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游記# 芝加哥完全攻略(已完結)
↑阿德勒天文館 (有關 芝加哥 天際線,請移步下方“天際線”欄目)
以上所述的博物館都位於Museum Campus半島上。前往該半島可以搭乘紅線/綠線/橙線到達Roosevelt站,出站後沿E. Roosevelt Rd.向東(即密西根湖方向)行走即可。博物館群外觀極好辨認,故不必擔心走過。而同時也可從市中心搭乘146路公交車前往,在終點站Museum Campus下車即可。該站位於Field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後門處。
\- 芝加哥 藝術學院- (推薦指數 5星)
芝加哥 藝術學院位於市中心的Grand Park以北,密西根大道邊。博物館館體分為兩大部分,現代館和傳統館。但這樣的分類法僅是根據博物館的外觀,和內部的展覽並沒有太 大關 聯。傳統館的正門正對密西根大道和 Adams St.,大門的對面便是著名的66號公路的起始標誌。而現代館的入口則是在北邊Millennium Park邊,與 芝加哥 的地標雲門遙相呼應。
芝加哥 藝術學院藏品豐富,並且遠不限於傳統意義上的藝術畫作。 比如 個人對歷史和地理有些許興趣,而地下一層的 芝加哥 1910版規劃圖則 成功 吸引了我的眼球。雖然這個規劃最終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得以實現,但也的確成為了 芝加哥 乃至全球規劃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 芝加哥 1910規劃*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圖中最宏偉的市民中心終究沒能得以成為現實,而計劃中被立為城市中央區的West Side(即上圖)和 平和 的 富裕 居民區南城,在之後的數十年間,都無一幸免於種族騷亂,最終淪落為如今的貧民窟。曾經被全世界贊譽的 美國 民權運動,最終無可避免的演變為亂局,一發而不可收拾。而真正的民權,必將不是暴力橫掃過後的瓜熟蒂落。
地下一層同樣值得推薦的展區是世界傢具展區,一個由微縮景觀構築的世界各國居家圖景。雖說主要為歐美傢具,而且大部分就我等人而言看不出太大區別,但不失為一個感受歐美中上層社會家居條件的好機會。
*家居微縮景觀*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而上層,則主要偏向於我們通常所理解的藝術館形態。來自中印歐等地的雕刻古董和誕生於名家筆下的風景畫匯聚一堂,足以令人駐足許久,讓時間不經意流逝。
這座藝術館難得可貴的一點是,藝術館內的絕大部分展品(幾乎是除去收費項目的所有展品)都是允許非商業目的的拍照留念的。我上面展示的眾多精品都是因為這一點才得以出現在這篇攻略中的。因此若是有喜愛拍攝藝術作品的旅者,一定要把握好這個機會。
*藝術館館體*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藝術館的開放時間為早上10:30到下午5點,星期四開放至晚上8點,其中5PM-8PM為 伊利 諾伊居民免費時間。門票費用為成人$25,65歲以上老人和學生$19,12歲以下兒童免費。若希望參觀收費館,則會另有不同價位的特殊門票。乘坐Loop線路地鐵抵達Adam/Wabash站,下車向密西根湖方向走,路過66號公路起點,過馬路即到。
-科學與工業博物館- (推薦指數 4星)
由於從小去過大大小小數十家科學館,而且潛意識里認為科學館之流是兒童專屬,故這座博物館其實一開始並不太吸引我;甚至因為地處南郊,一度使我想要放棄。後來得知博物館里珍藏有整架退役波音727飛機和二戰時遺留下的 德國 U505潛艇原件,於是在某個星期六的早晨趕忙奔去。最終的結論是這座博物館的確適合帶孩子的家庭出游,但收穫也確實頗豐。
*博物館外觀* ↑科學工業博物館 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自然就是地下一層的 德國 U505潛艇原件了,而許多人也正是為了一睹這存世珍寶而紛至沓來。潛艇外形巨大,數層樓高,整整占了博物館廳的一翼,圍繞潛艇盤旋著向下的階梯邊,是有關二戰史的圖片和解說。一樓則有潛艇內部部分場景的還原。如我一般想要進入潛艇一探究竟但又沒能趕上合適tour時間的旅者也可以在這裡勉強飽一下眼福。潛艇的tour限制人數,時間也極為有限,由我的前車之鑒,建議希望進入參觀的旅者提前上網訂票,找好合適的時間再出發。
*U505潛艇* ↑科學工業博物館 博物館的其他部分也各具特色。一層有模擬的古舊街道、小雞孵化場和礦坑,二層則是我來這裡的最初目的——一架退役的完整波音727。機體內已經徹底改造為了供兒童學習航空知識的小樂園,但這種退役機型的完整外殼對於我一類的航空迷而言,就已經足夠具有吸引力了。一層還另有一片科學體驗區,家長們可以帶孩子在這裡親手模擬龍卷風、熱氣球和海嘯等自然場景和科技產物。
*博物館中央穹頂* ↑科學工業博物館 博物館的開放時間為每日上午9:30到下午4時,開放時間較其他博物館而言較短。門票系統也相比其他博物館複雜。普通入場券為成年人$18,兒童$11。除此之外總共有7項另付費項目,共分為Explorer1/2/3三種門票,每種門票分別能夠參加1/2/3項自選項目,,價格分別為成年人$27/36/45,兒童$18/25/32。 芝加哥 居民分別可以在每種門票上享受$3的減免。
自費項目分別為:U-505 Submarine On-board Tour • Coal Mine • WOW! Tour • Omnimax film • Fab Lab • Future Energy Chicago • Brick by Brick,至於每一個項目的內容,各位就根據字面意思意會吧。
此博物館位於 芝加哥 南郊,因此在交通方面就需要稍作考究,以免經過 芝加哥 治安最為混亂的南城貧民窟。最便捷的方法是在市區藍線地鐵站Jackson站處搭乘6路車到達S Hyde Park & 56th Street站,或10路公交車到達MSI(Museum of Science and Industry)博物館站(即終點站)下車,而乘坐Metra鐵路ME線到達55th-56th-57th Street站下車也是一個稍貴但十分安全的選擇。以上的交通方式可以直接抵達較周邊地區安全得多的Hyde Park社區內部,甚至是博物館門前。
