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南美四國21天之旅——智利篇
秘魯 4天的行程也將匆匆結束。雖然 利馬 是 秘魯 的首都,但是我好像更鐘情於 庫斯科 。不僅因為那裡曾是一個帝國的首都,更是因為那裡有久遠的歷史。為什麼我會喜歡歷史?或是因為太無知,或是真如培根所言“讀史可以明智”。
離開 秘魯 ,我們前往 智利 。
其他幾國可以移步: 巴西 篇: http://www.mafengwo.cn/i/6577694.html
秘魯 篇: http://www.mafengwo.cn/i/6604355.html
阿根廷 篇: http://www.mafengwo.cn/i/6724892.html 第十飛,利馬——聖地亞哥12月25日
早上6點出發前往機場,8:30分登機,9點15飛機起飛,12點左右落地。可是過關盡然用了1個多小時,因為有隊友的包被狗狗聞到,因此被封包等待檢查。檢查結果只是裡面有泡菊花茶的乾菊花,還有因為包包里有瓜子,類似物品都相當於種子是不能入境的。還算好,只是把東西交出來就OK了,並沒有什麼關進小房子罰款什麼的。直到2:25分我們才上大巴(當地時間又往後撥2個多小時),於當地時間傍晚5:07分到達今天的第一個景點——聖母山。 聖母山海拔880米,從山腳下可以乘電纜車直達山頂,也可以沿山間公路徒步登山。我們盡然是排了1個多小時的隊才乘上電纜車的。 聖母山位於 智利 首都聖地亞哥 東北 部的聖克裡斯托瓦爾山上。據說這座山原名是聖克裡斯托瓦爾山,由於有了聖母雕像,所以現在都稱它為聖母山了。 來到山頂,只見上面屹立著一尊聖母 瑪利亞 雕像,雕像坐北朝南,潔白如玉,臉上流露著甜美而溫柔的表情,她伸著雙臂,好像要擁抱整個世界,她在山頂上俯瞰聖地亞哥市容的同時,用她的雙臂庇護著這裡的人民。同時也好像用她伸開的雙臂歡迎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 聖母像建於1903 年,是 法國 著名雕刻家瓦爾多斯內的傑作,雕像高14 米,基座高22.5 米,總高度36.5 米,重37 噸。聖母通體上下像用 大理 石製成,所以非常潔白細膩。據說夜晚的聖母像比白天要好看,在燈光照明下,聖母像更顯得美麗多姿,艷光四射。 據說這是耶穌出生時的情景。難怪有說:“ 智利 的聖母山比 巴西 的耶穌山輩分要高一個層次,因為聖母 瑪利亞 是耶穌的母親,耶穌是 瑪利亞 的兒子”。儘管耶穌山明顯要高於聖母山,但是從輩分上講也真的是聖母山的輩分更高。
聖母山位於 智利 首都聖地亞哥城的 東北 ,馬波喬河畔,它是安第斯山的支脈,1911年開闢為 智利 “首都公園”。
教堂一角 站在山頭,眺望遠處海拔6000多米、白雪皚皚的安第斯山脈,整個聖地亞哥盡收眼底。聖地亞哥市區距離安第斯山僅80公里,東西長40公里,南北長50公里。 聖母 山東 側是繁華市區。在聖母山上俯瞰聖地亞哥,全城景色盡收眼底。聖母山北側是貧民區,沒有高樓。 聖母山是聖地亞哥城裡的第一高地,也是聖地亞哥最主要的標誌和象徵。山上到處樹木蔥翠,花香馥郁。隨處可見各類雕像。 聖母像前的聖女像。藍天白雲下的聖母 瑪利亞 雕像,顯得分外地聖潔、端莊。山上環境幽靜,空氣清新,抬頭仰望聖母,此時此刻,內心竟是如此的平靜、安寧。 下山我們也是乘電纜車。這是電纜車上下兩車的交叉鐵軌道。上山時兩車正好交叉,沒有拍清,下山時故意站在車尾算拍清楚了。 乘電纜車下山途中拍攝的不同角度的聖地亞哥城市建築。