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關西散記之二,登高望遠觀姬路
神戶-姬路在《 日本 關西 散記之1,異域山海探 神戶 》中我們見識了 神戶 的洋氣和活力,我們的 關西 之旅繼續前行。
2019年2月3日,新春 關西 行第三日。早餐後把行李寄放在酒店前臺,依然由酒店Shuttle Bus送到 神戶 三宮站,開啟 神戶 -姬路區間一日游。 早在抵達 神戶 的當晚,我就買好了這張三宮・姬路一日乘車券。一天內用它在三宮和姬路任意往返上下車可以完全放題,票價為1400円/人,非常方便。 神戶 三宮站的站台雖說略顯陳舊,卻十分乾凈整潔,尤其是各種指示標誌清晰明瞭,即便對初次到訪的外國游客也基本沒有障礙。
8:16,前往姬路的阪神電車本線緩緩啟動,根據列車行駛的走向,我們選擇左側沿海的座位,一路觀景。 阪神電車沿著 大阪 灣海岸一路暢行。25分鐘後,一座雄偉挺拔的鋼索斜拉大橋映入眼帘,原來到了世界十大懸索橋中主跨距離最長的明石海峽大橋。放眼望去,對岸的 淡路島 掩映在一片霧色之中。 9:16我們在一個大站下車,以為到了終點站姬路,下車後反應過來時車門已經徐徐關上,原來是倒數第二站的飾磨。好在並不用擔心,3分鐘後乘上了另一班列車,不過由於是當地的慢車,走走停停3站路花了10分鐘終於抵達我們的目的地姬路。 9:30我們終於抵達姬路,阪神電車的 山陽 姬路站坐落在距離JR姬路站僅200米的 山陽 百貨商店內。 照例先去JR姬路站大樓的觀光中心打個卡,領取旅行資料。 站前的下沉式廣場清爽整潔,完全沒有 大城 市火車站的喧囂繁忙。 觀光中心的服務人員給了我中日文的觀光地圖後,主動友好地贈送我一枚姬路城明信片,並指點我去觀光中心對面的便利店買郵票,投入站前廣場的郵筒。我們結束 關西 之行到家時,這枚東瀛仕女遙望姬路城的明信片已經在我家的郵箱中迎候著我們了。 如果時間充足,沿著橙色的循環觀光巴士線路繞行一周,姬路的主要景點可以一一到達,不過我們此行的目的地就是 日本 第一名城——姬路城以及與其相鄰的著名庭院——好古園。 前往姬路城和好古園的路線相當簡單,站在車站便可看到北方有座壯麗的白色城堡巍然屹立,因此從JR姬路站沿著大手前通一路向北即可。這是在 日本 小城市少有的超寬道路,道路兩旁商店林立,儼然是 大城 市的派頭。
姬路, 兵庫縣 內僅次於 神戶 市的第二 大城 市。因為有著“ 日本 國寶”之稱的世界文化遺產姬路城座落於此,使姬路成為知名的觀光重鎮。 太太身後這輛仿古車就是繞行姬路全城的循環觀光巴士。JR姬路站是它的起點站,搭乘觀光巴士的游客不多,似乎也沒有馬上發車的意思。 因為姬路地處 兵庫縣 西部,播磨平原的中西部,這裡也叫做播磨地方(舊飾磨縣),也因此許多姬路的商業都以播磨或播州命名。 姬路市 這款井蓋,上面是展翅飛翔的白鷺,個人認為是 日本 城市最漂亮的井蓋。 路面除了一貫的靜謐潔凈,有多個富有創意的雕塑。既有身姿窈窕的櫻花女子,又有曲線豐腴的西洋人形雕塑。 馬路對面有演奏薩克斯的男士雕塑,難道這裡也男左女右? 不過除了人物雕塑,還有形態各異的日式走獸。 約莫一刻鐘來到名為大手前公園的廣場。路邊一對仿製的的“鯱”的模型,告訴我們來到了姬路城下。
鯱是姬路城天守閣上特有的建築裝飾物,是 日本 傳說中虎頭魚身的動物,人們認為它能保護建築物免受火災。有關鯱的來歷和說法,我在本篇登上天守閣時詳述。 今天是周日,廣場上有個出售各式古舊玩意的集市,多為當地特色的旅游紀念品,吸引游客和當地的居民駐足。攤位前顧客並不多,也沒有大聲的叫賣,攤主們似乎就圖個擺攤的樂趣,並不十分在意有幾單成交,卻非常樂於向我們介紹這些古舊玩意的名堂。 站在集市廣場,風姿綽約的姬路城就在不遠的前方召喚者專為一睹其芳容的我們了。 姬路城隨便問一個 日本 人, 日本 第一城是哪座城,相信答案八九不離十:姬路城。
日本 的城堡和天守閣頗多,但如果要找出一座最具代表性的,非白鷺之城——姬路城莫屬! 日本 近代經歷過不少戰亂的洗禮,現僅存12座木製的古天守,姬路城在其中首屈一指,坐擁著世界遺產、國寶等名銜,與 熊本 城、松本城合稱為 日本 三 大名 城。 播磨平原自古以來為「播磨國」的管轄區,是古都 京都 連結西邊地區的交通要道。姬路城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333年 日本 南北朝時代,一代武將赤鬆則村奉護良親王之命率兵進京,途中經過此地便蓋了一座城寨,是為姬路城的起點。1346年,幾乎統治全 日本 的幕府將軍豐臣秀吉建造了完整的城牆,這就是現今姬路城的基礎。慶長五年(1600年),德川家康的女婿、戰國武將池田輝政因關原大戰中立下戰功,獲封包括姬路城在內及周圍的大片領地,即著手進行姬路城的大改建,1609年竣工,這就是今日姬路城的原型,高聳氣派「大天守」便成了姬路城的象徵。