而若是以上交通方式不適用的情況下(通常不會出現這種狀況),就只能搭乘地鐵紅線或者綠線到達Garfield站下車再轉乘向東的公交55路。但上述兩地鐵站都深入黑人區內部,無法保證不遭遇治安事件,故應慎重選擇。
\- 芝加哥 歷史博物館- (推薦指數 5星)
本節包括一定量 芝加哥 歷史介紹。
這一座博物館則可以稱得上是我的最愛,即便藏品並不豐富,而且館體占地面積在所有的博物館中也屬於小巧型。私以為既然來到一座城市,也就應該首先對這座城市的發展史有一個大致的印象,在之後的旅途中,才可能游刃有餘,將有限的時間花在最適合自己的地方。而這座博物館無疑是首選。
*博物館外觀* ↑芝加哥歷史博物館 博物館玻璃幕牆的巨幅圖案便是 芝加哥 的市旗。博物館內有專題講解市旗上的四顆星所代表的意義,以及曾與第五顆星數次擦肩而過的歷史。這四顆星分別代表改變 芝加哥 歷史進程的四大歷史事件。
第一顆星代表 芝加哥 市的前身Fort Dearborn。自海地黑人DuSable來到這片地區之後,這裡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小村鎮。而 美國 軍隊選擇在這裡建設要塞使得密西根 湖南 部地帶的城市化進程加速。同時,Fort Dearborn也是這片地區的第一個正式地名。因此這座要塞的建立普遍被當做 芝加哥 的建城日。要塞在60多年後的大火中焚毀,如今僅能在 芝加哥 河畔的一座大樓上依稀看到痕跡。
第二顆星代表 芝加哥 歷史上可稱是最重大的事件——1871年的 芝加哥 大火。這場大火的起因至今眾說紛紜,但毋庸置疑,這場火災將包括Fort Dearborn和這座博物館所在地區在內,原本處於 河北 岸的Old Town整個付之一炬,遺留下來的建築只有如今被闢為小藝術館的 芝加哥 水塔。在當時,火災對這座城市的打擊是毀滅性的, 芝加哥 甚至一度被人們認為將要荒廢。最終,雖然水塔地區已然復興成 芝加哥 如今的商業中心Magnificent Mile,決定 芝加哥 興衰的金融中心已經南移到了 芝加哥 河以南的Loop和South Side。但正是這一次城建大洗牌, 芝加哥 終以世界建築之都的美名屹立於世。
* 芝加哥 大火焚毀地區地圖* ↑芝加哥歷史博物館 第三顆星代表1893年 芝加哥 世界博覽會。這一次世博會使得 芝加哥 的城市建設到達了一次高潮期,也使得仍在大火後恢復期的 芝加哥 獲得了一次難得的發展機遇。世博會會場定在 芝加哥 大學的南側,如今Midway Plaisance和Jackson Park處。當年為了方便市區與會場之前的交通, 芝加哥 市府修建了South Side Rapid Train,世界上第一條高架城市鐵路。這個鐵路系統經過擴張,最終形成瞭如今的 芝加哥 地鐵,而South Side Rapid Train的鐵道至今仍被用作綠線的運營。世博會帶來的科技和文化遺產也難以盡數。譬如這是第一場採用人工照明的世博會,而世界上第一座摩天輪也誕生於此。這場盛會最終讓 芝加哥 得以複蘇,甚至對於整個 美國 都有巨大的進步意義。部分歷史學家將其與 倫敦 水晶宮世博會相提並論,稱之為 美國 稱霸世界的開端。
第四顆星則是代表1933年的另一場世博會。從這一次世博會開始,展示工業和科學發展成果這一主題被世博會舉辦官方確定下來,並沿用至今。這一場世博會持續兩年,而通用、福特等大公司的參會令 美國 的工業發展得到世界矚目。
兩次世博會都是在 芝加哥 的南城舉辦,同時也反映 芝加哥 的工業化進程逐漸走上正軌,開始引領 美國 的工業發展。上世紀初起,南方大量解放的黑奴開始北上尋找工作機會,漸漸聚集在第二產業密集,需要大量人手的密西根 湖南 部一帶,也在 芝加哥 的南部漸漸形成聚居區。1919年, 芝加哥 一名黑人少年因為違反湖灘的種族隔離禁令被活活淹死,以此為導火索,在 芝加哥 南部居住,但只能蜷縮在閣樓而沒有主導地位的黑人移民開始了第一次大規模暴動。
隨後在30-40年代,數次大規模暴動使得原本居住此地的 愛爾蘭 和猶太裔大量搬離此地。這片由奧姆斯特德( 紐約 中央公園設計者)設計的巨著, 芝加哥 南方公園體系,到此開始逐漸解體和破產。同時,那條South Side Rapid Train高架鐵路方便了市區於南郊的交通,使得沒有能力購買車輛的下層階級人士開始移居此地,此地在50-70年代開始淪為貧民區。
為瞭解決當地黑人移民的居住問題, 芝加哥 政府索性在南部黑人聚居區規划了大量的House Project,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存在於50年代到2007年的Robert Taylor Homes。這一片由20多棟高16層的建築組成的居住片區占據了 芝加哥 南郊的一大部分。而由於建築設計不合理,配套設施,尤其是學校的缺失,再加上樓內居民普遍窮困潦倒,這片居住區成為 芝加哥 的犯罪中心,槍擊謀殺連日不斷。最終,使得 芝加哥 市府在90年代起將這些成為敗筆的house project拆除殆盡。
*Robert Taylor Homes拆除前的照片* (圖片來源Google,約拍攝於80年代) ↑芝加哥 *Robert Taylor Homes的駭人景象* (圖片來源Google,約拍攝於90年代) ↑芝加哥 以上的歷史片段便是 芝加哥 南區、西區乃至整個Rust Belt地帶城市貧民區發展的一個縮影。 芝加哥 南區從曾經萬眾矚目的世博會園區,淪為如今萬劫不復的犯罪之都,與其說是工業衰敗、第二產業向第三產業轉型的陣痛,不如說是 美國 社會階層固化的典例。在工業化已經進入尾聲,高新產業建立在大量精英化教育基礎之上的南區以及類似貧民區的居民,已經無法通過工業化的進程完成資本基礎的積累,進而通過教育使得下一代改變命運。
如今, 美國 的Political Correctness在過去的數個世紀內逐漸得到強化,現今已然被整個社會接納,成為不可觸碰的道德紅線。發生類似1919年那樣的種族隔離慘案已經不可想象,時而的種族衝突也隨著一系列的反歧視法案得以消磨些許。但隨之而來的逆向歧視趨勢,包括涉嫌侵犯公平受教育權的大學族群名額分配製度使得右派的卷土重來變得近在咫尺,川普現象甚囂塵上,無疑給本就失去改革動力的 美國 社會雪上添霜。