在聖母山上2小時後7點我們上大巴,前往 智利 總統府參觀。 智利 是 南美 洲西南部的一個國家,與 秘魯 跟 玻利維亞 接壤,西邊就是太平洋,南邊則與 南極洲 隔海遙遙相望。從隊友帶去的介紹 智利 國家的書中知道,這個國家的特點有——1:是世界上地形最狹長的一個國家,2:是世界聞名的多火山國家,3:是多種多樣氣候條件的國家,4:被稱為“銅的王國”,5:硝石王國( 智利 人稱硝石為“白色珍珠”),6:拉美第一林產品出口大國,世界第五漁業大國,7:世界五大葡萄產國之一,有聞名世界的酒莊,8:拉美第一位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人,9:具有200年曆史是一個年輕又有悠久歷史的國家。 這是 智利 總統府也叫拉莫內達宮,拉莫內達宮在 西班牙 語里是貨幣的意思,在 智利 19世紀初擺脫 西班牙 的殖民統治之前,這裡曾是一家造幣工廠,因此拉莫內達宮還是重要的文物遺址。 智利 擁有較高的競爭力和生活質量,具有穩定的政治環境,全球化的、自由的經濟環境,以及較低的腐敗感知和相對較低的貧困率。被世界銀行集團視為高收入經濟體。按照部分評判標準(例如人類發展指數)它又可以算作發達國家。2010年, 智利 成為 南美 洲第一個OECD成員國。
總統府象徵著政府的權威。始建於1784年,於1805年竣工啟用,是 西班牙 統治末期在其殖民地興建的最大建築,具有濃郁的新古典主義風格。1973年軍事政變時曾遭嚴重破壞,後照原樣修複。現為總統府、內政部、總統府秘書部和第一夫人辦公室所在地。 房子下沿精緻的雕塑 智利 總統府算是一個殖民地建築,顏色是白色的。白色的總統府是 西班牙 帝國在18世紀興建的最大建築。 總統府前留個影 這是總統府北門外的憲法廣場,那大樓前的銅像就是阿連德的塑像,他是 智利 最具有意義的一位總統了。 裁剪放大看阿連德的塑像。1973年在 智利 陸軍總司令皮諾切特發動的右翼軍人軍事政變中,總統府曾遭到大規模空襲,當時的民選社會黨總統 薩爾瓦多 ·阿連德在被叛軍包圍的情況下,手持武器與30多名總統衛隊戰士一起堅持抵抗,直至英勇犧牲。 憲法廣場的另一角——噴水池 廣場旁邊的建築 憲法廣場 上高 聳的雕像。 這是 智利 的武器廣場,依次是聖地亞哥中央郵局(殖民時期為歷任總督官邸),黃色的是 智利 國家歷史博物館(原來是殖民地法庭),後面白色的是聖地亞哥市政廳(原來是監獄)。 聖地亞哥中央郵局,始建初衷為聖地亞哥第一居所,即 西班牙 征服者佩德羅•德•瓦爾蒂維亞的私人住所。殖民時期為歷任總督官邸,自1810年 智利 獨立至1846年,為總統官邸;1846年以後政府辦公地點以及總統官邸遷至La Moneda宮現總統府。此後不久,建築失火,然而有幾面牆劫後餘生,仍巍然屹立。1882年被建築師理查德• 布朗 (Ricardo Brown)改建成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大樓——中央郵局大樓的前身。1908年,為迎接 智利 獨立百年慶典,建築師Ramon Feherman為中央郵局增加了法式新古典主義風格的第三層,並增加了一個穹頂。現該樓用於中央郵局,在郵局二層設有郵政博物館。 黃色建築是 智利 國家歷史博物館,原來是殖民地法庭所在地,建於殖民時代末期1804-1807年。延續了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雖經歷了多次修繕,建築正面卻保持了原樣。1981年重新修複。1982年成為國家歷史博物館,收藏了前 哥倫布 時期至20世紀的7萬多件文物。
