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豬年春節帶娃親子暹粒吳哥窟五日游
所有你看到的,全部一美元,通通一美元 D4 吳哥窟外圈第一站,女王宮
女王宮位於 柬埔寨 暹粒 省,是吳哥古跡中最重要的建築群之一,它的建築以小巧玲瓏、精緻剔透、富麗堂皇而著名於世,有“吳哥古跡明珠”和“吳哥藝術之鑽”的美譽。
班蒂斯蕾(Banteay Srei)(又有人將其叫做“女王宮”,即“女人的城堡”之意),位於 柬埔寨 暹粒 省,距吳哥城約25公里,是 柬埔寨 三大聖廟之一,被譽為“吳哥古跡中的明珠”。供奉著婆羅門教三大天神之一的濕婆。建於967年的羅真陀羅跋摩(Rajendravarman)時期,而於1002年的闇耶跋摩五世(Jayavarman V)時期完成。
該寺是古代高棉雕塑的最精華作品之一,為紅色砂岩修建而成,寺院前的神道長約67米,建築主體區域面積大約為500平方米。寺院整體為紅色砂岩雕刻而成,內部四座寺院守衛雕塑被移至 金邊 國家博物館,現有雕塑為複製品。
該寺以硃色砂岩構成,充滿精緻的浮雕,有“吳哥藝術寶石”之稱。
女王宮以艷麗的色彩和精美的浮雕著稱於世,是吳哥古跡中風格最獨特和最精緻的建築群之一。Banteay Srei的意思是“女人的城堡”,據猜測是由女性修建和雕刻的。這也許是因為這裡的雕刻太過精美,不像出於男性之手。關於它的建造年代也有一些質疑,也有學者認為這樣高超的工藝遠遠超越了其他10世紀建築的水平,而更像是13-14世紀的作品。但是根據發掘出來的碑銘記載,這裡是前任統治者曷利沙跋摩一世的孫子雅吉那瓦 拉哈 (Yajnavaraha)修建的。
女王宮規模不大,但周圍同樣開挖護城河。現存的主體建築有三座中央塔和大型藏書室,所有外牆全部佈滿精美的雕刻。女王宮是第一座採用“原物歸位”修複法 成功 的建築,後來這一方法廣泛應用到 吳哥窟 其他古跡的修複工作中。 很多這樣的門,一重重,特別好看 精美的浮雕 鑒於其極其鮮艷的色彩,女王宮最佳拍攝時間是上午9點到10點、下午4點到5點兩個時段。但上午的最佳時段總是擠滿了旅行團,如果上午去提前1小時左右到達。晴朗的中午應該避開這裡,在毫無遮蔽的紅色砂岩建築中穿行會感覺像在碳火上烤一樣炎熱。 現場看特別震撼,特別美。 女王宮建築佈局整齊、和諧,造型奇特,自成一格。整座宮殿以及圍牆全部用朱紅沙石砌成,有的石塊重達數噸。整個建築奇巧別緻。關於女王宮名字的來歷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它是女人建造的,因為每塊石頭都雕有玲瓏剔透的各種花紋圖案,每尊石雕像的造型都十分巧妙逼真;另一種說法是,這是一座后妃居住的宮殿。吳哥王朝時期, 柬埔寨 經常與鄰國發生戰爭,因此在遠離吳哥王城的地方建造宮殿,為在戰爭期間藏匿後宮佳麗。 材料:與大部分吳哥古跡所使用的青砂岩不同,女王宮採用高棉特有的紅土建造,色彩極為艷麗。含有大量水分的紅土既便於運輸、建築,也利於雕刻複雜細膩的圖案。而建築建成後,經過風乾,就變得異常堅硬,千年不壞。 太熱了,把娃就放門口那個臺階上有點遮陽的地方等我們。我們逛完拍照完回來,娃竟然用英語和倆 以色列 人聊上啦~哈哈哈 女王宮出來,一美金買了2杯也沒記住什麼水。就是感覺很是清涼解渴 女王宮之後就去吃午餐了。大圈景點距離都太遠。一上午就只去了一個女王宮
午餐之後就去重頭戲,崩密列
崩密列(Beng Mealea),是一座小 吳哥窟 式的寺廟,名字的意思是“荷花池”。這座寺廟距離吳哥古跡群以東40公里,崩密列是一座 印度 教寺廟,但是它有一些雕塑都反映的是佛教的主題。
建造這座寺廟最初所使用的材料是沙岩,所以很多建築都已經損毀,而且很難再被覆原。 崩密列在廢棄的庭院和塔之間,樹木草叢茂密地生長著。崩密列護城河呈十字型對稱建造,中心為未修繕好的殘垣斷壁。從護城河進入寺廟中心的路上,有很多當地的貧困小孩會向游客乞討。很多年來,這裡一直都是難以到達的地方,不過鋪築的道路使得很多游客慕名而來。
崩密列內部的一些雕刻都反映出佛教特色的主題。但是由於年代久遠,建築的損壞也是較為嚴重,難以恢復其原樣了。寺廟的歷史無人知曉,由於損壞留給後人的信息也十分缺乏,只能從建築特色和風格猜測是12世紀時的建築物。寺內的雜草叢生,寺廟坍塌,都體現出了一片荒涼的氣息,也正因為這個原因,這裡成為了電影導演們的最愛。(《古墓麗影》就是其中之一) 當您跟隨著當地導游爬窗戶,走屋脊,穿房屋的時候,你會發現永遠有驚喜在前面,而且也永遠不知道前方等待著的是怎樣令人驚喜的景色。如果您熱愛探險,那崩密列絕不如錯過。 1992年9月1日,崩密列被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UNESCO World Heritage Tentative List)。 可能今天走路少坐車多,露出久違的微笑~
