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D2Y | 馬來西亞私藏美食地圖 - 吉隆坡篇(拜托,別再誤解啦)
其實雜菜飯是大排檔里最普通、也是最本地的日常飯,一個小妹妹只要5馬幣,足夠吃飽一餐(我從來就沒有低於10馬幣的時候)。數十種菜,都是 馬來西亞 最地道、最百姓的做法,在一個地兒就能體驗全了,不也是件樂趣麽。所以,每當本地伙伴苦惱帶我吃啥時,不用猶豫:走,雜菜飯!!!
最後提示下,在茶餐廳/大排檔點餐時,大部分都是先點單,後付錢。老闆會給你個小杯子,然後在你的位置等送過來就好。不用擔心找零,善良的老闆一定會給你送回來的。 每次去大排檔,人家座子上就一兩個杯,我們總能擺滿各式各樣的杯子
十一、大馬靈魂 —— Mama檔推薦了這麼多,現在若問我:你認為,在 馬來西亞 ,最具國民級代表的美食/餐廳是什麼?
肉骨茶
椰漿飯
沙爹
不,我認為都不是。
國民級美食,應該不只屬於單一的族群。在這裡,不管本地的馬來人、華裔、 印度 裔,還是大量的外勞,都可以進來,都是常客。這裡應該是 馬來西亞 多民族文化融合的聚集地,是真正的“和諧社會”。
而在 馬來西亞 ,還真就有這麼一個地,叫“MaMa檔”! 據說,MaMa是指信仰伊斯蘭教的 印度 人開的餐廳(純正的店員一定是要帶小白帽的喲),口味感覺偏向清真的 印度 菜。
MaMa就是個大排檔餐廳,這裡有各種口味、形式的 印度 飛餅(Roti),也有像雜菜飯的份飯;既有少了不了Nasi Lemak、炒飯炒麵,還有冷飲、刨冰、小糕點。
在MaMa,菜單往往是牆上的幾張圖片,但可點的東西,星落 萬象 、千奇百怪,全都是隱藏菜單。 初到 新山 ,雖然公司對面就有一家,但哪怕把周邊都吃到吐,也沒見有 中方 同事去吃MaMa的。直到一天弟弟帶我去理髮,中途因事自己先跑掉,理髮後我自己誤打誤撞走進一家MaMa,用我僅會的兩個單詞,點了份牛肉份飯,讓我大為驚嘆。
那紅紅的咖喱湯汁,看著又臟又腥辣,但實際確是淡淡的椰漿甘甜與咖喱的醇香,拌飯絕佳;
那脆脆炸雞,香料實足,滿口油脆,不輸專業的Nasi Lemak店;
最驚艷的是那鐵盒子里的牛肉,不用10馬幣,能吃到超級大片的純純牛肉,分量比某些西餐廳的牛排還足,如果是食肉者,幸福感爆棚(後期在 馬來西亞 ,想吃牛肉,必要到Mama找份飯來解決)。
後來再 吉隆坡 跟著本地伙伴不斷解鎖MaMa菜單後,當再回 新山 時,才帶著 中方 同事去MaMa,很多人都被這分量、口味驚嘆,甚至有些老同事竟然都是第一次吃。
其實MaMa往往被國人忽略的原因主要就兩:
一、不會點!
MaMa里基本都是外勞,點餐都是馬來語,外加蹩腳的英語;同時不少MaMa沒菜單、沒圖,對我們來說,點餐難度極大。 二、看著臟!
