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澳洲,既定情愫的一封褪色情書


附帶一點點彩蛋:





————————————————你當我是一條分割線吧————————————————



Lakes Entrance 顧名思義,湖與海的接口處,有時候你可能會愛上英文這種簡單直接而又頗有意義的命名法,畢竟簡潔也是一種美吧。這個小鎮其實也挺平平無奇的,但是作為路途休息站卻挺適合的,它位於 悉尼 至 墨爾本 的約三分二路途位置,可以作為到達 墨爾本 前的一站歇腳地。
還附贈了美麗的湖海景色,誰又不愛呢?





這裡大概提一提,澳洲這邊的 漢堡 薯條可樂派系美食品牌,大致分為經典的麥當勞、肯德基,還有上述的Hungry Jack’s 以及另一個以一隻紅色公雞作Logo的品牌,我們簡稱之作“紅雞”。
麥當勞依舊是這邊快樂餐里的老大,分店隨處可見,好比國內之 蘭州 拉麵、“五百強” 沙縣 、豬腳飯等等快餐店。然而個人覺得比起另外幾家,老麥是口味最差的,但偶爾我們也會在加油站點上一些咖啡、飲品之類的。
肯德基,對比國內的“ 開封 菜”那些花里胡哨的新品和聯動,這裡的KFC更加專註於炸雞,一份熱辣辣的雞翅盒裡每一塊炸雞都迸溢出香炸的雞油,簡直是外脆內嫩的最好詮釋,外殼不乾不燥,只留給你每一口的香脆。“咔嚓”一聲當牙齒穿過脆皮,嫩幼而不失彈性的肉感即刻從牙尖反饋至大腦,竄起滿口的“快樂”滋味。
反觀Hungry Jack's 和紅雞,則更偏向肉食派,滿口的厚實牛肉餅,以及快煎帶來的各種煙油感,給予你更極致的肉食快感。


話題似乎一下子扯遠了,一談及鄉村,“美食”之情不禁延開,畢竟無論如何,一落入村鎮地帶,你就沒有太多熟食的選擇,所以在整趟的路途上,飲食帶給我們一行人的印象實在太深。無關口味、美味,這就是割捨不去的一片回憶。
嘗一口大塊肉,賞一片寧靜天地,感受雙重的快樂,卸去旅途的疲憊,沉浸而去吧。


————————————————你當我是一條分割線吧————————————————

其實也都對,但是對於我們自駕的旅者來說,城市馬路、道路的九曲十八彎才是我們遇到的第一個問題,以及第一印象。進入City,很多道路分岔交接,指示不明,最麻煩的還是地圖導航往往分辨不出到底應該去往哪條道路,當你還在糾結的時候,路口已經與你擦身錯過。等待你的是一個十幾公里遠的掉頭路。


晦氣的話題就讓它終止吧,有緣的話大家可以親自去感受一下。
墨爾本 ,作為與 悉尼 作為同門競爭關係的兩座兄弟城市,展現的方方面面對比 悉尼 毫不遜色。但作為旅者來說,或許更多數人會喜歡 墨爾本 這座魅力百態的城市更多,畢竟藝術之都也不是隨意說說。




墨爾本 對比 悉尼 有一個明顯的標誌,街道上隨處可見各種各樣花俏、五彩繽紛,或是建築外表裝點了各式裝飾。強烈的幾何感、色彩感讓人目不暇接,如同舞會穿著華服鬥艷的女士,恨不得使勁全力展現出自己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