對於公平民權的追求通常尾隨於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後,在一個普遍貧窮,缺乏工業化進程的社會設立公平制度顯然不符合常理,也阻礙社會發展趨勢。而工業化是利潤的結果,經濟發展的動力本身便來源於經濟機會的不均等。當社會資本累積到足以建立相對結果公平的democratic福利社會時,階層的分野已然形成,並因平權而得到加強。享受福利的底層民眾無志者受濟終身,有志者也無法利用現有的稀少社會資源躋身精英化教育體系,進而晉升上層社會。而上層社會因不滿平權導致的政策傾斜,也會利用社會資源平衡底層民眾因人數所造就的聲勢,進而使得社會階層進一步固化。
所有的公平,一定來自於不公平。或許,這便是當今史學界應當重視的頭號難題了。
*博物館內South Side Rapid Train站台和列車最初樣貌的模型* ↑芝加哥歷史博物館 以上就是曾被規劃為 芝加哥 的中心和高檔居住區的南區為何淪落為如今模樣的原因。主要史實瞭解自博物館。參觀這類博物館或顯枯燥無味,但是對於瞭解一座城市而言至關重要。許多類似的“奇觀”或是令人匪夷所思的城市變動,在更深入的瞭解完一座城市之後,可能便不再是疑惑。
而除去對 芝加哥 本地的歷史講解,一層還有一座展廳名為“The Way towards Freedom”(大意如此)講述 美國 的南北戰爭史。這裡便是體會 美國 Political Correctness的好地方。由於 伊利諾伊州 是 林肯 的故鄉,這裡的博物館當然也就以本地人的立場,費勁心思吹捧 林肯 所帶來的 美國 解放和統一是如何的彌足珍貴。其中有一句十分精辟,但引人深思的介紹語:“The north fought for the unity, while the south fought for their lifestyle.”看似平淡無奇,十分中立的話語中蘊含強烈的道德制高點設定,而這也的確與 中國 自古以來的大一統思想相通。作為中華文化熏陶下的一員,似乎很好理解unity的原因,但同時另一方為了他們的獨有價值在奮戰,也理應得到尊重,而對於個人的獨特性和地域優良價值的尊重和保護,本應遠遠大過無原則的unity。這或許也是 林肯 及其後繼者強力統一了國家,卻允許所有南方將士善終的原因吧。只可惜,大部分人只是單純的贊頌 林肯 的“大恩大德”,乃至虛浮的歸結於“民族性”。
*最後奉送館內展出的 芝加哥 市旗* ↑芝加哥歷史博物館 博物館的開放時間是上午9:30至下午4:30,周日開放至5點。門票統一為成年人$14,老人和學生$12,12歲以下兒童免費,無普通入場券和全包票之分。門票包含有語音講解,可以在前臺領取。搭乘地鐵褐線和高峰時期的紫線到Sedgwick站下車後,向密西根湖方向走即可抵達;或是乘坐地鐵藍線到達Damen站,轉向東的72路公交車可以直 達博 物館門口。
-DuSable非裔 美國 人歷史博物館- (評分暫無)
這個博物館位於南區的Washington Park(屬於上面提到的南方公園體系一部分)內,和 芝加哥 大學醫學中心隔街相望。當時本人只是為了找衛生間匆匆路過,大致看了一下內部構造就離開,所以也無法給出評分。博物館的名稱便是來源於第一位定居在 芝加哥 地區的居民,一位名叫DuSable,來自海地的黑人移民。從這個角度上,人數在 美國 不占優勢的非裔,卻占據了 芝加哥 的大半江山,或許也是因為此地的始祖便是非裔吧。對 美國 黑人歷史有興趣的各位,在密切註意安全的情況下,可以參觀一下這座博物館。
*博物館外觀* 此博物館可以乘坐綠線抵達Garfield站,再步行穿過Washington Park抵達。或是在綠線或紅線的Garfield站轉乘向東的55路可以抵達。博物館免費參觀。每周一到周六上午10時到下午5時開放,周日休館。
\- 芝加哥 外科學博物館- (推薦指數 4星)
這個小巧而精緻的博物館位於 芝加哥 Near North Side北段的密西根湖旁,坐落於 芝加哥 外科學會的大樓內。博物館總共四層,展品總量不大,但仍然使之成為世界收集外科醫療用品最為齊全的博物館之一。博物館內展出有不同時期的外科用品,與外科疾病相關的人體病理性器官以及一整座以20世紀藥房和牙醫診所為藍本的1:1模擬房。更為重要的是,博物館內詳細介紹了外科學及其分支,疾病原理,以及一些病例等知識,對於外科學擁有濃厚興趣的旅者切不可錯過此博物館。
*博物館內展出的結石* 前往該博物館,可以乘坐151路公交抵達Lakeshore & North Ave.站,下車即到。博物館周一休館,除周一外的平日開放時間為10AM-4PM,周末開放時間為10AM-5PM。成年人票價為15美金,學生和老人票價為10美金。 =天際線=
天際線可稱是 芝加哥 的招牌,是這座建築之都的錶面體現。每當從外地驅車駛向 芝加哥 方向時,都不由得為人類的非凡創造力而五體投地。這座從荒蕪了數億年的湖岸平原上拔地而起的城市,用“壯觀”來形容也略顯詞窮。而作為全世界最高的天際線之一,高層建築雖只集中在Loop和Near North Side約5平方公里的狹小市區範圍內,但也正是因為高度和占地面積的極端對比,更顯城市的挺拔。
*拍攝於Adler天文臺的天際線* ↑阿德勒天文館 芝加哥 天際線的第二個特點便是錯落有致。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天際線,但是絕大部分雜亂無章,相比之城市的俯瞰圖而言顯得毫無規劃。在這個以自由為傲的國度, 芝加哥 市府顯然不可能在建築的高度上設下重重限制,但是作為一座建築師打造的城市,獨棟建築對天際線觀感的影響必會被列為考慮項而加以斟酌。於是,這座從任何一個角度都堪稱完美的天際線在無數建築師100多年的辛勤耕耘下,最終 成功 造就。
下麵首先推薦從東西南北上五個角度觀看天際線的最佳地點,之後會將本人曾經踏足的地點補充完全,供各位參考。
-東 阿德勒天文臺- (推薦指數 5星)
芝加哥 的東面是湖泊。不同於擁有湖心島的 多倫多 市,在 芝加哥 ,希望從東面拍下最為完美的天際線,要麼借助船隻,要麼便只可漫步深入湖心的Northely Island半島了。作為1909規劃遺留下的產物,這座純人造的半島,位置設計合理,長度也足夠深入到湖心,因此成為了 芝加哥 東面唯一能夠看到完整天際線的地點。而最後也正因遠離市區的地理特點,建立起了 芝加哥 唯一一座天文臺,夜間甚至可以看到湖上的滿天繁星。