MaMa都是半開放,沒冷氣,平民級,沒檔次可言;賣相差,所有的食物要麼炸得又黑又黃(連苦瓜都會炸成乾乾的黃色),要麼泡在或紅、或黃、或又紅又黃的咖喱中;MaMa小哥都是“小黑”(非歧視),看著他們黑黑的手指在你的Roti上揉來揉去,建議還是不看為好;餐廳里有些本地人是用手抓著吃的(那黃色的湯湯水水),哪怕你知道他那個手不是用來上廁所的,但是
但如果你的旅行觀是“入鄉隨俗”,MaMa絕對是 馬來西亞 最本地的地方(也請忽略以上問題),而在 馬來西亞 ,MaMa也不僅僅肩負著吃飯的使命,他更是這個國家最廣泛普遍的社交場所,像是:
你早上給Gan發信息在哪,人家在公司前的MaMa悠閑的喝咖啡;
你半夜給弟弟發信息在哪,人家在家周邊的MaMa跟一大幫人吹水(吹牛B、侃大山);
要是趕上個比賽日,特別是羽毛球賽,那MaMa就是人山人海,比酒吧都熱鬧;
所以要是想找個本地人談事兒,不放直接約到就近MaMa即可,堪比國內星爸爸。 MaMa很多都是24小時營業的,在這裡人來人往,魚龍混雜,充滿著 馬來西亞 的人間百態。
那MaMa怎麼找呢?店名是啥? 不知道,名字都是一大段一大段的。按弟弟的話,MaMa普遍的5個標誌:1)角頭間;2)一大串子母+24小時;3)裝潢風格都一樣;4)小黑員工;5)最簡單 ——馬來人、華人、 印度 人都有。
所以,在 吉隆坡 找到個MaMa檔不難,難就難在點餐上。
在跟本地同事去過幾次後,我只把常用的幾個單詞音譯過來,記在手機里,低端簡單分享下(全是音譯,不懂怎麼寫),多少能勉強應付:
1)Roti(直接音譯): 印度 飛餅。最普遍、必吃的食物,本地人早餐吃、午餐吃、晚餐吃、夜宵也吃。在Roti後面可以+banana(甜甜的香蕉飛餅)、或者+Telur(雞蛋,音譯:得撈)。
Roti同國內的灌餅一樣,可加萬物,還可以變形(那種塔形,脆脆的,只吃過,點不懂)。 2)Mu da ba(音譯,不會寫):帶餡兒的飛餅。後面可加上Ayam(雞肉)或者Daging(牛肉);通常會配有三種咖喱湯汁,用餅沾著吃。好的Mudaba里全是肉,一口下去很幸福。 3)Daging Goreng Nasi / Maggie / Mee :牛肉炒飯/方便面/面。Goreng(音譯:高潤)是炒的意思,Nasi是飯,Maggie是那種 東南亞 的方便面,Mee是普通的面。 4)Goreng Ayam,不是炒雞,是炸雞。
5)Daging / Ayam Goreng Kunyet:黃薑乾煸牛肉/雞肉。這個是神奇的東西,我問過不少人,每個人給我的答案都不一樣,比較集中的是Kunyet是黃薑的意思(音譯:庫尼或坤耶),吃起來就是把肉和黃色香料混合在一起,炒得乾乾的,配飯吃。我的最愛,只是每次在我點完後,不定會端出來什麼東西。 6)若實在不會點,就吃份飯吧,特別是點肉,一大片一大片的給你,相比國內食堂的抖三抖,絕對幸福感暴增,再拌上咖喱湯汁,瞬間讓你愛上MaMa。 十二、萬千寵愛 —— 榴蓮擋如果有一條理由吸引你來 馬來西亞 ,我猜,那會是 —— 榴蓮 。
如果你問我, 馬來西亞 榴蓮真就比 泰國 的好吃麽?極嚴肅的告訴你,是的!
在 吉隆坡 ,去阿羅街一定能吃到榴蓮,不管是不是應季。是不是貓山王、會不會貴?可能吧。
不過若你想試試更多、更純、更划算的,不妨去PJ 的SS2。 對於來 吉隆坡 ,多用些心不難在蜂窩上查到SS2的字眼。
但對當時第一次去 吉隆坡 的我來說,一是到SS2沒有輕軌,若住KLCC附近距PJ還是有一定距離;二是SS2是個小片區,也沒直接定位,感覺陌生,就放棄了。好在,後來沒讓我錯過。
PJ SS2可是個熱鬧的地方。
首先整個PJ就是除中心城外, 吉隆坡 人氣最旺的老居住區(房價不低的喲),而SS2正式PJ的老商業中心街區。在SS2,不僅有眾多榴蓮檔口,同時也遍佈很多盛名已久餐館和酒吧。
那在SS2,是不是一年四季都有榴蓮吃呢?
有!但有多少,有什麼品種,多錢價位就不一定了。
一般情況下,6月-7月是榴蓮豐收季節,量大、種類多、價格便宜,按我吃過最便宜的貓山王算,最便宜大概在40-45馬幣/kg。
而在其他時段,也會有不同品種的榴蓮有售。像是我在5月底去時,每家只有貓山王在賣,且價格在80-90馬幣/kg(Gan說不好吃還貴,我吃的還是很爽的) 在品種上,名氣最大的貓山王,當然是必吃項。
那是不是貓山王就最好吃?
