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天勝境中廟鎮
↑淮軍昭忠祠 為什麼選在中廟附近建祠,說來也有一段故事,因為這裡就是當初李鴻章父親李 文安 病故的地方。根據劉秉璋之子劉體智《異辭錄》的記述:“李翁體肥,會當夏令,輒痛飲,且露宿於外,無疾而終。”也就是說他率領團練轉戰到了中廟,因為好酒貪杯,暴飲而亡,時間是在 咸豐 五年五月五月二十三日。此時李鴻章正率領本部團練在巢縣東關一帶隨清軍副都統忠泰與太平軍鏖戰,接到訃告,急忙回來奔喪。他走後不久, 巢湖 清軍就被太平軍打得全軍覆沒,李鴻章算是揀回了一條命。頗為相信風水之術的李鴻章,認為中廟是他能夠起死回生的吉地。所以他在捐資修建中廟以後,就一直想在附近為其父蓋一所祠堂。 安徽 巡撫沈秉成,當然知道李鴻章的心意,接到李鴻章的關於修建淮軍昭忠祠的咨文後,立即順水推舟,也向朝廷上奏,說 合肥 、 巢湖 兩縣士民至今感念李 文安 保衛鄉裡的業績,請求在中廟附近敕建一所紀念專祠,並將其“宦績戰功,宣付史館立傳。”奏上,同樣為諭旨照准,這就大大討好了李鴻章一把。因此,同時動工興建的,實際上是兩座祠堂:淮軍昭忠祠和緊緊毗連其東面的李 文安 公祠(簡稱“李公祠”)。
當時實際負責監造的有兩人:李天鉞和衛汝成。衛汝成是衛汝貴的親弟,盛軍記名提督,當時和哥哥一起在家守喪,他負責昭忠祠和李公祠的勘察和營建。李天鉞原名李經楞,拔貢出身,是李鶴章的 長子 ,也即李鴻章的親侄,負責管理帳目。但他好像並不善於理財,因他同時監管廬陽書院的經費,把這幾處的帳目弄得一塌糊塗,其本人也很快於當年12月13日病故了。這時正好李經方已從駐日公使任上卸任回國,受父命回鄉在夏小影建墓園(按:即今 大興 集李鴻章享堂),安排嗣母趙小蓮(已於當年7月病故)的營葬事宜,光緒十九年三月二十三日(1893年5月8日)李鴻章寫信給李經方說:“祠工應俟木料運齊再動工,楞管書院(按:當時尚有廬陽書院正在籌辦),糊塗已極。” 命他一併接管昭忠祠和李公祠的建造,並“督同張次青及敘侄整頓”。從李鴻章里我們可以知道,由於祠堂橫梁需用的巨型楠木需要從南方閩、贛等地採購,所以一直延遲到1893年春夏以後,等木料備齊了,才正式動工建造。但建設的速度很快,到1894年的5—6月間,這兩座祠堂——昭忠祠和李公祠,就先後基本落成了。 ↑淮軍昭忠祠
巢湖 淮軍昭忠祠所以能夠較快建成,與退休在籍和分防各地的淮軍將弁踴躍捐輸有很 大關 系。以退休在家養病的前 臺灣 巡撫劉銘傳為例,他是當時鄉裡地位最高、威望最崇的淮系大員了,不但自己捐出了數百兩銀子,還親筆撰寫了兩幅楹聯:
第一聯:
“升高以望東關,情隨事遷,百戰江淮如昨日;積厚仍歸南嶽,才為世出,再生申甫更何年?”
這是回憶淮軍諸將領起自草茅的往事,情景交融,情真意切。
第二聯:
“ 九州 祠宇相望,魂魄有知,百歲猶思故鄉樂;萬古湖山不改,風雲所聚,群靈疑擁怒濤來。”
這是聯想到四海為家、為了捍衛國防捐軀的淮軍將士,希望這些先烈的魂魄千里回鄉安息。讀來催人淚下,更令人產生無限遐想。
昭忠祠建成以後,理應有一塊碑記,誰來寫這塊碑記呢?甲午年已經遠非壬辰年,隨著 日本 的步步進逼,戰爭迫在眉睫。李鴻章自己既無時間也無精力來做這篇文章,於是便請家庭教師範當世( 南通 名士、教授李經邁和和李經述,當代著名畫家範曾的曾祖父)向前任幕僚、時任蓮池書院山長的著名 桐城 派大師吳汝綸致意,希望他能完成這篇壓軸之作。吳汝綸果然不負所托,以出眾的文采和史家的慧眼,於六月間抱病寫成了一篇洋洋灑灑1800餘字的《 合肥 淮軍昭忠祠記》(現存於新編《吳汝綸全集》)。
