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許之地這本書,寫盡了人的每一種悲歡 / 以色列冬日紀行
序以色列 來自一個約定。
當文明開始,應許之地的故事也就開始了。可是要怎麼樣的一片土地,才能稱得上一份承諾,記錄在民族的史詩里代代相傳?所謂“應許”,是篤信終將收穫,卻又總隔一層未知的迷霧。因此她不能是一片貧瘠的沙漠,連文明的種子都枯萎;也不能是大河滋養的沃土,興衰成敗都太瞭然。應許之地要有海,海風吹來自由和勇敢;也得有山,山上的人與神交心。背山面海,生活就既充滿澎湃,又有份信念。我想,把自己的土地稱為“應許之地”的民族,骨子裡是浪漫的,他們不求掃平六合,建立怎樣的千秋功業,他們愛的只是腳下這片土地,想在平凡的生活里種下一點期許,堅守一份相信。
只是期許未必如願,信念常有例外,這個世界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容得下一塊應許之地的。於是之後的悲歡,似乎也不那麼值得提起了。只是寫故事的人離開了這裡,但故事本身是不會停止的。
然後就是兩千年的歲月流轉,人們來了又去。直到 以色列 人又回到這片應許之地,人們才真正開始讀懂這本書。書里 地中海 的風吹過 特拉維夫 ,書里記載 耶路撒冷 的每一塊磚瓦,書里從春意盎然的海岸,一路走到廣袤無垠的沙漠。這個民族因承諾而生,可再怎樣期盼安寧,也都已經流離兩千年了,記憶都成了詩。應許之地曾經裝載過的生活碎片,也在歲月之中變幻了模樣。只是山海未變,應許依然。往事不可追,但是只要約定還在,就總能期許著、相信著, 以色列 人是這樣想的。又或許,從兩千年前開始,在那個大地神思流轉的時代,這根本就是所謂“應許之地”的本意。
兩千年前的故事已成了書,但兩千年後的故事還沒完,完不了。
【What to expect】
特拉維夫 -雅法丨雅法老城、 白城 、漫行 特拉維夫
北部丨 海法 一日游
內蓋夫丨貝都因人營地、馬薩 達日 出、死海
耶路撒冷 丨聖墓教堂詳解、安息日游舊城、大衛塔燈光秀、大屠殺紀念館
吃在 以色列 丨 以色列 美食詳解、街頭探店神器
實用信息
以色列的十個瞬間
——從雅法望向 特拉維夫 ,雖是冬日,“春天的小丘”春意盎然。海風微冷,石板路更顯陰寒,游人與海鷗都奔向陽光底下取暖。很難想象在這樣的陽光普照里,這個民族曾經歷六次 中東 戰事,兩千年的大流散,幾十萬人的顛沛與苦難。 ↑雅法老城 ——在雅法的海邊,等一場 地中海 的落日。四千年的港口,過盡千帆,多少人與事隱沒在了海風日夜吹拂的街巷裡。等到信念成了約定,悲歡成了史詩,海岸與落日仍好像從未改變。 ↑雅法老城 ——建立 特拉維夫 的猶太先驅們,銅像被立在 羅斯 柴爾德大街之上,溫柔凝視這座在 地中海 畔從無到有,繁榮而開放的世界都會。 ↑特拉維夫 —— 海法 下雨了。車水馬龍,從空中花園一路流入海港。 ↑巴哈伊空中花園 ——從貝都因人的營地出發,清晨六點登上馬薩達,沒有看到日出,卻也收穫了一座沒有游客的”空城“。億萬年來荒蕪的沙漠,兩千年前悲壯的戰火,腳下是風沙侵蝕了的城池,遠處是北風冷冽的死海。粗獷的沙礫之上,這隻鳥要從哪裡飛來? ↑馬薩達國家公園 —— 原以為 耶路撒冷 到處都洋溢著神性莊嚴,沒想到也是一樣的市井煙火。這樣更好。教堂里的信徒齊聲祝禱,街巷依然多國語言油膩叫賣,舊城禮帽肅穆經文排布,興許也是 義烏 的重洋遠渡。突然就覺得世界 大同 。 ↑耶路撒冷 —— 安息日的西牆不許拍照,少了這層分心,反而更好入鄉隨俗,男左女右,將祝福寫在紙片,用力摁進擁擠的磚縫。石磚寒氣入骨,裡面是一次次無聲祝禱,一場場長歌當哭。當一面牆載下了那麼多的期許、渴望、淚水與無言,它本身便成了聖殿。 ↑西牆 ——大衛塔博物館白天是博物館,夜裡是大衛塔。