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容makiori】以色列~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
GOLAN HEIGHTS WINERY是 戈蘭高地 北面很大的葡萄酒廠,專門設立了體驗中心,
門口是佈置精美的小花園,還有示範性的幾株葡萄,碩果纍纍,
步入大堂是一個葡萄酒的銷售中心,各種各樣的酒擺得琳琅滿目,還有許多酒器,
大廳里有掛圖介紹整個格蘭高地葡萄酒產出的情況,還擺著幾斤木頭樁子展示啤酒塞的來歷,
掛圖上甚至還顯示整個酒莊不同海拔線上葡萄園的溫度、濕度等信息。
每年的8月到11月期間,是生產葡萄酒最旺的季節。 大廳裡人湊夠了一定的數量的時候,出來了一位傳統猶太裝束的講解人員,
飛快的語速和抑揚頓挫的音調講述著格蘭高地葡萄酒釀造的歷史和今天,
跟隨著講解人員還參觀了葡萄酒的儲藏倉庫,一進去就讓我冷的直打哆嗦。 最後的節目當然是品酒,品了三種酒,一個紅,一個白,還有一個甜酒。
再配以起司作為點綴和輔助,這裡正好講解下喝葡萄酒為啥要搭配起司,
因為葡萄酒的香氣和果味都能因奶酪而變得更加濃厚,收斂性也會變得不明顯,
用大白話說,就是喝起來不那麼“澀”,奶酪雖然不能讓白葡萄酒的甜味更明顯,卻可以改善它的香味。“簡而言之,當你喝葡萄酒時,無論配哪種奶酪,都會感覺酒更好喝。 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最後一種甜的酒,非常適合自己小酌,一瓶不貴也就200多元。 採法特對於 中國 游客來說是比較陌生,這座位於上加利利地區的偏僻城市卻被許多歐美人推崇,
旅游時尚網站《孤獨星球》甚至將其評選為世界上最美的小鎮之一,
在 以色列 ,採法特的地位不同凡響。它與 耶路撒冷 、 太巴列 和 希伯倫 同列猶太教的四大聖城之一。
耶路撒冷 是火城,代表情感; 太巴列 是 水城 ,代表智慧; 希伯倫 是土城,代表身體;採法特是氣城,代表精神。 歐萊巷則是全城最長的巷子,幾乎從山頂一直蜿蜒到山腳。
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當時 英國 人曾試圖用這條巷子把矛盾日益尖銳的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區隔開,
如今有名的採法特藝術家區就位於過去阿拉伯人的居住區,它在歐萊巷的東南側。
這個區域的房子相對簡陋些,但一間間畫室和工坊在藝術品的裝點下卻氤氳著淡定與優雅,
一如這裡隨處可見的鳶尾花,沁人心脾,我之所以推薦這裡純粹是這裡猶太人的藝術氣息,
在這裡,你會看到猶太人的藝術品,油畫,雕塑等等,甚至是現代藝術品的東西,
毫不誇張的說,我看了幾家店就對猶太人驚人的藝術天賦給折服,完美的色彩搭配運用,
出乎意料大開腦洞的想法設計,讓我對這片藝術街區著了魔,可惜藝術品禁止對其拍照, 拐角處一個哈瑞迪猶太人的女孩,看見我後膽怯的躲在了旁邊的父親身邊,
這裡說說 以色列 的哈瑞迪猶太人,他們是極端正統猶太人是猶太教中最保守的一支,
男的從小接受宗教教育,之後研習宗教經典,女的養育孩子,也可能工作,
他們完全不計劃生育,家裡孩子大約十個上下,大街上經常看到“一串”孩子,
由於常規文化教育的缺失和人口眾多,因此他們生活很困苦,大致是 以色列 最貧困的一類人。
這類人也不用交稅,還經常領國家補助,甚至還能免除兵役制度,所以經常和世俗猶太人發生衝突,
說的不好聽點,就是打著宗教名義,逃避各種義務並且享受政府福利的一群寄生群體,
在人頭決定政治的政體下,高生育就意味著話語權,而哈瑞迪人不講究計劃生育,
因此世俗 以色列 人很擔心多年後日益壯大的哈阿迪教派對常規生活產生影響,