淮軍成軍三十年來,大小數百戰,是不是要把這些烽火擾攘中金戈鐵馬的“戰功”詳細記錄下來,在李鴻章的內心也許就是這麼想的,但吳汝綸卻沒有這麼做。他知道,到這時為止,淮軍一共經歷了三次大的戰爭:“平吳”、“剿捻”、中法戰爭;前兩次都是內戰, 中國 人打 中國 人,並沒有什麼光彩,只有中法戰爭算是和入侵的 法國 打了個平手。而眼下,中日之間的大戰一觸即發,關於淮軍腐敗、不堪一擊的傳言正在飛短流長……。如何評價這支從1870年代起就成為國家海疆防衛重鎮的軍隊?如何讓國人認識到軍隊近代化對國防建設的重要性?吳汝綸在這篇《碑記》里,用濃墨重彩所渲染的,正是這點。
他在開篇即說:“國家兵制,至淮軍凡三變。始者旗營之制,命將出師,取兵與素養,事定則兵歸伍、將歸京師。川楚之役,兼資招募,不專用額兵,變兵用勇自此始。”這是第一變。接著他又說:“……曾文正公起 湘鄉 ,教練鄉勇,倚以辦賊,號曰湘軍。湘軍興而額兵盡廢,兵之制於是始變也。”這是第二變。在敘述了淮軍和湘軍“水源木本”的淵源關係,以及湘消淮長、淮軍最後取代湘軍成為近代國防軍主力的歷程後,他又敏銳地指出:“始相國(指李鴻章)起湘軍中,所用皆湘軍法制。即至 上海 ,見外國兵械精整過吾軍遠甚,於是盡棄湘軍舊械不用,用外國器法勒習軍,軍成不留,行百戰而士氣常振奮者,以器利而傷亡者少也。蓋兵制至是又一變矣,變未有已也。”最後的一句最為點題。充分說明瞭淮軍在 中國 軍事體制從傳統向近代化過渡中的歷史地位和作用。
至於淮軍在當時國防事業中所處的重要性,吳汝綸也有精辟的論述:“及相國移督直隸,治兵 北海 ,淮軍屹為 中國 重鎮,天下有事,取兵於相國,相國輒分遣淮軍應之。劉公銘傳率之至秦隴徵叛回,沈文肅公葆楨又與劉公先後率之渡海至 臺灣 御倭、御法 蘭西 ,潘公鼎新率之出 廣西 關外戰法人於 越南 ,張靖達公樹聲兄弟率之北戎 山西 邊徼、南防海粵東,吳武壯公長慶率之東過渤海定 朝鮮 內亂,今 湖南 吳中丞大澂率之北略 吉林 、 黑龍江 ,周剛敏公盛波、武壯公盛傳兄弟更迭隨相國 天津 屯戍海上,而 天津 又間遣偏師平 朝陽 之盜;淮軍旗鼓,獨行 中國 垂卅年。”
淮軍的不朽就在於它曾經長時期地充當近代國防的主力軍。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局面,吳汝綸認為:“兵者,逐事而具,事已而更新,不可終窮,而大要歸於去所不勝以從所勝。”而淮軍正是因為在學習西方的先進軍事技術、包括引進軍事器械和改進訓練方法等方面孜孜不倦,始終保持常變常新,才使它在當時國內諸軍中處於領先地位。但由於頑固保守勢力的干擾和阻撓,淮軍的裝備近代化在當時又處於一種停滯不前的狀態。這就使得他對即將來臨的大戰憂心忡忡。所以在《碑記》的篇末,他特別點出全篇的主題是:“汝綸則取國家兵制之變及淮軍所以制勝者論之,俾後之謀國是者有考焉。”
應該說,正是這樣一種高屋建瓴的歷史定位,使得淮軍昭忠祠和這篇《碑記》一樣,成為值得留存和弘揚的歷史文化遺產。說來也巧,辛亥革命爆發,黃興指揮的革命軍司令部就設在武昌的淮軍昭忠祠,也許他就是在與袁世凱北洋軍激戰的空隙,瞭解到昭忠祠的原委。所以在革命 成功 後不久,中華民國元年正月初五日(1912年2月22日),他就以陸軍部長的名義發佈命令,將各省的湘淮軍昭忠祠改為大漢忠烈祠,以紀念在那個屈辱—抗爭的年代,為保衛祖國與帝國主義列強浴血奮戰而犧牲的先烈。 ↑淮軍昭忠祠 ↑淮軍昭忠祠 正中是李鴻章和曾國藩的畫像。過去祠堂內有上萬淮軍將士的牌位,我朝把它們全毀了。現在象徵性做了幾十塊牌位放在供桌上。當年這隻是一間偏殿,如今包括正殿在內的大多數建築已毀,也就只能將這偏殿當正殿了。 ↑淮軍昭忠祠 殿內有淮軍主要代表人物介紹 ↑淮軍昭忠祠 ↑淮軍昭忠祠 慶軍的兩位統帥吳長 慶和 劉秉章均為 合肥 廬江 縣人,李鴻章的淮軍將領大部分出自 合肥 市內,官居二品以上者(總督、巡撫、提督、總兵等)就有數十人。關於他們的事跡,你們就看看展板吧。 ↑淮軍昭忠祠 吳長慶最大的功績是率軍入朝 平定 朝鮮 壬午兵變和興 修水 利 ↑淮軍昭忠祠 劉秉章官至 浙江 巡撫, 四川 總督,他最大功績是1884年中法戰爭期間指揮軍民在 寧波 鎮 海口 大敗法軍孤拔艦隊。 ↑淮軍昭忠祠 袁世凱曾為吳長慶部下。