是在砂石上刺繡一般。由於選用了一種帶著玫瑰紅色的細緻砂岩,陽光更是呈現出夢幻般的肌理感。這或許也是最初的考古學家將這裡聯想到女性的原因吧~ ↑女王宮 ↑女王宮 女王宮許多門框只有1米多高,幾十釐米寬,幾乎無法容納一個人通過,似乎只是為了裝飾而存在,工匠卻將極盡奢華的功法全部投註到了門楣的裝飾上,濕婆與他的妻子、擁有無數頭顱與手臂的惡魔拉伐、身騎神象的因陀羅、攪拌乳海的天神惡魔、飛翔的天鳥神獸·······這些雕刻仿佛將人帶入了另外一種時空。 ↑女王宮 相比其他廟宇宮殿的氣拔山河、華麗氣魄,女王宮,沒有垂直陡峭的天梯、沒有令人暈眩的高度,只有低矮錯綜而又平易近人的空間院落。這或許是因為它作為高僧修行的寺院所決定,也讓它散髮著清修苦行的低調與謙遜。 ↑女王宮 ↑女王宮 ↑女王宮 ↑女王宮 ↑女王宮 女王宮也是旅行團幾乎都會來的地方。上午的陽光會讓這裡散髮著神秘的玫瑰紅色澤。也因此這段時間也是女王宮最為熱鬧的時候。很多導游領著游客來到一個門洞前跟他們說:這個就是女王宮的女神,被稱為東方維納斯。是誰將這些女神像稱呼為東方維納斯已經不得而知,這應該是旅行成為商品後的一種賣點吧。當19世紀末 法國 殖民者侵略 柬埔寨 ,被這些女神臉上的笑容所震驚,甚至作出偷盜的行為,這是一種對於美野蠻的欣賞與霸占。而如今被定義為東方維納斯的女神們還有幾個人能真正看到他們微笑里的滄桑與篤定呢? ↑女王宮 ↑女王宮 ↑女王宮 從東門進入西門離開,繞過迂迴的道路會有一片購買紀念品的商鋪和旅行團的停車場。相比景區,這裡的商鋪便顯得冷清很多。婦女們正在收割路邊的野草,至於用途倒是不得而知了。 ↑女王宮 ↑女王宮 司機沒有把車停在旅游大巴停的停車場,附近正好有大一片的荷塘與稻田。 ↑女王宮 烏雲逐漸密佈,大雨即將來臨,碩大的螞蟻們沿著電線遷移。 ↑崩密列 吳哥寺、巴揚寺代表著高棉的鼎盛時期,也是吳哥中保存較為完整的建築。但當你走進塔布隆寺、走進崩密列,你會發現吳哥最多的不是完整,而是分崩離析。如果說塔布隆寺還有被修複的可能,但在崩密列(Beng Mealea)面前,所有的學者都只能搖頭感嘆、無從下手。這座距離 暹粒 市區有80與公里的古城,鮮有游客,可以說還保存著當初被探險家發現時最初的模樣。 ↑崩密列 ↑崩密列 ↑崩密列 什麼是廢墟,崩密列就是吧?那些被樹根擠壓破碎四處散落的石塊,那些爬滿藤蔓苔蘚的雕像,那些在風裡雨里支離破碎的殘磚斷瓦,這裡早就沒有了完整的建築,有的只是艷麗繁華褪去後的斑駁和一個帝國逝去後的蒼涼。 ↑崩密列 ↑崩密列 這裡距吳哥甚遠,游人稀少,旅行團更加不會光臨。我偏執地走出規定的參觀路線,走進廢墟。平靜的風聲,婆娑的陽光,在樹影之間斑駁,靜得幾乎能聽到自己的呼吸聲,或許這也是時間的聲音吧。 ↑崩密列 ↑崩密列 ↑崩密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