*白日天際線* ↑阿德勒天文館 *夜間天際線* ↑阿德勒天文館 同時這一個天際線也是 芝加哥 最為著名,且最為錯落有致的天際線。除去極北部的幾棟建築外,絕大部分市區建築都被囊括進了這個天際線。而從左往右依次可以看到北美最高的Willis Tower(即西爾斯大廈)、CNA Centre、Chase Tower、Crain Communications Building、川普大樓、Aon以及漢考克中心等知名建築。其中最高樓西爾斯大廈、次高樓川普大廈和第三高樓Aon舉目可見。
*暴雪天天際線* ↑阿德勒天文館 前往該地的交通可參照前往Museum Campus的交通,即乘坐地鐵紅\橙\綠線抵達Roosevelt站,乘Metra/South Shore前往Museum Campus站或是乘公車146路抵達終點Museum Campus站。
若是選擇乘地鐵前往Roosevelt再步行前往Museum Campus的旅者,另強烈推薦一地,便是橫跨Metra車站Museum Campus的高架橋上。
*Museum Campus Station天際線* ↑謝德水族館 *Museum Campus Station天際線夜景* ↑謝德水族館 可以看出,此地的特點便是由於車站天橋的架空效果,視野的廣闊度被增加,因此天際線顯得更為壯觀。但由於地理位置所限,這裡的天際線顯然遠不及Alder天文臺處完整。
-東 海軍碼頭- (推薦指數 5星)
海軍碼頭位於 芝加哥 河匯入密西根湖的河口處。作為 芝加哥 人流量最大且最受歡迎的景點,海軍碼頭的風景自然有其傑出的一面。整個城市在這裡沿著湖岸線鋪開,加上這裡常年停留的帆船和載客船隻,以及遠在湖心的古老 燈塔 ,埋藏心底的航海探險之熱情也就輕而易舉地被激發出來了。
*海軍碼頭Loop天際線* ↑海軍碼頭 而若是為天際線而來,這裡的劣勢也顯而易見——由於海軍碼頭位於河口處,故無法看到完整的天際線,從南邊只能看到Loop處,而Near North Side則只能從北側看到。
*Near North Side天際線* ↑海軍碼頭 海軍碼頭半島從市區方向的兒童博物館開始,而後則是 芝加哥 世博會上世界第一座摩天輪的模型。南側是一條修繕完好的步道,隨步道向前則是各觀光公司的游船碼頭。傍晚時分,也正值絡繹不絕的人潮登 上高 檔游船,準備盡享湖上的燈紅酒綠之時。而另一側則是車行道,也並無太多修繕,因此從這裡拍攝下的天際線作品,也多半都是在面向Loop的一側。
*海軍碼頭 燈塔 * ↑海軍碼頭 碼頭的頂端則是觀看湖景的好地方。幾座古老的 燈塔 齊聚海軍碼頭,更遠處則是 新建 的導航到。夜幕降臨,滿天繁星之時, 燈塔 閃耀的光輝,合著前方華燈初上的城市,漂泊湖上的孤舟,也該不會覺得孤單了。
*海軍碼頭白日天際線* ↑海軍碼頭 海軍碼頭的交通相比之下較為不便。可以首先搭乘Loop線路抵達Randolph/Wabash,再向 東北 方向步行,跨河後,便會有路標指引。或者搭乘紅線抵達Grand&State站,下車向東走至Magnificent Mile,即有路標指引。
-南 綠線地鐵- (推薦指數 1星)
因已淪為貧民區, 芝加哥 的正南方可謂一馬平川,即便可以從沿湖的South Shore和Hyde Park的高樓看到 芝加哥 的天際線,但上述地區也都偏東方,看到的天際線與上圖的Adler天際線區別不大。而Wikitravel上雖然有推薦一個重量級“觀景台“Cellular Field,但一般情況下,也不會有人為了欣賞天際線去購買一場價值不菲的比賽門票(不過有在此地觀看比賽計劃的旅者可以購買北看臺的球票,看臺頂端即可欣賞天際線)。那麼僅有的方法也就是乘坐全程高架的綠線地鐵,在Indiana站附近、Garfield站和Halsted站之間以及King Drive站和Garfield站之間可以看到南側天際線全貌。
*Indiana站附近的天際線* ↑芝加哥 從上圖也可以看出,若是遇到骯髒不堪的車窗玻璃,畫面將會慘不忍睹。而且即便是從距離市區最近的鐵路轉角Indiana車站看去,天際線也顯得遙遠。所以正南方的天際線對於多數人而言就不必奢求了。
*Halsted-Garfield天際線* ↑芝加哥 *King Drive-Garfield天際線* ↑芝加哥 Indiana站風景如此,更遠處看到的天際線只會更加不堪入目,因此,放棄為上策。
而且,前文提到過此地的治安問題。Indiana站就已經深入了貧民區,而Garfield以南則更是幾乎天天發生槍擊和各種暴力案件的治安極差地區,從照片中各位應該也能夠看出破舊的房屋和泥濘不堪的道路。
-西南 橙線地鐵- (推薦指數 2星)
正南方向無法看到令人滿意的天際線,但移步西南方向,景色將大不相同。 芝加哥 河市區以外的河段曾經是 芝加哥 的工業地區。因此,這些大片的平坦地區也就成為了觀賞天際線的絕佳地段。而 芝加哥 地鐵作為高架鐵路,自然也相比直接站立於地面而言,更少一份遮擋。橙線Roosevelt站和Halsted站之間的鐵道,剛好經過這一段。
*橙線天際線-傾斜* ↑芝加哥 註意右下方那棟階梯狀樓房。列車抵達那座樓房附近前,車速通常較快,因為這兩站之間距離很長,一般需要好事5分鐘以上才能走完。因此,即便此時列車處於最空曠的地帶,在這樣一個車速下,拍攝出的結果便如上圖,整個城市全部傾斜。
*橙線天際線* ↑芝加哥 而越過那棟建築之後,車速會減慢,拍攝下的天際線也會正常許多。但是此時,眼前的建築數目便會開始增加,天際線便會開始被逐漸遮擋。如上圖,此時只可以看到市區的西半部。車窗上的反光則很難避免。
綜上所述,整個 芝加哥 南面,或許除去Wikitravel推薦的Cellular Field看臺以外,可能確實再不會有第二個可以欣賞到完美的 芝加哥 南部天際線的地方了。所以,放棄南部天際線是比較切實的選擇。
-東南 Hyde Park湖畔公園- (推薦指數 3星)
即便 芝加哥 的南區治安混亂,但和南側居民區僅一條高速之隔的湖畔公園,則宛若兩個世界。湖畔公園觀賞天際線的最佳地點為Promontory Point,一個深入湖中的小岬角。一棟看似有些歷史感的建築屹立其中,碣石鋪就的湖岸,便正對著那座壯觀的大都市。
