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容makiori】以色列~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

店鋪也基本都是科技發明或者藝術畫廊等,逼格是相當高,
猶太人獨有的藝術天賦在這裡表現的淋漓盡致,很多作品看到了就邁不動腳步。


新一代的80後、90後幾乎再也沒經歷過戰爭的恐懼, 和平 對於他們而言,顯得更加彌足珍貴。


配合 中東 餅夾在其中,填飽肚子問題不大,有的 沙拉 小菜味道還是接受不能。


不過,註定有一部分國家的人與這座聖城徹底無緣,宗教的對立伴隨著歷史的發展,
也許會無休無止的持續下去……

是耶穌蒙難和複活的地方,裡面有三個教會,六個宗派聯合掌管,管理的方式實在有趣,
每個釘子、每根蠟燭、每塊石頭都要登記在案,各有所屬,如果一個燈泡壞了都不能隨便換,
真要換的話,需要所有宗派的人全部退出教堂,然後找工人換好完畢,再所有人進入才行,
至於拖地的拖把都嚴格地規定不能越過彼此間所劃定的界線,而更特別的是,
教堂的鑰匙由一個穆斯林望族掌管,每天來開門,成為了他們的神聖職責。



耶穌遇難躺的石板就在這裡,這已經成為了基督教頂禮膜拜的鎮教法寶了,
靠近過去,氣氛頓時肅穆甚至有一絲悲憫,壓的我有點喘不過氣,
毫不誇張的說,我甚至都覺得這裡有結界的存在,靠近石板方圓幾米內,
都會情不自禁的被影響,只見信徒們紛紛圍繞著石板,面無表情非常的莊嚴肅穆。


相傳上面撒有耶穌的血,引來全世界的基督教徒在此跪拜,甚至小聲的哭泣,
很多人也帶了家人的衣服過來在石頭上來回搓,據說能為家人帶來好的運氣,
接著,信徒會俯身親吻聖石,雙手趴在石板上,額頭緊密的貼在上面,虔誠著做著禱告。


即使不是信徒 比如 我,看到這些耳熟能詳的著名物品,呈現在面前的時候,
內心也是難以言喻的,之後再深入瞭解越多的宗教背景,獲得的感觸也就會越多。

耶穌的周圍聚集了悲傷的人們,凝視這幅畫不由得一種哀傷從心底涌出,


耶穌墓在 聖墓教堂 的最中心,空間狹小,每次只允許進幾個人,如果要進去參觀需要排數個小時,
裡面不允許拍照,所以我也沒打算排隊參觀,看著站在門口排隊的信徒,我長嘆一聲。



前一個教派唱完,會移動位置換地方繼續唱,後一個教派就緊接著過來唱,
彼此之間互不干涉,互補影響實在是有趣的很,信徒們手持一本聖經一個蠟燭,
微弱的燈光伴隨著神聖的禱告聲,我頓時感到一陣頭皮發麻,仿佛被牧師施展了“凈化”
腳步也變得輕盈的起來,相機調成靜音模式,生怕打擾他們。



從莊嚴肅穆的 聖墓教堂 走出來,陽光燦爛下,是鮮活的 耶路撒冷 。 哭牆~猶太民族的嘆息之牆《聖鬥士星矢》冥王篇最終章,青銅五小強最終面臨了大BOSS冥王哈迪斯,
只不過在打最終BOSS前遇到了一堵牆,這座牆就是“嘆息之牆”
何為嘆息之牆?在冥界的靈魂眼看著極樂凈土就在前面卻被阻隔著,望著為之嘆息。
而猶太人的嘆息之牆就是現在的哭牆,哭牆對面就是曾經被毀滅的猶太人聖殿。

大圓頂高54米,直徑24米,清真寺呈八角形,自公元7世紀修建以來,一千多年裡幾經翻修,
1994年由 約旦 國王侯賽因出資650萬美元為其覆蓋上了176磅24K純金箔,
圓頂清真寺 由木屋頂變成了陽關下閃閃發光的金色穹頂,承載了穆斯林的虔誠與興盛,
目前,該清真寺由 以色列 穆斯林委員會管理,只允許穆斯林進入。

很多人說哭牆是第二聖殿西面的牆,但其實不然。第二聖殿在公元70年就完全被 羅馬 人毀了,因為希律王所建的風格就是什麼都大、什麼都豪華,如今的哭牆實際上是聖殿所建的舞臺西面的擁壁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