遙想大衛王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意氣風發之時,那是不是 以色列 最好的時光? ↑大衛塔博物館 ——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外,一棵落葉的樹,此刻世界靜默無言。 ↑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 —— 特拉維夫 人愛狗,因而這裡的狗都是加大版的,不止是質量,還有數量。 ↑特拉維夫
雅法丨文明開始的海港深夜從 香港 起飛,到達 特拉維夫 時天色矇矇亮。因為 以色列 和周邊國家特殊的外交關係,從東亞飛抵 特拉維夫 的飛機都要先繞行 土耳其 ,經 地中海 進入 以色列 領空,於是降落時便可一覽 特拉維夫 的全景。 特拉維夫 是在雅法老城外發展起來的現代都會,也堪稱 以色列 最有活力,最開放的城市,萬家的燈火整夜閃亮。 ↑特拉維夫本古里安機場 從機場出來,我們卻不先去拜訪 特拉維夫 ,而是直奔雅法老城。雅法建城四千年,是人類文明最早的港口之一,一代又一代人就在這 地中海 的港灣邊起航、靠岸,在依山而建的老城裡生活。這裡每一棟房子的地基,底下都是自神話時代開始,古 以色列 國、 埃及 、波斯、 羅馬 、阿拉伯……一次一次建造而又被毀滅的雅法城的積澱。 ↑雅法老城 在希伯來聖經里,雅法是從海路前往 耶路撒冷 的必經之地。有著這樣優越的地理位置,便如同其他 中東 名城一樣,成了周邊各 新興 帝國的必爭之地。歷經幾千年的戰火硝煙,直到二戰後 以色列 復國,這座海港才重新回到猶太民族的掌控之中。
話說, 以色列 也是 中東 最包容開放的國度,這家的主人就在國旗下麵掛上彩虹旗~ ↑雅法老城 老城裡的房子,黃白色的外牆,天藍色的欄桿,街道都用十二星座命名。但是小巷狹窄曲折,要找到自己星座的那條路也並非易事。 ↑雅法老城 斑駁的牆壁,每一塊泛黃的磚好像都承載了說不完的故事,在專屬於 地中海 的藍天之下,靜默無言。 ↑雅法老城 雅法依山面海而建,這個臺階就是城市最繁華的入口。這個廣場的底下還有雅法歷史博物館,裡面存放了很多在老城挖掘出來的文物。 ↑雅法老城 這裡的每條路似乎都指向 地中海 ,誤打誤撞居然就走到了海岸邊上,冬天的 以色列 ,晴天是稀缺資源,於是很多當地人都到海邊享受悠閑午後。 ↑雅法老城 除了歷史街區,雅法在最近幾年也逐漸成了藝術家和文藝青年們的聚集地,藝術創作是老城的活化項目中的重點。走過一個街角,常常就能看到一些天馬行空的塗鴉,或是很有創意的小店,當然也有海邊酒吧和小巷裡隱匿的地道食店。總之雅法是個適合慢慢去探索的小城市。 ↑雅法老城 在雅法的海邊走一走~實在舒服! ↑雅法老城 如今的雅法港已經搬到 特拉維夫 ,雅法只剩下眾多 希腊 富豪的私人游艇停靠。從海岸線也能看出相比起遠處 特拉維夫 的高樓林立,雅法古老而緩慢。帶著四千年的故事的城市是走不快的,但雅法只想留在這些故事里,用陽光與海浪,用石頭砌成的街道,用古城鐘樓的鐘聲,等每一個來到雅法的人找到自己的那個星座。 ↑雅法老城 冬天的 以色列 日落很早,大概五點鐘海面就已經鋪滿晚霞了。陽光一走,海邊的人群也都散去,雅法的故事落幕。 ↑雅法老城 特拉維夫丨白城歲月陽光普照的一天,從拜訪Google在 特拉維夫 的辦公室開始。參觀過後,就可以在 白城 的街頭走一走。登高遠眺, 特拉維夫 的天際線已經儼然國際都會的模樣,路上車水馬龍,摩天大樓一棟接一棟,這座歷史幾乎於 以色列 復國史相重合的 新城 市,也和 以色列 一起迎接著機遇與繁榮。 ↑特拉維夫 ↑特拉維夫 特拉維夫 這個 白城 的稱號,來自於它市中心成片的包豪斯風格建築。包豪斯不是一個建築師(我也是查資料才知道!),而是 德國 一所藝術學校,校園裡的建築都強調實用主義,拋棄了繁複的裝飾,但簡潔有現代感的構造,朴實而具幾何感的外立面,卻創造出了一種獨特的極簡美感。受這個思潮影響, 特拉維夫 也建造了大量外形 方正 ,外牆都用簡單的白色粉刷的房子。在今天看來,這種風格非但毫不過時,還很有美感,給 特拉維夫 贏得了“ 白城 ”的美譽。