日常生活上穿傳統服飾,黑衣黑帽,大毛帽子,形色匆匆,和其他世俗人、旅游者沒啥交集。 以色列 的哈瑞迪小孩在14歲前,僅學習少許的外語、數學等知識,然後進入“葉什瓦(猶太教中級宗教學校)”學習猶太教經典直到18歲。完婚以後進入“卡勒爾(猶太教高級宗教學校)”,此後一生以研習《 托拉 》(指《聖經·舊約》前五捲,也叫《摩西五經》)和《塔木德》等宗教典籍為業,美其名曰“研習神諭的純潔人生”。在哈瑞迪看來,“神諭”已經包羅 萬象 ,學習其他任何知識無絲毫價值。他們拒斥現代科學和人文知識,不完全排斥某些現代工具,卻要求使用時必須符合教法。 以色列 有商家專門出售“哈瑞迪手機”和“哈瑞迪電腦”,除了通話和收發郵件,其他功能一概沒有,至於看影視劇和上網那當然絕對禁止。因此在我們眼裡,哈瑞迪是全世界猶太人中的奇葩人群,他們思想極度保守,對任何異質觀念及生活方式缺乏包容性,衣著打扮還停留在18世紀 東歐 ,思想觀念還在中世紀。目前,哈瑞迪雖然只占總人口10%,但他們的孩子在全國學齡兒童中已占到22%,照現在這個生育速度,2050年左右,哈瑞迪將占人口的25%至30%,2075年有可能過半,也許那個時候就是 以色列 的最大危機。 要不是這裡沒塗上藍色的顏料,不然我真的就認為這裡是 摩洛哥 舍夫沙萬 的翻版,
如果單純為了看藝術品而來,我真的願意專門來一趟這裡,雖然這些價格真的不菲,
隨便一幅畫都能賣個幾千乃至上萬元。 採法特附近還有幾個國家公園,我們游玩的時候遇到一些初中生,
看見我們的到來,他們展現出豐富的肢体語言和熱情的笑容,
一句“你好”,就讓讓我們倍感親切…… 空中花園和雅法老城的記憶從 戈蘭高地 回 特拉維夫 的路上,我們特地去看了一下海發的 空中花園 ,
巴哈伊花園(Bahai Gardens),被稱作 空中花園 ,是一個年輕宗教的聖地,
宗教和建築的歷史都不長,已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 整座花園自山腳至山頂長達1公里,垂直高度約225米,最大坡度約63度。
依 卡梅爾 山而建,共有19層,2001年才完工,08年便列為了世界遺產。
為什麼是19層呢?因為在巴哈伊教里一年分19個月,每個月19天。
這是一座極具波斯風情的花園,白色 大理 石中軸線臺階兩側,對稱裝點著綠樹、彩花、水池、雕塑等。 雖然是免費的,但每次進入都需要經過安檢,同時不能吸煙不能吃口香糖進入,
中間部分是巴哈伊花園的精華部分,中心是巴孛陵寢,金色半球形穹頂位於40米高的乳白色聖殿之上,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聖殿的一小部分可以開放,無處不在的精緻,但空間非常小。最頂端的部分只開放了一個觀景平臺,只能信徒進入花園,是俯瞰花園與 地中海 的絕美角度。 我們從 特拉維夫 出發,最後又回到了原點,
這個 以色列 最現代繁華和開放的城市,讓我們感受到與之前所不一樣的氛圍,
第一個要去看的就是 拉賓 廣場,這個廣場是 以色列 前總理 拉賓 的名字來命名,
1995年11月4日的夜晚,在 特拉維夫 的 和平 廣場,前 以色列 總理 拉賓 ,進行了他人生最後一次 和平 演講。演講結束,總理和全場聚會群眾高唱一支古老贊頌 和平 的歌曲。就在 拉賓 即將離開的時候,一個猶太極右分子竟然在很近的地方衝出來,朝他開了數槍……. 1962年, 拉賓 曾指揮著名的“六日戰爭”,大勝 埃及 、 約旦 和 敘利亞 。使得此次戰役成為軍事史上的經典。 在長達數年的 中東 之戰中, 拉賓 都是一名驍勇善戰的將士,一心求勝,以致殺人不眨眼。經過多年的流血和戰爭, 拉賓 終於悟出,爭鬥不可能換來永久 和平 ,只能助長相互間更加刻骨的仇恨。1992年, 拉賓 再度擔任國家總理,毅然告別過去。懷著昔日奮戰沙場的勇氣,投入了與昔日仇敵共創 中東 和平 的新戰鬥中去。這樣觀念上的徹底轉變,對軍人出身的 拉賓 來說,是多麼的難能可貴!後來,他同 巴勒斯坦 簽署了一系列“土地換 和平 ”的協議。在當時 美國 總統的斡旋下,與阿拉法特握手白宮草坪的瞬間,已被定格為歷史經典鏡頭。
拉賓 的做法,遭到 以色列 極右派的極力反對,因為顛沛流離幾千年的猶太民族,把奪回的領土看的比什麼都重要。這也是猶太人能夠幾千年沿襲自己宗教傳統,寧死不歸順其他人的習性所致。他們認為 拉賓 這樣做是叛徒行為。時至今日,還有相當一部分猶太人認為刺殺 拉賓 的凶手是英雄。 在 拉賓 遇刺的現場,地面上有幾個銅質的圓盤,標識著當時現場 拉賓 、刺客、以及佩雷斯等官員們以及保鏢們的位置。牆上還有一個鐵板,告示著謀殺現場刺客開槍時的情形。從張鐵板圖上可以看到,當時刺客幾乎是貼著 拉賓 開槍!戒備森嚴的條件下,刺客居然能如此近距離的行刺,真是匪夷所思!
