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見日本 兩人關西自由行(全乾貨 京都 奈良 大阪)
清水寺 都是 京都 旅游必去之地,團隊游人數較多,因此要想靜靜觀賞 清水寺 ,一定要趁早。 清水寺 的入口在清水阪的盡頭,長長的清水阪兩側都是商鋪,但是由於時間太早,商鋪還都未開張。 沿著長長的清水阪上山。
沿著長長的清水阪上山。
仁王門是 清水寺 的正門,由於1467~1476年的戰爭而燒毀,但在16世紀初被重建,2003年重新修繕。 從西門這裡看的西山的日落非常棒,是 京都 屈指可數的晚陽名勝古跡,日落時有很多參拜者駐足。臺階前側的龍(上圖前側被圍起來黑色的龍),是我在此次 日本 游中,唯一一次見到的 中國 龍的形象。西門的象鼻子的造型也很有特點。 三重塔: 日本 國內最大的三重塔。
清水寺 本堂正在維修,據說要維修到2020年。外部是看不到的,但是裡面可以進,但也是立著腳手架,不妨礙參拜,但影響拍照。 此圖來自柯南《迷宮十字路》,本堂及其清水舞臺的樣子,大致就是這樣吧。
清水寺 本堂的清水舞臺是在特別的法會向觀音獻上藝能的場所,自古以來,雅樂、能、狂言、歌舞伎等 日本 傳統藝術都在這個地方上演。
(上邊的示意圖與我的照片左右方向相反)
清水寺 本堂建在音羽山的陡峭的懸崖上,傳統工法的純木質結實結構,支撐著在正殿前面延伸的清水舞臺。這是一種被稱為“懸建”的傳統工法,以格子的方式形成抗震性高的結構。延伸出來的清水舞臺高約13米,支撐舞臺的是18根柱子,選用樹齡在400年以上的樹木。從清水舞臺眺望 京都 的街道景色是很美麗的,春季時櫻花爛漫,秋季時紅楓颯爽。 日本 的很多古建築的屋頂都不是瓦片的,由於當時瓦片的燒造技術並不是很成熟,瓦片並沒有廣泛運用,並且常年地震,輕型的屋頂很受歡迎,所以很多建築都使用這種檜樹皮來建造屋頂,因此也形成了這種 日本 獨特的建築樣式。 遠眺三重塔。 音羽的瀧:是 清水寺 的開創的起源,也是寺名的由來。這道瀑布一分為三,三個源流分別代表著健康、學業和姻緣,也有說代表智慧、婚姻、 長壽 ,還有說法是代表智慧、健康、 長壽 ,在網上查了一下,眾說紛雲。據說取一瓢一飲而下,願望就會達成的哦,但是不能貪心,只能選一股泉水哦。 這裡林立各種石佛,是曾經供奉在 京都 各町內的地藏 菩薩 。在明治的“廢佛毀釋”之際,為了避免扔掉,由市民親手運到了 清水寺 。
有意思的是,寺廟裡套著小小的神社是常見形式。這個地主神社就在 清水寺 的本堂旁邊,小小的,但是據說神社中這兩塊石頭有神力,如果一個人心裡想著一個人、閉著眼從一塊石頭走到另一塊石頭,說明姻緣能成,所以很多 日本 人都來此排隊走一走。我們來得太早了,神社還沒開門,看到有游客在門口,神職人員把門打開讓我們一覽神社內部。
從 清水寺 出來,在很小的路口看到的。如果有車從停車場出來,會停在路口,等所有的車和行人走過去才會開出來。我們發現,當車停在路口時,這個燈就會亮,提醒過路車輛“會有車出來哦”。 大谷本廟臨時決定來這裡的,離 清水寺 不遠。庭院不大,游客不多,但頗有氣勢。側邊有大廳寫著“納骨室”,有當地人進進出出,應該是安放遺骨的地方。 左側紅色屋頂是佛殿,右側白色屋頂的是讀經所,兩個大殿挨得如此緊密,屋頂嚴絲合縫。 大谷本廟 明著堂。朴素卻厚重的唐破風樣式。
三十三間堂太震撼,給我印象極其深刻,極其推薦,只可惜內部不能照相。