真的未必。來 馬來西亞 後才知道榴蓮品種之多,而且未必就是越貴越好吃。像是黑刺、金黃薑呀,價格都會比貓山王貴,而葫蘆、紅蝦、XO,則比貓山便宜得多。但在口感上,確實各有特色,因人而異。像是吃過最便宜的奶包,也很不錯。而第一次吃葫蘆時,更是被絲滑的口感驚艷到。
所以,貓山王雖好,但不妨多開幾個應季的其他品種,反正都不大。
在SS2,裡裡外外有幾十家檔口,可隨便走進一家,問問小哥都有啥品種,再選個Size,他們會幫你選好、稱重。記得再叫幾個新鮮的椰子,舒坦得狠。
一般的檔口,除可以外帶,還可以免費塑封。如果你短期就回國,可以把塑封後的榴蓮放到冰箱里冷凍,托運回國(原則不讓,看你運氣)。 對了,每逢榴蓮季有些檔口會有10馬幣任吃的牌子。問過Gan,倒是真的,只是這種自助榴蓮都是小榴蓮,或品種不明確的雜牌榴蓮,口味不一,多是普通,但也有驚喜可能就,有種拆榴蓮盲盒的感覺。
推薦一家常去的,也是比較正規的店(起碼裝潢是和人氣都是蠻旺的)
DurianMan SS2 榴蓮鮮生
~ 大體區位:PJ SS2的外圍(Grab可直接定位)
推薦指數:五星++++++ 接待 中國 朋友必到地兒,也是自己解饞的首選。
一般時候,貓山王在50馬幣/kg上下,其他應季在20-40馬幣/kg左右。他家牆上有標註不同品種的口味和特點,貨架上會擺滿當季可選品種,對應著選就好。 馬來西亞 榴蓮的個頭會比 泰國 的小,小的一般在2kg以內,所以平時100左右就能開個不錯的,反正我們每次至少開3個。
除了榴蓮,他家還有榴蓮煎蕊(冰點,煎蕊在 檳城 的店爆火)和其他榴蓮周邊,是不錯的伴手禮。 他家的人氣是很旺的,哪怕非應季的5月底去時,竟然也要排隊。要是趕上應季或者周末,整個一樓都能做滿,還有不少當地人,一大家子開著 皮卡 ,直接在後廂開榴蓮,很是熱鬧。
十三、大馬路邊美食 / KL夜市夜市,不管在國內還是國外,都已成為旅游攻略上的必選項。
在 東南亞 ,最網紅的,必然是 泰國 夜市。 曼谷 、普吉、 芭提雅 、 清邁 ,哪怕是小小的Pai,都少不了熱鬧不凡的夜市。不管是網紅美食,還是本土小吃,有特色小衫、還是新奇小物,總能在夜市上淘到。
那同為 東南亞 的 馬來西亞 ,這夜市是不是也值得一逛呢?
首先, 馬來西亞 (特別是 吉隆坡 )有沒有夜市?
必然有。以KL為例,其實每天都有,只不過一周7天,主要的夜市分佈在不同的地方,且距離分散。
其次, 馬來西亞 的夜市有啥特點?
我感覺,相比 泰國 的夜市經濟/文化, 馬來西亞 的夜市更傾向服務本地人的日常生活。美食小攤以本地人的喜好為主,同時還有地攤服裝、手機配件、蔬菜水果。以最大的 康樂 夜市為例,光賣蔬菜水果的就有近三分之一。所以相比 清邁 的文藝範兒, 馬來西亞 夜市更多的是煙火氣兒。 最後, 吉隆坡 夜市哪裡找(除阿羅街)?
小型夜市,多藏在居民區里。像是公司旁邊就有個周五夜市,加一起也不過十多個攤位,賣炒裸條、沙爹、Lok Lok ,都是周邊居民的晚餐,游客就不建議了。
大型夜市,一周七天分佈在不同的地方,到 吉隆坡 Google搜就好,會稍適合游客。
其中最著名、最大的就是Connaught Night Market( 康樂 夜市),位於KL南部(距市中心有一定距離),周邊是居民區和大學,規模蠻大的,從頭走到尾半小時到一小時吧(不考慮人擠人走不動)。註意:只有周三晚上才有!!!