凶手叫埃米爾,是個法學院的學生。他的刺殺行為完全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在法庭上說:“ 以色列 的 和平 隱藏著災難,殺死 拉賓 是必須的。儘管暗殺不符合我的個性,但政府擁有一切權力,我除了這樣做,實在沒有其他的選擇,我準備為此付出代價。”
以色列 沒有死刑,埃米爾被判終生監禁。監獄外有個姑娘自願嫁給他,並且為他生了個兒子。據說前段時間,埃米爾還提出申請,要出獄去參加兒子的割禮,沒有被批准。 由此可見, 和平 的真正到來實在是太難了…… 特拉維夫 最值得玩的就是具有4000多年曆史的 雅法老城 了,經歷過火與血的洗禮,
這裡的一草一木、一門一窗、每個建築、每個角落都散髮出別樣的藝術風情,
許多知名和不知名的藝術家在這裡開辦了工作室,還有許多個性小店和時尚餐廳,
完全就是採法特藝術家街區的翻版,當然這裡無疑名氣更加大了許多 連喵星人都在這裡慵懶的睡著午覺,“雅法”這個美麗的名稱來源,有多種解釋。猶太傳統認為,在毀滅萬物的大洪水消退後,幸免於難的諾亞的兒子雅弗建立了這一城市,人們因故以他的名字將該城命名為"雅弗",後來讀音慢慢演變成雅法。還有人認為,“雅法”是希伯來語“美麗”一詞的諧音,因為這裡風景絕佳,秀麗如畫。 最高處的一塊小高地上佇立著一座雅緻的白色石雕——The Statue of Faith(信念門)。繞著信念門轉圈細細端詳,這石雕各個角度看起來都不相同,總體感覺是由眾多人體和動物相互疊合,經密集擠壓成型。人體和動物輪廓清晰但又分不清界限。信仰之門講述了三個猶太故事,只記住了中間“替罪羊”的故事。《舊約》里,神要試探亞伯拉罕是否忠誠,神諭要他殺死自己的獨生兒子作為獻祭。亞伯拉罕毫不猶豫地帶兒子來到指定的地方,他讓隨從等在山下,自己領著兒子到小山上,綁起來準備殺死。結果這時神顯靈了,他的刀舉起來卻砍不下去,最後只好改用一隻山羊代替他兒子祭了神。這也就是“替罪羊”的來歷。 站在雅法公園的最高處,從這裡可以一覽雅法城和遠處的 特拉維夫 市區,有著四千年滄桑歷史的古城雅法,看上去依然還是那樣的美,那樣的年青,那樣的迷人。雅法雖屢經戰亂但依然流光溢彩,它現在已成為一座具有高品位文化和藝術特色的旅游城,已經是 特拉維夫 市夜生活的重要所在。 在 聖彼得 教堂前方不遠的一條小路上,有這樣一座小木橋,叫做The Wishing Bridge(許願橋)。橋兩邊欄桿的木質橫梁上每隔一段就鑲著一塊金屬雕像,有十二塊,代表了十二星座。指示牌上面寫道“An ancient legend holds that anyone boarding the bridge, holds tis zodiac sign and looks at the sea ---- their wish will come true”,翻譯成中文就是“古老的傳說中,任何人只要懷著自己願望登上橋,持有自己星座標記,並且望向大海,那麼就能實現心中的願望”。看來人類文化中,美好願景的實現一直是共通的主題,無分國籍無分你我。
門口是佈置精美的小花園,還有示範性的幾株葡萄,碩果纍纍,
步入大堂是一個葡萄酒的銷售中心,各種各樣的酒擺得琳琅滿目,還有許多酒器,
大廳里有掛圖介紹整個格蘭高地葡萄酒產出的情況,還擺著幾斤木頭樁子展示啤酒塞的來歷,
掛圖上甚至還顯示整個酒莊不同海拔線上葡萄園的溫度、濕度等信息。
每年的8月到11月期間,是生產葡萄酒最旺的季節。 大廳裡人湊夠了一定的數量的時候,出來了一位傳統猶太裝束的講解人員,
飛快的語速和抑揚頓挫的音調講述著格蘭高地葡萄酒釀造的歷史和今天,
跟隨著講解人員還參觀了葡萄酒的儲藏倉庫,一進去就讓我冷的直打哆嗦。 最後的節目當然是品酒,品了三種酒,一個紅,一個白,還有一個甜酒。
