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旅行游記」七月與安生



事前基本未做功課,甚至連博物館正門都沒有順利找到。從後門探尋許久後,被一名館內工作人員好心引導至正門進入。引導路上,小哥哥不無神秘地說:“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archaeology, then here is the right place."
果不其然,進館後第一個輝煌的建築便是聖書之龕。聖書之龕造型頗為奇特,而從地下進入龕中後,恍然 大悟 得知其用來專門存放《 死海 古捲》——最早記載《聖經》的文獻,以及目前世界已知最古老的文獻。
館內裝飾可謂極其莊重,穹頂處供著的便是彌足珍貴的《以賽亞書》,令人嘆為觀止。













總之, 以色列 博物館的游歷只是管中窺豹、尚未窮其萬一。二周目之行,應將此地安排兩天專程盡覽,大約才可摸到 以色列 宗教與文化交織的脈動。 Day 6 意猶未盡與歸心似箭

值得一提的是,最後在本古里安機場經歷了人生中最為嚴苛的安檢歷程。簡單來概括共有Pre-check in、Check in、Pre-Security check、Full Security Check、Immigration Clearance這幾步。Full Security Check顧名思義就是全面檢查,即對每一件物品開包檢查。
經歷完近5個小時的安檢後,不僅再也沒有時間採購伴手禮,而且連心情也由意猶未盡轉變成了歸心似箭。 寫在最後在飛機上飛越過阿爾卑斯。
在火車上攬掠著北境風光。
在巴士上穿梭於大街小巷。
單車鑽進 特拉維夫 的市井。
自駕擁抱 耶路撒冷 的夕陽。
六天的走馬觀花難窺萬一,有感嘆驚呼也有悵然遺憾。
感謝自己選擇 特拉維夫 和 耶路撒冷 作為此行的主要目的地。
更感謝自己在臨行前觀看了《七月與安生》。
因為 特拉維夫 大概就是像極了安生,而 耶路撒冷 則是七月吧。
“這裡的很多人看起來像 中東 史詩中的人物,但更有趣的是那些不墨守成規的人,他們跨越宗教、文化、藝術 和美 食的界限,融合那些看似不可調和的差異,在野花盛開的沙漠、細沙遍佈的海灘、高寒積雪的山峰和古今交錯的城市風光背景下,我能感受到振奮、複雜、對立,還能時時品嘗到美味!”
——by Daniel Robinson, Lonely Planet of Isreal and Palestine一書作者











在返程的航班上,我又看了一遍《七月與安生》。
這一遍,應是更加看懂了一些,畢竟淚濕眼眶。
“世間最美的艷遇,是遇見另一個自己。”
以色列 ,二周目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