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釐島——就算去過,你真的瞭解嗎 | 自然與文化並存 傳統與現代交織 | 也有攻略
看這位小帥哥,像不像電影《哈利·波特》中的男主角——年輕的巫師學生哈利·波特? 而他們,更像是在擺拍一部影視短片。
🔅 🔅
🔅 🔺 德格拉朗梯田—說說蘇巴克灌溉系統2023年1月3日 13:51
著名的 德格 拉朗梯田,位於烏布以北,去聖泉寺的途中, 巴釐島 很多明信片和攝影作品的場景的都出自這裡。田間地頭的椰樹,雄偉的火山,熱帶風景與田園風光的完美契合,使這裡的梯田在全世界獨樹一幟。
而巴釐人文景觀——展現“幸福三要素”思想的蘇巴克灌溉系統——就包括了水渠、梯田和灌溉樞紐水神廟,總面積達19500公頃。經過數百年使用證明其完美,至今仍正常使用,構建了一套完整複雜的人造生態系統,成為可持續農業發展的典型,2012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幸福三要素”哲學思想,是指真正的幸福需要精神王國、人類世界和自然領域三者的完美結合。這個哲學思想,是過去2000多年間 巴釐島 文化和 印度 文化交融的產物。蘇巴克體系所倡導的民主公平的耕種原則,產生出科學的灌溉系統,澆灌著肥沃的稻田,滋養著稠密的人口。
🔅 🔅
🔅 🔺 努沙杜瓦 —G20在這裡2023年1月3日 16:04
離開 德格 拉朗梯田時看時間尚早,我們請駕車師傅去印尼 G20 峰會的會址看看。 沙努爾的海濱步道沿著沙灘向南再向西蜿蜒,讓你有足夠的理由在這裡駐足,欣賞美景。 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於去年的11月15日至16日在 巴釐島 舉行。 G20 巴釐島 峰會的 Logo以印尼哇揚皮影偶戲中的「山樹」和印尼蠟染圖案「kawung」為靈感設計,紅色的樹葉就像蓬 勃生 長的植物,體現了經濟共同複蘇峰會的精神。 巴釐島 古老的傳統舞蹈朋德舞(Pendet)。年輕女孩手拿一碗碗花瓣,伴隨音樂將花瓣拋向空中,歡迎眾神降臨自然世界。舞蹈表演神聖而莊重,表達了人們的凈化與感恩之情。 巴釐島 的努沙杜瓦(Nusa Dua)、 金巴蘭 (Jimbaran)和庫塔(Kuta)作為會議所在地。 峰會的主會場設在努沙杜瓦 (Nusa Dua)的阿普爾瓦凱賓斯基酒店(Apurva Kempinski)。 努沙杜瓦西南的烏魯瓦圖(Uluwatu)是一處著名的懸崖。烏魯瓦圖寺(Uluwatu Temple)以其壯麗的地理位置而聞名,坐落在海拔約70米的陡峭懸崖頂上,是 巴釐島 六個精神支柱的重要寺廟之一。這裡是島上最適合觀賞日落的地點之一,直接俯瞰美麗的 印度 洋,觀看卡恰舞(Kecak)表演。 鷹,是 印度尼西亞 的國徽。神鷹,在印尼文化中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
神鷹廣場,G20峰會晚宴的舉辦地。它位於 巴釐島 南部,占地60公頃,這座高121米、寬64米的雕像由印尼最優秀的雕塑家尼奧曼·努 阿爾塔 (Nyoman Nuarta)打造,花了28年才竣工,堪稱人類雕塑藝術的傑作,是該群島文化遺產的象徵。 整個廣場最核心、最令人震撼的神鷹雕塑,其靈感來自 印度 教神話傳說中具有人類特征的神鷹,是 印度 教神毗濕奴(Vishnu)的坐騎。毗濕奴、濕婆(Shiva)和梵天(Brahma)被認為是 印度 教三位一體的神,他是 印度 教最大的教派毗濕奴派(Vaishnavism)中最重要的神。 努沙杜瓦海灘,沙粒潔白細膩。 這是G20會場之一的 Merusaka Nusa Dua 酒店。
🔅 🔅
🔅 🔺 再見 巴釐島2023年1月3日 19:25
這天傍晚,我們從 巴釐島 的伍拉·賴國際機場飛往 日惹 ,深入爪哇腹地,去探索爪哇國的歷史。 記得 巴釐島 加上這次,至少來過三次。
但以前的 巴釐島 並沒有留下什麼痕跡,印象中只有沙灘、海浪和眾多還沒有建完的小屋。
這次再來 巴釐島 ,徹底顛覆了以往的記憶—— 巴釐島 不只是當年正待開發的島嶼,而且文化底蘊深厚,甚至還有世界文化遺產。這也許是一般團游,旅行社不 會安 排去看的。
所以,要玩得盡興,我一直推薦自由行。
世界還有很多地方都還沒有去到,這次又來了 巴釐島 ,要是沒有其它因素,有生之年也許不會再來。
再見, 巴釐島 !