走在 羅斯 柴爾德大道上,兩邊都是小而精美的藝術館或咖啡廳。街上的行人也都穿著時尚,在充滿藝術感的街區流連。 ↑白城 ↑白城 這片區域很多有趣的小店,從門口望進去就已經非常吸引人。有種滿了綠植的咖啡廳、正用壁爐現烤著麵包的烘焙店、眾多本地人打卡的 意大利 冰淇淋店……行人遛著狗經過,在某家小店前停留; 地中海 的海風吹進街巷裡,兩旁的行道樹就都沙沙作響。這裡的開放和多元讓人仿佛置身於 歐洲 街頭,而不是新聞里戰火連天的 中東 。如果有更多時間的話,真應該放慢腳步,好好看看這裡的包豪斯建築和特色小店,這才是生活在 特拉維夫 。 ↑白城 從 羅斯 柴爾德大街再往南走,能到達一片叫做佛羅倫丁(Florentin)的街區。與市中心的整潔典雅不同,這裡明顯更為雜亂市井,街頭隨處可見的塗鴉,用色構圖大膽,表現的主題也是緊貼社會問題。這是 特拉維夫 的另一面,在高雅的 白城 之外,叛逆戲謔的街頭藝術也正在展現其生命力。 ↑白城 ↑特拉維夫 雖然語言不通,但還是很能感覺到這些塗鴉中的生命力。不同於南美街頭塗鴉對城市秩序徹頭徹尾的解構, 特拉維夫 的塗鴉都帶有猶太人的個性:用更隱忍睿智的方式表現著創作者的思考。塗鴉本身是種對現代城市理念的背叛,但在 特拉維夫 卻不會顯得過於髒亂差,而是僅作為社區的一種元素,反倒讓開始衰敗的老城區重新煥發活力。這需要城市裡每一方的欣賞與剋制。管理者為創作留下了足夠的自由空間,市民的精神世界也充滿了人文關懷和藝術修養,這樣的城市實在是太宜居了。 ↑特拉維夫
當文明開始,應許之地的故事也就開始了。可是要怎麼樣的一片土地,才能稱得上一份承諾,記錄在民族的史詩里代代相傳?所謂“應許”,是篤信終將收穫,卻又總隔一層未知的迷霧。因此她不能是一片貧瘠的沙漠,連文明的種子都枯萎;也不能是大河滋養的沃土,興衰成敗都太瞭然。應許之地要有海,海風吹來自由和勇敢;也得有山,山上的人與神交心。背山面海,生活就既充滿澎湃,又有份信念。我想,把自己的土地稱為“應許之地”的民族,骨子裡是浪漫的,他們不求掃平六合,建立怎樣的千秋功業,他們愛的只是腳下這片土地,想在平凡的生活里種下一點期許,堅守一份相信。
只是期許未必如願,信念常有例外,這個世界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容得下一塊應許之地的。於是之後的悲歡,似乎也不那麼值得提起了。只是寫故事的人離開了這裡,但故事本身是不會停止的。
然後就是兩千年的歲月流轉,人們來了又去。直到 以色列 人又回到這片應許之地,人們才真正開始讀懂這本書。書里 地中海 的風吹過 特拉維夫 ,書里記載 耶路撒冷 的每一塊磚瓦,書里從春意盎然的海岸,一路走到廣袤無垠的沙漠。這個民族因承諾而生,可再怎樣期盼安寧,也都已經流離兩千年了,記憶都成了詩。應許之地曾經裝載過的生活碎片,也在歲月之中變幻了模樣。只是山海未變,應許依然。往事不可追,但是只要約定還在,就總能期許著、相信著, 以色列 人是這樣想的。又或許,從兩千年前開始,在那個大地神思流轉的時代,這根本就是所謂“應許之地”的本意。
兩千年前的故事已成了書,但兩千年後的故事還沒完,完不了。
【What to expect】
特拉維夫 -雅法丨雅法老城、 白城 、漫行 特拉維夫
北部丨 海法 一日游
內蓋夫丨貝都因人營地、馬薩 達日 出、死海
