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在新冠肺炎爆發之前暴走羅馬,7天5個博物館,20個教堂
《底格裡斯河的河神》,公元170年左右。看了很多河神的像,都是這個姿勢卧著的,難道是模仿河流的意思? 仿萬神廟的圓廳,這個廳也有很多精品,四周圍全是雕塑,中間的浴盆是尼䘵當年用過的。 大力神赫拉克勒斯。 希腊 十字展廳地面中央的 馬賽 克鑲嵌畫 雅典 娜。 在古 羅馬 ,紫色多為皇帝專用,這是君士坦丁大帝的母親 海倫娜 的石棺, 海倫娜 對基督教的合法化起了巨大的作用,是 耶路撒冷 聖墓教堂的建造者,收集了很多基督教的聖物,故被教廷封為聖人。 這樣的小展廳到處都是,隨便一個都是價值 連城 的稀世之寶,實在不能一樣樣仔細看了。 地圖長廊,兩邊的牆上掛滿了地圖,地圖長廊長120米,這裡包含了 意大利 全國各地的地圖,教皇格雷戈里十三世(1502年1月7日-1585年4月10日)委派Ignazio Danti繪於牆上。Ignazio Danti花了三年(1580-1583年)完成了40幅畫作。——地圖沒怎麼看懂,卻被金光燦燦的拱頂給驚獃了,太過精美華麗。 其實每幅地圖都很精美,雖然是手繪的,但很細緻,很科學,比例標尺也很清晰,特別專註於細節的描繪,看,連山脈都畫成立體的,是地圖也是精緻的油畫。 最後再從XISITING禮拜堂出來,便是出口著名的雙螺旋樓梯。這個旋梯也許是全世界愛好建築、熱愛旋梯的攝影師都不能錯過的一個,是1932年摩莫的作品。
居然拍到一張沒幾個人的片子。 ✜✜博爾蓋賽博物館【Tips】儘管門票必須網上預訂,儘管必須準時準點排隊進場,儘管每次進入只能參觀兩小時,儘管到時間一定會被嚴厲的保安哄出來,儘管嚴格禁止拍照,儘管即使淡季門票也要42歐一張, 博爾 蓋賽博物館也是 羅馬 必須看去的博物館。我曾為了42歐一張門票問一個曾經去過的閨蜜是否必要,她的回答是:真貴!但是真值!僅僅貝爾尼尼的一個雕塑就值回42歐!
博爾 蓋賽博物館建築者為 荷蘭 人約翰·萬·桑藤,其原為大主教希皮奧內· 博爾 蓋塞的夏宮,於1613年建成。博物館坐落於 博爾 蓋塞公園東端,由 博爾 蓋塞家族宅邸改裝而成,自18世紀起即為美術館。所藏之物均為美術史上重要的作品,是 羅馬 館藏最豐富的博物館之一。 ↑波格賽美術館 除了這張外觀,下麵的所有照片都來自網絡。但千萬別被照片欺騙,現場看實物比照片精彩1000倍,這也是必須去現場看的原因。
從某種程度上講, 博爾 蓋賽博物館就是貝爾尼尼博物館,貝大師的幾件著名的經典雕塑都在這裡。
《阿波羅和達芙妮》,貝爾尼尼在1622-1625年(24歲)創作的四座極為生動的 大理 石組雕中的第一個。雕塑內容取自 希腊 神話故事:阿波羅愛上河神帕紐斯的女兒達芙妮,而達芙妮卻對阿波羅毫無感覺。無論阿波羅怎麼努力都絲毫不能打動達芙妮。終於有一天阿波羅忍不住想去向達芙妮表白,達芙妮見狀趕忙跑開,阿波羅在後面狂追,就在快要追上的瞬間,達芙妮向他父親祈求改變她的外貌,河神立刻用神力把她變成了一顆月桂樹。阿波羅看到後懊悔萬分,卻又無可奈何,最後還是緊緊抱著月桂樹以表達對她的愛,並答應將用月桂樹枝編成王冠送給偉大的凱撒大帝和所有的勝利者,還要讓月桂樹四季常青、永不凋零。 ↑波格賽美術館 去之前看過無數照片,覺得很精彩而已,但當你真正站在這雕塑前面時,真的激動要熱淚盈眶了!太太太精彩了!如同兩個真實的肉體站在你面前,怎麼也想不通冰冷的石頭如何變成有溫度有動感的肉體呢。 ↑波格賽美術館 雕像表現的是阿波羅的左手觸到達芙妮肚子上的那一霎那,達芙妮側著頭,目光驚恐和絕望,大張著嘴巴祈求,飄動的秀髮和兩隻向上伸出的手變成了樹葉,被阿波羅觸摸到的左邊身體已被月桂樹皮包了起來,左腳也變成樹根扎入土中。阿波羅的右手向斜下方伸展,使整個雕塑有一種向前奔跑的動感,兩個人物的血管、經脈、骨骼結構、肌肉都看得一清二楚,每一個細節無不精彩。 ↑波格賽美術館 《普魯托和普洛塞爾皮娜》,是年僅23歲的貝爾尼尼在1621-1622年創作的。雕塑內容取自 羅馬 神話故事。冥神普魯托看上了穀物女神色列斯的女兒,他把她掠到冥界中,並改名為普洛塞爾皮娜。這尊兩個人纏繞、扭打在一起的雕塑,從三個不同方向觀察它會有三種不同的解釋。從左邊看普魯托有力地抓住並托起普洛塞爾皮娜,而少女正在試圖掙脫他的束縛;從前面看整個雕塑似乎是普魯托正在炫耀他所獲得的戰利品,並把帶她進入冥界;從右邊看普洛塞爾皮娜臉上有她在向上天祈求時流下的眼淚,風吹起了她的頭髮,腳下那條守護地獄之門的三頭犬正在咆哮。 ↑波格賽美術館 貝爾尼尼惟妙惟肖地把掠奪的瞬間凝固在了這個雕塑上,從後面看普魯托全身上下結實的肌肉和舉起“獵物”時肌肉的變化都被刻畫得淋漓盡致;因為用力和興奮普魯托右手的四個手指深深地陷進了被掠走女人的大腿里,看上去有很強的彈性質感和力感;而女主角微微張開的嘴唇仿佛是正在尖叫或尋求幫助。貝尼尼不僅從他們的眼神和神態上表現出了兩人的極大差別,而且從肢体動作上似乎也能“聽到”他和她要發出的吶喊和哀求。 ↑波格賽美術館 《大衛》,是25歲的貝爾尼尼(1623-1624年)的作品,雖然它遠沒有米開朗基羅的《大衛》那麼出名,但它仍算的上是件傑出的雕塑。作品取材於聖經《舊約全書》中大衛王的故事,在聖經中他被描繪為驍勇善戰的勇士、音樂家(會彈豎琴)和詩人。當時 以色列 人正在與腓尼基人作戰,在對方陣營中有一個虎背熊腰、力大無窮的巨人哥利亞天天來罵陣,但 以色列 人無人敢應戰。這天耶西最小的兒子大衛帶著食物來看望在軍中服役的兩個哥哥,見到這種情形主動要求應戰, 以色列 國王掃羅看大衛和巨人個頭、身材相差懸殊不同意,他的哥哥也覺得大衛這是以卵擊石、自不量力,但大衛說他牧羊時殺死過熊和 獅子 ,這個哥利亞比它們要小多了,掃羅看到大衛堅持也就同意了。哥利亞見到出戰的是個連鎧甲都沒穿的俊美少年,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裡,揮舞著大刀氣勢洶洶地奔了過來。只見大衛拿起彈弓,將鵝卵石壓在弦上,瞄準哥利亞的額頭,等到他走近時猛地鬆開右手,石頭擊穿了哥利亞的腦門,大巨人轟然倒地,大衛趕緊跑過去用哥利亞的大刀割下他的頭顱,腓尼基人見狀立刻潰不成軍, 以色列 人乘勝追擊,收復了大片土地。後來大衛接替掃羅成為了 以色列 第二任國王。 ↑波格賽美術館 《大衛》是一尊與真人大小相一致的雕塑。從大衛的面目表情上看他顯得年輕而又緊張。大衛扭動著身軀,將右手後移到最遠,這樣既是為了表現出大衛將用盡全身氣力投擲石塊,又是為了保持整個雕塑在動感中的平衡。 ↑波格賽美術館 《埃涅阿斯,安喀塞斯和阿斯卡尼厄斯》(Aeneas, Anchises, and Ascanius)是貝爾尼尼21歲,即1619年創作的,不少專家認為它主要是由貝爾尼尼父親完成的。畫面相對 平和 、靜止,似乎與貝爾尼尼動態、飄逸的雕塑風格不太吻合。