開門時間 : 8時~17時(11月16日~3月:9時~16時),年中無休。
門票:600円。入內參觀要脫鞋。
官網: ******
(如果你看了官網的照片,你會想去的) 三十三間堂 正式名稱為蓮華王院,為 天台 宗寺院。主建築物呈長方形,因大殿被立柱隔為三十三間而被稱為 三十三間堂 。堂內本尊是高約3.3米的千手觀音坐像,1000尊觀音立像在10排階梯狀的臺階上整齊地排列著,非常震撼。兩側是28部天神像和風、雷等神立像。其本堂建築、觀音坐像、二十八部眾立像、風神雷神像,均被列為 日本 國寶。 三十三間堂 曾被大火燒毀,現存的殿堂為文永三年(1266)所重建。
這種長方形的殿堂形式是非常少見的,從感官上說更像是為了契合內部整齊排列的觀音像而設計。外部朴實無華的樣式,與內部金光燦燦的觀音像,形成了強烈的視覺反差。可以說, 三十三間堂 的震撼度是此次行程中最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的。 京都國立博物館門票:520円(有特別展時票價會增加,具體票價、開館時間等詳見下麵官網網址)
******
官網: ******
每周一、年末年初休館(周一為節假日時開館,次日周二休館)
前臺有導游機出租,1台500円。 ↑京都國立博物館 要想瞭解歷史文化,博物館還是要參觀的。館內是不允許照相,拿出手機也是不允許的。雖然大多數文物旁邊都有包括中文在內的多種文字介紹,但是遇到一些問題還是習慣性的拿出手機想百度一下,剛剛掏出來就被制止了。後來我來看累了坐在大廳最邊上的長凳上想Google一下下一站去哪兒,剛剛拿出手機屏幕還沒亮,就又被制止了。我們向管理員解釋不是要拍照,她們向我們比劃說明使用手機是不允許的,還一直不停的向我們道歉。我還看到有位西方人在素描,也被制止了。
說實話,館內沒有太多令我驚艷的文物,尤其是早期。因為相近的文化,很容易將之與同時期的 中國 比,無論從製造精細度或者畫工或者意境,都和 中國 相差甚遠,凡是看得上的都是 中國 的。(甚至在一開始參觀的時候,我開玩笑說,這簡直就是青銅與王者的區別。)後來 日本 直到發展出自己的文化方向後,才有一點點特殊的內容吸引我,但基本也是源於它的“不同”,而不是它的精細與美。但沿著時間的刻度去一步一步的看,可以感受到 日本 文化最初的“不如”,之後的“學”,再之後的“獨”,慢慢形成如今的“匠”,其努力程度和發展之迅速也是讓我們刮目相看的。
但是我們沒有趕上什麼特展,趕上特展應該會有很好看的文物吧。 八阪神社我們到達 八阪神社 的時候,已經是游客多的時候了,其實,不管什麼時候這裡都是游客最多的,這裡是 日本 全國約三千座 八阪神社 之總本社,它的愛稱是“祇園さん”。
其實,每年7月的祇園祭是 八阪神社 最熱鬧的時候,屆時神社外的四條通會實行交通管制,人山人海的游客和本地人會步行到此,而神社內就像美食節一般,可以品嘗到各式各樣的 日本 小吃,還有許多吸引眼球的節慶裝飾。可惜,我們又沒有趕上,但是對於不喜歡過於熱鬧的我來說,8月的八阪已經很熱鬧了。能看到很多和服小姐姐過來祈福、請御守、請玉朱印、寫繪馬、求簽,和拍照。
八阪神社 官網: ****** 📖“官幣 大社 ”:近代神社分類中的一類。
進入明治時代後,天皇替代幕府掌握了政治實權,明治政府頒佈了近代社格制度,又稱明治社格制。神社最高為“神宮”,下麵分為“官社”“諸社”“無格社”,其中“官社”分為“官幣社”“別格官幣社”“國幣社”,再其中“官幣社”又分大、中、小。(而“神宮”高於所有其它神社,沒有社格的特殊存在)
