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豬年春節帶娃親子暹粒吳哥窟五日游



塔布隆寺
塔布隆寺是 吳哥窟 建築群中最大的建築之一。包括260座神像、39座尖塔、566座宮邸。考古學家們解碼寺中一塊梵語石碑後得知,當年塔布隆寺覆蓋了3140個村莊,維持寺廟運作須花費79365個人力,包括18名高級牧師、2740名官員、2202名助理和615名舞蹈家,內有一套重達500多公斤的金碟、35塊鑽石、40620顆珍珠、4540顆寶石……作為吳哥最具藝術氣氛的遺跡,塔布隆寺的吸引力在於,跟其他寺廟不同,他幾乎被叢林所吞噬。
聖劍寺也有跟塔布隆寺類似的情景,巨大的樹木從建築物上拔地而起,觸目驚心!這些樹在當地人看來,樹幹粗大但是中空,完全無用,名為思胖。幾乎就像當初 歐洲 探險家首次發現吳哥寺廟一樣,一看到它,立刻會想到記憶中的神話世界,簡直是太不可思議了! [1]




來的,然後它們纏著。就這樣纏著。這裡的樹分作兩種,較大棵的是木棉樹,他比較粗大且呈淡褐色,而且有多癤的樹根。較小棵的則是絞殺榕,他樹根呈灰色也比較細,但是四處糾結纏繞。塔普倫寺,它的許多宮牆、城門為參天的巨樹所盤據,當地人稱為蛇樹 (Kapok) 的根莖,穿繞在梁柱、石縫、屋檐、門窗之間。
巨樹在廟的空隙間盤根錯節生長,種子遇水發芽生命力強,鳥類啄食樹的果實將種子分佈在神殿各處,樹根深入建築的石縫中向四方擴散,巨根抓緊破廟,這也見證了吳哥文明的衰亡敗落的時光。當年 法國 人據說就因為樹根盤根錯節的太嚴重,決定放棄整修,只稍加修葺讓他保持原貌。於是形成今日被巨 大樹 根盤踞的神廟。
入口處,迎面聳立的是一尊高大的四面佛,進了城門,其實還看不到古跡,感覺是像走進一片密林之中,順著小路走往塔普倫寺的路旁,有一棵樹身有二、三十公尺高,樹幹上有被燒焦一大塊的怪樹,據說,這是一種當地人稱它為「油樹」的植物,燒它的原因,是要讓它滴出油來當做點燈的燃料,而且只要不過度,它就可以源源不絕,就像是一座天然的加油站。



我們在這兒不知道聽了哪個導游講說拍胸脯就會拍走煩惱,我們三個一頓拍啊~哈哈


熱帶的氣候讓它的生長格外有力,樹根像一隻張開的手緊緊地抓住石牆,然後深深地扎入土地。枝椏高高地伸向天空,有些還插入較低的護欄,讓它破碎,跌落。那些空心樹沒有一片葉子,只有慘白慘白的支幹,石頭的存在讓它的呼吸變得非常困難,仿佛死去一般,但雨季到來時又會恢復生機。幾百年後,叢林漸漸將這裡覆蓋,更多的石頭被樹切割,戰火中它變得更加破敗不堪。









我和娃熱的沒勇氣出去。娃爹自己閑逛
皇家浴池是 吳哥窟 看日出的最佳地點之一,是舉行沐浴儀式的場所,和其它大水池一樣,中央原建有一座寺廟,現在只剩了石基。
班迭哥迪是一座佛教寺廟,朝向四面的大門上各有一座 菩薩 的頭像,我們在清晨仰望它的時候,可以看到它周圍佈滿後人用於加固的木框。寺廟中心塔內部的建設沒有完工,所以寺廟的許多地方近似於廢墟。即使是這樣,還是可以從廢墟中看到當年希望的影像,只剩下石板路面的引道,殘留處依舊有著動人身形的雕刻,沐浴在初生 日光 下的廢墟也是美麗的。
之後就是今天大圈最後一站
豆蔻寺
豆蔻寺(Prasat Kravan)是 柬埔寨 吳哥古跡中的一座 印度 教寺廟,現代名字為“Cardamon Sanctuary”,位於皇家浴池(Srah Srang) 之南。豆蔻寺建於921年,19世紀由 法國 人重建。主塔壁上的浮雕,描繪 印度 神話中毗濕奴騎大鵬金翅鳥(Garuda),西塔壁上浮雕描繪毗濕奴的神妃吉祥天。
1.特有的紅磚淺浮雕(Bas-reliefs)
2.特有的五座磚塔按南北方向一字排開
3.後來修複時新增的磚塊會標以“CA”的符號,為“Conservation Angkor”的縮寫。








回酒店等著下一程酒店的人來免費接我們。就說租個自行車逛逛 暹粒 吧。2美金2輛車

唯一不好的就是孩子被咬了滿腿包。哈哈。可憐的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