雕塑描寫的是特洛伊戰爭中的一個場景,當 希腊 人用木馬計攻進特洛伊城中後,燒殺搶掠,放火燒了整個特洛伊城。這時特洛伊戰爭中的英雄埃涅阿斯看到大勢已去,趕忙扛著年邁的父親安喀塞斯、帶著年幼的兒子阿斯卡尼厄斯在母親愛神維納斯的幫助下逃離了火光衝天的特洛伊城。
健壯的埃涅阿斯和瘦骨嶙峋、皮膚鬆弛的老父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老人左手托著家庭保護神佩納特斯(Penates),右手扶著兒子保持平衡;小兒子則膽怯地躲在父親身後,探出頭機警地看著前方。一同逃出城的特洛伊人跑到了 意大利 ,成為了 羅馬 人的祖先。 ↑波格賽美術館 《被時間揭去的真理》,是貝爾尼尼在1645年開始創作的,到1652年完成了作品的絕大部分。當時貝爾尼尼因大教堂西邊兩個塔樓的結構問題而飽受爭議,也遭到了對手嚴厲的抨擊,再加上他的資助人教皇烏爾班八世去世,使得他的整個事業處於低谷;他為自己創作了這尊雕像,同時也是為了反駁那些誹謗者。在他的遺囑里明確指出將這尊雕像傳給他的 長子 作為永恆的警示,並要求永久地保存在他出生的家裡,所以直到1924年這尊雕像才被移到此美術館。
赤裸的少女左手拿著太陽,側著臉面帶微笑,淺棕色 大理 石布幔高高地掛在身後。貝爾尼尼可能希望用女性來代表真理——真理都是赤裸裸的。 ↑波格賽美術館 《扮作維納斯的波利娜·波拿巴》, 安東 尼奧.卡諾瓦(Antonio Canova 1757-1822年)。這尊半裸的、與真人大小一致的雕像是卡諾瓦在1805-1808年間以拿破侖最喜歡的妹妹波利娜為原型塑造的。女主人右手支撐著頭,左手拿著象徵愛神阿佛洛狄特在與天后赫拉、智慧女神 雅典 娜的選美比賽中獲勝的金蘋果,所以這個雕像的另一個名字也叫《作為勝利者維納斯的波利娜.波拿巴》。 ↑波格賽美術館 《赫耳馬佛洛狄特》,在公元1世紀複製的公元前150年的作品。在 希腊 神話故事中赫耳馬佛洛狄特是眾神的信使赫耳墨斯和愛神阿佛洛狄特的兒子。因繼承了母親的美貌他生來就是個俊秀的美少年,生長在 克裡特 島上的他厭倦了這樣年復一年的生活,到15歲時他打算出去旅旅游,在卡瑞亞附近的森林里他碰到了水澤仙女薩爾馬西斯,仙女立刻被他的美貌所吸引,“實施”了多次引誘但都遭到了拒絕。一天正當他赤裸身體進入水塘游泳時,薩爾馬西斯猛地從 大樹 後沖了出來,緊緊地抱住了他的身軀,強行親吻他的胸膛;他奮力掙脫,薩爾馬西斯擔心他跑掉就大聲祈求眾神不要讓他們倆分開,最終眾神答應了她的請求,兩人的身體很快就被合二為一,變成了一個男女雙性同體的陰陽兩性人。這也是靚女狂追俊男的經典故事,就是結局慘了點。現在這個詞也用來描寫陰陽兩性人和雄雌同體的動物、植物。 ↑波格賽美術館 從雕塑上可以看出赫耳馬佛洛狄特的上半身是女的,下半身是男的。身下的床墊是席夢思的嗎?和 那不勒斯 聖塞維諾禮拜堂里那尊《帶面紗的基督》和盧浮宮裡的《沉睡的阿爾瑪弗狄忒》如出一轍,說明兩千多年前的古 希腊 就有了席夢思和鴨絨枕頭,簡直太會享受了。 ↑波格賽美術館 再來看繪畫部分。