Connaught Night Market的小吃很多,且多是華人攤位,其中比較火的反倒像臭豆腐、煎餅果子這種外來小吃,對 中國 游客意義不大。本地小吃也有,可以嘗試。至於賣的什麼衣服、手機膜、小玩意,看起來多是Made in China,逛逛就好。 總體來說, 馬來西亞 的夜市不算很適合 中國 游客,要不是正好趕上,不建議必須去。不過倒是有幾款值得推薦的本地小吃,有機會可以嘗試(小夜市,或者路邊攤也有)。
1、曼煎糕 推薦指數:四星
其實是不是這個名字我都不確定,本地讀音“Mang Jiang Gui”(全是四聲),本地一種烤的脆脆、甜甜的小薄餅,常見的裡面會撒上玉米粒、花生醬、巧克力醬,1-2馬幣一個,定要趁熱吃。一般同時還賣一種厚厚的糕,更鬆軟,本地同事用來當早飯吃,但因為太甜吃起來會膩,不如小的。 第一次吃這東西是在 亞庇 的榴蓮街,扒榴蓮時就看好多本地人排隊買,就隨手整了兩個,意外好吃。不知道叫啥就隨手拍個照,後來問華人伙伴,告訴叫“Mang Jiang Gui””,幾個人愣是說不出應該怎麼翻譯。每每我提議吃這個時,大家都很驚訝我竟叫得出這個他們“小時候的”街邊小吃。 2、“馬來 漢堡 ” 推薦指數:三星
準確的說,馬來 漢堡 不算夜市小吃,而是 馬來西亞 最純粹的街頭美食,其地位堪比國內的煎餅果子、烤冷面、雞蛋灌餅。只不過人家只在晚上賣(估計早上起不來,懶得賣)。
在路邊的手推車,或是MaMa檔角落的小攤位,就能找到馬來 漢堡 的身影。只要認識這東西,你會發現其實到處都有。用咱 新山 小王子的話來說:“馬來 漢堡 ,才是真正的 漢堡 !” 一個 漢堡 在5-10馬幣不等,常見的有牛肉、雞肉兩種(肉餅)。
先選組合,常見有:AYAM(音譯:a yang-四聲)是雞肉、Daging(音譯:da ging-四聲)是牛肉;Chese是芝士啦;Double是指兩片肉餅;Special是指要用雞蛋餅把肉餅包裹起來。
確定組合後,馬來小哥會不緊不慢的在鐵板上把肉餅煎來煎去,然後再加上甜辣醬、 沙拉 醬和獨門秘醬,配兩片新鮮蔬菜,最後用黃油烤過的 漢堡 胚一夾。一個純正的馬來 漢堡 就完成了。
舉例:如果我們想吃一個“雙層雞肉豪華 漢堡 ”,就可以對小哥說“Daging Double Special”,普通地方僅需6馬幣喲! 你非問這馬來 漢堡 就比McDonald、KFC好吃麽?那你會用雞蛋灌餅和麥辣雞腿堡來比較麽。一份最純正、最普遍的 馬來西亞 街頭的快餐,感興趣不妨試試。
哦對了,個人認為, 馬來西亞 的McDonald也可以試試,我在時曾推出一款黑胡椒堡,很爽!
3、Lok Lok 馬來串串 推薦指數:一星
音譯:擼擼,或者樂樂, 馬來西亞 版路邊麻辣串,常見是一個卡車後半部改成的攤位,停在街頭巷尾中。一般有 白水 煮、炸和烤三種做法,做好後粘調好的醬汁吃。
Lok Lok雖具 馬來西亞 特色,但對於吃慣街邊燒烤、麻辣串和 四川 串串鍋的 中國 人來說,實在是太平淡了,哪怕是蘸醬吃,基本也沒啥味兒。
而且,不便宜!!!每次隨便一吃,都能花上50+馬幣,可就是小100元啦。對於只是街邊沒有味道的串兒,著實不划算。哪怕本地人總和我說誰家誰家的多好吃,都提不起興趣, 白水 煮丸子...... 十四、大馬的異國美食在 馬來西亞 ,當你約華人朋友,特別是年輕的弟弟妹妹吃飯時,他們往往會選擇 日本 餐、韓餐和 中國 火鍋。雖然對游客,跑 馬來西亞 吃日餐、韓餐甚至 中國 餐,怪怪的。但若真吃不慣本地菜,或想救急下 中國 胃,在KL很容易滿足。而且,口味不賴!分享下常去的幾家。
1、Rakuzen 樂膳 —— 日料
~ 大體區位:連鎖店,很多Mall都有
~ 推薦食物:壽司、烤鰻魚
~ 推薦指數:四星
Rakuzen是 馬來西亞 頗有名氣的中高檔日料連鎖店,聽說在全馬有20多家分店。
雖是連鎖,但在定位和價格上,會比在商場常見的另一家旋轉壽司要高。生魚片、壽司可選的種類多,食材新鮮、都是現場製作。而像鰻魚飯、烏冬、壽喜鍋等常見的日餐都會有,是在KL常去的日料店。 2、Shakariki 432 Malaysia —— 日料
~ 大體區位:Mont Kiara(滿家樂)
~ 推薦食物:章魚燒、 日本 酒
~ 推薦指數:三星半
Mont Kiara(滿家樂)是 吉隆坡 新興 的富人區之一,一些高端社區、國際學校都在這兒。來到Mont Kiara,像是走入 吉隆坡 的另一面。同時,Mont Kiara也是當地 日本 人、 韓國 人的聚集地,所以在KL想吃正宗的日料、韓餐,必然要到這裡。
Shakariki 432是老闆娘帶去的一家店,在Publika商場的商業街中。單在這條街上,就有不少特色日料店,有專做 日本 米飯的、做炸豬排的。而Shakariki 432的特色是章魚燒,小有名氣。
這家的另一大特色是喝酒,什麼日式清酒、啤酒、梅子酒、威士忌都能喝得到。近幾年,像山崎、響的 日本 威士忌越來越火,相比果味或泥煤味濃厚的歐美威士忌,經水楢桶沉澱的檀香日威更適合適合東方人的口味,清單口感也更易入口些。
店里多是些純正的 日本 人,店主也會不時舉辦一些贈酒活動,感興趣的話可以試試。
最後提示下,在茶餐廳/大排檔點餐時,大部分都是先點單,後付錢。老闆會給你個小杯子,然後在你的位置等送過來就好。不用擔心找零,善良的老闆一定會給你送回來的。 每次去大排檔,人家座子上就一兩個杯,我們總能擺滿各式各樣的杯子
十一、大馬靈魂 —— Mama檔推薦了這麼多,現在若問我:你認為,在 馬來西亞 ,最具國民級代表的美食/餐廳是什麼?