至今 廬江 縣城內還有紀念吳長慶的祠堂吳武壯公祠,保存完好,木雕精美。 ↑淮軍昭忠祠 銘軍是劉銘傳的部隊,劉銘傳 肥西 銘傳鄉人,他的故居和墓地現在還在 肥西 。尤其故居劉老圩是國保單位, 合肥 目前保存最好的淮軍城堡式莊園。他是晚清的一位軍事家,才能卓著的巡撫,曾率 臺灣 軍民擊退了 法國 軍隊的進攻,保衛了 臺灣 ,對 臺灣 近代化貢獻很大。同時他也是晚清一位一流的詩人。他是被寫入歷史教科書的人物。 ↑淮軍昭忠祠 ↑淮軍昭忠祠 樹軍首領是張樹聲。 肥西 人,官至直隸總督和兩廣總督,是淮系集團二號人物。任職期間曾大力治理 太湖 ,興 修水 利。 ↑淮軍昭忠祠 ↑淮軍昭忠祠 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也是 廬江 人,他原本是步兵和騎兵的指揮官,李鴻章卻讓他當水師提督。不過丁汝昌在北洋海軍戰敗的情況下很好的保持了民族氣節,寧死不降。 ↑淮軍昭忠祠 ↑淮軍昭忠祠 武毅軍是淮軍中唯一完全採用西方制度訓練出的陸軍聶士成是 長豐 崗集鎮人,他是中日甲午戰爭中唯一打了勝仗的 中國 將領,1900年他率部在 天津 抵禦八國聯軍,他身先士卒,武毅軍英勇殺敵,給侵略者戰爭中最大的損失,連八國聯軍將領也說,與 中國 交戰以來,從沒遇到過武毅軍這樣勇悍的士兵。最後他中彈犧牲, 天津 還給他立了銅像。他也是歷史教科書提到的人物。 ↑淮軍昭忠祠 ↑淮軍昭忠祠 ↑淮軍昭忠祠 鼎軍首領潘鼎新 廬江 縣人。擔任過 雲南 、 湖南 、 廣西 巡撫,他寫了《洋槍隊大操圖說》是 中國 人創作的最早介紹近代作戰方法的兵書之一。淮軍 平定 太平天國與捻軍,擊退 法國 侵略,與淮軍採用西方先進裝備,並汲取了一部分西方軍事戰術有很 大關 系。 ↑淮軍昭忠祠 潘鼎新指揮了鎮南關大捷。 ↑淮軍昭忠祠 太平天國起義中全國很多地方都辦起了團練,但成氣候,變成清朝主力國防軍的只有湘軍和淮軍。淮軍將領大多在加入李鴻章淮軍前都是 合肥 的地方團練首領。他們能完成從民兵首領到軍隊將領的轉變與李鴻章個人超人的眼光與見識是分不開的,也離不開這幾大將領抓住機遇的眼光。 合肥 人能成為晚清國防主力,與當時的 合肥 民風也有一定關係。 合肥 古代是兵家必爭之地,戰爭很多, 合肥 人當兵為將或做謀士的傳統古已有之。 合肥 人雖然慢條斯理,一般不會主動罵人或挑事,但是膽子大,民風剛勁,崇尚變通與鬥爭的哲學,很少畏懼,也有倔強不服輸的性格。這種外柔內剛的性格也適合當兵為將。 ↑淮軍昭忠祠 盛軍首領是周盛傳。 ↑淮軍昭忠祠 周盛傳主持修建了 天津 新城 ,培育了 天津 小站稻。 合肥 人對 天津 城市歷史影響很大,明朝永樂初年, 合肥 人漕運總督陳瑄在 天津 修建了 天津 城最早的城牆,並且修建了可以儲藏百萬石糧食的糧倉,還在運河沿線興 修水 利。 李文安公祠 ↑李文安公祠 從淮軍昭忠祠的側面出口可以拐入李 文安 公祠參觀。 ↑李文安公祠 李 文安 ,李殿華四子,1801年(嘉慶辛酉年)12月29日午時生,字式和,號玉川,又號玉泉,別號愚荃,榜名文玕,縣學優廩生。1834年以優廩生中道光甲午科舉人96名,1838年與曾國藩同登道光戊戌紐福保榜進士112名,殿試三甲,朝考以主事用,與林則徐之子林汝舟同年服官刑部。1841年會試外廉官,始為部中主管 廣西 、奉天、 山西 的司員,督理提牢廳兼行秋審處。後為 四川 主事、 雲南 員外郎,督捕司郎中,記名御史。[1]
文安 居官忠厚正直,以孝友為政,明治獄,盡心職事,政聲卓著。在管理提牢廳時,束吏安囚,嚴禁獄卒虐囚,時例各囚每飯一勺, 文安 散飯務必滿勺,生熟親嘗之。捐米煮粥,以濟晚間後到之囚。獄中易發疾病, 文安 製藥備之。夏則贈蒲扇,秋冬各司捐散棉衣,又在各所添置棉被,以備病囚發汗養病。獄無瘐死者。總辦秋審,亦多所平反,人無冤抑,世稱長者。[1]
