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紀行之米科諾斯篇--最接近天堂的小島





巴士站台正對著海灘的入口處,沿途白牆上的壁畫可以隱隱約約看出當年天體海灘的盛況,相比之前看見的塗鴉,這些壁畫要精緻有趣多了。沿著木質棧道穿過木門直走到海灘邊,豁然開朗間整片海灘展現在眼前,天空的藍色自頭頂逐漸變淺,直至海天交界處,碧藍的大海,藍色由遠及近,層次分明。近處透亮的海浪裹挾著砂礫,反射點點陽光,眼見處折射鑽石般的光芒。
沙灘上整排的沙灘椅,躺滿了做 日光 浴的游人,這點春上春樹在書里也寫過,而且三十年前他來米島的時候,這裡裸曬的人還有很多,男女都有,形形色色。本來對天體也沒抱什麼希望,所以也並不失落。赤腳隨著海岸線在海邊走走,沙子顆粒較大有點硌腳,海水冰涼。逛了一圈隨意找了一張沙灘椅躺下,準備曬會兒接著回小鎮上逛逛,結果躺下就起不來了, 愛琴海 的陽光有種魔力,能讓再勤勉的人也變得慵懶起來。
就這麼曬著太陽看海,看累了就閉目傾聽海浪的聲音和游人操著不同語言時斷時續的交談聲,偶爾幾個小孩子在海邊玩耍發出尖叫聲,總的來說海邊還是很安逸和舒適的。
就這麼曬了兩個多小時,其間只去了趟洗手間,順便買了一些食物和水,對於平時不愛曬太陽的我們有些不可思議。幾乎全身都塗了防曬霜,只有腳面忘了,結果晚上回去洗澡,腳面被熱水刺痛,才發現腳面通紅一片,始知被曬傷了, 愛琴海 的陽光還是很有威力的。不過那些一曬一天的外國人是怎麼做到被曬得通紅還能接著曬下去,這個問題一直是不解之謎,當初在 芽莊 的沙灘上,曬太陽的全是歐美人種,很少看到亞裔 會曬 太陽,可見一斑。說到底對於陽光, 中國 人還是充滿著敬畏的。











又到了小鎮口,路上行人三三兩兩,米島這時節真適合度假,不冷也不熱,游人還沒多起來。米島的建築和聖島比起來,主色調是相同的白色,不過建築形式多了些規整,好似方 方正 正的放糖一般點綴彩色的窗欞和扶手欄桿,搭配顏色的鮮花。小鎮建築之間銜接緊密,相似但是不相同。
值得一提的是小鎮上的貓,游玩至今見識了各種各樣的貓,聖島的貓好像也隨著島上的節奏顯得尤為的慵懶和放鬆,甚至顯示出某些人類才有的神態,怕是島上伙食不錯,經常曬太陽思考貓生,有了某些明悟也說不定。
今天海面的風浪小了一些,沿著海邊往小鎮的碼頭走去,這個碼頭就是春上春樹提到,早上有新鮮海貨售賣的地方,但是只有在清晨才有新鮮海鮮。
碼頭所在的海灣堪稱全小鎮的亮點,彎彎的海岸線,海面平靜,幽幽的藍色海水清澈透亮。圍著海灣走,換一個角度,海面立即泛起點點的陽光,煞是好看。不遠處的堤上停靠著掛著 希腊 藍白條紋國旗的小艇,高高的桅桿掛著繩索和未展開的風帆。這場景猶在畫中,在岸邊的長椅上坐了很久,島上能做的無非曬太陽和看風景。岸邊的黃色郵筒上印著赫爾墨斯的頭像, 希腊 神話對 希腊 的影響深遠。來 希腊 之前補課時看到有個說法,說 希腊 神話人物都具有某種深深的宿命感,上至宙斯,下至平民,命運在冥冥中早有定數,唯一能做的也僅僅是與已知的命運抗爭,雖然明知鬥不過命運,卻依然不失與之鬥爭的勇氣,直至最後一刻,這給 希腊 神話人物平添了某種悲壯的氣氛。而國內近幾十年由於某些人為的原因,扯著科學的虎皮,宣揚人定勝天的理論,即使提倡的綠色、可持續發展也帶著一種主觀高高在上的氣質,對命運和未知少了些該有的敬畏,須知科學也只是一種宗教而已。胡思亂想太多,就此打住,曬太陽容易引發思考,幾千年前 希腊 人應該就已經發現了。
這附近也是馬特達蒙《諜影重重》的取景地,和《古墓麗影2》一樣,其實只有幾個鏡頭,區別隻是《古墓麗影》是在影片開頭,這裡是在《諜影重重》的結尾。來之前還補了《媽媽咪呀》和《諸神之戰》。這種以某一地為主題找電影的方式也蠻有樂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