才說過“再見”,轉眼間卻又想去了。
當我寫這篇游記並惡補 巴釐島 的知識時,發現仍然有好多值得一去的地方還沒有去到。
留點念想也好, 眾神的島嶼,應該會再去的。
巴釐島 、 印度尼西亞 、 東南亞 ,抑或有太多的知識空白需要填補。
真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活到老,學到老!
🔺 是知識 也算攻略說起 巴釐島 ,要是不填補一些知識,估計不少人其實很難真正瞭解她。
巴釐島 人相信因果報應以及生命輪迴,每個人都樂天命、守本分,做該做的事。
而瞭解了以下知識的攻略,你可以在 巴釐島 揮灑自如。
🔅 🔅
🔅 ——宗教與崇拜1️⃣ 印度尼西亞 號稱千島之國,雖然不是伊斯蘭國家,但卻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度,這裡有 86.1% 的人信奉伊斯蘭教。但偏偏在 巴釐島 的三百多萬人口,大多卻是 印度 教徒。歷史上隨海上貿易的興盛, 印度 教傳入 巴釐島 ,並與當地的風俗結合,形成了獨一無二的“ 巴釐島 印度 教”。 2️⃣ 巴釐 印度 教主要供奉梵天、毗濕奴和濕婆三大天神,也供奉釋迦牟尼、太陽神、水神、火神、風神、門神等。 當地人心目中的神,可以是個人的想象和喜愛,可以是老虎、大象、猴子等動物,也可以是人與動物的結合體。 巴釐島 的神像千姿百態,神色各異,體現出豐富的宗教想象力和生動的藝術創造力。 3️⃣ “不可思議”(Acintya)是 巴釐島 印度 教的“神聖唯一”和“至尊之神(梵)”。任何廟宇、家殿和宗教儀式,均會為“不可思議”樹立裝飾鮮明的石座(Padmasana)以示尊崇。 4️⃣ 巴釐島 的廟宇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這裡也被稱為“萬廟之島”。人們幾乎家有家廟,社區有廟,村裡有廟,全島大大小小的廟宇達12.5萬多座。著名的廟宇有海神廟、聖泉寺、水神廟等等。人們認為自己是神的子民,每天早、中、晚都會虔誠地獻上供品——用椰子葉編成的正方形托盤——那種隨處可見,精心擺放的新鮮花瓣、一抹熏香、一粒糖果、甚至一塊餅干。一個村莊至少有三座寺廟,靠山的創造神廟專為村子的創始人建造,村莊中間的是德薩廟是為了保護村子的日常生活,靠近大海的是死神廟而死者的墓地也在這裡。 5️⃣ 巴釐島 人簡單明瞭地把神明分為好神和壞神,並以紗籠的顏色和擺放的位置進行區分。巴釐人認為善與惡都是客觀存在,祭拜的目的就是“向善避惡”。奇怪的是大多數的神位都沒有神像,上面撐著一把傘,據說是虛位以待。神像的紗籠多為紅黃白色,也有黑白格印花的。 6️⃣ 印尼的 印度 教與 印度 本土一樣,承認靈性的四種途徑,即:奉愛(對神靈的奉獻)、智能(知識)、實踐(工作)和 冥想(冥想),在 巴釐島 追隨者最多的是奉愛瑜伽;同時認為人有四個正確的目標可以追求,即: 法(道德和倫理生活)、阿剎(財富和創造性活動)、欲樂(快樂和愛)和解脫(自我認識和解放)。
