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這是紛繁之地,我說,這是文明之美(以色列約旦,巴勒斯坦伯利恆,我來了!)
整個siq 通道 大約有兩公里長,走走停停,不知不覺就到了最後一個轉彎處,從縫隙中就能看到 大名 鼎鼎的Treasury神殿了。Treasury神殿也叫Al Khazneh,是 佩特拉 的招牌建築,出現在很多電影、電視劇中,最著名的就是1989年的 好萊塢 電影《印第安納瓊斯與最後的十字軍》,神殿內部不允許進入,而殿前廣場有一堆人山人海的游客在拍照。 和其它很多 佩特拉 的遺跡一樣,這treasury也是在砂岩中雕鑿而出,據說是公元1世紀, 佩特拉 的Aretas IV Philopatris統治期間建造的陵墓。之所以叫做treasury,是因為傳說正面二層的瓮形結構中藏著納巴特國王的寶藏;也有人認為這個宮殿在摩西時代曾為 埃及 法老藏寶所用。不管怎樣,當地的貝都因人已經徹底探尋過了,二層可能“藏寶”的石瓮上有貝都因人留下的子彈痕,但顯然這隻是一塊實心的大石塊而已。神殿正面是古典 希腊 風格,經過兩千年的風雨,早已風化,今天所見到的相對整齊的外觀,是近年維修的結果,原本 石柱 之間還有納巴特神靈的雕像,但早已嚴重損毀無法辨識,即使維修,也不可能憑空想像,只能模糊留出身體的結構來。 正對Treasury站著,它的左右兩側,都有上山的路可以俯瞰神殿,左側的位置更好(出Siq 通道 後左手邊),可以拍到電影中的角度。但是現在左右兩側都有當地人守著問你要錢才能上去,想要拍照的在這兒有幾個tips:
1.左側角度更好,但是路況非常差,沒有階梯,基本上手腳並用才能“爬上去”,親眼看到一個游客差點滑下來,老公極力阻止我走這條路,覺得太危險,而我非常想拍那張 大名 鼎鼎的照片,僵持了十多分鐘,最後放棄這條線路。
2.左側的當地人會告訴你,給錢會帶你上去,這條線路不在地圖上,所以你不能上去,他們能會攔著你,嚇唬你,並告訴你不信可以去問殿前的警察(假的),不用信他們,也不用廢話,如果真的想上,硬闖就行了!這地兒不是他們開的,他們沒有權利管。但是真的不建議自己上去,畢竟安全是最重要的!
3.右側同樣的,有當地人把手,不讓上,攔著你,我還和他們廢話了,差點吵起來,最後他們說“沒關係了,你們上吧”估計還想賺最後的那筆錢(頂上拍照錢),後來我下來的時候看見倆老外,幾個當地人圍著他們不讓上,倆老外理都不理他們就爬上來了。
4.右側道路相對好走,都有石頭可以一塊踩著一塊,我沒有爬到最上面,因為最上面鋪著貝都因的彩色毯子收拍照錢,我懶的和他們廢話,於是第二天上去的時候只爬到了倒數第二個石頭處,我覺得可以了,拍照的時候被吆喝上去拍照n次,就是不理他們。我覺得如果到頂上拍照不使用他們的毯子也可以不給錢,這地方又不是他們Own的!
5.總結,切記別給錢別給錢別給錢!