1852年太平軍占領 安慶 , 江寧 ,兩淮農民軍四起。 文安 在鄉倡立" 淮南 鄉約,條教精詳,裡人信從,為日後團練義勇之本"。又訂積谷備荒,遠近德之。1853年 咸豐 命其回籍協剿,有戰績。1854年以知府使用,換頂戴。 文安 在磨店辦鄉團會,1855年又在撮鎮邑棠寺,招募兵馬,擴大隊伍,併在 合肥 ,巢縣設立清湖,保衛兩局。由於廬屬五縣,水陸交沖, 文安 盛暑嚴寒奔馳,積勞成疾,1855年病逝於團練公所,終年55歲。逝後以知府軍營病故例賜恤,追贈道員,先贈資政大夫,通議大夫,建威將軍,又贈榮祿大夫,光祿大夫,通奉大夫,在中廟建專祠,宦績戰功宣付國史館立傳。 ↑李文安公祠 李 文安 的父親李殿華(即李鴻章的祖父)是一個"五十年不進城"的鄉下讀書人,家有幾十畝地。他總不進城,但總想從黃土地上走出去,於是對科場功夫甚為在心。但是他考試總不順利,科場屢次失意,後來就在家設館教教學生和孩子讀書,把希望寄托在兒子們身上。
他家是一處三進的小瓦院,算不上很 富裕 ,至多相當個中農,年成不好的時候,日子過得就很緊張。他的孫子李鴻章曾揭過家裡的"老底子",曾在信中和他弟弟鶴章懷舊時說道"前吾祖父窮且困,至年終時,索債者如過江之鯽。祖父無法以償,惟有支吾以對。支吾總非長久之計,即向親友商借,借無還期,亦漸為親友所厭。其時幸有姻太伯父周菊初者,稍有積蓄,時為周濟,並勸祖父以勤儉,並亟命兒孫就學,吾祖父從其言,得有今日……"(《李鴻章家書》)。可見早年李家日子並不好過。但是李殿華心氣很高,立志讓四個兒子都能讀書做官,飛黃騰達,光宗耀祖。為此,不惜工本地請來科場高手當家庭教師,助兒子們攻讀、備考。
四個兒子中總算小兒子李 文安 實現了父親的理想,於 江南 鄉試中舉,四年後又考中了進士,從而躋身於京城袞袞諸官之列,使李家這個淝水邊的中農之家,一夜之間"以科甲奮起,遂為廬郡望族"(《廬州府志》)。李 文安 即是這個家族走出 安徽 、走向官場、走向京城、走向沿海的第一人,是李家有家譜記載的前七代人中,惟一的一個進士。
考中進士在當時十分了得!多少人苦讀一輩子也不得入其門。李鴻章的淮軍將領中,只有劉秉璋一個人是進士。他的同黨唐殿魁、唐定奎家,打仗能行,讀書不行,二百年間,整個唐氏家族只考中了一個秀才,所以他的後代唐德剛先生正話反說"考進士考不中是正常的,而考中是不正常的"(唐德剛《晚清七十年》)。全國每四年才有一次考進士的機會,每次只有百餘名幸運者能夠登榜。可見科舉之難"難於上青天"。
↑李文安公祠 李 文安 早年讀書讀得很苦。他在兄弟中排行最小,從小身體很弱。別人家聰明的孩子四歲就開始啟蒙了,他到八歲才讀書。到了十三歲。別人都有考上秀才的了,而他才讀完"四書"和"毛詩"。父親望著他直發愁,沒看出他是個大器晚成型的人才,還以為他貪玩不用功,就叫大兒子李文煜來督陣,專門管著他讀書。李文煜科場也不順心,考中秀才後就再無長進,也學父親的樣子,在家開館收徒教書。李文煜對待弟弟很嚴格,每年正月初三就開學,一直要念到大年夜為止,毫不放鬆。畢竟嚴師出高徒,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結果李 文安 中了舉而大哥未中,幾年後李 文安 又中了進士,而他幾個哥哥都名落孫山。
不過李 文安 也費了大力,他苦讀到三十五歲那年(1834)才 江南 鄉試中舉。在這之前,他已經歷了十數年的寒燈煎熬,期間也當教書先生,或收徒,或館於人家,但自己的功課絕不放鬆。中舉後又過了四年,終於考中了進士,這時他已快四十了,度過了他的人生的大半截(據李 文安 《都門望雲思鄉賦》)。
↑李文安公祠 但最要緊的還是他的"命"好。他這個進士中的不早也不晚,正好與數年後大紅大紫的曾國藩同一年考中,這種關係過去稱為"同年"。在那個時代,這是一種極其微妙又極其重要的人際關係,從"實惠"的意義上說,遠遠超過了同鄉、同學、同族,甚至超過同胞的關係,因為同時考中進士就意味著要同時做官,有著共同的聯繫和參照。初做京官的他們無形中就是一個整體,除了他們的考官,他們之間往往比官場上的其他人更親近,更能夠理所當然地相互幫忙,相互利用。