八阪神社 就是列格最高的“官幣 大社 ”。“官幣 大社 ”由宮內廳供奉幣帛,多為皇室尊崇的神社,主祭神多為皇室或功臣。
當然,以上說的是近代神社分類方法,在古代、中世、現代,神格的分類方式各有不同。感興趣的可以自行百度~ 本殿。看見有巫女進出,衣著和《犬夜叉》里的“桔梗”一模一樣,一瞬間似乎進入了二次元。不允許給巫女照相的,請自行腦補吧!後來發現各個神社都有巫女,只是頭上發飾是不同的。
大家在排隊祈福。一般祈福是要投入“賽錢”,估計是類似於香火錢,網上說一般投入5円,據說是“5円”的日語發音有很好的意思意義,(5円相當於人民幣約3角錢),所以找零錢時把5円留起來吧。 舞殿。神社的中央是舞殿,面對著本殿。舞殿上掛滿了這種白色的燈籠,上邊寫滿了人名和公司名,都是給神社奉納過的。
鴨川上,忘了這叫什麼橋了,重要是天很藍。 為什麼黏黏的東 西和 紅豆放在一起就這麼好吃~~~ 京都 很多小停車場,一般停不到10輛車,很多小的停車場就停幾輛車,還有很多是在建築物的1樓,有2~3個停車位。照片上這種是相當大的停車場了,這種兩層的利用率很高。
料理:和牛 烤肉誤打誤撞的一家,提前查過“宏”烤肉是網紅店,有很多級別也有很多家。但是當天我們本來是要去吃一家河豚料理的,結果跟著地圖七拐八拐就找不到了,正在搜索時發現旁邊這家不就是有名的烤肉店嗎。門臉很小,要是找還真不容易找到。那就吃這個吧,雖然不是級別最好的,但是味道、肉質都不錯,很多當地年輕人下班過來吃,性價比還是不錯的。 節日:七夕祭正好趕上七夕期間,鴨川旁放了很多竹編燈籠、很多彩燈樹,彩燈樹上寫著各個幼兒園的名字,樹上的小手工都是幼稚園的小朋友做的,真是全民的節日啊。鴨川旁邊還有人在發七夕祭的活動傳單,還有很多著和服的男男女女,真是感受到大家對節日的熱愛。
沿著長長的清水阪上山。
仁王門是 清水寺 的正門,由於1467~1476年的戰爭而燒毀,但在16世紀初被重建,2003年重新修繕。 從西門這裡看的西山的日落非常棒,是 京都 屈指可數的晚陽名勝古跡,日落時有很多參拜者駐足。臺階前側的龍(上圖前側被圍起來黑色的龍),是我在此次 日本 游中,唯一一次見到的 中國 龍的形象。西門的象鼻子的造型也很有特點。 三重塔: 日本 國內最大的三重塔。
清水寺 本堂正在維修,據說要維修到2020年。外部是看不到的,但是裡面可以進,但也是立著腳手架,不妨礙參拜,但影響拍照。 此圖來自柯南《迷宮十字路》,本堂及其清水舞臺的樣子,大致就是這樣吧。
清水寺 本堂的清水舞臺是在特別的法會向觀音獻上藝能的場所,自古以來,雅樂、能、狂言、歌舞伎等 日本 傳統藝術都在這個地方上演。
(上邊的示意圖與我的照片左右方向相反)
清水寺 本堂建在音羽山的陡峭的懸崖上,傳統工法的純木質結實結構,支撐著在正殿前面延伸的清水舞臺。這是一種被稱為“懸建”的傳統工法,以格子的方式形成抗震性高的結構。延伸出來的清水舞臺高約13米,支撐舞臺的是18根柱子,選用樹齡在400年以上的樹木。從清水舞臺眺望 京都 的街道景色是很美麗的,春季時櫻花爛漫,秋季時紅楓颯爽。 日本 的很多古建築的屋頂都不是瓦片的,由於當時瓦片的燒造技術並不是很成熟,瓦片並沒有廣泛運用,並且常年地震,輕型的屋頂很受歡迎,所以很多建築都使用這種檜樹皮來建造屋頂,因此也形成了這種 日本 獨特的建築樣式。 遠眺三重塔。 音羽的瀧:是 清水寺 的開創的起源,也是寺名的由來。這道瀑布一分為三,三個源流分別代表著健康、學業和姻緣,也有說代表智慧、婚姻、 長壽 ,還有說法是代表智慧、健康、 長壽 ,在網上查了一下,眾說紛雲。據說取一瓢一飲而下,願望就會達成的哦,但是不能貪心,只能選一股泉水哦。 這裡林立各種石佛,是曾經供奉在 京都 各町內的地藏 菩薩 。在明治的“廢佛毀釋”之際,為了避免扔掉,由市民親手運到了 清水寺 。