再配以起司作為點綴和輔助,這裡正好講解下喝葡萄酒為啥要搭配起司,
因為葡萄酒的香氣和果味都能因奶酪而變得更加濃厚,收斂性也會變得不明顯,
用大白話說,就是喝起來不那麼“澀”,奶酪雖然不能讓白葡萄酒的甜味更明顯,卻可以改善它的香味。“簡而言之,當你喝葡萄酒時,無論配哪種奶酪,都會感覺酒更好喝。 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最後一種甜的酒,非常適合自己小酌,一瓶不貴也就200多元。 採法特對於 中國 游客來說是比較陌生,這座位於上加利利地區的偏僻城市卻被許多歐美人推崇,
旅游時尚網站《孤獨星球》甚至將其評選為世界上最美的小鎮之一,
在 以色列 ,採法特的地位不同凡響。它與 耶路撒冷 、 太巴列 和 希伯倫 同列猶太教的四大聖城之一。
耶路撒冷 是火城,代表情感; 太巴列 是 水城 ,代表智慧; 希伯倫 是土城,代表身體;採法特是氣城,代表精神。 歐萊巷則是全城最長的巷子,幾乎從山頂一直蜿蜒到山腳。
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當時 英國 人曾試圖用這條巷子把矛盾日益尖銳的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區隔開,
如今有名的採法特藝術家區就位於過去阿拉伯人的居住區,它在歐萊巷的東南側。
這個區域的房子相對簡陋些,但一間間畫室和工坊在藝術品的裝點下卻氤氳著淡定與優雅,
一如這裡隨處可見的鳶尾花,沁人心脾,我之所以推薦這裡純粹是這裡猶太人的藝術氣息,
在這裡,你會看到猶太人的藝術品,油畫,雕塑等等,甚至是現代藝術品的東西,
毫不誇張的說,我看了幾家店就對猶太人驚人的藝術天賦給折服,完美的色彩搭配運用,
出乎意料大開腦洞的想法設計,讓我對這片藝術街區著了魔,可惜藝術品禁止對其拍照, 拐角處一個哈瑞迪猶太人的女孩,看見我後膽怯的躲在了旁邊的父親身邊,
這裡說說 以色列 的哈瑞迪猶太人,他們是極端正統猶太人是猶太教中最保守的一支,
男的從小接受宗教教育,之後研習宗教經典,女的養育孩子,也可能工作,
他們完全不計劃生育,家裡孩子大約十個上下,大街上經常看到“一串”孩子,
由於常規文化教育的缺失和人口眾多,因此他們生活很困苦,大致是 以色列 最貧困的一類人。
這類人也不用交稅,還經常領國家補助,甚至還能免除兵役制度,所以經常和世俗猶太人發生衝突,
說的不好聽點,就是打著宗教名義,逃避各種義務並且享受政府福利的一群寄生群體,
在人頭決定政治的政體下,高生育就意味著話語權,而哈瑞迪人不講究計劃生育,
因此世俗 以色列 人很擔心多年後日益壯大的哈阿迪教派對常規生活產生影響,
日常生活上穿傳統服飾,黑衣黑帽,大毛帽子,形色匆匆,和其他世俗人、旅游者沒啥交集。 以色列 的哈瑞迪小孩在14歲前,僅學習少許的外語、數學等知識,然後進入“葉什瓦(猶太教中級宗教學校)”學習猶太教經典直到18歲。完婚以後進入“卡勒爾(猶太教高級宗教學校)”,此後一生以研習《 托拉 》(指《聖經·舊約》前五捲,也叫《摩西五經》)和《塔木德》等宗教典籍為業,美其名曰“研習神諭的純潔人生”。在哈瑞迪看來,“神諭”已經包羅 萬象 ,學習其他任何知識無絲毫價值。他們拒斥現代科學和人文知識,不完全排斥某些現代工具,卻要求使用時必須符合教法。 以色列 有商家專門出售“哈瑞迪手機”和“哈瑞迪電腦”,除了通話和收發郵件,其他功能一概沒有,至於看影視劇和上網那當然絕對禁止。因此在我們眼裡,哈瑞迪是全世界猶太人中的奇葩人群,他們思想極度保守,對任何異質觀念及生活方式缺乏包容性,衣著打扮還停留在18世紀 東歐 ,思想觀念還在中世紀。目前,哈瑞迪雖然只占總人口10%,但他們的孩子在全國學齡兒童中已占到22%,照現在這個生育速度,2050年左右,哈瑞迪將占人口的25%至30%,2075年有可能過半,也許那個時候就是 以色列 的最大危機。 要不是這裡沒塗上藍色的顏料,不然我真的就認為這裡是 摩洛哥 舍夫沙萬 的翻版,