李 文安 性格比較內向,"資性中下",但他萬事心中有數,眼力不差,同年中始終與曾國藩拉得挺緊。那時曾國藩不過是個普通的京官,初任翰林院侍講學士、內閣學士,不過是個編編史書的閑官,後來才當上禮部、兵部、吏部侍郎(相當於今天的副部長)。而李 文安 早早地就安排兩個兒子李瀚章和李鴻章去拜曾為師,跟其學"經世之學",一旦到了他們要奮發進身的時候,就派上大用場了。這大概是李 文安 貢獻給他的家族的最高智慧。
↑李文安公祠
當時實際負責監造的有兩人:李天鉞和衛汝成。衛汝成是衛汝貴的親弟,盛軍記名提督,當時和哥哥一起在家守喪,他負責昭忠祠和李公祠的勘察和營建。李天鉞原名李經楞,拔貢出身,是李鶴章的 長子 ,也即李鴻章的親侄,負責管理帳目。但他好像並不善於理財,因他同時監管廬陽書院的經費,把這幾處的帳目弄得一塌糊塗,其本人也很快於當年12月13日病故了。這時正好李經方已從駐日公使任上卸任回國,受父命回鄉在夏小影建墓園(按:即今 大興 集李鴻章享堂),安排嗣母趙小蓮(已於當年7月病故)的營葬事宜,光緒十九年三月二十三日(1893年5月8日)李鴻章寫信給李經方說:“祠工應俟木料運齊再動工,楞管書院(按:當時尚有廬陽書院正在籌辦),糊塗已極。” 命他一併接管昭忠祠和李公祠的建造,並“督同張次青及敘侄整頓”。從李鴻章里我們可以知道,由於祠堂橫梁需用的巨型楠木需要從南方閩、贛等地採購,所以一直延遲到1893年春夏以後,等木料備齊了,才正式動工建造。但建設的速度很快,到1894年的5—6月間,這兩座祠堂——昭忠祠和李公祠,就先後基本落成了。 ↑淮軍昭忠祠
巢湖 淮軍昭忠祠所以能夠較快建成,與退休在籍和分防各地的淮軍將弁踴躍捐輸有很 大關 系。以退休在家養病的前 臺灣 巡撫劉銘傳為例,他是當時鄉裡地位最高、威望最崇的淮系大員了,不但自己捐出了數百兩銀子,還親筆撰寫了兩幅楹聯:
第一聯:
“升高以望東關,情隨事遷,百戰江淮如昨日;積厚仍歸南嶽,才為世出,再生申甫更何年?”
這是回憶淮軍諸將領起自草茅的往事,情景交融,情真意切。
第二聯:
“ 九州 祠宇相望,魂魄有知,百歲猶思故鄉樂;萬古湖山不改,風雲所聚,群靈疑擁怒濤來。”
這是聯想到四海為家、為了捍衛國防捐軀的淮軍將士,希望這些先烈的魂魄千里回鄉安息。讀來催人淚下,更令人產生無限遐想。
昭忠祠建成以後,理應有一塊碑記,誰來寫這塊碑記呢?甲午年已經遠非壬辰年,隨著 日本 的步步進逼,戰爭迫在眉睫。李鴻章自己既無時間也無精力來做這篇文章,於是便請家庭教師範當世( 南通 名士、教授李經邁和和李經述,當代著名畫家範曾的曾祖父)向前任幕僚、時任蓮池書院山長的著名 桐城 派大師吳汝綸致意,希望他能完成這篇壓軸之作。吳汝綸果然不負所托,以出眾的文采和史家的慧眼,於六月間抱病寫成了一篇洋洋灑灑1800餘字的《 合肥 淮軍昭忠祠記》(現存於新編《吳汝綸全集》)。
淮軍成軍三十年來,大小數百戰,是不是要把這些烽火擾攘中金戈鐵馬的“戰功”詳細記錄下來,在李鴻章的內心也許就是這麼想的,但吳汝綸卻沒有這麼做。他知道,到這時為止,淮軍一共經歷了三次大的戰爭:“平吳”、“剿捻”、中法戰爭;前兩次都是內戰, 中國 人打 中國 人,並沒有什麼光彩,只有中法戰爭算是和入侵的 法國 打了個平手。而眼下,中日之間的大戰一觸即發,關於淮軍腐敗、不堪一擊的傳言正在飛短流長……。如何評價這支從1870年代起就成為國家海疆防衛重鎮的軍隊?如何讓國人認識到軍隊近代化對國防建設的重要性?吳汝綸在這篇《碑記》里,用濃墨重彩所渲染的,正是這點。