耶路撒冷 丨聖墓教堂詳解、安息日游舊城、大衛塔燈光秀、大屠殺紀念館
吃在 以色列 丨 以色列 美食詳解、街頭探店神器
實用信息
以色列的十個瞬間
——從雅法望向 特拉維夫 ,雖是冬日,“春天的小丘”春意盎然。海風微冷,石板路更顯陰寒,游人與海鷗都奔向陽光底下取暖。很難想象在這樣的陽光普照里,這個民族曾經歷六次 中東 戰事,兩千年的大流散,幾十萬人的顛沛與苦難。 ↑雅法老城 ——在雅法的海邊,等一場 地中海 的落日。四千年的港口,過盡千帆,多少人與事隱沒在了海風日夜吹拂的街巷裡。等到信念成了約定,悲歡成了史詩,海岸與落日仍好像從未改變。 ↑雅法老城 ——建立 特拉維夫 的猶太先驅們,銅像被立在 羅斯 柴爾德大街之上,溫柔凝視這座在 地中海 畔從無到有,繁榮而開放的世界都會。 ↑特拉維夫 —— 海法 下雨了。車水馬龍,從空中花園一路流入海港。 ↑巴哈伊空中花園 ——從貝都因人的營地出發,清晨六點登上馬薩達,沒有看到日出,卻也收穫了一座沒有游客的”空城“。億萬年來荒蕪的沙漠,兩千年前悲壯的戰火,腳下是風沙侵蝕了的城池,遠處是北風冷冽的死海。粗獷的沙礫之上,這隻鳥要從哪裡飛來? ↑馬薩達國家公園 —— 原以為 耶路撒冷 到處都洋溢著神性莊嚴,沒想到也是一樣的市井煙火。這樣更好。教堂里的信徒齊聲祝禱,街巷依然多國語言油膩叫賣,舊城禮帽肅穆經文排布,興許也是 義烏 的重洋遠渡。突然就覺得世界 大同 。 ↑耶路撒冷 —— 安息日的西牆不許拍照,少了這層分心,反而更好入鄉隨俗,男左女右,將祝福寫在紙片,用力摁進擁擠的磚縫。石磚寒氣入骨,裡面是一次次無聲祝禱,一場場長歌當哭。當一面牆載下了那麼多的期許、渴望、淚水與無言,它本身便成了聖殿。 ↑西牆 ——大衛塔博物館白天是博物館,夜裡是大衛塔。遙想大衛王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意氣風發之時,那是不是 以色列 最好的時光? ↑大衛塔博物館 ——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外,一棵落葉的樹,此刻世界靜默無言。 ↑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 —— 特拉維夫 人愛狗,因而這裡的狗都是加大版的,不止是質量,還有數量。 ↑特拉維夫
雅法丨文明開始的海港深夜從 香港 起飛,到達 特拉維夫 時天色矇矇亮。因為 以色列 和周邊國家特殊的外交關係,從東亞飛抵 特拉維夫 的飛機都要先繞行 土耳其 ,經 地中海 進入 以色列 領空,於是降落時便可一覽 特拉維夫 的全景。 特拉維夫 是在雅法老城外發展起來的現代都會,也堪稱 以色列 最有活力,最開放的城市,萬家的燈火整夜閃亮。 ↑特拉維夫本古里安機場 從機場出來,我們卻不先去拜訪 特拉維夫 ,而是直奔雅法老城。雅法建城四千年,是人類文明最早的港口之一,一代又一代人就在這 地中海 的港灣邊起航、靠岸,在依山而建的老城裡生活。這裡每一棟房子的地基,底下都是自神話時代開始,古 以色列 國、 埃及 、波斯、 羅馬 、阿拉伯……一次一次建造而又被毀滅的雅法城的積澱。 ↑雅法老城 在希伯來聖經里,雅法是從海路前往 耶路撒冷 的必經之地。有著這樣優越的地理位置,便如同其他 中東 名城一樣,成了周邊各 新興 帝國的必爭之地。歷經幾千年的戰火硝煙,直到二戰後 以色列 復國,這座海港才重新回到猶太民族的掌控之中。