離開 秘魯 ,我們前往 智利 。
其他幾國可以移步: 巴西 篇: http://www.mafengwo.cn/i/6577694.html
秘魯 篇: http://www.mafengwo.cn/i/6604355.html
阿根廷 篇: http://www.mafengwo.cn/i/6724892.html 第十飛,利馬——聖地亞哥12月25日
早上6點出發前往機場,8:30分登機,9點15飛機起飛,12點左右落地。可是過關盡然用了1個多小時,因為有隊友的包被狗狗聞到,因此被封包等待檢查。檢查結果只是裡面有泡菊花茶的乾菊花,還有因為包包里有瓜子,類似物品都相當於種子是不能入境的。還算好,只是把東西交出來就OK了,並沒有什麼關進小房子罰款什麼的。直到2:25分我們才上大巴(當地時間又往後撥2個多小時),於當地時間傍晚5:07分到達今天的第一個景點——聖母山。 聖母山海拔880米,從山腳下可以乘電纜車直達山頂,也可以沿山間公路徒步登山。我們盡然是排了1個多小時的隊才乘上電纜車的。 聖母山位於 智利 首都聖地亞哥 東北 部的聖克裡斯托瓦爾山上。據說這座山原名是聖克裡斯托瓦爾山,由於有了聖母雕像,所以現在都稱它為聖母山了。 來到山頂,只見上面屹立著一尊聖母 瑪利亞 雕像,雕像坐北朝南,潔白如玉,臉上流露著甜美而溫柔的表情,她伸著雙臂,好像要擁抱整個世界,她在山頂上俯瞰聖地亞哥市容的同時,用她的雙臂庇護著這裡的人民。同時也好像用她伸開的雙臂歡迎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 聖母像建於1903 年,是 法國 著名雕刻家瓦爾多斯內的傑作,雕像高14 米,基座高22.5 米,總高度36.5 米,重37 噸。聖母通體上下像用 大理 石製成,所以非常潔白細膩。據說夜晚的聖母像比白天要好看,在燈光照明下,聖母像更顯得美麗多姿,艷光四射。 據說這是耶穌出生時的情景。難怪有說:“ 智利 的聖母山比 巴西 的耶穌山輩分要高一個層次,因為聖母 瑪利亞 是耶穌的母親,耶穌是 瑪利亞 的兒子”。儘管耶穌山明顯要高於聖母山,但是從輩分上講也真的是聖母山的輩分更高。
聖母山位於 智利 首都聖地亞哥城的 東北 ,馬波喬河畔,它是安第斯山的支脈,1911年開闢為 智利 “首都公園”。
教堂一角 站在山頭,眺望遠處海拔6000多米、白雪皚皚的安第斯山脈,整個聖地亞哥盡收眼底。聖地亞哥市區距離安第斯山僅80公里,東西長40公里,南北長50公里。 聖母 山東 側是繁華市區。在聖母山上俯瞰聖地亞哥,全城景色盡收眼底。聖母山北側是貧民區,沒有高樓。 聖母山是聖地亞哥城裡的第一高地,也是聖地亞哥最主要的標誌和象徵。山上到處樹木蔥翠,花香馥郁。隨處可見各類雕像。 聖母像前的聖女像。藍天白雲下的聖母 瑪利亞 雕像,顯得分外地聖潔、端莊。山上環境幽靜,空氣清新,抬頭仰望聖母,此時此刻,內心竟是如此的平靜、安寧。 下山我們也是乘電纜車。這是電纜車上下兩車的交叉鐵軌道。上山時兩車正好交叉,沒有拍清,下山時故意站在車尾算拍清楚了。 乘電纜車下山途中拍攝的不同角度的聖地亞哥城市建築。在聖母山上2小時後7點我們上大巴,前往 智利 總統府參觀。 智利 是 南美 洲西南部的一個國家,與 秘魯 跟 玻利維亞 接壤,西邊就是太平洋,南邊則與 南極洲 隔海遙遙相望。