他在開篇即說:“國家兵制,至淮軍凡三變。始者旗營之制,命將出師,取兵與素養,事定則兵歸伍、將歸京師。川楚之役,兼資招募,不專用額兵,變兵用勇自此始。”這是第一變。接著他又說:“……曾文正公起 湘鄉 ,教練鄉勇,倚以辦賊,號曰湘軍。湘軍興而額兵盡廢,兵之制於是始變也。”這是第二變。在敘述了淮軍和湘軍“水源木本”的淵源關係,以及湘消淮長、淮軍最後取代湘軍成為近代國防軍主力的歷程後,他又敏銳地指出:“始相國(指李鴻章)起湘軍中,所用皆湘軍法制。即至 上海 ,見外國兵械精整過吾軍遠甚,於是盡棄湘軍舊械不用,用外國器法勒習軍,軍成不留,行百戰而士氣常振奮者,以器利而傷亡者少也。蓋兵制至是又一變矣,變未有已也。”最後的一句最為點題。充分說明瞭淮軍在 中國 軍事體制從傳統向近代化過渡中的歷史地位和作用。
至於淮軍在當時國防事業中所處的重要性,吳汝綸也有精辟的論述:“及相國移督直隸,治兵 北海 ,淮軍屹為 中國 重鎮,天下有事,取兵於相國,相國輒分遣淮軍應之。劉公銘傳率之至秦隴徵叛回,沈文肅公葆楨又與劉公先後率之渡海至 臺灣 御倭、御法 蘭西 ,潘公鼎新率之出 廣西 關外戰法人於 越南 ,張靖達公樹聲兄弟率之北戎 山西 邊徼、南防海粵東,吳武壯公長慶率之東過渤海定 朝鮮 內亂,今 湖南 吳中丞大澂率之北略 吉林 、 黑龍江 ,周剛敏公盛波、武壯公盛傳兄弟更迭隨相國 天津 屯戍海上,而 天津 又間遣偏師平 朝陽 之盜;淮軍旗鼓,獨行 中國 垂卅年。”
淮軍的不朽就在於它曾經長時期地充當近代國防的主力軍。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局面,吳汝綸認為:“兵者,逐事而具,事已而更新,不可終窮,而大要歸於去所不勝以從所勝。”而淮軍正是因為在學習西方的先進軍事技術、包括引進軍事器械和改進訓練方法等方面孜孜不倦,始終保持常變常新,才使它在當時國內諸軍中處於領先地位。但由於頑固保守勢力的干擾和阻撓,淮軍的裝備近代化在當時又處於一種停滯不前的狀態。這就使得他對即將來臨的大戰憂心忡忡。所以在《碑記》的篇末,他特別點出全篇的主題是:“汝綸則取國家兵制之變及淮軍所以制勝者論之,俾後之謀國是者有考焉。”
應該說,正是這樣一種高屋建瓴的歷史定位,使得淮軍昭忠祠和這篇《碑記》一樣,成為值得留存和弘揚的歷史文化遺產。說來也巧,辛亥革命爆發,黃興指揮的革命軍司令部就設在武昌的淮軍昭忠祠,也許他就是在與袁世凱北洋軍激戰的空隙,瞭解到昭忠祠的原委。所以在革命 成功 後不久,中華民國元年正月初五日(1912年2月22日),他就以陸軍部長的名義發佈命令,將各省的湘淮軍昭忠祠改為大漢忠烈祠,以紀念在那個屈辱—抗爭的年代,為保衛祖國與帝國主義列強浴血奮戰而犧牲的先烈。 ↑淮軍昭忠祠 ↑淮軍昭忠祠 正中是李鴻章和曾國藩的畫像。過去祠堂內有上萬淮軍將士的牌位,我朝把它們全毀了。現在象徵性做了幾十塊牌位放在供桌上。當年這隻是一間偏殿,如今包括正殿在內的大多數建築已毀,也就只能將這偏殿當正殿了。 ↑淮軍昭忠祠 殿內有淮軍主要代表人物介紹 ↑淮軍昭忠祠 ↑淮軍昭忠祠 慶軍的兩位統帥吳長 慶和 劉秉章均為 合肥 廬江 縣人,李鴻章的淮軍將領大部分出自 合肥 市內,官居二品以上者(總督、巡撫、提督、總兵等)就有數十人。關於他們的事跡,你們就看看展板吧。 ↑淮軍昭忠祠 吳長慶最大的功績是率軍入朝 平定 朝鮮 壬午兵變和興 修水 利 ↑淮軍昭忠祠 劉秉章官至 浙江 巡撫, 四川 總督,他最大功績是1884年中法戰爭期間指揮軍民在 寧波 鎮 海口 大敗法軍孤拔艦隊。 ↑淮軍昭忠祠 袁世凱曾為吳長慶部下。至今 廬江 縣城內還有紀念吳長慶的祠堂吳武壯公祠,保存完好,木雕精美。 ↑淮軍昭忠祠 銘軍是劉銘傳的部隊,劉銘傳 肥西 銘傳鄉人,他的故居和墓地現在還在 肥西 。尤其故居劉老圩是國保單位, 合肥 目前保存最好的淮軍城堡式莊園。他是晚清的一位軍事家,才能卓著的巡撫,曾率 臺灣 軍民擊退了 法國 軍隊的進攻,保衛了 臺灣 ,對 臺灣 近代化貢獻很大。同時他也是晚清一位一流的詩人。他是被寫入歷史教科書的人物。 ↑淮軍昭忠祠 ↑淮軍昭忠祠 樹軍首領是張樹聲。 肥西 人,官至直隸總督和兩廣總督,是淮系集團二號人物。任職期間曾大力治理 太湖 ,興 修水 利。 ↑淮軍昭忠祠 ↑淮軍昭忠祠 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也是 廬江 人,他原本是步兵和騎兵的指揮官,李鴻章卻讓他當水師提督。不過丁汝昌在北洋海軍戰敗的情況下很好的保持了民族氣節,寧死不降。 ↑淮軍昭忠祠 ↑淮軍昭忠祠 武毅軍是淮軍中唯一完全採用西方制度訓練出的陸軍聶士成是 長豐 崗集鎮人,他是中日甲午戰爭中唯一打了勝仗的 中國 將領,1900年他率部在 天津 抵禦八國聯軍,他身先士卒,武毅軍英勇殺敵,給侵略者戰爭中最大的損失,連八國聯軍將領也說,與 中國 交戰以來,從沒遇到過武毅軍這樣勇悍的士兵。最後他中彈犧牲, 天津 還給他立了銅像。他也是歷史教科書提到的人物。 ↑淮軍昭忠祠 ↑淮軍昭忠祠 ↑淮軍昭忠祠 鼎軍首領潘鼎新 廬江 縣人。擔任過 雲南 、 湖南 、 廣西 巡撫,他寫了《洋槍隊大操圖說》是 中國 人創作的最早介紹近代作戰方法的兵書之一。淮軍 平定 太平天國與捻軍,擊退 法國 侵略,與淮軍採用西方先進裝備,並汲取了一部分西方軍事戰術有很 大關 系。 ↑淮軍昭忠祠 潘鼎新指揮了鎮南關大捷。 ↑淮軍昭忠祠 太平天國起義中全國很多地方都辦起了團練,但成氣候,變成清朝主力國防軍的只有湘軍和淮軍。淮軍將領大多在加入李鴻章淮軍前都是 合肥 的地方團練首領。他們能完成從民兵首領到軍隊將領的轉變與李鴻章個人超人的眼光與見識是分不開的,也離不開這幾大將領抓住機遇的眼光。 合肥 人能成為晚清國防主力,與當時的 合肥 民風也有一定關係。 合肥 古代是兵家必爭之地,戰爭很多, 合肥 人當兵為將或做謀士的傳統古已有之。 合肥 人雖然慢條斯理,一般不會主動罵人或挑事,但是膽子大,民風剛勁,崇尚變通與鬥爭的哲學,很少畏懼,也有倔強不服輸的性格。這種外柔內剛的性格也適合當兵為將。 ↑淮軍昭忠祠 盛軍首領是周盛傳。 ↑淮軍昭忠祠 周盛傳主持修建了 天津 新城 ,培育了 天津 小站稻。 合肥 人對 天津 城市歷史影響很大,明朝永樂初年, 合肥 人漕運總督陳瑄在 天津 修建了 天津 城最早的城牆,並且修建了可以儲藏百萬石糧食的糧倉,還在運河沿線興 修水 利。 李文安公祠 ↑李文安公祠 從淮軍昭忠祠的側面出口可以拐入李 文安 公祠參觀。 ↑李文安公祠 李 文安 ,李殿華四子,1801年(嘉慶辛酉年)12月29日午時生,字式和,號玉川,又號玉泉,別號愚荃,榜名文玕,縣學優廩生。1834年以優廩生中道光甲午科舉人96名,1838年與曾國藩同登道光戊戌紐福保榜進士112名,殿試三甲,朝考以主事用,與林則徐之子林汝舟同年服官刑部。1841年會試外廉官,始為部中主管 廣西 、奉天、 山西 的司員,督理提牢廳兼行秋審處。後為 四川 主事、 雲南 員外郎,督捕司郎中,記名御史。[1]
文安 居官忠厚正直,以孝友為政,明治獄,盡心職事,政聲卓著。在管理提牢廳時,束吏安囚,嚴禁獄卒虐囚,時例各囚每飯一勺, 文安 散飯務必滿勺,生熟親嘗之。捐米煮粥,以濟晚間後到之囚。獄中易發疾病, 文安 製藥備之。夏則贈蒲扇,秋冬各司捐散棉衣,又在各所添置棉被,以備病囚發汗養病。獄無瘐死者。總辦秋審,亦多所平反,人無冤抑,世稱長者。[1]
1852年太平軍占領 安慶 , 江寧 ,兩淮農民軍四起。 文安 在鄉倡立" 淮南 鄉約,條教精詳,裡人信從,為日後團練義勇之本"。又訂積谷備荒,遠近德之。1853年 咸豐 命其回籍協剿,有戰績。1854年以知府使用,換頂戴。 文安 在磨店辦鄉團會,1855年又在撮鎮邑棠寺,招募兵馬,擴大隊伍,併在 合肥 ,巢縣設立清湖,保衛兩局。由於廬屬五縣,水陸交沖, 文安 盛暑嚴寒奔馳,積勞成疾,1855年病逝於團練公所,終年55歲。逝後以知府軍營病故例賜恤,追贈道員,先贈資政大夫,通議大夫,建威將軍,又贈榮祿大夫,光祿大夫,通奉大夫,在中廟建專祠,宦績戰功宣付國史館立傳。 ↑李文安公祠 李 文安 的父親李殿華(即李鴻章的祖父)是一個"五十年不進城"的鄉下讀書人,家有幾十畝地。他總不進城,但總想從黃土地上走出去,於是對科場功夫甚為在心。但是他考試總不順利,科場屢次失意,後來就在家設館教教學生和孩子讀書,把希望寄托在兒子們身上。