肉骨茶
椰漿飯
沙爹
不,我認為都不是。
國民級美食,應該不只屬於單一的族群。在這裡,不管本地的馬來人、華裔、 印度 裔,還是大量的外勞,都可以進來,都是常客。這裡應該是 馬來西亞 多民族文化融合的聚集地,是真正的“和諧社會”。
而在 馬來西亞 ,還真就有這麼一個地,叫“MaMa檔”! 據說,MaMa是指信仰伊斯蘭教的 印度 人開的餐廳(純正的店員一定是要帶小白帽的喲),口味感覺偏向清真的 印度 菜。
MaMa就是個大排檔餐廳,這裡有各種口味、形式的 印度 飛餅(Roti),也有像雜菜飯的份飯;既有少了不了Nasi Lemak、炒飯炒麵,還有冷飲、刨冰、小糕點。
在MaMa,菜單往往是牆上的幾張圖片,但可點的東西,星落 萬象 、千奇百怪,全都是隱藏菜單。 初到 新山 ,雖然公司對面就有一家,但哪怕把周邊都吃到吐,也沒見有 中方 同事去吃MaMa的。直到一天弟弟帶我去理髮,中途因事自己先跑掉,理髮後我自己誤打誤撞走進一家MaMa,用我僅會的兩個單詞,點了份牛肉份飯,讓我大為驚嘆。
那紅紅的咖喱湯汁,看著又臟又腥辣,但實際確是淡淡的椰漿甘甜與咖喱的醇香,拌飯絕佳;
那脆脆炸雞,香料實足,滿口油脆,不輸專業的Nasi Lemak店;
最驚艷的是那鐵盒子里的牛肉,不用10馬幣,能吃到超級大片的純純牛肉,分量比某些西餐廳的牛排還足,如果是食肉者,幸福感爆棚(後期在 馬來西亞 ,想吃牛肉,必要到Mama找份飯來解決)。
後來再 吉隆坡 跟著本地伙伴不斷解鎖MaMa菜單後,當再回 新山 時,才帶著 中方 同事去MaMa,很多人都被這分量、口味驚嘆,甚至有些老同事竟然都是第一次吃。
其實MaMa往往被國人忽略的原因主要就兩:
一、不會點!
MaMa里基本都是外勞,點餐都是馬來語,外加蹩腳的英語;同時不少MaMa沒菜單、沒圖,對我們來說,點餐難度極大。 二、看著臟!
MaMa都是半開放,沒冷氣,平民級,沒檔次可言;賣相差,所有的食物要麼炸得又黑又黃(連苦瓜都會炸成乾乾的黃色),要麼泡在或紅、或黃、或又紅又黃的咖喱中;MaMa小哥都是“小黑”(非歧視),看著他們黑黑的手指在你的Roti上揉來揉去,建議還是不看為好;餐廳里有些本地人是用手抓著吃的(那黃色的湯湯水水),哪怕你知道他那個手不是用來上廁所的,但是
但如果你的旅行觀是“入鄉隨俗”,MaMa絕對是 馬來西亞 最本地的地方(也請忽略以上問題),而在 馬來西亞 ,MaMa也不僅僅肩負著吃飯的使命,他更是這個國家最廣泛普遍的社交場所,像是:
你早上給Gan發信息在哪,人家在公司前的MaMa悠閑的喝咖啡;
你半夜給弟弟發信息在哪,人家在家周邊的MaMa跟一大幫人吹水(吹牛B、侃大山);
要是趕上個比賽日,特別是羽毛球賽,那MaMa就是人山人海,比酒吧都熱鬧;
所以要是想找個本地人談事兒,不放直接約到就近MaMa即可,堪比國內星爸爸。 MaMa很多都是24小時營業的,在這裡人來人往,魚龍混雜,充滿著 馬來西亞 的人間百態。
那MaMa怎麼找呢?店名是啥? 不知道,名字都是一大段一大段的。按弟弟的話,MaMa普遍的5個標誌:1)角頭間;2)一大串子母+24小時;3)裝潢風格都一樣;4)小黑員工;5)最簡單 ——馬來人、華人、 印度 人都有。