如果單純為了看藝術品而來,我真的願意專門來一趟這裡,雖然這些價格真的不菲,
隨便一幅畫都能賣個幾千乃至上萬元。 採法特附近還有幾個國家公園,我們游玩的時候遇到一些初中生,
看見我們的到來,他們展現出豐富的肢体語言和熱情的笑容,
一句“你好”,就讓讓我們倍感親切…… 空中花園和雅法老城的記憶從 戈蘭高地 回 特拉維夫 的路上,我們特地去看了一下海發的 空中花園 ,
巴哈伊花園(Bahai Gardens),被稱作 空中花園 ,是一個年輕宗教的聖地,
宗教和建築的歷史都不長,已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 整座花園自山腳至山頂長達1公里,垂直高度約225米,最大坡度約63度。
依 卡梅爾 山而建,共有19層,2001年才完工,08年便列為了世界遺產。
為什麼是19層呢?因為在巴哈伊教里一年分19個月,每個月19天。
這是一座極具波斯風情的花園,白色 大理 石中軸線臺階兩側,對稱裝點著綠樹、彩花、水池、雕塑等。 雖然是免費的,但每次進入都需要經過安檢,同時不能吸煙不能吃口香糖進入,
中間部分是巴哈伊花園的精華部分,中心是巴孛陵寢,金色半球形穹頂位於40米高的乳白色聖殿之上,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聖殿的一小部分可以開放,無處不在的精緻,但空間非常小。最頂端的部分只開放了一個觀景平臺,只能信徒進入花園,是俯瞰花園與 地中海 的絕美角度。 我們從 特拉維夫 出發,最後又回到了原點,
這個 以色列 最現代繁華和開放的城市,讓我們感受到與之前所不一樣的氛圍,
第一個要去看的就是 拉賓 廣場,這個廣場是 以色列 前總理 拉賓 的名字來命名,
1995年11月4日的夜晚,在 特拉維夫 的 和平 廣場,前 以色列 總理 拉賓 ,進行了他人生最後一次 和平 演講。演講結束,總理和全場聚會群眾高唱一支古老贊頌 和平 的歌曲。就在 拉賓 即將離開的時候,一個猶太極右分子竟然在很近的地方衝出來,朝他開了數槍……. 1962年, 拉賓 曾指揮著名的“六日戰爭”,大勝 埃及 、 約旦 和 敘利亞 。使得此次戰役成為軍事史上的經典。 在長達數年的 中東 之戰中, 拉賓 都是一名驍勇善戰的將士,一心求勝,以致殺人不眨眼。經過多年的流血和戰爭, 拉賓 終於悟出,爭鬥不可能換來永久 和平 ,只能助長相互間更加刻骨的仇恨。1992年, 拉賓 再度擔任國家總理,毅然告別過去。懷著昔日奮戰沙場的勇氣,投入了與昔日仇敵共創 中東 和平 的新戰鬥中去。這樣觀念上的徹底轉變,對軍人出身的 拉賓 來說,是多麼的難能可貴!後來,他同 巴勒斯坦 簽署了一系列“土地換 和平 ”的協議。在當時 美國 總統的斡旋下,與阿拉法特握手白宮草坪的瞬間,已被定格為歷史經典鏡頭。
拉賓 的做法,遭到 以色列 極右派的極力反對,因為顛沛流離幾千年的猶太民族,把奪回的領土看的比什麼都重要。這也是猶太人能夠幾千年沿襲自己宗教傳統,寧死不歸順其他人的習性所致。他們認為 拉賓 這樣做是叛徒行為。時至今日,還有相當一部分猶太人認為刺殺 拉賓 的凶手是英雄。 在 拉賓 遇刺的現場,地面上有幾個銅質的圓盤,標識著當時現場 拉賓 、刺客、以及佩雷斯等官員們以及保鏢們的位置。牆上還有一個鐵板,告示著謀殺現場刺客開槍時的情形。從張鐵板圖上可以看到,當時刺客幾乎是貼著 拉賓 開槍!戒備森嚴的條件下,刺客居然能如此近距離的行刺,真是匪夷所思!