《神聖和世俗的愛》,提香,1513-1514年,即25歲時的作品,該作品也叫《維納斯和新娘》,是 博爾 蓋塞美術館的鎮館之寶之一。新娘穿的服飾是十九世紀以前 意大利 新娘的典型服裝,紅色調為主,而非白色。新娘與新郎分屬 威尼斯 兩大家庭,新娘的父親被新郎殺死,為兩家合解,兩家決定聯姻。
畫中兩位貌美的女性坐在山清水秀、山丘起伏的城外的一個石棺上,以左上角的城堡和右上角的教堂作為背景。左邊身著白色華麗衣服的新娘戴著手套坐在丘比特旁邊,她右手拿著象徵愛情的玫瑰,左手放在象徵著“人間短暫幸福”的一罐珠寶上;右邊性感的裸女維納斯右手支撐著傾斜的身體,左手披著紅色綢衣,拿著一盞正在燃燒的、象徵著“天堂永恆幸福”的火焰。倆人中間放著一個銅盤,邊上有一些散落的玫瑰花,後面的愛神丘比特正用左手在石棺里玩水。 ↑波格賽美術館 《抱著獨角獸的女人》,拉斐爾,1506年。照片看上去沒什麼特別,但當你真正面對她時,會發現女孩那雙灰綠色的眼睛正直勾勾的看著你,好象會說話一樣,攝人心魄。 ↑波格賽美術館 《基督下葬》,拉斐爾在1507年文藝復興鼎盛時期的作品。畫中表現的是基督從十字架上放下來後準備被埋葬的情景,基督手腳上的釘眼還依稀看見,右邊的聖母暈倒在侍女的懷中。整個畫面色彩明快,線條清晰,人物表情豐富而迥異。 ↑波格賽美術館 《年輕的酒神巴克斯在病中》, 卡拉 瓦喬在1593-1594年創作的自畫像,所以這幅畫也被稱作《作為酒神巴克斯的自畫像》。 卡拉 瓦喬在1592年到 羅馬 的第一年就染病住院半年,所以在畫中略微抬起的、稍稍偏轉的臉上表現出了痛苦的表情,也是自己當時精神狀態的真實表現。 ↑波格賽美術館 《捧果籃的男孩》,是 卡拉 瓦喬1593年剛到 羅馬 時的作品。畫中的模特是他的16歲的朋友和同事,捧著的籃子里雜亂地裝著熟透了的水果,表現出了畫家心緒煩亂的內心世界;男孩顯示出無可奈何的表情,可能自己確實不願意乾這個模特,但又礙於情面。畫中男孩裸露而又性感的右肩、幾乎看不出來的喉結和無精打采的眼神里可以想象 卡拉 瓦拉的性取向。 ↑波格賽美術館 《手提哥利亞頭顱的大衛》,是 卡拉 瓦喬在1609-1610年完成的作品。畫中表現的是大衛用手中的彈弓和石塊擊穿菲力斯巨人哥利亞面門後,割下他頭顱那一刻的情景。
畫中大衛手持的利劍正滴著血隱喻了畫家曾經殺死過人。畫面單調的色彩和年輕大衛臉上憂郁悲傷的表情以及大衛手中拎著哥利亞的人頭都反映了畫家令人沮喪的逃亡生活,而這顆人頭分明就是 卡拉 瓦喬自己的頭(他以自己為模特畫的)。這幅畫可能被他送給紅衣主教的侄子,這個狂熱的藝術愛好者掌管著赦免大權,希望能赦免他的殺人罪重回 羅馬 。他手中的劍上刻著拉丁文Humilitas occidit superbiam的縮寫H-AS OS,意思是“謙卑勝於自傲”(Humility kills pride)。 ↑波格賽美術館 這 卡拉 瓦喬1605-1606年的作品。他是西方教會中最有教養、最偉大的學者,被 羅馬 教皇封為聖徒。