繼續沿著 西北 向的路繼續往古城內部走,就沒有像Siq 通道 里部分路段一樣的paved road,只能走在沙土、石子路上,逐漸看到越來越多的陵寢遺址,有些是把門面部分修複過的,有些保留著風化後的樣子。這些tombs大部分時間接近,大概是公元前1、2世紀到公元後1、2世紀這段時期的,所以看到大致風格也接近,例如都是方形的門面,但仔細看,也能看出風格的混雜,雕鑿細部,有原初的受 埃及 影響的納巴特風格,也有後來 希腊 、 羅馬 風格的改造。因這些tomb的集中,這條路也叫'facade street',沿途有很多文字說明牌,。從這些遺跡,可以看到 佩特拉 地區獨特的岩石,錶面有美麗的波浪條紋,是風力、水力長期侵蝕的結果。 穿過facade street前半段就看到一個小廣場,這裡有陵寢遺址,也有一處依山而建的 羅馬 劇場。已被風沙侵蝕了,幾根大 石柱 屹立在劇場外。 從 羅馬 劇場前的廣場繼續往景區深處、 西北 方向走,右手邊有更多的陵寢遺址,這裡很多tomb沒有名字,只是編號而已,但規模大一些的往往就能命名。先是到這個tomb of Unayshu,公元1世紀後半期由國王King Maliku II和王后Shaqilat II所建,內部修築有11座墳墓,也有宗教儀式的祭壇等。
在Unayshu tomb往 西北 走到達Royal tomb遺址群中,最顯眼的是Urn陵墓,這處墓葬是多層結構,最高層在山丘的半山腰,我們沒爬上去。
大殿前有個寬敞的庭院,兩側是 石柱 迴廊,有幾個小販在這裡擺攤賣紀念品冰箱貼啥的;大殿相隔 羅馬 街,正對著 佩特拉 最主要的神廟Qasr Al-bint。本地貝都因人曾認為這裡是法庭、監獄,這裡也曾在拜占庭時期被轉為基督教堂,但所有建築特征說明,這裡最初應是納巴特高貴皇室的陵寢。
1.左側角度更好,但是路況非常差,沒有階梯,基本上手腳並用才能“爬上去”,親眼看到一個游客差點滑下來,老公極力阻止我走這條路,覺得太危險,而我非常想拍那張 大名 鼎鼎的照片,僵持了十多分鐘,最後放棄這條線路。
2.左側的當地人會告訴你,給錢會帶你上去,這條線路不在地圖上,所以你不能上去,他們能會攔著你,嚇唬你,並告訴你不信可以去問殿前的警察(假的),不用信他們,也不用廢話,如果真的想上,硬闖就行了!這地兒不是他們開的,他們沒有權利管。但是真的不建議自己上去,畢竟安全是最重要的!
3.右側同樣的,有當地人把手,不讓上,攔著你,我還和他們廢話了,差點吵起來,最後他們說“沒關係了,你們上吧”估計還想賺最後的那筆錢(頂上拍照錢),後來我下來的時候看見倆老外,幾個當地人圍著他們不讓上,倆老外理都不理他們就爬上來了。
4.右側道路相對好走,都有石頭可以一塊踩著一塊,我沒有爬到最上面,因為最上面鋪著貝都因的彩色毯子收拍照錢,我懶的和他們廢話,於是第二天上去的時候只爬到了倒數第二個石頭處,我覺得可以了,拍照的時候被吆喝上去拍照n次,就是不理他們。我覺得如果到頂上拍照不使用他們的毯子也可以不給錢,這地方又不是他們Own的!
5.總結,切記別給錢別給錢別給錢!
繼續沿著 西北 向的路繼續往古城內部走,就沒有像Siq 通道 里部分路段一樣的paved road,只能走在沙土、石子路上,逐漸看到越來越多的陵寢遺址,有些是把門面部分修複過的,有些保留著風化後的樣子。這些tombs大部分時間接近,大概是公元前1、2世紀到公元後1、2世紀這段時期的,所以看到大致風格也接近,例如都是方形的門面,但仔細看,也能看出風格的混雜,雕鑿細部,有原初的受 埃及 影響的納巴特風格,也有後來 希腊 、 羅馬 風格的改造。因這些tomb的集中,這條路也叫'facade street',沿途有很多文字說明牌,。從這些遺跡,可以看到 佩特拉 地區獨特的岩石,錶面有美麗的波浪條紋,是風力、水力長期侵蝕的結果。 穿過facade street前半段就看到一個小廣場,這裡有陵寢遺址,也有一處依山而建的 羅馬 劇場。已被風沙侵蝕了,幾根大 石柱 屹立在劇場外。 從 羅馬 劇場前的廣場繼續往景區深處、 西北 方向走,右手邊有更多的陵寢遺址,這裡很多tomb沒有名字,只是編號而已,但規模大一些的往往就能命名。先是到這個tomb of Unayshu,公元1世紀後半期由國王King Maliku II和王后Shaqilat II所建,內部修築有11座墳墓,也有宗教儀式的祭壇等。
在Unayshu tomb往 西北 走到達Royal tomb遺址群中,最顯眼的是Urn陵墓,這處墓葬是多層結構,最高層在山丘的半山腰,我們沒爬上去。
大殿前有個寬敞的庭院,兩側是 石柱 迴廊,有幾個小販在這裡擺攤賣紀念品冰箱貼啥的;大殿相隔 羅馬 街,正對著 佩特拉 最主要的神廟Qasr Al-bint。本地貝都因人曾認為這裡是法庭、監獄,這裡也曾在拜占庭時期被轉為基督教堂,但所有建築特征說明,這裡最初應是納巴特高貴皇室的陵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