*Hyde Park湖畔公園天際線*
以上所述的博物館都位於Museum Campus半島上。前往該半島可以搭乘紅線/綠線/橙線到達Roosevelt站,出站後沿E. Roosevelt Rd.向東(即密西根湖方向)行走即可。博物館群外觀極好辨認,故不必擔心走過。而同時也可從市中心搭乘146路公交車前往,在終點站Museum Campus下車即可。該站位於Field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後門處。
\- 芝加哥 藝術學院- (推薦指數 5星)
芝加哥 藝術學院位於市中心的Grand Park以北,密西根大道邊。博物館館體分為兩大部分,現代館和傳統館。但這樣的分類法僅是根據博物館的外觀,和內部的展覽並沒有太 大關 聯。傳統館的正門正對密西根大道和 Adams St.,大門的對面便是著名的66號公路的起始標誌。而現代館的入口則是在北邊Millennium Park邊,與 芝加哥 的地標雲門遙相呼應。
芝加哥 藝術學院藏品豐富,並且遠不限於傳統意義上的藝術畫作。 比如 個人對歷史和地理有些許興趣,而地下一層的 芝加哥 1910版規劃圖則 成功 吸引了我的眼球。雖然這個規劃最終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得以實現,但也的確成為了 芝加哥 乃至全球規劃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 芝加哥 1910規劃*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圖中最宏偉的市民中心終究沒能得以成為現實,而計劃中被立為城市中央區的West Side(即上圖)和 平和 的 富裕 居民區南城,在之後的數十年間,都無一幸免於種族騷亂,最終淪落為如今的貧民窟。曾經被全世界贊譽的 美國 民權運動,最終無可避免的演變為亂局,一發而不可收拾。而真正的民權,必將不是暴力橫掃過後的瓜熟蒂落。
地下一層同樣值得推薦的展區是世界傢具展區,一個由微縮景觀構築的世界各國居家圖景。雖說主要為歐美傢具,而且大部分就我等人而言看不出太大區別,但不失為一個感受歐美中上層社會家居條件的好機會。
*家居微縮景觀*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而上層,則主要偏向於我們通常所理解的藝術館形態。來自中印歐等地的雕刻古董和誕生於名家筆下的風景畫匯聚一堂,足以令人駐足許久,讓時間不經意流逝。
這座藝術館難得可貴的一點是,藝術館內的絕大部分展品(幾乎是除去收費項目的所有展品)都是允許非商業目的的拍照留念的。我上面展示的眾多精品都是因為這一點才得以出現在這篇攻略中的。因此若是有喜愛拍攝藝術作品的旅者,一定要把握好這個機會。
*藝術館館體*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藝術館的開放時間為早上10:30到下午5點,星期四開放至晚上8點,其中5PM-8PM為 伊利 諾伊居民免費時間。門票費用為成人$25,65歲以上老人和學生$19,12歲以下兒童免費。若希望參觀收費館,則會另有不同價位的特殊門票。乘坐Loop線路地鐵抵達Adam/Wabash站,下車向密西根湖方向走,路過66號公路起點,過馬路即到。
-科學與工業博物館- (推薦指數 4星)
由於從小去過大大小小數十家科學館,而且潛意識里認為科學館之流是兒童專屬,故這座博物館其實一開始並不太吸引我;甚至因為地處南郊,一度使我想要放棄。後來得知博物館里珍藏有整架退役波音727飛機和二戰時遺留下的 德國 U505潛艇原件,於是在某個星期六的早晨趕忙奔去。最終的結論是這座博物館的確適合帶孩子的家庭出游,但收穫也確實頗豐。
*博物館外觀* ↑科學工業博物館 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自然就是地下一層的 德國 U505潛艇原件了,而許多人也正是為了一睹這存世珍寶而紛至沓來。潛艇外形巨大,數層樓高,整整占了博物館廳的一翼,圍繞潛艇盤旋著向下的階梯邊,是有關二戰史的圖片和解說。一樓則有潛艇內部部分場景的還原。如我一般想要進入潛艇一探究竟但又沒能趕上合適tour時間的旅者也可以在這裡勉強飽一下眼福。潛艇的tour限制人數,時間也極為有限,由我的前車之鑒,建議希望進入參觀的旅者提前上網訂票,找好合適的時間再出發。
*U505潛艇* ↑科學工業博物館 博物館的其他部分也各具特色。一層有模擬的古舊街道、小雞孵化場和礦坑,二層則是我來這裡的最初目的——一架退役的完整波音727。機體內已經徹底改造為了供兒童學習航空知識的小樂園,但這種退役機型的完整外殼對於我一類的航空迷而言,就已經足夠具有吸引力了。一層還另有一片科學體驗區,家長們可以帶孩子在這裡親手模擬龍卷風、熱氣球和海嘯等自然場景和科技產物。
*博物館中央穹頂* ↑科學工業博物館 博物館的開放時間為每日上午9:30到下午4時,開放時間較其他博物館而言較短。門票系統也相比其他博物館複雜。普通入場券為成年人$18,兒童$11。除此之外總共有7項另付費項目,共分為Explorer1/2/3三種門票,每種門票分別能夠參加1/2/3項自選項目,,價格分別為成年人$27/36/45,兒童$18/25/32。 芝加哥 居民分別可以在每種門票上享受$3的減免。
自費項目分別為:U-505 Submarine On-board Tour • Coal Mine • WOW! Tour • Omnimax film • Fab Lab • Future Energy Chicago • Brick by Brick,至於每一個項目的內容,各位就根據字面意思意會吧。
此博物館位於 芝加哥 南郊,因此在交通方面就需要稍作考究,以免經過 芝加哥 治安最為混亂的南城貧民窟。最便捷的方法是在市區藍線地鐵站Jackson站處搭乘6路車到達S Hyde Park & 56th Street站,或10路公交車到達MSI(Museum of Science and Industry)博物館站(即終點站)下車,而乘坐Metra鐵路ME線到達55th-56th-57th Street站下車也是一個稍貴但十分安全的選擇。以上的交通方式可以直接抵達較周邊地區安全得多的Hyde Park社區內部,甚至是博物館門前。
