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離接觸馬爾代夫原住民7日行【馬爾代夫庫拉呼啦島】
行程表 4月11日 到達馬代之旅的開始就顯得十分不尋常。同團的叔叔阿姨在飛機上都坐在一起,只有一個姐姐的媽媽落單,被安排在靠前的位置,我主動與她換了位置。坐在我旁邊的是一個紅頭髮的 中國 同齡人,我們聊的非常投機,也很深入,得知他是 武漢 大學的碩士生,學工程專業,在 馬爾代夫 工作,還互留了微信,這對我來說是一次意外收穫,我感覺我還是比較健談的。
航旅縱橫顯示我們的行程從16:25至19:50,實際上加上晚點,飛到馬代已經是0點多了。一下飛機,熱浪撲面而來,我不敢懈怠,做好防曬措施。馬代的機場比較破舊,在這裡填寫了人生第一張的落地簽證,其只是涉及一些簡單的英語。 同時我也得知,在這裡除了 馬爾代夫 人之外,還有一些孟加拉人做勞工。走出機場,坐上游艇,漫天的星辰並沒有讓我感覺特別激動,也許是因為有些燥熱。之前還覺得有些刺激,但坐了十幾分鐘後也有些索然無味了。 海風簡直要吹歪了我的臉。我們路過了度假村,路過了水屋,25分鐘後到達了目的地——庫拉呼啦島,其實一開始是有些失望的,因為感覺與想象的度假生活十分不同。上岸後拖著滿身的疲憊,喝了一杯當地的木瓜汁,加了糖,很甜。放眼望去,碼頭邊的小足球場里,一些年輕人在踢足球,聽說足球是他們的國民運動。這時我們的領隊,也就是姑姑朋友的兒子,用英語和當地人交流,安排我們的住宿,我發現這裡的英語使用並不困難,是一些很簡單的句型和詞彙,於是一下子膽子大了起來。我們因為是雙床,被安排到white house,不和其他人住在一起,於是跟著一個當地的年輕人去了。一路上我們用英語交流,得知他的一些基本情況。我們入住的地方是一間民宿沙屋,基本設施還可以,但是WiFi信號十分微弱,讓我有些無奈。我在浴室發現了一瓶蝌蚪文的洗浴,看不懂是沐浴露還是洗發露,這時一個名叫sindy的 臺灣 女孩來看望我們安頓的如何,我問她那瓶洗浴是什麼,她拿著洗浴問了同伴小黑,同伴小黑說也不是他們的語言,但應該是shampoo。sindy是一個十分開朗的女孩。本想靠洗澡洗去一天奔波的勞累,讓我驚訝的是,這裡的生活用水都是淡化的海水,特別咸,還摻雜一股巨大的硫磺味。我非常不適應,甚至馬上就想離開這裡。拖著疲憊的身體,還未倒時差,很快睡了。 4月12日 玻璃船+海上垂釣一大早醒來,我們可以好好端詳一下我們的white house了。它的門口全是沙子,圍牆上還放了非常多各種各樣的貝殼。 我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見到 馬爾代夫 的海了,一齣門就見到了大海,太陽光反射在白色沙灘上,非常亮。一切都美的不像真實的,仿佛看見了桌面壁紙。我和爸爸非常興奮的拍照,殊不知更美的景色還在後頭。
我們向大本營(大多數人所住的地方)走,路上又有一些新發現:大多數當地人踩在地上不穿鞋子,因為地上是白色的沙子,沒有揚塵,所有地方都非常乾凈。 當地人全是穆斯林,於是女人都穿著穆斯林的服裝,只露出臉,看人都怯生生的,倒是男人們很opening,有些會很主動的和你say hallo。來之前知道在這裡,當地人一天要禱告五次。
早飯就在大本營旁邊的露天桌子上進行,有樹遮陰,每人一個盤子,一隻叉子、一個勺子、一個杯子,食物是全自助的,但是會有小黑服務,幫你添加食物。早飯吃的是chapatti,當地的一種薄餅,裡面加有椰肉,捲起來吃。除此之外還有sandwish和炒蛋。 值得一提的是,飲料很特別,據說這裡的Coke和Sprite是世界上唯一用淡化海水製作的,喝起來有些咸澀。還有一種當地叫TAMEK的蘋果汁。 這時我才知道,當地除了木瓜和椰子,其他東西都是外面進口的。
早飯過後,我們繞著小島散步,又有很多新發現。當地人喜歡色彩,所有的房子都是五顏六色的,非常鮮艷美麗。 因為地基是沙子,所以蓋房子的材料是空心磚塊,這種材料也更隔熱。有一些房子是用珊瑚製作的。 幾乎所有的屋子前面都有黑色的大罐子,用作淡化海水。路過了一片沙地,是一種彩色螃蟹的居所,地上密密麻麻的全是螃蟹洞,螃蟹們蜂擁而出,雞皮疙瘩都有些起來了。 我們還路過一幢紫色的屋子,據介紹,屋主人是 馬爾代夫 前國家足球隊的隊員,也是這個小島的首富,建造屋子的外殼花費約60萬人民幣。 馬爾代夫 的螞蟻也特別大,相機的鏡頭捕捉到兩隻螞蟻在打架。 還看見了蓮霧、咖喱樹,教堂和幼兒園,不再贅述。 走到海邊,望見了駐扎在呼啦島上的酒店,也就是Four Seasons Hotel,看見了它的SPA水屋,還看見了它的網球場。 我還抓拍到了DHONI, 馬爾代夫 最原始的小船。 海上飛機。 接下來就是我們在馬代的第一個項目了——玻璃船。顧名思義,就是船的底部是玻璃,可以透過玻璃看珊瑚礁和魚群。對於這個項目我是興趣索然,視力不好,相機也不能很好的拍攝弱光環境,所以看看就不看了。倒是大叔大媽們很興奮,和小黑一起大叫“海參海參!”“海龜海龜!”。
