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越半個地球相遇-----古老的秘魯( 神聖谷 太陽神廟 梯田鹽田 秘魯婚禮 利馬)
飯後我們來到 利馬 舊城區。它位於城市北部,臨近阿 普里 馬克河,街道自 西北 向東南伸展,房屋大多為殖民統治時期所建造。舊城區有眾多的廣場,以城區中心的“武器廣場”最著名。
利馬 的武器廣場又叫中心廣場,是 利馬 的精神文化中心,條條街道成輻射狀向四周延伸,通向城區各個角落。作為 利馬 的發祥地,顯得古香古色。周圍環繞著總統府、大教堂、主教主宮、市政宮與協和宮。 南美城市的主廣場是殖民軍隊集結的地方,也是武器庫所在地,所以許多南美都有武器廣場。
利馬 的武器廣場,記住兩個人,皮薩羅和聖馬丁,前者16世紀是 秘魯 的征服者,滅絕了印加帝國,建立了 利馬 城。後者是 秘魯 的解放者,1821年在武器廣場宣佈 秘魯 獨立。可悲的是他們都是 西班牙 人
利馬 武器廣場給我的第一印象是瀰漫著一種讓人感到舒適的黃色氛圍,就像喝下一杯香檳,輕柔的感覺把疲憊的游人和背包客溫和地包圍起來。 利馬 政府宮又名皮薩羅府,為 秘魯 政府總部所在地,位於武器廣場北側,原址為印第安人的大型墓地。政府宮最初由弗朗西斯科·皮薩羅興建於1535年,作為總督府,併成為 秘魯 政府總部。目前的建築改建於1937年, 法國 新巴 洛克 建築風格。 1821年7月28日,何塞·德·聖馬丁在此宣佈 秘魯 獨立。立面頂上飄著一面大國旗,外圍鐵欄桿。如果不是外面荷槍實彈的武裝軍人,真的不知道這裡是總統府……
在殖民地時期,武器廣場是 利馬 的經濟與文化中心,該廣場為集市所在地,絞刑架也設於此。真的很世俗,很休閑。現在別看到處都是武裝警察,其實真的很安全。很和藹親民。 廣場的中央是建於1650年的噴泉,中央矗立著一銅質雕像,底部周邊雕有8個滴水獸,噴泉水花飛濺,霧氣矇矇,在陽光下晶瑩閃爍,使城市顯得格外有生氣。它們是 秘魯 政治生活歷程中許多重要事件的見證物。如今廣場也是舉行各種重要的慶典和娛樂的重要場所。 利馬 的市政廳,在武器廣場一側,大教堂的對面。前面是花團錦簇,隆重美麗的廣場。大家悠閑漫步期間,感覺無比放鬆,絕對是個人民的樂園。 利馬 武器廣場有眾多巴 洛克 式建築。很適合休閑,游玩,然後慢慢感受當地文化的氛圍。還有最多的旅游者和市民,感覺這裡的秩安良好,熱鬧也和諧啊。哈哈!那邊有 利馬 英文的大字牌,路人紛紛和它們合影,我們也開心地去拍幾張,真是休閑好去處! 武器廣場永遠流動著熙熙攘攘的人群,它是 利馬 最最中心的位置,總統府和天主教堂都從這裡展開。
來到南美會發現很多城市都有武器廣場,它是 西班牙 殖民地大多數重要城市的中心所在。廣場是城市的心臟,周圍環繞著政府宮、主教座堂、總主教宮、市政宮與協和宮,這些都是17世紀的舊物件。如今這裡綠草茵茵,是當地老百姓休憩的場所。 秘魯 人和其它南 美國 家不同,印第安人占總人口的47%,印歐混血不多。所以黃黑皮膚,身材矮小的多。 秘魯 人是世界身材最矮的人,女人平均身高1.53米。但喜歡穿著鮮艷的衣服,看起來他們很快樂的樣子,對 中國 人很友好,但 利馬 街上華人很少。我們在路邊開心地玩賞了好久。
武器廣場東端是始建於17世紀的天主教堂(總主教堂和主教座堂)。兩座教堂緊密挨著,保持著濃厚的 西班牙 建築風格,教堂內有銀飾祭壇、建築精巧,氣派非凡。基督徒對上帝的虔誠真的可以在教堂上體現出來。一般大教堂,精雕細作,動不動要化上近百年的時間建成。 歐洲 的有些教堂則時間更久了。 這座 利馬 大教堂當時是對公眾開放的宗教場所,而主教宮是主教的寓所,應該是私宅性質。現在兩處都開闢為博物館了,但是主教宮的門票是大教堂的兩倍貴,這裡面的 秘魯 國寶無數,主要繪畫和浮雕以及主教用過物品等文物。 從武器廣場轉彎走了5分鐘左右,我們去參觀著名的聖弗朗西斯科修道院。街口看見這樣一組雕像,好像是5個人組成的小樂隊啦! 聖弗朗西斯科修道院(San Francisco Monastery)別稱“人骨教堂”!甚至被稱為世界上最恐怖的教堂。因其有地下墓穴和一流的圖書館而聞名,地下墓穴埋葬過7萬人,圖書館內藏有數不勝數的古老經文。