🔅 🔅
🔅 ——建築與物品印度 教尊崇二元論,深信萬物皆有靈性,諸如天地、善惡、黑白等對比性觀點都表現在建築上。 1️⃣ 善惡門/陰陽門(Candi Bentar)
寺廟的出入口。精心砌築或雕刻分隔式大門,猶如被劈開的大山,就像天空之門。善惡門在 巴釐島 隨處可見,好神在門的左邊,壞神在門的右邊,好神壞神一起祭拜,好神能加持幸運,壞神則祈求遠離。 2️⃣ 多層塔(Meru)
象徵傳說中的宇宙中心須彌山,用以供奉神靈,層數以單數為主,層數越多則地位越高,最多為11層。
3️⃣ 神龕 (Shrines)
為安放神靈或祖先的木製小閣或空間。 4️⃣ 木鼓 (Kulkul)
廟內架設在高處的一段中空原木,木槌敲擊時會發出聲響。印尼人通過節奏不同的敲擊來召集、警示村民,功能如同教堂的鐘聲。 5️⃣ 燈篙 (Pole Lamp)
寺廟外豎立的竹竿燈,用來引領天地神祗以及神靈。 6️⃣ 小花盒 (bonten saiban)
椰葉編織用來擺放供品的小盒,供品至少要有紅綠白三種顏色,分別代表 印度 教的三主神:梵天(Brahma)、毘濕奴(Wisnu)和濕婆神(Siwa)。 7️⃣ 神像紗籠(Kain poleng)
神像都會圍上不同顏色或黑白相間的格子布,這是善與惡的象徵,人們相信這可以抵禦邪惡。
🔅🔅🔅 皮影、木偶與舞蹈 🔅🔅🔅
🔅
印度尼西亞 的皮影和木偶與我國傳統的皮影和木偶的類似。
🔅 🔅
🔅 🔺 德格拉朗梯田—說說蘇巴克灌溉系統2023年1月3日 13:51
著名的 德格 拉朗梯田,位於烏布以北,去聖泉寺的途中, 巴釐島 很多明信片和攝影作品的場景的都出自這裡。田間地頭的椰樹,雄偉的火山,熱帶風景與田園風光的完美契合,使這裡的梯田在全世界獨樹一幟。
而巴釐人文景觀——展現“幸福三要素”思想的蘇巴克灌溉系統——就包括了水渠、梯田和灌溉樞紐水神廟,總面積達19500公頃。經過數百年使用證明其完美,至今仍正常使用,構建了一套完整複雜的人造生態系統,成為可持續農業發展的典型,2012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幸福三要素”哲學思想,是指真正的幸福需要精神王國、人類世界和自然領域三者的完美結合。這個哲學思想,是過去2000多年間 巴釐島 文化和 印度 文化交融的產物。蘇巴克體系所倡導的民主公平的耕種原則,產生出科學的灌溉系統,澆灌著肥沃的稻田,滋養著稠密的人口。
🔅 🔅
🔅 🔺 努沙杜瓦 —G20在這裡2023年1月3日 16:04