卡拉 瓦喬認為從高處的天窗上漏下來的光,會使一間黑暗畫室里的人物顯得更突出,更有立體感,一個人左右兩邊明暗對比很明確,就顯得更凸起和有重量。所以他的畫上,光和影總是以強烈的反差吸引著人的眼睛,成為一種有力量的“繪畫語言”。這種構圖格式、光暗處理上的新奇手法,成為 卡拉 瓦喬最突出的特點。 ↑波格賽美術館 《為丘比特矇住雙眼的維納斯》是提香1565年的作品。丘比特很貪玩,不知自己手中的箭神力無比,總是到處亂射,他曾誤射水澤仙女,讓她們彼此相愛,兩位仙女很生氣沒收了他的箭,找維納斯來評理,維納斯為了給兒子避禍把他的眼睛給蒙了起來,丘比特的兄弟則雙眼緊盯著對面水澤仙女手中攥著的箭簍,耿耿於懷的。
居然拍到一張沒幾個人的片子。 ✜✜博爾蓋賽博物館【Tips】儘管門票必須網上預訂,儘管必須準時準點排隊進場,儘管每次進入只能參觀兩小時,儘管到時間一定會被嚴厲的保安哄出來,儘管嚴格禁止拍照,儘管即使淡季門票也要42歐一張, 博爾 蓋賽博物館也是 羅馬 必須看去的博物館。我曾為了42歐一張門票問一個曾經去過的閨蜜是否必要,她的回答是:真貴!但是真值!僅僅貝爾尼尼的一個雕塑就值回42歐!
博爾 蓋賽博物館建築者為 荷蘭 人約翰·萬·桑藤,其原為大主教希皮奧內· 博爾 蓋塞的夏宮,於1613年建成。博物館坐落於 博爾 蓋塞公園東端,由 博爾 蓋塞家族宅邸改裝而成,自18世紀起即為美術館。所藏之物均為美術史上重要的作品,是 羅馬 館藏最豐富的博物館之一。 ↑波格賽美術館 除了這張外觀,下麵的所有照片都來自網絡。但千萬別被照片欺騙,現場看實物比照片精彩1000倍,這也是必須去現場看的原因。
從某種程度上講, 博爾 蓋賽博物館就是貝爾尼尼博物館,貝大師的幾件著名的經典雕塑都在這裡。
《阿波羅和達芙妮》,貝爾尼尼在1622-1625年(24歲)創作的四座極為生動的 大理 石組雕中的第一個。雕塑內容取自 希腊 神話故事:阿波羅愛上河神帕紐斯的女兒達芙妮,而達芙妮卻對阿波羅毫無感覺。無論阿波羅怎麼努力都絲毫不能打動達芙妮。終於有一天阿波羅忍不住想去向達芙妮表白,達芙妮見狀趕忙跑開,阿波羅在後面狂追,就在快要追上的瞬間,達芙妮向他父親祈求改變她的外貌,河神立刻用神力把她變成了一顆月桂樹。阿波羅看到後懊悔萬分,卻又無可奈何,最後還是緊緊抱著月桂樹以表達對她的愛,並答應將用月桂樹枝編成王冠送給偉大的凱撒大帝和所有的勝利者,還要讓月桂樹四季常青、永不凋零。 ↑波格賽美術館 去之前看過無數照片,覺得很精彩而已,但當你真正站在這雕塑前面時,真的激動要熱淚盈眶了!太太太精彩了!如同兩個真實的肉體站在你面前,怎麼也想不通冰冷的石頭如何變成有溫度有動感的肉體呢。 ↑波格賽美術館 雕像表現的是阿波羅的左手觸到達芙妮肚子上的那一霎那,達芙妮側著頭,目光驚恐和絕望,大張著嘴巴祈求,飄動的秀髮和兩隻向上伸出的手變成了樹葉,被阿波羅觸摸到的左邊身體已被月桂樹皮包了起來,左腳也變成樹根扎入土中。阿波羅的右手向斜下方伸展,使整個雕塑有一種向前奔跑的動感,兩個人物的血管、經脈、骨骼結構、肌肉都看得一清二楚,每一個細節無不精彩。 ↑波格賽美術館 《普魯托和普洛塞爾皮娜》,是年僅23歲的貝爾尼尼在1621-1622年創作的。雕塑內容取自 羅馬 神話故事。