有意思的是,寺廟裡套著小小的神社是常見形式。這個地主神社就在 清水寺 的本堂旁邊,小小的,但是據說神社中這兩塊石頭有神力,如果一個人心裡想著一個人、閉著眼從一塊石頭走到另一塊石頭,說明姻緣能成,所以很多 日本 人都來此排隊走一走。我們來得太早了,神社還沒開門,看到有游客在門口,神職人員把門打開讓我們一覽神社內部。
從 清水寺 出來,在很小的路口看到的。如果有車從停車場出來,會停在路口,等所有的車和行人走過去才會開出來。我們發現,當車停在路口時,這個燈就會亮,提醒過路車輛“會有車出來哦”。 大谷本廟臨時決定來這裡的,離 清水寺 不遠。庭院不大,游客不多,但頗有氣勢。側邊有大廳寫著“納骨室”,有當地人進進出出,應該是安放遺骨的地方。 左側紅色屋頂是佛殿,右側白色屋頂的是讀經所,兩個大殿挨得如此緊密,屋頂嚴絲合縫。 大谷本廟 明著堂。朴素卻厚重的唐破風樣式。
三十三間堂太震撼,給我印象極其深刻,極其推薦,只可惜內部不能照相。
開門時間 : 8時~17時(11月16日~3月:9時~16時),年中無休。
門票:600円。入內參觀要脫鞋。
官網: ******
(如果你看了官網的照片,你會想去的) 三十三間堂 正式名稱為蓮華王院,為 天台 宗寺院。主建築物呈長方形,因大殿被立柱隔為三十三間而被稱為 三十三間堂 。堂內本尊是高約3.3米的千手觀音坐像,1000尊觀音立像在10排階梯狀的臺階上整齊地排列著,非常震撼。兩側是28部天神像和風、雷等神立像。其本堂建築、觀音坐像、二十八部眾立像、風神雷神像,均被列為 日本 國寶。 三十三間堂 曾被大火燒毀,現存的殿堂為文永三年(1266)所重建。
這種長方形的殿堂形式是非常少見的,從感官上說更像是為了契合內部整齊排列的觀音像而設計。外部朴實無華的樣式,與內部金光燦燦的觀音像,形成了強烈的視覺反差。可以說, 三十三間堂 的震撼度是此次行程中最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的。 京都國立博物館門票:520円(有特別展時票價會增加,具體票價、開館時間等詳見下麵官網網址)
******
官網: ******
每周一、年末年初休館(周一為節假日時開館,次日周二休館)
前臺有導游機出租,1台500円。 ↑京都國立博物館 要想瞭解歷史文化,博物館還是要參觀的。館內是不允許照相,拿出手機也是不允許的。雖然大多數文物旁邊都有包括中文在內的多種文字介紹,但是遇到一些問題還是習慣性的拿出手機想百度一下,剛剛掏出來就被制止了。後來我來看累了坐在大廳最邊上的長凳上想Google一下下一站去哪兒,剛剛拿出手機屏幕還沒亮,就又被制止了。我們向管理員解釋不是要拍照,她們向我們比劃說明使用手機是不允許的,還一直不停的向我們道歉。我還看到有位西方人在素描,也被制止了。
