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日不落帝國曾經的輝煌——英國16日旅行札記(一))
圖8:國王學院。哥特式建築恢弘雄偉。 圖9:國王學院徐志摩詩碑。圖片取自網絡。
劍橋 大學的靈動應該是源自靜靜流淌的 劍河 吧。人都說,在 劍橋 最好的方式是乘一葉小舟,吟誦著《再別康橋》,繞著 劍橋 市靜賞兩岸風光。河畔依依金柳低垂,宛如夕陽中的新娘;水底軟泥上的青荇,在康河的柔 波里 輕輕招搖。
劍河 里乘船的大多是帥氣的小伙子,據說他們都是 劍橋 大學各學院的學生。 圖10: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數學橋,一座普普通通的木橋(據說它原本的名字就叫“木橋”)卻因它的構造而成為 劍河 上最著名的橋之一。傳說它的建造者是 牛頓 ,當然這隻是個傳說,實際上這座橋是由詹姆斯·小 埃塞克斯 在18世紀根據 英國 橋梁設計大師威廉姆·埃斯里奇的設計建造的。它的形狀展現出現代鋼梁橋的雛形,橋身相鄰桁架之間都構成了11.25度的夾角。這種設計被稱為集合結構,因此人們又稱之為“數學橋”。據說這座橋原本沒用一根釘子或螺絲固定,女王學院的一些學生為了探究構造的奧秘,把橋拆了,但事與願違,卻怎麼也無法複原了,於是只能用釘子進行固定了。 圖11:女王學院旁的“數學橋”。
劍橋 大學嘆息橋,這倒是一座和 威尼斯 嘆息橋十分相像的橋,所以被稱作“嘆息橋”。儘管如此在 劍橋 大學還是流傳著關於這座橋的各種說法, 比如 那些平時學習不努力的學生,考試失敗,不能畢業,往往回來到這裡望河興嘆;再 比如 ,有人說學校會讓犯了錯誤的學生,站在這裡,佇立反省,以示懲罰。出發點都是當然都是為了激勵學生們努力學習,懲惡揚善。願流淌不息的 劍河 水帶走悔恨,珍惜似水年華,努力做一個對社會對人類有益的人,成為真正的棟梁。 圖12:“嘆息橋”。一聲長嘆,青春易逝。
陽光下漫步美麗恬靜的 劍橋 校園,傾聽 劍河 水無盡流淌,仿佛回到那曾經的校園生活,青春時光。 圖13:漫步 劍橋 大學校園。
三 趣事在名校
既然是世界聞名的大學,又有著如此深厚的淵源,當然就少不了逸聞趣事。
這兩所相愛相殺的大學,幾百年來從未間斷過競爭,但也始終相互尊重。在相互競爭和尊重中,各自不斷成長,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既然競爭很分出勝負,於是在9世紀20年代,兩位分屬於不同學校的同名為查爾斯的好友提議,兩校進行划船對抗賽進行較量。於是1839年3月12日, 劍橋 大學像 牛津 大學挑戰,6月10日兩校在 倫敦 泰晤士 河 牛津 郡的亨利段河面進行, 牛津 大學取得了首戰勝利。從此以後每年兩校都會舉行一次划船比賽,失敗者則為下一屆的挑戰者。除了二戰期間,從未停止過。兩校互有勝負。 圖1:身著深藍色衣服的 牛津 大學隊,淺藍色的就是 劍橋 大學隊了。圖片取自網絡。
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校徽,這兩個學校關於校徽據說還有一個有趣的互懟。兩個大學校徽中間都是一本書, 牛津 大學校徽上的書是打開的,而 劍橋 大學校徽上的書是合上的。於是 牛津 大學就諷刺說 劍橋 大學的書是裝門面的,都沒打開,而 劍橋 大學則反駁說,是你們讀書太慢,我們都讀完了,你們還在讀。當然這可能就是玩笑,但也體現出兩所大學互相競爭的激烈。 圖2: 牛津 大學和 劍橋 大學校徽。圖片取自網絡。
其實世界上還有另一所最著名大學之一也與 劍橋 進而 牛津 有著奇妙的淵源,那就是哈佛大學。1637年 劍橋 大學伊紐曼學院的畢業生約翰·哈佛移民美洲,1638年9月哈佛因患肺病去世,他立下遺囑將自己財產的一半以及全部圖書捐贈給河對岸新成立的學院,成為學院收到的最大一筆捐贈,於是校方將這所學院命名為哈佛學院,形式完全模仿 劍橋 大學伊紐曼學院,後來發展成為現在聞名於世的哈佛大學。其所在的小鎮也被命名為Cambridge,為了區分原來的 劍橋 ,通常按照發音譯為“坎布里奇”。據說有很 多哈 佛大學的學生本科畢業後會選擇來 劍橋 大學攻讀研究生,是不是為了圓一個追根尋源的夢?