冥神普魯托看上了穀物女神色列斯的女兒,他把她掠到冥界中,並改名為普洛塞爾皮娜。這尊兩個人纏繞、扭打在一起的雕塑,從三個不同方向觀察它會有三種不同的解釋。從左邊看普魯托有力地抓住並托起普洛塞爾皮娜,而少女正在試圖掙脫他的束縛;從前面看整個雕塑似乎是普魯托正在炫耀他所獲得的戰利品,並把帶她進入冥界;從右邊看普洛塞爾皮娜臉上有她在向上天祈求時流下的眼淚,風吹起了她的頭髮,腳下那條守護地獄之門的三頭犬正在咆哮。 ↑波格賽美術館 貝爾尼尼惟妙惟肖地把掠奪的瞬間凝固在了這個雕塑上,從後面看普魯托全身上下結實的肌肉和舉起“獵物”時肌肉的變化都被刻畫得淋漓盡致;因為用力和興奮普魯托右手的四個手指深深地陷進了被掠走女人的大腿里,看上去有很強的彈性質感和力感;而女主角微微張開的嘴唇仿佛是正在尖叫或尋求幫助。貝尼尼不僅從他們的眼神和神態上表現出了兩人的極大差別,而且從肢体動作上似乎也能“聽到”他和她要發出的吶喊和哀求。 ↑波格賽美術館 《大衛》,是25歲的貝爾尼尼(1623-1624年)的作品,雖然它遠沒有米開朗基羅的《大衛》那麼出名,但它仍算的上是件傑出的雕塑。作品取材於聖經《舊約全書》中大衛王的故事,在聖經中他被描繪為驍勇善戰的勇士、音樂家(會彈豎琴)和詩人。當時 以色列 人正在與腓尼基人作戰,在對方陣營中有一個虎背熊腰、力大無窮的巨人哥利亞天天來罵陣,但 以色列 人無人敢應戰。這天耶西最小的兒子大衛帶著食物來看望在軍中服役的兩個哥哥,見到這種情形主動要求應戰, 以色列 國王掃羅看大衛和巨人個頭、身材相差懸殊不同意,他的哥哥也覺得大衛這是以卵擊石、自不量力,但大衛說他牧羊時殺死過熊和 獅子 ,這個哥利亞比它們要小多了,掃羅看到大衛堅持也就同意了。哥利亞見到出戰的是個連鎧甲都沒穿的俊美少年,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裡,揮舞著大刀氣勢洶洶地奔了過來。只見大衛拿起彈弓,將鵝卵石壓在弦上,瞄準哥利亞的額頭,等到他走近時猛地鬆開右手,石頭擊穿了哥利亞的腦門,大巨人轟然倒地,大衛趕緊跑過去用哥利亞的大刀割下他的頭顱,腓尼基人見狀立刻潰不成軍, 以色列 人乘勝追擊,收復了大片土地。後來大衛接替掃羅成為了 以色列 第二任國王。 ↑波格賽美術館 《大衛》是一尊與真人大小相一致的雕塑。從大衛的面目表情上看他顯得年輕而又緊張。大衛扭動著身軀,將右手後移到最遠,這樣既是為了表現出大衛將用盡全身氣力投擲石塊,又是為了保持整個雕塑在動感中的平衡。 ↑波格賽美術館 《埃涅阿斯,安喀塞斯和阿斯卡尼厄斯》(Aeneas, Anchises, and Ascanius)是貝爾尼尼21歲,即1619年創作的,不少專家認為它主要是由貝爾尼尼父親完成的。畫面相對 平和 、靜止,似乎與貝爾尼尼動態、飄逸的雕塑風格不太吻合。
雕塑描寫的是特洛伊戰爭中的一個場景,當 希腊 人用木馬計攻進特洛伊城中後,燒殺搶掠,放火燒了整個特洛伊城。這時特洛伊戰爭中的英雄埃涅阿斯看到大勢已去,趕忙扛著年邁的父親安喀塞斯、帶著年幼的兒子阿斯卡尼厄斯在母親愛神維納斯的幫助下逃離了火光衝天的特洛伊城。