他家是一處三進的小瓦院,算不上很 富裕 ,至多相當個中農,年成不好的時候,日子過得就很緊張。他的孫子李鴻章曾揭過家裡的"老底子",曾在信中和他弟弟鶴章懷舊時說道"前吾祖父窮且困,至年終時,索債者如過江之鯽。祖父無法以償,惟有支吾以對。支吾總非長久之計,即向親友商借,借無還期,亦漸為親友所厭。其時幸有姻太伯父周菊初者,稍有積蓄,時為周濟,並勸祖父以勤儉,並亟命兒孫就學,吾祖父從其言,得有今日……"(《李鴻章家書》)。可見早年李家日子並不好過。但是李殿華心氣很高,立志讓四個兒子都能讀書做官,飛黃騰達,光宗耀祖。為此,不惜工本地請來科場高手當家庭教師,助兒子們攻讀、備考。
四個兒子中總算小兒子李 文安 實現了父親的理想,於 江南 鄉試中舉,四年後又考中了進士,從而躋身於京城袞袞諸官之列,使李家這個淝水邊的中農之家,一夜之間"以科甲奮起,遂為廬郡望族"(《廬州府志》)。李 文安 即是這個家族走出 安徽 、走向官場、走向京城、走向沿海的第一人,是李家有家譜記載的前七代人中,惟一的一個進士。
考中進士在當時十分了得!多少人苦讀一輩子也不得入其門。李鴻章的淮軍將領中,只有劉秉璋一個人是進士。他的同黨唐殿魁、唐定奎家,打仗能行,讀書不行,二百年間,整個唐氏家族只考中了一個秀才,所以他的後代唐德剛先生正話反說"考進士考不中是正常的,而考中是不正常的"(唐德剛《晚清七十年》)。全國每四年才有一次考進士的機會,每次只有百餘名幸運者能夠登榜。可見科舉之難"難於上青天"。
↑李文安公祠 李 文安 早年讀書讀得很苦。他在兄弟中排行最小,從小身體很弱。別人家聰明的孩子四歲就開始啟蒙了,他到八歲才讀書。到了十三歲。別人都有考上秀才的了,而他才讀完"四書"和"毛詩"。父親望著他直發愁,沒看出他是個大器晚成型的人才,還以為他貪玩不用功,就叫大兒子李文煜來督陣,專門管著他讀書。李文煜科場也不順心,考中秀才後就再無長進,也學父親的樣子,在家開館收徒教書。李文煜對待弟弟很嚴格,每年正月初三就開學,一直要念到大年夜為止,毫不放鬆。畢竟嚴師出高徒,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結果李 文安 中了舉而大哥未中,幾年後李 文安 又中了進士,而他幾個哥哥都名落孫山。
不過李 文安 也費了大力,他苦讀到三十五歲那年(1834)才 江南 鄉試中舉。在這之前,他已經歷了十數年的寒燈煎熬,期間也當教書先生,或收徒,或館於人家,但自己的功課絕不放鬆。中舉後又過了四年,終於考中了進士,這時他已快四十了,度過了他的人生的大半截(據李 文安 《都門望雲思鄉賦》)。
↑李文安公祠 但最要緊的還是他的"命"好。他這個進士中的不早也不晚,正好與數年後大紅大紫的曾國藩同一年考中,這種關係過去稱為"同年"。在那個時代,這是一種極其微妙又極其重要的人際關係,從"實惠"的意義上說,遠遠超過了同鄉、同學、同族,甚至超過同胞的關係,因為同時考中進士就意味著要同時做官,有著共同的聯繫和參照。初做京官的他們無形中就是一個整體,除了他們的考官,他們之間往往比官場上的其他人更親近,更能夠理所當然地相互幫忙,相互利用。
李 文安 性格比較內向,"資性中下",但他萬事心中有數,眼力不差,同年中始終與曾國藩拉得挺緊。那時曾國藩不過是個普通的京官,初任翰林院侍講學士、內閣學士,不過是個編編史書的閑官,後來才當上禮部、兵部、吏部侍郎(相當於今天的副部長)。而李 文安 早早地就安排兩個兒子李瀚章和李鴻章去拜曾為師,跟其學"經世之學",一旦到了他們要奮發進身的時候,就派上大用場了。這大概是李 文安 貢獻給他的家族的最高智慧。
↑李文安公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