這三所大學都曾經走過,但都未能仔細觀賞,留下很多遺憾。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終止了我們 牛津 大學之旅;當日下午要乘機回國,不得不匆匆結束了 劍橋 之行;哈佛大學是2002年公差,順便游覽的。每一所都留下很多遺憾,沒能走進學院,只是在外圍匆匆一覽,這也給再次拜訪留下了遐想空間。
劍橋 大學的靈動應該是源自靜靜流淌的 劍河 吧。人都說,在 劍橋 最好的方式是乘一葉小舟,吟誦著《再別康橋》,繞著 劍橋 市靜賞兩岸風光。河畔依依金柳低垂,宛如夕陽中的新娘;水底軟泥上的青荇,在康河的柔 波里 輕輕招搖。
劍河 里乘船的大多是帥氣的小伙子,據說他們都是 劍橋 大學各學院的學生。 圖10: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數學橋,一座普普通通的木橋(據說它原本的名字就叫“木橋”)卻因它的構造而成為 劍河 上最著名的橋之一。傳說它的建造者是 牛頓 ,當然這隻是個傳說,實際上這座橋是由詹姆斯·小 埃塞克斯 在18世紀根據 英國 橋梁設計大師威廉姆·埃斯里奇的設計建造的。它的形狀展現出現代鋼梁橋的雛形,橋身相鄰桁架之間都構成了11.25度的夾角。這種設計被稱為集合結構,因此人們又稱之為“數學橋”。據說這座橋原本沒用一根釘子或螺絲固定,女王學院的一些學生為了探究構造的奧秘,把橋拆了,但事與願違,卻怎麼也無法複原了,於是只能用釘子進行固定了。 圖11:女王學院旁的“數學橋”。
劍橋 大學嘆息橋,這倒是一座和 威尼斯 嘆息橋十分相像的橋,所以被稱作“嘆息橋”。儘管如此在 劍橋 大學還是流傳著關於這座橋的各種說法, 比如 那些平時學習不努力的學生,考試失敗,不能畢業,往往回來到這裡望河興嘆;再 比如 ,有人說學校會讓犯了錯誤的學生,站在這裡,佇立反省,以示懲罰。出發點都是當然都是為了激勵學生們努力學習,懲惡揚善。願流淌不息的 劍河 水帶走悔恨,珍惜似水年華,努力做一個對社會對人類有益的人,成為真正的棟梁。 圖12:“嘆息橋”。一聲長嘆,青春易逝。
陽光下漫步美麗恬靜的 劍橋 校園,傾聽 劍河 水無盡流淌,仿佛回到那曾經的校園生活,青春時光。 圖13:漫步 劍橋 大學校園。
三 趣事在名校
既然是世界聞名的大學,又有著如此深厚的淵源,當然就少不了逸聞趣事。
這兩所相愛相殺的大學,幾百年來從未間斷過競爭,但也始終相互尊重。在相互競爭和尊重中,各自不斷成長,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既然競爭很分出勝負,於是在9世紀20年代,兩位分屬於不同學校的同名為查爾斯的好友提議,兩校進行划船對抗賽進行較量。於是1839年3月12日, 劍橋 大學像 牛津 大學挑戰,6月10日兩校在 倫敦 泰晤士 河 牛津 郡的亨利段河面進行, 牛津 大學取得了首戰勝利。從此以後每年兩校都會舉行一次划船比賽,失敗者則為下一屆的挑戰者。除了二戰期間,從未停止過。兩校互有勝負。 圖1:身著深藍色衣服的 牛津 大學隊,淺藍色的就是 劍橋 大學隊了。圖片取自網絡。
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校徽,這兩個學校關於校徽據說還有一個有趣的互懟。兩個大學校徽中間都是一本書, 牛津 大學校徽上的書是打開的,而 劍橋 大學校徽上的書是合上的。於是 牛津 大學就諷刺說 劍橋 大學的書是裝門面的,都沒打開,而 劍橋 大學則反駁說,是你們讀書太慢,我們都讀完了,你們還在讀。當然這可能就是玩笑,但也體現出兩所大學互相競爭的激烈。 圖2: 牛津 大學和 劍橋 大學校徽。圖片取自網絡。
其實世界上還有另一所最著名大學之一也與 劍橋 進而 牛津 有著奇妙的淵源,那就是哈佛大學。1637年 劍橋 大學伊紐曼學院的畢業生約翰·哈佛移民美洲,1638年9月哈佛因患肺病去世,他立下遺囑將自己財產的一半以及全部圖書捐贈給河對岸新成立的學院,成為學院收到的最大一筆捐贈,於是校方將這所學院命名為哈佛學院,形式完全模仿 劍橋 大學伊紐曼學院,後來發展成為現在聞名於世的哈佛大學。其所在的小鎮也被命名為Cambridge,為了區分原來的 劍橋 ,通常按照發音譯為“坎布里奇”。據說有很 多哈 佛大學的學生本科畢業後會選擇來 劍橋 大學攻讀研究生,是不是為了圓一個追根尋源的夢?
這三所大學都曾經走過,但都未能仔細觀賞,留下很多遺憾。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終止了我們 牛津 大學之旅;當日下午要乘機回國,不得不匆匆結束了 劍橋 之行;哈佛大學是2002年公差,順便游覽的。每一所都留下很多遺憾,沒能走進學院,只是在外圍匆匆一覽,這也給再次拜訪留下了遐想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