話說, 以色列 也是 中東 最包容開放的國度,這家的主人就在國旗下麵掛上彩虹旗~ ↑雅法老城 老城裡的房子,黃白色的外牆,天藍色的欄桿,街道都用十二星座命名。但是小巷狹窄曲折,要找到自己星座的那條路也並非易事。 ↑雅法老城 斑駁的牆壁,每一塊泛黃的磚好像都承載了說不完的故事,在專屬於 地中海 的藍天之下,靜默無言。 ↑雅法老城 雅法依山面海而建,這個臺階就是城市最繁華的入口。這個廣場的底下還有雅法歷史博物館,裡面存放了很多在老城挖掘出來的文物。 ↑雅法老城 這裡的每條路似乎都指向 地中海 ,誤打誤撞居然就走到了海岸邊上,冬天的 以色列 ,晴天是稀缺資源,於是很多當地人都到海邊享受悠閑午後。 ↑雅法老城 除了歷史街區,雅法在最近幾年也逐漸成了藝術家和文藝青年們的聚集地,藝術創作是老城的活化項目中的重點。走過一個街角,常常就能看到一些天馬行空的塗鴉,或是很有創意的小店,當然也有海邊酒吧和小巷裡隱匿的地道食店。總之雅法是個適合慢慢去探索的小城市。 ↑雅法老城 在雅法的海邊走一走~實在舒服! ↑雅法老城 如今的雅法港已經搬到 特拉維夫 ,雅法只剩下眾多 希腊 富豪的私人游艇停靠。從海岸線也能看出相比起遠處 特拉維夫 的高樓林立,雅法古老而緩慢。帶著四千年的故事的城市是走不快的,但雅法只想留在這些故事里,用陽光與海浪,用石頭砌成的街道,用古城鐘樓的鐘聲,等每一個來到雅法的人找到自己的那個星座。 ↑雅法老城 冬天的 以色列 日落很早,大概五點鐘海面就已經鋪滿晚霞了。陽光一走,海邊的人群也都散去,雅法的故事落幕。 ↑雅法老城 特拉維夫丨白城歲月陽光普照的一天,從拜訪Google在 特拉維夫 的辦公室開始。參觀過後,就可以在 白城 的街頭走一走。登高遠眺, 特拉維夫 的天際線已經儼然國際都會的模樣,路上車水馬龍,摩天大樓一棟接一棟,這座歷史幾乎於 以色列 復國史相重合的 新城 市,也和 以色列 一起迎接著機遇與繁榮。 ↑特拉維夫 ↑特拉維夫 特拉維夫 這個 白城 的稱號,來自於它市中心成片的包豪斯風格建築。包豪斯不是一個建築師(我也是查資料才知道!),而是 德國 一所藝術學校,校園裡的建築都強調實用主義,拋棄了繁複的裝飾,但簡潔有現代感的構造,朴實而具幾何感的外立面,卻創造出了一種獨特的極簡美感。受這個思潮影響, 特拉維夫 也建造了大量外形 方正 ,外牆都用簡單的白色粉刷的房子。在今天看來,這種風格非但毫不過時,還很有美感,給 特拉維夫 贏得了“ 白城 ”的美譽。
走在 羅斯 柴爾德大道上,兩邊都是小而精美的藝術館或咖啡廳。街上的行人也都穿著時尚,在充滿藝術感的街區流連。 ↑白城 ↑白城 這片區域很多有趣的小店,從門口望進去就已經非常吸引人。有種滿了綠植的咖啡廳、正用壁爐現烤著麵包的烘焙店、眾多本地人打卡的 意大利 冰淇淋店……行人遛著狗經過,在某家小店前停留; 地中海 的海風吹進街巷裡,兩旁的行道樹就都沙沙作響。這裡的開放和多元讓人仿佛置身於 歐洲 街頭,而不是新聞里戰火連天的 中東 。如果有更多時間的話,真應該放慢腳步,好好看看這裡的包豪斯建築和特色小店,這才是生活在 特拉維夫 。 ↑白城 從 羅斯 柴爾德大街再往南走,能到達一片叫做佛羅倫丁(Florentin)的街區。與市中心的整潔典雅不同,這裡明顯更為雜亂市井,街頭隨處可見的塗鴉,用色構圖大膽,表現的主題也是緊貼社會問題。這是 特拉維夫 的另一面,在高雅的 白城 之外,叛逆戲謔的街頭藝術也正在展現其生命力。 ↑白城 ↑特拉維夫 雖然語言不通,但還是很能感覺到這些塗鴉中的生命力。不同於南美街頭塗鴉對城市秩序徹頭徹尾的解構, 特拉維夫 的塗鴉都帶有猶太人的個性:用更隱忍睿智的方式表現著創作者的思考。塗鴉本身是種對現代城市理念的背叛,但在 特拉維夫 卻不會顯得過於髒亂差,而是僅作為社區的一種元素,反倒讓開始衰敗的老城區重新煥發活力。這需要城市裡每一方的欣賞與剋制。管理者為創作留下了足夠的自由空間,市民的精神世界也充滿了人文關懷和藝術修養,這樣的城市實在是太宜居了。 ↑特拉維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