教堂本身是 利馬 保存的非常完好的殖民時期教堂,外觀為淡黃色的 西班牙 巴 洛克 風格建築。 教堂前有廣場前許多鴿子。許多喂鴿子的孩子……
利馬 的武器廣場又叫中心廣場,是 利馬 的精神文化中心,條條街道成輻射狀向四周延伸,通向城區各個角落。作為 利馬 的發祥地,顯得古香古色。周圍環繞著總統府、大教堂、主教主宮、市政宮與協和宮。 南美城市的主廣場是殖民軍隊集結的地方,也是武器庫所在地,所以許多南美都有武器廣場。
利馬 的武器廣場,記住兩個人,皮薩羅和聖馬丁,前者16世紀是 秘魯 的征服者,滅絕了印加帝國,建立了 利馬 城。後者是 秘魯 的解放者,1821年在武器廣場宣佈 秘魯 獨立。可悲的是他們都是 西班牙 人
利馬 武器廣場給我的第一印象是瀰漫著一種讓人感到舒適的黃色氛圍,就像喝下一杯香檳,輕柔的感覺把疲憊的游人和背包客溫和地包圍起來。 利馬 政府宮又名皮薩羅府,為 秘魯 政府總部所在地,位於武器廣場北側,原址為印第安人的大型墓地。政府宮最初由弗朗西斯科·皮薩羅興建於1535年,作為總督府,併成為 秘魯 政府總部。目前的建築改建於1937年, 法國 新巴 洛克 建築風格。 1821年7月28日,何塞·德·聖馬丁在此宣佈 秘魯 獨立。立面頂上飄著一面大國旗,外圍鐵欄桿。如果不是外面荷槍實彈的武裝軍人,真的不知道這裡是總統府……
在殖民地時期,武器廣場是 利馬 的經濟與文化中心,該廣場為集市所在地,絞刑架也設於此。真的很世俗,很休閑。現在別看到處都是武裝警察,其實真的很安全。很和藹親民。 廣場的中央是建於1650年的噴泉,中央矗立著一銅質雕像,底部周邊雕有8個滴水獸,噴泉水花飛濺,霧氣矇矇,在陽光下晶瑩閃爍,使城市顯得格外有生氣。它們是 秘魯 政治生活歷程中許多重要事件的見證物。如今廣場也是舉行各種重要的慶典和娛樂的重要場所。 利馬 的市政廳,在武器廣場一側,大教堂的對面。前面是花團錦簇,隆重美麗的廣場。大家悠閑漫步期間,感覺無比放鬆,絕對是個人民的樂園。 利馬 武器廣場有眾多巴 洛克 式建築。很適合休閑,游玩,然後慢慢感受當地文化的氛圍。還有最多的旅游者和市民,感覺這裡的秩安良好,熱鬧也和諧啊。哈哈!那邊有 利馬 英文的大字牌,路人紛紛和它們合影,我們也開心地去拍幾張,真是休閑好去處! 武器廣場永遠流動著熙熙攘攘的人群,它是 利馬 最最中心的位置,總統府和天主教堂都從這裡展開。
來到南美會發現很多城市都有武器廣場,它是 西班牙 殖民地大多數重要城市的中心所在。廣場是城市的心臟,周圍環繞著政府宮、主教座堂、總主教宮、市政宮與協和宮,這些都是17世紀的舊物件。如今這裡綠草茵茵,是當地老百姓休憩的場所。 秘魯 人和其它南 美國 家不同,印第安人占總人口的47%,印歐混血不多。所以黃黑皮膚,身材矮小的多。 秘魯 人是世界身材最矮的人,女人平均身高1.53米。但喜歡穿著鮮艷的衣服,看起來他們很快樂的樣子,對 中國 人很友好,但 利馬 街上華人很少。我們在路邊開心地玩賞了好久。
武器廣場東端是始建於17世紀的天主教堂(總主教堂和主教座堂)。兩座教堂緊密挨著,保持著濃厚的 西班牙 建築風格,教堂內有銀飾祭壇、建築精巧,氣派非凡。基督徒對上帝的虔誠真的可以在教堂上體現出來。一般大教堂,精雕細作,動不動要化上近百年的時間建成。 歐洲 的有些教堂則時間更久了。 這座 利馬 大教堂當時是對公眾開放的宗教場所,而主教宮是主教的寓所,應該是私宅性質。現在兩處都開闢為博物館了,但是主教宮的門票是大教堂的兩倍貴,這裡面的 秘魯 國寶無數,主要繪畫和浮雕以及主教用過物品等文物。 從武器廣場轉彎走了5分鐘左右,我們去參觀著名的聖弗朗西斯科修道院。街口看見這樣一組雕像,好像是5個人組成的小樂隊啦! 聖弗朗西斯科修道院(San Francisco Monastery)別稱“人骨教堂”!甚至被稱為世界上最恐怖的教堂。因其有地下墓穴和一流的圖書館而聞名,地下墓穴埋葬過7萬人,圖書館內藏有數不勝數的古老經文。
教堂本身是 利馬 保存的非常完好的殖民時期教堂,外觀為淡黃色的 西班牙 巴 洛克 風格建築。 教堂前有廣場前許多鴿子。許多喂鴿子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