健壯的埃涅阿斯和瘦骨嶙峋、皮膚鬆弛的老父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老人左手托著家庭保護神佩納特斯(Penates),右手扶著兒子保持平衡;小兒子則膽怯地躲在父親身後,探出頭機警地看著前方。一同逃出城的特洛伊人跑到了 意大利 ,成為了 羅馬 人的祖先。 ↑波格賽美術館 《被時間揭去的真理》,是貝爾尼尼在1645年開始創作的,到1652年完成了作品的絕大部分。當時貝爾尼尼因大教堂西邊兩個塔樓的結構問題而飽受爭議,也遭到了對手嚴厲的抨擊,再加上他的資助人教皇烏爾班八世去世,使得他的整個事業處於低谷;他為自己創作了這尊雕像,同時也是為了反駁那些誹謗者。在他的遺囑里明確指出將這尊雕像傳給他的 長子 作為永恆的警示,並要求永久地保存在他出生的家裡,所以直到1924年這尊雕像才被移到此美術館。
赤裸的少女左手拿著太陽,側著臉面帶微笑,淺棕色 大理 石布幔高高地掛在身後。貝爾尼尼可能希望用女性來代表真理——真理都是赤裸裸的。 ↑波格賽美術館 《扮作維納斯的波利娜·波拿巴》, 安東 尼奧.卡諾瓦(Antonio Canova 1757-1822年)。這尊半裸的、與真人大小一致的雕像是卡諾瓦在1805-1808年間以拿破侖最喜歡的妹妹波利娜為原型塑造的。女主人右手支撐著頭,左手拿著象徵愛神阿佛洛狄特在與天后赫拉、智慧女神 雅典 娜的選美比賽中獲勝的金蘋果,所以這個雕像的另一個名字也叫《作為勝利者維納斯的波利娜.波拿巴》。 ↑波格賽美術館 《赫耳馬佛洛狄特》,在公元1世紀複製的公元前150年的作品。在 希腊 神話故事中赫耳馬佛洛狄特是眾神的信使赫耳墨斯和愛神阿佛洛狄特的兒子。因繼承了母親的美貌他生來就是個俊秀的美少年,生長在 克裡特 島上的他厭倦了這樣年復一年的生活,到15歲時他打算出去旅旅游,在卡瑞亞附近的森林里他碰到了水澤仙女薩爾馬西斯,仙女立刻被他的美貌所吸引,“實施”了多次引誘但都遭到了拒絕。一天正當他赤裸身體進入水塘游泳時,薩爾馬西斯猛地從 大樹 後沖了出來,緊緊地抱住了他的身軀,強行親吻他的胸膛;他奮力掙脫,薩爾馬西斯擔心他跑掉就大聲祈求眾神不要讓他們倆分開,最終眾神答應了她的請求,兩人的身體很快就被合二為一,變成了一個男女雙性同體的陰陽兩性人。這也是靚女狂追俊男的經典故事,就是結局慘了點。現在這個詞也用來描寫陰陽兩性人和雄雌同體的動物、植物。 ↑波格賽美術館 從雕塑上可以看出赫耳馬佛洛狄特的上半身是女的,下半身是男的。身下的床墊是席夢思的嗎?和 那不勒斯 聖塞維諾禮拜堂里那尊《帶面紗的基督》和盧浮宮裡的《沉睡的阿爾瑪弗狄忒》如出一轍,說明兩千多年前的古 希腊 就有了席夢思和鴨絨枕頭,簡直太會享受了。 ↑波格賽美術館 再來看繪畫部分。
《神聖和世俗的愛》,提香,1513-1514年,即25歲時的作品,該作品也叫《維納斯和新娘》,是 博爾 蓋塞美術館的鎮館之寶之一。新娘穿的服飾是十九世紀以前 意大利 新娘的典型服裝,紅色調為主,而非白色。新娘與新郎分屬 威尼斯 兩大家庭,新娘的父親被新郎殺死,為兩家合解,兩家決定聯姻。