而若是以上交通方式不適用的情況下(通常不會出現這種狀況),就只能搭乘地鐵紅線或者綠線到達Garfield站下車再轉乘向東的公交55路。但上述兩地鐵站都深入黑人區內部,無法保證不遭遇治安事件,故應慎重選擇。
\- 芝加哥 歷史博物館- (推薦指數 5星)
本節包括一定量 芝加哥 歷史介紹。
這一座博物館則可以稱得上是我的最愛,即便藏品並不豐富,而且館體占地面積在所有的博物館中也屬於小巧型。私以為既然來到一座城市,也就應該首先對這座城市的發展史有一個大致的印象,在之後的旅途中,才可能游刃有餘,將有限的時間花在最適合自己的地方。而這座博物館無疑是首選。
*博物館外觀* ↑芝加哥歷史博物館 博物館玻璃幕牆的巨幅圖案便是 芝加哥 的市旗。博物館內有專題講解市旗上的四顆星所代表的意義,以及曾與第五顆星數次擦肩而過的歷史。這四顆星分別代表改變 芝加哥 歷史進程的四大歷史事件。
第一顆星代表 芝加哥 市的前身Fort Dearborn。自海地黑人DuSable來到這片地區之後,這裡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小村鎮。而 美國 軍隊選擇在這裡建設要塞使得密西根 湖南 部地帶的城市化進程加速。同時,Fort Dearborn也是這片地區的第一個正式地名。因此這座要塞的建立普遍被當做 芝加哥 的建城日。要塞在60多年後的大火中焚毀,如今僅能在 芝加哥 河畔的一座大樓上依稀看到痕跡。
第二顆星代表 芝加哥 歷史上可稱是最重大的事件——1871年的 芝加哥 大火。這場大火的起因至今眾說紛紜,但毋庸置疑,這場火災將包括Fort Dearborn和這座博物館所在地區在內,原本處於 河北 岸的Old Town整個付之一炬,遺留下來的建築只有如今被闢為小藝術館的 芝加哥 水塔。在當時,火災對這座城市的打擊是毀滅性的, 芝加哥 甚至一度被人們認為將要荒廢。最終,雖然水塔地區已然復興成 芝加哥 如今的商業中心Magnificent Mile,決定 芝加哥 興衰的金融中心已經南移到了 芝加哥 河以南的Loop和South Side。但正是這一次城建大洗牌, 芝加哥 終以世界建築之都的美名屹立於世。
* 芝加哥 大火焚毀地區地圖* ↑芝加哥歷史博物館 第三顆星代表1893年 芝加哥 世界博覽會。這一次世博會使得 芝加哥 的城市建設到達了一次高潮期,也使得仍在大火後恢復期的 芝加哥 獲得了一次難得的發展機遇。世博會會場定在 芝加哥 大學的南側,如今Midway Plaisance和Jackson Park處。當年為了方便市區與會場之前的交通, 芝加哥 市府修建了South Side Rapid Train,世界上第一條高架城市鐵路。這個鐵路系統經過擴張,最終形成瞭如今的 芝加哥 地鐵,而South Side Rapid Train的鐵道至今仍被用作綠線的運營。世博會帶來的科技和文化遺產也難以盡數。譬如這是第一場採用人工照明的世博會,而世界上第一座摩天輪也誕生於此。這場盛會最終讓 芝加哥 得以複蘇,甚至對於整個 美國 都有巨大的進步意義。部分歷史學家將其與 倫敦 水晶宮世博會相提並論,稱之為 美國 稱霸世界的開端。
第四顆星則是代表1933年的另一場世博會。從這一次世博會開始,展示工業和科學發展成果這一主題被世博會舉辦官方確定下來,並沿用至今。這一場世博會持續兩年,而通用、福特等大公司的參會令 美國 的工業發展得到世界矚目。
兩次世博會都是在 芝加哥 的南城舉辦,同時也反映 芝加哥 的工業化進程逐漸走上正軌,開始引領 美國 的工業發展。上世紀初起,南方大量解放的黑奴開始北上尋找工作機會,漸漸聚集在第二產業密集,需要大量人手的密西根 湖南 部一帶,也在 芝加哥 的南部漸漸形成聚居區。1919年, 芝加哥 一名黑人少年因為違反湖灘的種族隔離禁令被活活淹死,以此為導火索,在 芝加哥 南部居住,但只能蜷縮在閣樓而沒有主導地位的黑人移民開始了第一次大規模暴動。
隨後在30-40年代,數次大規模暴動使得原本居住此地的 愛爾蘭 和猶太裔大量搬離此地。這片由奧姆斯特德( 紐約 中央公園設計者)設計的巨著, 芝加哥 南方公園體系,到此開始逐漸解體和破產。同時,那條South Side Rapid Train高架鐵路方便了市區於南郊的交通,使得沒有能力購買車輛的下層階級人士開始移居此地,此地在50-70年代開始淪為貧民區。
為瞭解決當地黑人移民的居住問題, 芝加哥 政府索性在南部黑人聚居區規划了大量的House Project,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存在於50年代到2007年的Robert Taylor Homes。這一片由20多棟高16層的建築組成的居住片區占據了 芝加哥 南郊的一大部分。而由於建築設計不合理,配套設施,尤其是學校的缺失,再加上樓內居民普遍窮困潦倒,這片居住區成為 芝加哥 的犯罪中心,槍擊謀殺連日不斷。最終,使得 芝加哥 市府在90年代起將這些成為敗筆的house project拆除殆盡。
*Robert Taylor Homes拆除前的照片* (圖片來源Google,約拍攝於80年代) ↑芝加哥 *Robert Taylor Homes的駭人景象* (圖片來源Google,約拍攝於90年代) ↑芝加哥 以上的歷史片段便是 芝加哥 南區、西區乃至整個Rust Belt地帶城市貧民區發展的一個縮影。 芝加哥 南區從曾經萬眾矚目的世博會園區,淪為如今萬劫不復的犯罪之都,與其說是工業衰敗、第二產業向第三產業轉型的陣痛,不如說是 美國 社會階層固化的典例。在工業化已經進入尾聲,高新產業建立在大量精英化教育基礎之上的南區以及類似貧民區的居民,已經無法通過工業化的進程完成資本基礎的積累,進而通過教育使得下一代改變命運。
如今, 美國 的Political Correctness在過去的數個世紀內逐漸得到強化,現今已然被整個社會接納,成為不可觸碰的道德紅線。發生類似1919年那樣的種族隔離慘案已經不可想象,時而的種族衝突也隨著一系列的反歧視法案得以消磨些許。但隨之而來的逆向歧視趨勢,包括涉嫌侵犯公平受教育權的大學族群名額分配製度使得右派的卷土重來變得近在咫尺,川普現象甚囂塵上,無疑給本就失去改革動力的 美國 社會雪上添霜。