午飯吃的是當地的炒麵、 沙拉 、雞肉和烤魚。 沙拉 和國內不同的是,果肉偏多,味道有些微辣。
航旅縱橫顯示我們的行程從16:25至19:50,實際上加上晚點,飛到馬代已經是0點多了。一下飛機,熱浪撲面而來,我不敢懈怠,做好防曬措施。馬代的機場比較破舊,在這裡填寫了人生第一張的落地簽證,其只是涉及一些簡單的英語。 同時我也得知,在這裡除了 馬爾代夫 人之外,還有一些孟加拉人做勞工。走出機場,坐上游艇,漫天的星辰並沒有讓我感覺特別激動,也許是因為有些燥熱。之前還覺得有些刺激,但坐了十幾分鐘後也有些索然無味了。 海風簡直要吹歪了我的臉。我們路過了度假村,路過了水屋,25分鐘後到達了目的地——庫拉呼啦島,其實一開始是有些失望的,因為感覺與想象的度假生活十分不同。上岸後拖著滿身的疲憊,喝了一杯當地的木瓜汁,加了糖,很甜。放眼望去,碼頭邊的小足球場里,一些年輕人在踢足球,聽說足球是他們的國民運動。這時我們的領隊,也就是姑姑朋友的兒子,用英語和當地人交流,安排我們的住宿,我發現這裡的英語使用並不困難,是一些很簡單的句型和詞彙,於是一下子膽子大了起來。我們因為是雙床,被安排到white house,不和其他人住在一起,於是跟著一個當地的年輕人去了。一路上我們用英語交流,得知他的一些基本情況。我們入住的地方是一間民宿沙屋,基本設施還可以,但是WiFi信號十分微弱,讓我有些無奈。我在浴室發現了一瓶蝌蚪文的洗浴,看不懂是沐浴露還是洗發露,這時一個名叫sindy的 臺灣 女孩來看望我們安頓的如何,我問她那瓶洗浴是什麼,她拿著洗浴問了同伴小黑,同伴小黑說也不是他們的語言,但應該是shampoo。sindy是一個十分開朗的女孩。本想靠洗澡洗去一天奔波的勞累,讓我驚訝的是,這裡的生活用水都是淡化的海水,特別咸,還摻雜一股巨大的硫磺味。我非常不適應,甚至馬上就想離開這裡。拖著疲憊的身體,還未倒時差,很快睡了。 4月12日 玻璃船+海上垂釣一大早醒來,我們可以好好端詳一下我們的white house了。它的門口全是沙子,圍牆上還放了非常多各種各樣的貝殼。 我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見到 馬爾代夫 的海了,一齣門就見到了大海,太陽光反射在白色沙灘上,非常亮。一切都美的不像真實的,仿佛看見了桌面壁紙。我和爸爸非常興奮的拍照,殊不知更美的景色還在後頭。
我們向大本營(大多數人所住的地方)走,路上又有一些新發現:大多數當地人踩在地上不穿鞋子,因為地上是白色的沙子,沒有揚塵,所有地方都非常乾凈。 當地人全是穆斯林,於是女人都穿著穆斯林的服裝,只露出臉,看人都怯生生的,倒是男人們很opening,有些會很主動的和你say hallo。來之前知道在這裡,當地人一天要禱告五次。
早飯就在大本營旁邊的露天桌子上進行,有樹遮陰,每人一個盤子,一隻叉子、一個勺子、一個杯子,食物是全自助的,但是會有小黑服務,幫你添加食物。早飯吃的是chapatti,當地的一種薄餅,裡面加有椰肉,捲起來吃。除此之外還有sandwish和炒蛋。 值得一提的是,飲料很特別,據說這裡的Coke和Sprite是世界上唯一用淡化海水製作的,喝起來有些咸澀。還有一種當地叫TAMEK的蘋果汁。 這時我才知道,當地除了木瓜和椰子,其他東西都是外面進口的。
早飯過後,我們繞著小島散步,又有很多新發現。當地人喜歡色彩,所有的房子都是五顏六色的,非常鮮艷美麗。 因為地基是沙子,所以蓋房子的材料是空心磚塊,這種材料也更隔熱。有一些房子是用珊瑚製作的。 幾乎所有的屋子前面都有黑色的大罐子,用作淡化海水。路過了一片沙地,是一種彩色螃蟹的居所,地上密密麻麻的全是螃蟹洞,螃蟹們蜂擁而出,雞皮疙瘩都有些起來了。 我們還路過一幢紫色的屋子,據介紹,屋主人是 馬爾代夫 前國家足球隊的隊員,也是這個小島的首富,建造屋子的外殼花費約60萬人民幣。 馬爾代夫 的螞蟻也特別大,相機的鏡頭捕捉到兩隻螞蟻在打架。 還看見了蓮霧、咖喱樹,教堂和幼兒園,不再贅述。 走到海邊,望見了駐扎在呼啦島上的酒店,也就是Four Seasons Hotel,看見了它的SPA水屋,還看見了它的網球場。 我還抓拍到了DHONI, 馬爾代夫 最原始的小船。 海上飛機。 接下來就是我們在馬代的第一個項目了——玻璃船。顧名思義,就是船的底部是玻璃,可以透過玻璃看珊瑚礁和魚群。對於這個項目我是興趣索然,視力不好,相機也不能很好的拍攝弱光環境,所以看看就不看了。倒是大叔大媽們很興奮,和小黑一起大叫“海參海參!”“海龜海龜!”。
午飯吃的是當地的炒麵、 沙拉 、雞肉和烤魚。 沙拉 和國內不同的是,果肉偏多,味道有些微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