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gge丹麥,是旅途中的“小確幸”——丹麥8日行記

丹麥自助遊攻略
↑阿美琳堡宮 這裡就是阿美琳堡宮外,在這裡等一場衛兵換崗儀式。
丹麥自助遊攻略
↑阿美琳堡宮 一頂頂高帽子可真都是顯眼包呢,配合著1.9m的個頭,有一種蒙奇奇的趕腳。帽子看著很暖和,感覺能抵擋這裡的妖風,頭戴高高的、毛茸茸的熊皮帽,身穿古老的傳統軍裝,鑲紅邊的深藍色上衣(節日改為紅色上衣)、兩排金屬紐扣,鑲白邊的藍褲子,腳蹬黑色皮鞋,白手套握著上了刺刀的步槍,胸前交叉著白背帶,身後還有佩劍和子彈匣,這身裝扮完全符合安徒生童話里的描述的“小錫兵”形象。
丹麥自助遊攻略
↑阿美琳堡宮 正常情況下,每天12點在這個廣場上都可以領略到 丹麥 皇家士兵的換崗風采。整個換崗儀式耗時大約30分鐘,皇宮四周所有的崗哨都會換,所以同樣的流程需要走好幾遍。
丹麥自助遊攻略
↑阿美琳堡宮 周圍都是慕名而來的游客,想一睹皇家衛兵的風采,小哥的緋紅臉頰啊。一定很熱吧。
丹麥自助遊攻略
這是腓特烈教堂,在阿美琳堡宮對面,算是地標吧~~在等衛兵換崗前花10分鐘小小的溜達了一下~
丹麥自助遊攻略
↑丹麥設計博物館 很難想象, 丹麥 設計博物館位於一棟非常古老的建築里,而且就在阿美琳堡宮邊上,地理位置也非常的重要,可見 丹麥 人對於設計的重視程度。 在 丹麥 設計博物館里,可以見到 丹麥 各個時期各個設計品類的藏品。
丹麥自助遊攻略
↑丹麥設計博物館 包括從中世紀晚期設計黃金時代到現代的西方世界的手工藝品、藝術工業和工業設計,從19世紀初至今的各類如文化、電影、廣告海報,瓷器、玻璃器、傢具、時裝與布料等類別的古今手工藝藏品......
丹麥自助遊攻略
↑丹麥設計博物館 還有不少可互動的裝置,讓游客有更多的參與感
丹麥自助遊攻略
↑丹麥設計博物館
丹麥自助遊攻略
↑丹麥設計博物館 除此之外,常設展“ 丹麥 椅子”專門展出了大約100件20世紀 丹麥 現代椅子。展品大多為1920-1970年 丹麥 傢具藝術黃金時代的設計作品,包括梳背椅、貝殼椅、懸臂椅等類型。
丹麥自助遊攻略
↑丹麥設計博物館 當然,在當下氣候面臨危機的語境下,物品的耐久性愈發被看重。
如果一把椅子用了幾十年被磨損了或是壞了,你可能會想要換一把新椅子,但或許我們可以修複它或者賦予它新的生命,這就是 丹麥 秉持的可持續設計理念。
丹麥自助遊攻略
↑丹麥設計博物館 走到展館外面,恰巧是ELLE對於女性力量的海報展覽,黑白色的畫面更有衝擊力。
丹麥自助遊攻略
↑丹麥設計博物館 有正在上妝的 亞洲 女性,還有正在戴太陽眼鏡改變造型的歐美女性。每一張都很有張力,各方面展現了女性的魅力
丹麥自助遊攻略
↑丹麥設計博物館
丹麥自助遊攻略
↑丹麥設計博物館
丹麥自助遊攻略
↑丹麥設計博物館 對於戶外的展覽來說,游客能顯得更輕鬆,不少人逛完室內展覽會在庭院買一杯咖啡,然後接著逛戶外的海報區,對於《ELLE》女生都不會陌生,在彰顯女性魅力的同時更代表了女性力量的崛起。我很高興能在 丹麥 看到這樣的展覽,把這次ELLE展覽的內容發給了ELLE 上海 工作的朋友,她說要把我看到的寫進方案,很期待有一天,這樣的戶外展可以來到國內。
丹麥自助遊攻略
↑哥本哈根 在 哥本哈根 ,點上一杯咖啡或是餐食坐在躺椅上曬太陽真的是再常見不過了,好像每一個人都很悠閑的享受生活。
丹麥自助遊攻略
↑新港 騎著自行車走走停停,覺得哪裡可以停下來待一會,隨意地坐在岸邊看著河景曬著太陽也是很舒服的。
丹麥自助遊攻略
↑新港 新港是一定要來的,岸邊聚集著大大小小的船隻,顏色各異的房屋作為背景板有一種誤入童話小鎮般的感覺。
丹麥自助遊攻略
↑新港
丹麥自助遊攻略
↑新港 陽光灑在水面上,映照著五顏六色的房子,很有Feel。港口邊全是大大小小的餐廳,就在這裡吃個午餐好了
丹麥自助遊攻略
↑新港
丹麥自助遊攻略
↑新港 來 丹麥 必吃的就是他們的特色——開放式 三明 治,根據自己口味可以選擇不同的主料,我選的這個是蝦+蛋的組合,搭配了點蔬菜,清淡好吃又健康。
丹麥自助遊攻略
↑管風琴教堂 來 哥本哈根 請一定要去管風琴教堂!!實在太驚艷了!我在 丹麥 建築中心裡就有見到管風琴教堂的設計稿以及設計理念,但見到真實的管風琴教堂後還是被這種極簡的造型所震驚。
丹麥自助遊攻略
↑管風琴教堂 暖黃色的燈光映射在教堂內部,淡黃色石磚與光線融合,溫暖又治愈。
丹麥自助遊攻略
↑管風琴教堂 建築師用無數淡黃色石磚構建出教堂主體,整個極簡風格與 丹麥 氣質很搭,視覺美感絕了。
丹麥自助遊攻略
↑管風琴教堂 天氣好的時候,對稱結構線條與光線融合,肅穆又有些溫暖,引起極度舒適,好適合拍照啊。
丹麥自助遊攻略
↑管風琴教堂
丹麥自助遊攻略
↑管風琴教堂 頂棚的交叉線條造型非常獨特,把教堂簡潔、典雅的風格展示的淋漓盡致。
丹麥自助遊攻略
↑管風琴教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教堂內有一架 北歐 最大管風琴,即使沒有聽到音樂,但線條與光影仿佛隨時在譜寫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