對於公平民權的追求通常尾隨於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後,在一個普遍貧窮,缺乏工業化進程的社會設立公平制度顯然不符合常理,也阻礙社會發展趨勢。而工業化是利潤的結果,經濟發展的動力本身便來源於經濟機會的不均等。當社會資本累積到足以建立相對結果公平的democratic福利社會時,階層的分野已然形成,並因平權而得到加強。享受福利的底層民眾無志者受濟終身,有志者也無法利用現有的稀少社會資源躋身精英化教育體系,進而晉升上層社會。而上層社會因不滿平權導致的政策傾斜,也會利用社會資源平衡底層民眾因人數所造就的聲勢,進而使得社會階層進一步固化。
所有的公平,一定來自於不公平。或許,這便是當今史學界應當重視的頭號難題了。
*博物館內South Side Rapid Train站台和列車最初樣貌的模型* ↑芝加哥歷史博物館 以上就是曾被規劃為 芝加哥 的中心和高檔居住區的南區為何淪落為如今模樣的原因。主要史實瞭解自博物館。參觀這類博物館或顯枯燥無味,但是對於瞭解一座城市而言至關重要。許多類似的“奇觀”或是令人匪夷所思的城市變動,在更深入的瞭解完一座城市之後,可能便不再是疑惑。
而除去對 芝加哥 本地的歷史講解,一層還有一座展廳名為“The Way towards Freedom”(大意如此)講述 美國 的南北戰爭史。這裡便是體會 美國 Political Correctness的好地方。由於 伊利諾伊州 是 林肯 的故鄉,這裡的博物館當然也就以本地人的立場,費勁心思吹捧 林肯 所帶來的 美國 解放和統一是如何的彌足珍貴。其中有一句十分精辟,但引人深思的介紹語:“The north fought for the unity, while the south fought for their lifestyle.”看似平淡無奇,十分中立的話語中蘊含強烈的道德制高點設定,而這也的確與 中國 自古以來的大一統思想相通。作為中華文化熏陶下的一員,似乎很好理解unity的原因,但同時另一方為了他們的獨有價值在奮戰,也理應得到尊重,而對於個人的獨特性和地域優良價值的尊重和保護,本應遠遠大過無原則的unity。這或許也是 林肯 及其後繼者強力統一了國家,卻允許所有南方將士善終的原因吧。只可惜,大部分人只是單純的贊頌 林肯 的“大恩大德”,乃至虛浮的歸結於“民族性”。
*最後奉送館內展出的 芝加哥 市旗* ↑芝加哥歷史博物館 博物館的開放時間是上午9:30至下午4:30,周日開放至5點。門票統一為成年人$14,老人和學生$12,12歲以下兒童免費,無普通入場券和全包票之分。門票包含有語音講解,可以在前臺領取。搭乘地鐵褐線和高峰時期的紫線到Sedgwick站下車後,向密西根湖方向走即可抵達;或是乘坐地鐵藍線到達Damen站,轉向東的72路公交車可以直 達博 物館門口。
-DuSable非裔 美國 人歷史博物館- (評分暫無)
這個博物館位於南區的Washington Park(屬於上面提到的南方公園體系一部分)內,和 芝加哥 大學醫學中心隔街相望。當時本人只是為了找衛生間匆匆路過,大致看了一下內部構造就離開,所以也無法給出評分。博物館的名稱便是來源於第一位定居在 芝加哥 地區的居民,一位名叫DuSable,來自海地的黑人移民。從這個角度上,人數在 美國 不占優勢的非裔,卻占據了 芝加哥 的大半江山,或許也是因為此地的始祖便是非裔吧。對 美國 黑人歷史有興趣的各位,在密切註意安全的情況下,可以參觀一下這座博物館。
*博物館外觀* 此博物館可以乘坐綠線抵達Garfield站,再步行穿過Washington Park抵達。或是在綠線或紅線的Garfield站轉乘向東的55路可以抵達。博物館免費參觀。每周一到周六上午10時到下午5時開放,周日休館。
\- 芝加哥 外科學博物館- (推薦指數 4星)
這個小巧而精緻的博物館位於 芝加哥 Near North Side北段的密西根湖旁,坐落於 芝加哥 外科學會的大樓內。博物館總共四層,展品總量不大,但仍然使之成為世界收集外科醫療用品最為齊全的博物館之一。博物館內展出有不同時期的外科用品,與外科疾病相關的人體病理性器官以及一整座以20世紀藥房和牙醫診所為藍本的1:1模擬房。更為重要的是,博物館內詳細介紹了外科學及其分支,疾病原理,以及一些病例等知識,對於外科學擁有濃厚興趣的旅者切不可錯過此博物館。
*博物館內展出的結石* 前往該博物館,可以乘坐151路公交抵達Lakeshore & North Ave.站,下車即到。博物館周一休館,除周一外的平日開放時間為10AM-4PM,周末開放時間為10AM-5PM。成年人票價為15美金,學生和老人票價為10美金。 =天際線=
天際線可稱是 芝加哥 的招牌,是這座建築之都的錶面體現。每當從外地驅車駛向 芝加哥 方向時,都不由得為人類的非凡創造力而五體投地。這座從荒蕪了數億年的湖岸平原上拔地而起的城市,用“壯觀”來形容也略顯詞窮。而作為全世界最高的天際線之一,高層建築雖只集中在Loop和Near North Side約5平方公里的狹小市區範圍內,但也正是因為高度和占地面積的極端對比,更顯城市的挺拔。
*拍攝於Adler天文臺的天際線* ↑阿德勒天文館 芝加哥 天際線的第二個特點便是錯落有致。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天際線,但是絕大部分雜亂無章,相比之城市的俯瞰圖而言顯得毫無規劃。在這個以自由為傲的國度, 芝加哥 市府顯然不可能在建築的高度上設下重重限制,但是作為一座建築師打造的城市,獨棟建築對天際線觀感的影響必會被列為考慮項而加以斟酌。於是,這座從任何一個角度都堪稱完美的天際線在無數建築師100多年的辛勤耕耘下,最終 成功 造就。
下麵首先推薦從東西南北上五個角度觀看天際線的最佳地點,之後會將本人曾經踏足的地點補充完全,供各位參考。
-東 阿德勒天文臺- (推薦指數 5星)
芝加哥 的東面是湖泊。不同於擁有湖心島的 多倫多 市,在 芝加哥 ,希望從東面拍下最為完美的天際線,要麼借助船隻,要麼便只可漫步深入湖心的Northely Island半島了。作為1909規劃遺留下的產物,這座純人造的半島,位置設計合理,長度也足夠深入到湖心,因此成為了 芝加哥 東面唯一能夠看到完整天際線的地點。而最後也正因遠離市區的地理特點,建立起了 芝加哥 唯一一座天文臺,夜間甚至可以看到湖上的滿天繁星。