離開 德格 拉朗梯田時看時間尚早,我們請駕車師傅去印尼 G20 峰會的會址看看。 沙努爾的海濱步道沿著沙灘向南再向西蜿蜒,讓你有足夠的理由在這裡駐足,欣賞美景。 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於去年的11月15日至16日在 巴釐島 舉行。 G20 巴釐島 峰會的 Logo以印尼哇揚皮影偶戲中的「山樹」和印尼蠟染圖案「kawung」為靈感設計,紅色的樹葉就像蓬 勃生 長的植物,體現了經濟共同複蘇峰會的精神。 巴釐島 古老的傳統舞蹈朋德舞(Pendet)。年輕女孩手拿一碗碗花瓣,伴隨音樂將花瓣拋向空中,歡迎眾神降臨自然世界。舞蹈表演神聖而莊重,表達了人們的凈化與感恩之情。 巴釐島 的努沙杜瓦(Nusa Dua)、 金巴蘭 (Jimbaran)和庫塔(Kuta)作為會議所在地。 峰會的主會場設在努沙杜瓦 (Nusa Dua)的阿普爾瓦凱賓斯基酒店(Apurva Kempinski)。 努沙杜瓦西南的烏魯瓦圖(Uluwatu)是一處著名的懸崖。烏魯瓦圖寺(Uluwatu Temple)以其壯麗的地理位置而聞名,坐落在海拔約70米的陡峭懸崖頂上,是 巴釐島 六個精神支柱的重要寺廟之一。這裡是島上最適合觀賞日落的地點之一,直接俯瞰美麗的 印度 洋,觀看卡恰舞(Kecak)表演。 鷹,是 印度尼西亞 的國徽。神鷹,在印尼文化中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
神鷹廣場,G20峰會晚宴的舉辦地。它位於 巴釐島 南部,占地60公頃,這座高121米、寬64米的雕像由印尼最優秀的雕塑家尼奧曼·努 阿爾塔 (Nyoman Nuarta)打造,花了28年才竣工,堪稱人類雕塑藝術的傑作,是該群島文化遺產的象徵。 整個廣場最核心、最令人震撼的神鷹雕塑,其靈感來自 印度 教神話傳說中具有人類特征的神鷹,是 印度 教神毗濕奴(Vishnu)的坐騎。毗濕奴、濕婆(Shiva)和梵天(Brahma)被認為是 印度 教三位一體的神,他是 印度 教最大的教派毗濕奴派(Vaishnavism)中最重要的神。 努沙杜瓦海灘,沙粒潔白細膩。 這是G20會場之一的 Merusaka Nusa Dua 酒店。
🔅 🔅
🔅 🔺 再見 巴釐島2023年1月3日 19:25
這天傍晚,我們從 巴釐島 的伍拉·賴國際機場飛往 日惹 ,深入爪哇腹地,去探索爪哇國的歷史。 記得 巴釐島 加上這次,至少來過三次。
但以前的 巴釐島 並沒有留下什麼痕跡,印象中只有沙灘、海浪和眾多還沒有建完的小屋。
這次再來 巴釐島 ,徹底顛覆了以往的記憶—— 巴釐島 不只是當年正待開發的島嶼,而且文化底蘊深厚,甚至還有世界文化遺產。這也許是一般團游,旅行社不 會安 排去看的。
所以,要玩得盡興,我一直推薦自由行。
世界還有很多地方都還沒有去到,這次又來了 巴釐島 ,要是沒有其它因素,有生之年也許不會再來。
再見, 巴釐島 !
才說過“再見”,轉眼間卻又想去了。
當我寫這篇游記並惡補 巴釐島 的知識時,發現仍然有好多值得一去的地方還沒有去到。
留點念想也好, 眾神的島嶼,應該會再去的。
巴釐島 、 印度尼西亞 、 東南亞 ,抑或有太多的知識空白需要填補。
真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活到老,學到老!