畫中兩位貌美的女性坐在山清水秀、山丘起伏的城外的一個石棺上,以左上角的城堡和右上角的教堂作為背景。左邊身著白色華麗衣服的新娘戴著手套坐在丘比特旁邊,她右手拿著象徵愛情的玫瑰,左手放在象徵著“人間短暫幸福”的一罐珠寶上;右邊性感的裸女維納斯右手支撐著傾斜的身體,左手披著紅色綢衣,拿著一盞正在燃燒的、象徵著“天堂永恆幸福”的火焰。倆人中間放著一個銅盤,邊上有一些散落的玫瑰花,後面的愛神丘比特正用左手在石棺里玩水。 ↑波格賽美術館 《抱著獨角獸的女人》,拉斐爾,1506年。照片看上去沒什麼特別,但當你真正面對她時,會發現女孩那雙灰綠色的眼睛正直勾勾的看著你,好象會說話一樣,攝人心魄。 ↑波格賽美術館 《基督下葬》,拉斐爾在1507年文藝復興鼎盛時期的作品。畫中表現的是基督從十字架上放下來後準備被埋葬的情景,基督手腳上的釘眼還依稀看見,右邊的聖母暈倒在侍女的懷中。整個畫面色彩明快,線條清晰,人物表情豐富而迥異。 ↑波格賽美術館 《年輕的酒神巴克斯在病中》, 卡拉 瓦喬在1593-1594年創作的自畫像,所以這幅畫也被稱作《作為酒神巴克斯的自畫像》。 卡拉 瓦喬在1592年到 羅馬 的第一年就染病住院半年,所以在畫中略微抬起的、稍稍偏轉的臉上表現出了痛苦的表情,也是自己當時精神狀態的真實表現。 ↑波格賽美術館 《捧果籃的男孩》,是 卡拉 瓦喬1593年剛到 羅馬 時的作品。畫中的模特是他的16歲的朋友和同事,捧著的籃子里雜亂地裝著熟透了的水果,表現出了畫家心緒煩亂的內心世界;男孩顯示出無可奈何的表情,可能自己確實不願意乾這個模特,但又礙於情面。畫中男孩裸露而又性感的右肩、幾乎看不出來的喉結和無精打采的眼神里可以想象 卡拉 瓦拉的性取向。 ↑波格賽美術館 《手提哥利亞頭顱的大衛》,是 卡拉 瓦喬在1609-1610年完成的作品。畫中表現的是大衛用手中的彈弓和石塊擊穿菲力斯巨人哥利亞面門後,割下他頭顱那一刻的情景。
畫中大衛手持的利劍正滴著血隱喻了畫家曾經殺死過人。畫面單調的色彩和年輕大衛臉上憂郁悲傷的表情以及大衛手中拎著哥利亞的人頭都反映了畫家令人沮喪的逃亡生活,而這顆人頭分明就是 卡拉 瓦喬自己的頭(他以自己為模特畫的)。這幅畫可能被他送給紅衣主教的侄子,這個狂熱的藝術愛好者掌管著赦免大權,希望能赦免他的殺人罪重回 羅馬 。他手中的劍上刻著拉丁文Humilitas occidit superbiam的縮寫H-AS OS,意思是“謙卑勝於自傲”(Humility kills pride)。 ↑波格賽美術館 這 卡拉 瓦喬1605-1606年的作品。他是西方教會中最有教養、最偉大的學者,被 羅馬 教皇封為聖徒。
卡拉 瓦喬認為從高處的天窗上漏下來的光,會使一間黑暗畫室里的人物顯得更突出,更有立體感,一個人左右兩邊明暗對比很明確,就顯得更凸起和有重量。所以他的畫上,光和影總是以強烈的反差吸引著人的眼睛,成為一種有力量的“繪畫語言”。這種構圖格式、光暗處理上的新奇手法,成為 卡拉 瓦喬最突出的特點。 ↑波格賽美術館 《為丘比特矇住雙眼的維納斯》是提香1565年的作品。丘比特很貪玩,不知自己手中的箭神力無比,總是到處亂射,他曾誤射水澤仙女,讓她們彼此相愛,兩位仙女很生氣沒收了他的箭,找維納斯來評理,維納斯為了給兒子避禍把他的眼睛給蒙了起來,丘比特的兄弟則雙眼緊盯著對面水澤仙女手中攥著的箭簍,耿耿於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