*白日天際線* ↑阿德勒天文館 *夜間天際線* ↑阿德勒天文館 同時這一個天際線也是 芝加哥 最為著名,且最為錯落有致的天際線。除去極北部的幾棟建築外,絕大部分市區建築都被囊括進了這個天際線。而從左往右依次可以看到北美最高的Willis Tower(即西爾斯大廈)、CNA Centre、Chase Tower、Crain Communications Building、川普大樓、Aon以及漢考克中心等知名建築。其中最高樓西爾斯大廈、次高樓川普大廈和第三高樓Aon舉目可見。
*暴雪天天際線* ↑阿德勒天文館 前往該地的交通可參照前往Museum Campus的交通,即乘坐地鐵紅\橙\綠線抵達Roosevelt站,乘Metra/South Shore前往Museum Campus站或是乘公車146路抵達終點Museum Campus站。
若是選擇乘地鐵前往Roosevelt再步行前往Museum Campus的旅者,另強烈推薦一地,便是橫跨Metra車站Museum Campus的高架橋上。
*Museum Campus Station天際線* ↑謝德水族館 *Museum Campus Station天際線夜景* ↑謝德水族館 可以看出,此地的特點便是由於車站天橋的架空效果,視野的廣闊度被增加,因此天際線顯得更為壯觀。但由於地理位置所限,這裡的天際線顯然遠不及Alder天文臺處完整。
-東 海軍碼頭- (推薦指數 5星)
海軍碼頭位於 芝加哥 河匯入密西根湖的河口處。作為 芝加哥 人流量最大且最受歡迎的景點,海軍碼頭的風景自然有其傑出的一面。整個城市在這裡沿著湖岸線鋪開,加上這裡常年停留的帆船和載客船隻,以及遠在湖心的古老 燈塔 ,埋藏心底的航海探險之熱情也就輕而易舉地被激發出來了。
*海軍碼頭Loop天際線* ↑海軍碼頭 而若是為天際線而來,這裡的劣勢也顯而易見——由於海軍碼頭位於河口處,故無法看到完整的天際線,從南邊只能看到Loop處,而Near North Side則只能從北側看到。
*Near North Side天際線* ↑海軍碼頭 海軍碼頭半島從市區方向的兒童博物館開始,而後則是 芝加哥 世博會上世界第一座摩天輪的模型。南側是一條修繕完好的步道,隨步道向前則是各觀光公司的游船碼頭。傍晚時分,也正值絡繹不絕的人潮登 上高 檔游船,準備盡享湖上的燈紅酒綠之時。而另一側則是車行道,也並無太多修繕,因此從這裡拍攝下的天際線作品,也多半都是在面向Loop的一側。
*海軍碼頭 燈塔 * ↑海軍碼頭 碼頭的頂端則是觀看湖景的好地方。幾座古老的 燈塔 齊聚海軍碼頭,更遠處則是 新建 的導航到。夜幕降臨,滿天繁星之時, 燈塔 閃耀的光輝,合著前方華燈初上的城市,漂泊湖上的孤舟,也該不會覺得孤單了。
*海軍碼頭白日天際線* ↑海軍碼頭 海軍碼頭的交通相比之下較為不便。可以首先搭乘Loop線路抵達Randolph/Wabash,再向 東北 方向步行,跨河後,便會有路標指引。或者搭乘紅線抵達Grand&State站,下車向東走至Magnificent Mile,即有路標指引。
-南 綠線地鐵- (推薦指數 1星)
因已淪為貧民區, 芝加哥 的正南方可謂一馬平川,即便可以從沿湖的South Shore和Hyde Park的高樓看到 芝加哥 的天際線,但上述地區也都偏東方,看到的天際線與上圖的Adler天際線區別不大。而Wikitravel上雖然有推薦一個重量級“觀景台“Cellular Field,但一般情況下,也不會有人為了欣賞天際線去購買一場價值不菲的比賽門票(不過有在此地觀看比賽計劃的旅者可以購買北看臺的球票,看臺頂端即可欣賞天際線)。那麼僅有的方法也就是乘坐全程高架的綠線地鐵,在Indiana站附近、Garfield站和Halsted站之間以及King Drive站和Garfield站之間可以看到南側天際線全貌。
*Indiana站附近的天際線* ↑芝加哥 從上圖也可以看出,若是遇到骯髒不堪的車窗玻璃,畫面將會慘不忍睹。而且即便是從距離市區最近的鐵路轉角Indiana車站看去,天際線也顯得遙遠。所以正南方的天際線對於多數人而言就不必奢求了。
*Halsted-Garfield天際線* ↑芝加哥 *King Drive-Garfield天際線* ↑芝加哥 Indiana站風景如此,更遠處看到的天際線只會更加不堪入目,因此,放棄為上策。
而且,前文提到過此地的治安問題。Indiana站就已經深入了貧民區,而Garfield以南則更是幾乎天天發生槍擊和各種暴力案件的治安極差地區,從照片中各位應該也能夠看出破舊的房屋和泥濘不堪的道路。
-西南 橙線地鐵- (推薦指數 2星)
正南方向無法看到令人滿意的天際線,但移步西南方向,景色將大不相同。 芝加哥 河市區以外的河段曾經是 芝加哥 的工業地區。因此,這些大片的平坦地區也就成為了觀賞天際線的絕佳地段。而 芝加哥 地鐵作為高架鐵路,自然也相比直接站立於地面而言,更少一份遮擋。橙線Roosevelt站和Halsted站之間的鐵道,剛好經過這一段。
*橙線天際線-傾斜* ↑芝加哥 註意右下方那棟階梯狀樓房。列車抵達那座樓房附近前,車速通常較快,因為這兩站之間距離很長,一般需要好事5分鐘以上才能走完。因此,即便此時列車處於最空曠的地帶,在這樣一個車速下,拍攝出的結果便如上圖,整個城市全部傾斜。
*橙線天際線* ↑芝加哥 而越過那棟建築之後,車速會減慢,拍攝下的天際線也會正常許多。但是此時,眼前的建築數目便會開始增加,天際線便會開始被逐漸遮擋。如上圖,此時只可以看到市區的西半部。車窗上的反光則很難避免。
綜上所述,整個 芝加哥 南面,或許除去Wikitravel推薦的Cellular Field看臺以外,可能確實再不會有第二個可以欣賞到完美的 芝加哥 南部天際線的地方了。所以,放棄南部天際線是比較切實的選擇。
-東南 Hyde Park湖畔公園- (推薦指數 3星)
即便 芝加哥 的南區治安混亂,但和南側居民區僅一條高速之隔的湖畔公園,則宛若兩個世界。湖畔公園觀賞天際線的最佳地點為Promontory Point,一個深入湖中的小岬角。一棟看似有些歷史感的建築屹立其中,碣石鋪就的湖岸,便正對著那座壯觀的大都市。
*Hyde Park湖畔公園天際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