所以,在 吉隆坡 找到個MaMa檔不難,難就難在點餐上。
在跟本地同事去過幾次後,我只把常用的幾個單詞音譯過來,記在手機里,低端簡單分享下(全是音譯,不懂怎麼寫),多少能勉強應付:
1)Roti(直接音譯): 印度 飛餅。最普遍、必吃的食物,本地人早餐吃、午餐吃、晚餐吃、夜宵也吃。在Roti後面可以+banana(甜甜的香蕉飛餅)、或者+Telur(雞蛋,音譯:得撈)。
Roti同國內的灌餅一樣,可加萬物,還可以變形(那種塔形,脆脆的,只吃過,點不懂)。 2)Mu da ba(音譯,不會寫):帶餡兒的飛餅。後面可加上Ayam(雞肉)或者Daging(牛肉);通常會配有三種咖喱湯汁,用餅沾著吃。好的Mudaba里全是肉,一口下去很幸福。 3)Daging Goreng Nasi / Maggie / Mee :牛肉炒飯/方便面/面。Goreng(音譯:高潤)是炒的意思,Nasi是飯,Maggie是那種 東南亞 的方便面,Mee是普通的面。 4)Goreng Ayam,不是炒雞,是炸雞。
5)Daging / Ayam Goreng Kunyet:黃薑乾煸牛肉/雞肉。這個是神奇的東西,我問過不少人,每個人給我的答案都不一樣,比較集中的是Kunyet是黃薑的意思(音譯:庫尼或坤耶),吃起來就是把肉和黃色香料混合在一起,炒得乾乾的,配飯吃。我的最愛,只是每次在我點完後,不定會端出來什麼東西。 6)若實在不會點,就吃份飯吧,特別是點肉,一大片一大片的給你,相比國內食堂的抖三抖,絕對幸福感暴增,再拌上咖喱湯汁,瞬間讓你愛上MaMa。 十二、萬千寵愛 —— 榴蓮擋如果有一條理由吸引你來 馬來西亞 ,我猜,那會是 —— 榴蓮 。
如果你問我, 馬來西亞 榴蓮真就比 泰國 的好吃麽?極嚴肅的告訴你,是的!
在 吉隆坡 ,去阿羅街一定能吃到榴蓮,不管是不是應季。是不是貓山王、會不會貴?可能吧。
不過若你想試試更多、更純、更划算的,不妨去PJ 的SS2。 對於來 吉隆坡 ,多用些心不難在蜂窩上查到SS2的字眼。
但對當時第一次去 吉隆坡 的我來說,一是到SS2沒有輕軌,若住KLCC附近距PJ還是有一定距離;二是SS2是個小片區,也沒直接定位,感覺陌生,就放棄了。好在,後來沒讓我錯過。
PJ SS2可是個熱鬧的地方。
首先整個PJ就是除中心城外, 吉隆坡 人氣最旺的老居住區(房價不低的喲),而SS2正式PJ的老商業中心街區。在SS2,不僅有眾多榴蓮檔口,同時也遍佈很多盛名已久餐館和酒吧。
那在SS2,是不是一年四季都有榴蓮吃呢?
有!但有多少,有什麼品種,多錢價位就不一定了。
一般情況下,6月-7月是榴蓮豐收季節,量大、種類多、價格便宜,按我吃過最便宜的貓山王算,最便宜大概在40-45馬幣/kg。
而在其他時段,也會有不同品種的榴蓮有售。像是我在5月底去時,每家只有貓山王在賣,且價格在80-90馬幣/kg(Gan說不好吃還貴,我吃的還是很爽的) 在品種上,名氣最大的貓山王,當然是必吃項。
那是不是貓山王就最好吃?