🔺 是知識 也算攻略說起 巴釐島 ,要是不填補一些知識,估計不少人其實很難真正瞭解她。
巴釐島 人相信因果報應以及生命輪迴,每個人都樂天命、守本分,做該做的事。
而瞭解了以下知識的攻略,你可以在 巴釐島 揮灑自如。
🔅 🔅
🔅 ——宗教與崇拜1️⃣ 印度尼西亞 號稱千島之國,雖然不是伊斯蘭國家,但卻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度,這裡有 86.1% 的人信奉伊斯蘭教。但偏偏在 巴釐島 的三百多萬人口,大多卻是 印度 教徒。歷史上隨海上貿易的興盛, 印度 教傳入 巴釐島 ,並與當地的風俗結合,形成了獨一無二的“ 巴釐島 印度 教”。 2️⃣ 巴釐 印度 教主要供奉梵天、毗濕奴和濕婆三大天神,也供奉釋迦牟尼、太陽神、水神、火神、風神、門神等。 當地人心目中的神,可以是個人的想象和喜愛,可以是老虎、大象、猴子等動物,也可以是人與動物的結合體。 巴釐島 的神像千姿百態,神色各異,體現出豐富的宗教想象力和生動的藝術創造力。 3️⃣ “不可思議”(Acintya)是 巴釐島 印度 教的“神聖唯一”和“至尊之神(梵)”。任何廟宇、家殿和宗教儀式,均會為“不可思議”樹立裝飾鮮明的石座(Padmasana)以示尊崇。 4️⃣ 巴釐島 的廟宇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這裡也被稱為“萬廟之島”。人們幾乎家有家廟,社區有廟,村裡有廟,全島大大小小的廟宇達12.5萬多座。著名的廟宇有海神廟、聖泉寺、水神廟等等。人們認為自己是神的子民,每天早、中、晚都會虔誠地獻上供品——用椰子葉編成的正方形托盤——那種隨處可見,精心擺放的新鮮花瓣、一抹熏香、一粒糖果、甚至一塊餅干。一個村莊至少有三座寺廟,靠山的創造神廟專為村子的創始人建造,村莊中間的是德薩廟是為了保護村子的日常生活,靠近大海的是死神廟而死者的墓地也在這裡。 5️⃣ 巴釐島 人簡單明瞭地把神明分為好神和壞神,並以紗籠的顏色和擺放的位置進行區分。巴釐人認為善與惡都是客觀存在,祭拜的目的就是“向善避惡”。奇怪的是大多數的神位都沒有神像,上面撐著一把傘,據說是虛位以待。神像的紗籠多為紅黃白色,也有黑白格印花的。 6️⃣ 印尼的 印度 教與 印度 本土一樣,承認靈性的四種途徑,即:奉愛(對神靈的奉獻)、智能(知識)、實踐(工作)和 冥想(冥想),在 巴釐島 追隨者最多的是奉愛瑜伽;同時認為人有四個正確的目標可以追求,即: 法(道德和倫理生活)、阿剎(財富和創造性活動)、欲樂(快樂和愛)和解脫(自我認識和解放)。
🔅 🔅
🔅 ——建築與物品印度 教尊崇二元論,深信萬物皆有靈性,諸如天地、善惡、黑白等對比性觀點都表現在建築上。 1️⃣ 善惡門/陰陽門(Candi Bentar)
寺廟的出入口。精心砌築或雕刻分隔式大門,猶如被劈開的大山,就像天空之門。善惡門在 巴釐島 隨處可見,好神在門的左邊,壞神在門的右邊,好神壞神一起祭拜,好神能加持幸運,壞神則祈求遠離。 2️⃣ 多層塔(Meru)
象徵傳說中的宇宙中心須彌山,用以供奉神靈,層數以單數為主,層數越多則地位越高,最多為11層。
3️⃣ 神龕 (Shrines)
為安放神靈或祖先的木製小閣或空間。 4️⃣ 木鼓 (Kulkul)
廟內架設在高處的一段中空原木,木槌敲擊時會發出聲響。印尼人通過節奏不同的敲擊來召集、警示村民,功能如同教堂的鐘聲。 5️⃣ 燈篙 (Pole Lamp)
寺廟外豎立的竹竿燈,用來引領天地神祗以及神靈。 6️⃣ 小花盒 (bonten saiban)
椰葉編織用來擺放供品的小盒,供品至少要有紅綠白三種顏色,分別代表 印度 教的三主神:梵天(Brahma)、毘濕奴(Wisnu)和濕婆神(Siwa)。 7️⃣ 神像紗籠(Kain poleng)
神像都會圍上不同顏色或黑白相間的格子布,這是善與惡的象徵,人們相信這可以抵禦邪惡。
🔅🔅🔅 皮影、木偶與舞蹈 🔅🔅🔅
🔅
印度尼西亞 的皮影和木偶與我國傳統的皮影和木偶的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