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個灰的去騰衝Ⅱ

但是
今天我們來參觀的卻是村頭一家手工造紙人家
名叫結香人家手抄古紙



眼前一位抄紙的工匠
雙手端著竹簾在紙漿里使勁舀
紙膜剎那間留在竹簾上
然後以其熟悉的手法
一層層復疊於紙胚上

仿佛手指與心連通
歲月在紙漿間流淌
不故道多少道工序
才使得一張張成品的紙張呈現眼前
這是一種使命
在工匠手中完成一代又一代的傳承

便是眼前紙張上的紋理與質感
手口相傳
這門技藝才便沿襲至今

但紙張的價格以及銷量
很難想像能維持這家人的生計
況且
留守這門技藝的人往往便是一些老者

也是免費供人參觀
經工作人員介紹
這是一家私人投資開發的博物館
與其說造紙技術的傳承紀念
不如說是一處獨具匠心的特色建築


以當地的木材、竹材和火山石
經精心設計和巧妙構築
從形態上的表現
視覺上的伸展和空間感上的匹配
打造出了博物館與鄉村田園自然融合


博物館又仿佛是一座微型村落
汲取了高黎貢山腳下這座山村世代相傳造紙技藝的營養
由此升華
通過與當下時代生活的結合
促發了新的生命力


很難發現高黎貢山下這樣一座人文田園
當
來年油菜花開的時候
界頭新莊村的這處古法造紙及其博物館
一定會愈發飄香
鮮艷奪目


騰衝 這些年一直在打造高黎貢花海節
其實主會場即在界頭
這些散落在高黎貢山腳下一座座自然村落便是主角
他(她)們以藍天白 雲和 巍巍高黎貢山為背景
將大片的油菜花交織在一起
一個個自然村落點綴其中
勾勒出一幅幅人與自然、花與山村田園的風景畫
另樣風情呢
……
恍惚間
心中又升起一翻波浪
來年春暖花開時
要不相約再打個灰的來 騰衝 吧
界頭見


返回 騰衝 縣城
朋友舉推薦去他家所在的一個村落走走
離縣城不遠
同隸屬於騰越鎮(縣城所在的中心鎮)
一個名叫尚家寨(當地人也稱前董庫)的地方


有人戲稱是一座馬幫馱來的古鎮
一座聞名遐邇的商埠
因而有“小 上海 ”、“琥珀牌坊玉石橋”的美譽
而在尚家寨便有這樣一座馬幫老宅值得一看

這是一個馬幫首領的家
當地赫赫有名的張家老宅
早年做著馬幫的營生
既是趕馬人又是某些商業財團的雇主
奔波於國內乃至 東南亞 各國的多條茶馬古驛道上
日積月累
也造就了自己的財富和家業
眼前的這座大宅便是其中之一
但最後客死於異國他鄉


在那個動蕩的歲月中而免遭一劫
但卻空關了幾十年
九十年代中後期
由其後人(僑鄉)以16萬元變賣給了現在的業主
在其原貌上修繕一新並經營著餐飲生意
營造著馬幫菜的另一個傳奇


走馬串閣樓的典型木結構建築
雕梁畫棟
結合了中原文化和 江南 的建築風格
一派書香門第的範兒
結合當地的飲食文化和馬幫傳奇
使得這座原本陰深詭異的老宅深院煥發出了新的生命力
成為了 騰衝 當地一家頗有名的特色私房菜館

一道道大救駕、馬幫肉等當地菜餚被包裝一新
成了特色佳餚、招牌名菜
價格卻也水漲船高


我們今天權且是這家馬幫老宅的匆匆過客
不過正在 大興 土木工程的尚家寨
緊鄰著 騰衝 縣城的優勢
隨著城市的發展和旅游的開發
即將形成獨具特色的“騰越文化”
進入游人們的眼帘


漫漫古道之上
行進中的極邊商旅特色文化
終將引領馬幫的後人及鄉鄰們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國殤墓園 一份不能忘卻的紀念翌日
經朋友舉薦去滇西抗戰紀念館走一走
就在城區疊水河畔
來鳳 山下
憑個人身份證即可刷臉通過入口處
再經安檢便可不限時參觀
免費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