凶手叫埃米爾,是個法學院的學生。他的刺殺行為完全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在法庭上說:“ 以色列 的 和平 隱藏著災難,殺死 拉賓 是必須的。儘管暗殺不符合我的個性,但政府擁有一切權力,我除了這樣做,實在沒有其他的選擇,我準備為此付出代價。”
以色列 沒有死刑,埃米爾被判終生監禁。監獄外有個姑娘自願嫁給他,並且為他生了個兒子。據說前段時間,埃米爾還提出申請,要出獄去參加兒子的割禮,沒有被批准。 由此可見, 和平 的真正到來實在是太難了…… 特拉維夫 最值得玩的就是具有4000多年曆史的 雅法老城 了,經歷過火與血的洗禮,
這裡的一草一木、一門一窗、每個建築、每個角落都散髮出別樣的藝術風情,
許多知名和不知名的藝術家在這裡開辦了工作室,還有許多個性小店和時尚餐廳,
完全就是採法特藝術家街區的翻版,當然這裡無疑名氣更加大了許多 連喵星人都在這裡慵懶的睡著午覺,“雅法”這個美麗的名稱來源,有多種解釋。猶太傳統認為,在毀滅萬物的大洪水消退後,幸免於難的諾亞的兒子雅弗建立了這一城市,人們因故以他的名字將該城命名為"雅弗",後來讀音慢慢演變成雅法。還有人認為,“雅法”是希伯來語“美麗”一詞的諧音,因為這裡風景絕佳,秀麗如畫。 最高處的一塊小高地上佇立著一座雅緻的白色石雕——The Statue of Faith(信念門)。繞著信念門轉圈細細端詳,這石雕各個角度看起來都不相同,總體感覺是由眾多人體和動物相互疊合,經密集擠壓成型。人體和動物輪廓清晰但又分不清界限。信仰之門講述了三個猶太故事,只記住了中間“替罪羊”的故事。《舊約》里,神要試探亞伯拉罕是否忠誠,神諭要他殺死自己的獨生兒子作為獻祭。亞伯拉罕毫不猶豫地帶兒子來到指定的地方,他讓隨從等在山下,自己領著兒子到小山上,綁起來準備殺死。結果這時神顯靈了,他的刀舉起來卻砍不下去,最後只好改用一隻山羊代替他兒子祭了神。這也就是“替罪羊”的來歷。 站在雅法公園的最高處,從這裡可以一覽雅法城和遠處的 特拉維夫 市區,有著四千年滄桑歷史的古城雅法,看上去依然還是那樣的美,那樣的年青,那樣的迷人。雅法雖屢經戰亂但依然流光溢彩,它現在已成為一座具有高品位文化和藝術特色的旅游城,已經是 特拉維夫 市夜生活的重要所在。 在 聖彼得 教堂前方不遠的一條小路上,有這樣一座小木橋,叫做The Wishing Bridge(許願橋)。橋兩邊欄桿的木質橫梁上每隔一段就鑲著一塊金屬雕像,有十二塊,代表了十二星座。指示牌上面寫道“An ancient legend holds that anyone boarding the bridge, holds tis zodiac sign and looks at the sea ---- their wish will come true”,翻譯成中文就是“古老的傳說中,任何人只要懷著自己願望登上橋,持有自己星座標記,並且望向大海,那麼就能實現心中的願望”。看來人類文化中,美好願景的實現一直是共通的主題,無分國籍無分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