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個灰的去騰衝Ⅱ


大學畢業後又在 上海 就職併成家立業
受攝影人的影響和家庭客棧的發展
他將自家的家庭客棧掛在了論壇上
攝影、戶外圈流傳甚廣
久而久之
老二則成了掌柜


農家樂遍地開花
從六年前的四十多間房
發展到現在近百戶人家有四百多間房的規模

受堂兄老二的影響
從原先的三間標房發展到現在的八間房
新增了五間精緻家庭房
因其擅長瓦工、木工
增設的房屋自己親力親為一手操辦
現如今
也成了銀杏村旺季時一房難求的店家


及其烹飪一桌好菜的賢內助
將其農家樂經營得有聲有色
伴著這輪金秋
一種自給自足的幸福感
無不洋溢在散滿銀杏葉的院落里

主人心裡是一種滿足感
在這樣一家普普通通的農家院落里
著實體會到了那一葉銀杏帶給他們無限的幸福感


憨厚朴實的一位70後
與老三是同胞兄弟
但院落緊鄰老二家
僅四間客房
略許顯得門庭冷落些

不停地關註著朋友圈
電話聯絡著一波又一波客源
唯獨老 大關 註著適逢立冬祭祖的事
第二天大清早地就起來殺豬
忙碌著祭祀活動

正好老大騎著摩托才返家
看見我們的到來
急忙招呼著他的閨女揣茶送水果
一臉喜出望外




我們喝著茶聊著天
老大則默默地抽著煙
卻在忽然間
想起來圈裡養幾隻小白兔可供我的小閨女一樂
就在這院子里銀杏樹下
沐浴在秋天的暖陽里
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展現在我們眼前
此時此景
老大站在旮旯處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而是走進一個關於銀杏的夢境里
人與自然才是這個夢境的主角
相輔相成
缺一不可

老大的院落里
銀杏金黃
燦爛無比
我們可以隨意地聊聊家常
喝喝茶
吃著銀杏果子等小吃
也可以無所事事地發會獃
看著銀杏樹下那快樂的孩子
才發現
這樣一種美好就這樣不期而遇

雖朴實無華
但靜謐夢幻

景區開始收門票了
自駕車輛不得入內了
等等諸如關於旅游開發的問題
游客們抱怨著銀杏村沒有一點人情味了
也有人說
如今的銀杏村不如以往那般美了
商業化程度快把那片金黃色的銀杏海洋給淹沒了
但是我卻想說
讓我們以一顆平常心去善待周圍的一切
說不定拐角之處
也能發現銀杏自然村
美麗而動人的一面

映射出了銀杏村旅游開發的歷程
有開發旅游勤勞致富的歡喜
但同時也有一份擔憂
修路、築圍人工打造的一道道“風情小院”
煙熏火燎般侵襲著銀杏村脆弱的生態環境


一方人育一方水土
吃水不忘挖井人
“公孫樹”村的這道道風景及其風景背後的故事
耐人尋味
意味深長

欣賞這道美景的同時
更祈盼著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綠水青山就是 金山 銀山
銀杏村的明天一定會更好


我們一路向火山地熱國地質公園駛進
沿途有柱狀節理觀景台
是關於火山地貌一個獨特的景象

遠山即是巍峨的高黎貢山
憑藉著高黎貢山脈的地勢
形成了 騰衝 “冬暖夏涼”的氣候特點
和之地熱溫泉
騰衝 便以“養身養心”的宜居方式吸引著八方賓客

我們來到了一個名叫界頭的鄉鎮
位於高黎貢山腳下
又距 緬甸 邊境僅40公里
一座極邊有農耕小城、
邊陲 江南

因為這裡盛產煙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