真的未必。來 馬來西亞 後才知道榴蓮品種之多,而且未必就是越貴越好吃。像是黑刺、金黃薑呀,價格都會比貓山王貴,而葫蘆、紅蝦、XO,則比貓山便宜得多。但在口感上,確實各有特色,因人而異。像是吃過最便宜的奶包,也很不錯。而第一次吃葫蘆時,更是被絲滑的口感驚艷到。
所以,貓山王雖好,但不妨多開幾個應季的其他品種,反正都不大。
在SS2,裡裡外外有幾十家檔口,可隨便走進一家,問問小哥都有啥品種,再選個Size,他們會幫你選好、稱重。記得再叫幾個新鮮的椰子,舒坦得狠。
一般的檔口,除可以外帶,還可以免費塑封。如果你短期就回國,可以把塑封後的榴蓮放到冰箱里冷凍,托運回國(原則不讓,看你運氣)。 對了,每逢榴蓮季有些檔口會有10馬幣任吃的牌子。問過Gan,倒是真的,只是這種自助榴蓮都是小榴蓮,或品種不明確的雜牌榴蓮,口味不一,多是普通,但也有驚喜可能就,有種拆榴蓮盲盒的感覺。
推薦一家常去的,也是比較正規的店(起碼裝潢是和人氣都是蠻旺的)
DurianMan SS2 榴蓮鮮生
~ 大體區位:PJ SS2的外圍(Grab可直接定位)
推薦指數:五星++++++ 接待 中國 朋友必到地兒,也是自己解饞的首選。
一般時候,貓山王在50馬幣/kg上下,其他應季在20-40馬幣/kg左右。他家牆上有標註不同品種的口味和特點,貨架上會擺滿當季可選品種,對應著選就好。 馬來西亞 榴蓮的個頭會比 泰國 的小,小的一般在2kg以內,所以平時100左右就能開個不錯的,反正我們每次至少開3個。
除了榴蓮,他家還有榴蓮煎蕊(冰點,煎蕊在 檳城 的店爆火)和其他榴蓮周邊,是不錯的伴手禮。 他家的人氣是很旺的,哪怕非應季的5月底去時,竟然也要排隊。要是趕上應季或者周末,整個一樓都能做滿,還有不少當地人,一大家子開著 皮卡 ,直接在後廂開榴蓮,很是熱鬧。
十三、大馬路邊美食 / KL夜市夜市,不管在國內還是國外,都已成為旅游攻略上的必選項。
在 東南亞 ,最網紅的,必然是 泰國 夜市。 曼谷 、普吉、 芭提雅 、 清邁 ,哪怕是小小的Pai,都少不了熱鬧不凡的夜市。不管是網紅美食,還是本土小吃,有特色小衫、還是新奇小物,總能在夜市上淘到。
那同為 東南亞 的 馬來西亞 ,這夜市是不是也值得一逛呢?
首先, 馬來西亞 (特別是 吉隆坡 )有沒有夜市?
必然有。以KL為例,其實每天都有,只不過一周7天,主要的夜市分佈在不同的地方,且距離分散。
其次, 馬來西亞 的夜市有啥特點?
我感覺,相比 泰國 的夜市經濟/文化, 馬來西亞 的夜市更傾向服務本地人的日常生活。美食小攤以本地人的喜好為主,同時還有地攤服裝、手機配件、蔬菜水果。以最大的 康樂 夜市為例,光賣蔬菜水果的就有近三分之一。所以相比 清邁 的文藝範兒, 馬來西亞 夜市更多的是煙火氣兒。 最後, 吉隆坡 夜市哪裡找(除阿羅街)?
小型夜市,多藏在居民區里。像是公司旁邊就有個周五夜市,加一起也不過十多個攤位,賣炒裸條、沙爹、Lok Lok ,都是周邊居民的晚餐,游客就不建議了。
大型夜市,一周七天分佈在不同的地方,到 吉隆坡 Google搜就好,會稍適合游客。
其中最著名、最大的就是Connaught Night Market( 康樂 夜市),位於KL南部(距市中心有一定距離),周邊是居民區和大學,規模蠻大的,從頭走到尾半小時到一小時吧(不考慮人擠人走不動)。註意:只有周三晚上才有!!!
Connaught Night Market的小吃很多,且多是華人攤位,其中比較火的反倒像臭豆腐、煎餅果子這種外來小吃,對 中國 游客意義不大。本地小吃也有,可以嘗試。至於賣的什麼衣服、手機膜、小玩意,看起來多是Made in China,逛逛就好。 總體來說, 馬來西亞 的夜市不算很適合 中國 游客,要不是正好趕上,不建議必須去。不過倒是有幾款值得推薦的本地小吃,有機會可以嘗試(小夜市,或者路邊攤也有)。
1、曼煎糕 推薦指數:四星
其實是不是這個名字我都不確定,本地讀音“Mang Jiang Gui”(全是四聲),本地一種烤的脆脆、甜甜的小薄餅,常見的裡面會撒上玉米粒、花生醬、巧克力醬,1-2馬幣一個,定要趁熱吃。一般同時還賣一種厚厚的糕,更鬆軟,本地同事用來當早飯吃,但因為太甜吃起來會膩,不如小的。 第一次吃這東西是在 亞庇 的榴蓮街,扒榴蓮時就看好多本地人排隊買,就隨手整了兩個,意外好吃。不知道叫啥就隨手拍個照,後來問華人伙伴,告訴叫“Mang Jiang Gui””,幾個人愣是說不出應該怎麼翻譯。每每我提議吃這個時,大家都很驚訝我竟叫得出這個他們“小時候的”街邊小吃。 2、“馬來 漢堡 ” 推薦指數:三星