從隊友帶去的介紹 智利 國家的書中知道,這個國家的特點有——1:是世界上地形最狹長的一個國家,2:是世界聞名的多火山國家,3:是多種多樣氣候條件的國家,4:被稱為“銅的王國”,5:硝石王國( 智利 人稱硝石為“白色珍珠”),6:拉美第一林產品出口大國,世界第五漁業大國,7:世界五大葡萄產國之一,有聞名世界的酒莊,8:拉美第一位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人,9:具有200年曆史是一個年輕又有悠久歷史的國家。 這是 智利 總統府也叫拉莫內達宮,拉莫內達宮在 西班牙 語里是貨幣的意思,在 智利 19世紀初擺脫 西班牙 的殖民統治之前,這裡曾是一家造幣工廠,因此拉莫內達宮還是重要的文物遺址。 智利 擁有較高的競爭力和生活質量,具有穩定的政治環境,全球化的、自由的經濟環境,以及較低的腐敗感知和相對較低的貧困率。被世界銀行集團視為高收入經濟體。按照部分評判標準(例如人類發展指數)它又可以算作發達國家。2010年, 智利 成為 南美 洲第一個OECD成員國。
總統府象徵著政府的權威。始建於1784年,於1805年竣工啟用,是 西班牙 統治末期在其殖民地興建的最大建築,具有濃郁的新古典主義風格。1973年軍事政變時曾遭嚴重破壞,後照原樣修複。現為總統府、內政部、總統府秘書部和第一夫人辦公室所在地。 房子下沿精緻的雕塑 智利 總統府算是一個殖民地建築,顏色是白色的。白色的總統府是 西班牙 帝國在18世紀興建的最大建築。 總統府前留個影 這是總統府北門外的憲法廣場,那大樓前的銅像就是阿連德的塑像,他是 智利 最具有意義的一位總統了。 裁剪放大看阿連德的塑像。1973年在 智利 陸軍總司令皮諾切特發動的右翼軍人軍事政變中,總統府曾遭到大規模空襲,當時的民選社會黨總統 薩爾瓦多 ·阿連德在被叛軍包圍的情況下,手持武器與30多名總統衛隊戰士一起堅持抵抗,直至英勇犧牲。 憲法廣場的另一角——噴水池 廣場旁邊的建築 憲法廣場 上高 聳的雕像。 這是 智利 的武器廣場,依次是聖地亞哥中央郵局(殖民時期為歷任總督官邸),黃色的是 智利 國家歷史博物館(原來是殖民地法庭),後面白色的是聖地亞哥市政廳(原來是監獄)。 聖地亞哥中央郵局,始建初衷為聖地亞哥第一居所,即 西班牙 征服者佩德羅•德•瓦爾蒂維亞的私人住所。殖民時期為歷任總督官邸,自1810年 智利 獨立至1846年,為總統官邸;1846年以後政府辦公地點以及總統官邸遷至La Moneda宮現總統府。此後不久,建築失火,然而有幾面牆劫後餘生,仍巍然屹立。1882年被建築師理查德• 布朗 (Ricardo Brown)改建成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大樓——中央郵局大樓的前身。1908年,為迎接 智利 獨立百年慶典,建築師Ramon Feherman為中央郵局增加了法式新古典主義風格的第三層,並增加了一個穹頂。現該樓用於中央郵局,在郵局二層設有郵政博物館。 黃色建築是 智利 國家歷史博物館,原來是殖民地法庭所在地,建於殖民時代末期1804-1807年。延續了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雖經歷了多次修繕,建築正面卻保持了原樣。1981年重新修複。1982年成為國家歷史博物館,收藏了前 哥倫布 時期至20世紀的7萬多件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