女王宮位於 柬埔寨 暹粒 省,是吳哥古跡中最重要的建築群之一,它的建築以小巧玲瓏、精緻剔透、富麗堂皇而著名於世,有“吳哥古跡明珠”和“吳哥藝術之鑽”的美譽。
班蒂斯蕾(Banteay Srei)(又有人將其叫做“女王宮”,即“女人的城堡”之意),位於 柬埔寨 暹粒 省,距吳哥城約25公里,是 柬埔寨 三大聖廟之一,被譽為“吳哥古跡中的明珠”。供奉著婆羅門教三大天神之一的濕婆。建於967年的羅真陀羅跋摩(Rajendravarman)時期,而於1002年的闇耶跋摩五世(Jayavarman V)時期完成。
該寺是古代高棉雕塑的最精華作品之一,為紅色砂岩修建而成,寺院前的神道長約67米,建築主體區域面積大約為500平方米。寺院整體為紅色砂岩雕刻而成,內部四座寺院守衛雕塑被移至 金邊 國家博物館,現有雕塑為複製品。
該寺以硃色砂岩構成,充滿精緻的浮雕,有“吳哥藝術寶石”之稱。
女王宮以艷麗的色彩和精美的浮雕著稱於世,是吳哥古跡中風格最獨特和最精緻的建築群之一。Banteay Srei的意思是“女人的城堡”,據猜測是由女性修建和雕刻的。這也許是因為這裡的雕刻太過精美,不像出於男性之手。關於它的建造年代也有一些質疑,也有學者認為這樣高超的工藝遠遠超越了其他10世紀建築的水平,而更像是13-14世紀的作品。但是根據發掘出來的碑銘記載,這裡是前任統治者曷利沙跋摩一世的孫子雅吉那瓦 拉哈 (Yajnavaraha)修建的。
女王宮規模不大,但周圍同樣開挖護城河。現存的主體建築有三座中央塔和大型藏書室,所有外牆全部佈滿精美的雕刻。女王宮是第一座採用“原物歸位”修複法 成功 的建築,後來這一方法廣泛應用到 吳哥窟 其他古跡的修複工作中。 很多這樣的門,一重重,特別好看 精美的浮雕 鑒於其極其鮮艷的色彩,女王宮最佳拍攝時間是上午9點到10點、下午4點到5點兩個時段。但上午的最佳時段總是擠滿了旅行團,如果上午去提前1小時左右到達。晴朗的中午應該避開這裡,在毫無遮蔽的紅色砂岩建築中穿行會感覺像在碳火上烤一樣炎熱。 現場看特別震撼,特別美。 女王宮建築佈局整齊、和諧,造型奇特,自成一格。整座宮殿以及圍牆全部用朱紅沙石砌成,有的石塊重達數噸。整個建築奇巧別緻。關於女王宮名字的來歷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它是女人建造的,因為每塊石頭都雕有玲瓏剔透的各種花紋圖案,每尊石雕像的造型都十分巧妙逼真;另一種說法是,這是一座后妃居住的宮殿。吳哥王朝時期, 柬埔寨 經常與鄰國發生戰爭,因此在遠離吳哥王城的地方建造宮殿,為在戰爭期間藏匿後宮佳麗。 材料:與大部分吳哥古跡所使用的青砂岩不同,女王宮採用高棉特有的紅土建造,色彩極為艷麗。含有大量水分的紅土既便於運輸、建築,也利於雕刻複雜細膩的圖案。而建築建成後,經過風乾,就變得異常堅硬,千年不壞。 太熱了,把娃就放門口那個臺階上有點遮陽的地方等我們。我們逛完拍照完回來,娃竟然用英語和倆 以色列 人聊上啦~哈哈哈 女王宮出來,一美金買了2杯也沒記住什麼水。就是感覺很是清涼解渴 女王宮之後就去吃午餐了。大圈景點距離都太遠。一上午就只去了一個女王宮
午餐之後就去重頭戲,崩密列
崩密列(Beng Mealea),是一座小 吳哥窟 式的寺廟,名字的意思是“荷花池”。這座寺廟距離吳哥古跡群以東40公里,崩密列是一座 印度 教寺廟,但是它有一些雕塑都反映的是佛教的主題。
建造這座寺廟最初所使用的材料是沙岩,所以很多建築都已經損毀,而且很難再被覆原。 崩密列在廢棄的庭院和塔之間,樹木草叢茂密地生長著。崩密列護城河呈十字型對稱建造,中心為未修繕好的殘垣斷壁。從護城河進入寺廟中心的路上,有很多當地的貧困小孩會向游客乞討。很多年來,這裡一直都是難以到達的地方,不過鋪築的道路使得很多游客慕名而來。
崩密列內部的一些雕刻都反映出佛教特色的主題。但是由於年代久遠,建築的損壞也是較為嚴重,難以恢復其原樣了。寺廟的歷史無人知曉,由於損壞留給後人的信息也十分缺乏,只能從建築特色和風格猜測是12世紀時的建築物。寺內的雜草叢生,寺廟坍塌,都體現出了一片荒涼的氣息,也正因為這個原因,這裡成為了電影導演們的最愛。(《古墓麗影》就是其中之一) 當您跟隨著當地導游爬窗戶,走屋脊,穿房屋的時候,你會發現永遠有驚喜在前面,而且也永遠不知道前方等待著的是怎樣令人驚喜的景色。如果您熱愛探險,那崩密列絕不如錯過。 1992年9月1日,崩密列被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UNESCO World Heritage Tentative List)。 可能今天走路少坐車多,露出久違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