準確的說,馬來 漢堡 不算夜市小吃,而是 馬來西亞 最純粹的街頭美食,其地位堪比國內的煎餅果子、烤冷面、雞蛋灌餅。只不過人家只在晚上賣(估計早上起不來,懶得賣)。
在路邊的手推車,或是MaMa檔角落的小攤位,就能找到馬來 漢堡 的身影。只要認識這東西,你會發現其實到處都有。用咱 新山 小王子的話來說:“馬來 漢堡 ,才是真正的 漢堡 !” 一個 漢堡 在5-10馬幣不等,常見的有牛肉、雞肉兩種(肉餅)。
先選組合,常見有:AYAM(音譯:a yang-四聲)是雞肉、Daging(音譯:da ging-四聲)是牛肉;Chese是芝士啦;Double是指兩片肉餅;Special是指要用雞蛋餅把肉餅包裹起來。
確定組合後,馬來小哥會不緊不慢的在鐵板上把肉餅煎來煎去,然後再加上甜辣醬、 沙拉 醬和獨門秘醬,配兩片新鮮蔬菜,最後用黃油烤過的 漢堡 胚一夾。一個純正的馬來 漢堡 就完成了。
舉例:如果我們想吃一個“雙層雞肉豪華 漢堡 ”,就可以對小哥說“Daging Double Special”,普通地方僅需6馬幣喲! 你非問這馬來 漢堡 就比McDonald、KFC好吃麽?那你會用雞蛋灌餅和麥辣雞腿堡來比較麽。一份最純正、最普遍的 馬來西亞 街頭的快餐,感興趣不妨試試。
哦對了,個人認為, 馬來西亞 的McDonald也可以試試,我在時曾推出一款黑胡椒堡,很爽!
3、Lok Lok 馬來串串 推薦指數:一星
音譯:擼擼,或者樂樂, 馬來西亞 版路邊麻辣串,常見是一個卡車後半部改成的攤位,停在街頭巷尾中。一般有 白水 煮、炸和烤三種做法,做好後粘調好的醬汁吃。
Lok Lok雖具 馬來西亞 特色,但對於吃慣街邊燒烤、麻辣串和 四川 串串鍋的 中國 人來說,實在是太平淡了,哪怕是蘸醬吃,基本也沒啥味兒。
而且,不便宜!!!每次隨便一吃,都能花上50+馬幣,可就是小100元啦。對於只是街邊沒有味道的串兒,著實不划算。哪怕本地人總和我說誰家誰家的多好吃,都提不起興趣, 白水 煮丸子...... 十四、大馬的異國美食在 馬來西亞 ,當你約華人朋友,特別是年輕的弟弟妹妹吃飯時,他們往往會選擇 日本 餐、韓餐和 中國 火鍋。雖然對游客,跑 馬來西亞 吃日餐、韓餐甚至 中國 餐,怪怪的。但若真吃不慣本地菜,或想救急下 中國 胃,在KL很容易滿足。而且,口味不賴!分享下常去的幾家。
1、Rakuzen 樂膳 —— 日料
~ 大體區位:連鎖店,很多Mall都有
~ 推薦食物:壽司、烤鰻魚
~ 推薦指數:四星
Rakuzen是 馬來西亞 頗有名氣的中高檔日料連鎖店,聽說在全馬有20多家分店。
雖是連鎖,但在定位和價格上,會比在商場常見的另一家旋轉壽司要高。生魚片、壽司可選的種類多,食材新鮮、都是現場製作。而像鰻魚飯、烏冬、壽喜鍋等常見的日餐都會有,是在KL常去的日料店。 2、Shakariki 432 Malaysia —— 日料
~ 大體區位:Mont Kiara(滿家樂)
~ 推薦食物:章魚燒、 日本 酒
~ 推薦指數:三星半
Mont Kiara(滿家樂)是 吉隆坡 新興 的富人區之一,一些高端社區、國際學校都在這兒。來到Mont Kiara,像是走入 吉隆坡 的另一面。同時,Mont Kiara也是當地 日本 人、 韓國 人的聚集地,所以在KL想吃正宗的日料、韓餐,必然要到這裡。
Shakariki 432是老闆娘帶去的一家店,在Publika商場的商業街中。單在這條街上,就有不少特色日料店,有專做 日本 米飯的、做炸豬排的。而Shakariki 432的特色是章魚燒,小有名氣。
這家的另一大特色是喝酒,什麼日式清酒、啤酒、梅子酒、威士忌都能喝得到。近幾年,像山崎、響的 日本 威士忌越來越火,相比果味或泥煤味濃厚的歐美威士忌,經水楢桶沉澱的檀香日威更適合適合東方人的口味,清單口感也更易入口些。
店里多是些純正的 日本 人,店主也會不時舉辦一些贈酒活動,感興趣的話可以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