說實話,館內沒有太多令我驚艷的文物,尤其是早期。因為相近的文化,很容易將之與同時期的 中國 比,無論從製造精細度或者畫工或者意境,都和 中國 相差甚遠,凡是看得上的都是 中國 的。(甚至在一開始參觀的時候,我開玩笑說,這簡直就是青銅與王者的區別。)後來 日本 直到發展出自己的文化方向後,才有一點點特殊的內容吸引我,但基本也是源於它的“不同”,而不是它的精細與美。但沿著時間的刻度去一步一步的看,可以感受到 日本 文化最初的“不如”,之後的“學”,再之後的“獨”,慢慢形成如今的“匠”,其努力程度和發展之迅速也是讓我們刮目相看的。
但是我們沒有趕上什麼特展,趕上特展應該會有很好看的文物吧。 八阪神社我們到達 八阪神社 的時候,已經是游客多的時候了,其實,不管什麼時候這裡都是游客最多的,這裡是 日本 全國約三千座 八阪神社 之總本社,它的愛稱是“祇園さん”。
其實,每年7月的祇園祭是 八阪神社 最熱鬧的時候,屆時神社外的四條通會實行交通管制,人山人海的游客和本地人會步行到此,而神社內就像美食節一般,可以品嘗到各式各樣的 日本 小吃,還有許多吸引眼球的節慶裝飾。可惜,我們又沒有趕上,但是對於不喜歡過於熱鬧的我來說,8月的八阪已經很熱鬧了。能看到很多和服小姐姐過來祈福、請御守、請玉朱印、寫繪馬、求簽,和拍照。
八阪神社 官網: ****** 📖“官幣 大社 ”:近代神社分類中的一類。
進入明治時代後,天皇替代幕府掌握了政治實權,明治政府頒佈了近代社格制度,又稱明治社格制。神社最高為“神宮”,下麵分為“官社”“諸社”“無格社”,其中“官社”分為“官幣社”“別格官幣社”“國幣社”,再其中“官幣社”又分大、中、小。(而“神宮”高於所有其它神社,沒有社格的特殊存在)
八阪神社 就是列格最高的“官幣 大社 ”。“官幣 大社 ”由宮內廳供奉幣帛,多為皇室尊崇的神社,主祭神多為皇室或功臣。
當然,以上說的是近代神社分類方法,在古代、中世、現代,神格的分類方式各有不同。感興趣的可以自行百度~ 本殿。看見有巫女進出,衣著和《犬夜叉》里的“桔梗”一模一樣,一瞬間似乎進入了二次元。不允許給巫女照相的,請自行腦補吧!後來發現各個神社都有巫女,只是頭上發飾是不同的。
大家在排隊祈福。一般祈福是要投入“賽錢”,估計是類似於香火錢,網上說一般投入5円,據說是“5円”的日語發音有很好的意思意義,(5円相當於人民幣約3角錢),所以找零錢時把5円留起來吧。 舞殿。神社的中央是舞殿,面對著本殿。舞殿上掛滿了這種白色的燈籠,上邊寫滿了人名和公司名,都是給神社奉納過的。
鴨川上,忘了這叫什麼橋了,重要是天很藍。 為什麼黏黏的東 西和 紅豆放在一起就這麼好吃~~~ 京都 很多小停車場,一般停不到10輛車,很多小的停車場就停幾輛車,還有很多是在建築物的1樓,有2~3個停車位。照片上這種是相當大的停車場了,這種兩層的利用率很高。
料理:和牛 烤肉誤打誤撞的一家,提前查過“宏”烤肉是網紅店,有很多級別也有很多家。但是當天我們本來是要去吃一家河豚料理的,結果跟著地圖七拐八拐就找不到了,正在搜索時發現旁邊這家不就是有名的烤肉店嗎。門臉很小,要是找還真不容易找到。那就吃這個吧,雖然不是級別最好的,但是味道、肉質都不錯,很多當地年輕人下班過來吃,性價比還是不錯的。 節日:七夕祭正好趕上七夕期間,鴨川旁放了很多竹編燈籠、很多彩燈樹,彩燈樹上寫著各個幼兒園的名字,樹上的小手工都是幼稚園的小朋友做的,真是全民的節日啊。鴨川旁邊還有人在發七夕祭的活動傳單,還有很多著和服的男男女女,真是感受到大家對節日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