池田輝政之後,元和三年(1617年)本多忠政成了姬路城的主人,隨即擴建了「西之丸」、「三之丸」等建築。整個江戶時代,姬路城的主人經歷了池田、本多、郡山松平、山形松平、榊原、越後松平、本田、榊原等人。寬延二年(1749年),酒井入住姬路城,迎來了明治時代。直至明治43年的1910年,明治政府把姬路城收歸國有後,開始進行第一次大修。之後在昭和9年(1934)、昭和25年(1950)和1956-1964年又分別進行了三次大修。姬路城「家紋瓦」中各種各樣的家紋細說著歷代城主曾經在此住過。
姬路城自建立之日起,經歷了幕府末期的戰亂、明治時代的廢城令、二戰時的轟炸,每次都化險為夷。贏得了「不戰之城」的稱號。 姬路城幾乎擁有 日本 所有城池該有的設置和特點,包括完整的護城河水系、嚴謹的整體結構設置。和 中國 城池結構佈局迥異的是,姬路城並沒有一座寬闊偉岸的 大城 門,只在天守閣的西南側開啟一扇並不宏大的「大手門」。 跨過櫻門橋,進入大手門,姬路城的內部向我們依次展開。大手門是姬路城的正門,可從此處進入參觀城堡的免費開放場地,即三之丸廣場。 開闊的三之丸廣場擁有寬闊的草坪,種有多株櫻花樹,是春季賞櫻和野餐的人氣地點,這裡可以看到整個姬路城堡的全景。 高聳的大天守後面,還有兩座小天守,中間又四個連廊相接,形成連立式天守結構。入口可以購買與好古園的共通券(1040円) 姬路城建於17世紀初,那時也是 日本 獨有的城郭建築技術達到頂峰的時刻。天守是領主 大名 之權利與威儀的象徵。大天守潔白無瑕的城牆配上破風與屋頂,衝破天際般威風凜凜地聳立著,宛如白鷺挺立舞動的姿態,由此享有「白鷺城」的美譽。
2019年2月3日,新春 關西 行第三日。早餐後把行李寄放在酒店前臺,依然由酒店Shuttle Bus送到 神戶 三宮站,開啟 神戶 -姬路區間一日游。 早在抵達 神戶 的當晚,我就買好了這張三宮・姬路一日乘車券。一天內用它在三宮和姬路任意往返上下車可以完全放題,票價為1400円/人,非常方便。 神戶 三宮站的站台雖說略顯陳舊,卻十分乾凈整潔,尤其是各種指示標誌清晰明瞭,即便對初次到訪的外國游客也基本沒有障礙。
8:16,前往姬路的阪神電車本線緩緩啟動,根據列車行駛的走向,我們選擇左側沿海的座位,一路觀景。 阪神電車沿著 大阪 灣海岸一路暢行。25分鐘後,一座雄偉挺拔的鋼索斜拉大橋映入眼帘,原來到了世界十大懸索橋中主跨距離最長的明石海峽大橋。放眼望去,對岸的 淡路島 掩映在一片霧色之中。 9:16我們在一個大站下車,以為到了終點站姬路,下車後反應過來時車門已經徐徐關上,原來是倒數第二站的飾磨。好在並不用擔心,3分鐘後乘上了另一班列車,不過由於是當地的慢車,走走停停3站路花了10分鐘終於抵達我們的目的地姬路。 9:30我們終於抵達姬路,阪神電車的 山陽 姬路站坐落在距離JR姬路站僅200米的 山陽 百貨商店內。 照例先去JR姬路站大樓的觀光中心打個卡,領取旅行資料。 站前的下沉式廣場清爽整潔,完全沒有 大城 市火車站的喧囂繁忙。 觀光中心的服務人員給了我中日文的觀光地圖後,主動友好地贈送我一枚姬路城明信片,並指點我去觀光中心對面的便利店買郵票,投入站前廣場的郵筒。我們結束 關西 之行到家時,這枚東瀛仕女遙望姬路城的明信片已經在我家的郵箱中迎候著我們了。 如果時間充足,沿著橙色的循環觀光巴士線路繞行一周,姬路的主要景點可以一一到達,不過我們此行的目的地就是 日本 第一名城——姬路城以及與其相鄰的著名庭院——好古園。 前往姬路城和好古園的路線相當簡單,站在車站便可看到北方有座壯麗的白色城堡巍然屹立,因此從JR姬路站沿著大手前通一路向北即可。這是在 日本 小城市少有的超寬道路,道路兩旁商店林立,儼然是 大城 市的派頭。
姬路, 兵庫縣 內僅次於 神戶 市的第二 大城 市。因為有著“ 日本 國寶”之稱的世界文化遺產姬路城座落於此,使姬路成為知名的觀光重鎮。 太太身後這輛仿古車就是繞行姬路全城的循環觀光巴士。JR姬路站是它的起點站,搭乘觀光巴士的游客不多,似乎也沒有馬上發車的意思。 因為姬路地處 兵庫縣 西部,播磨平原的中西部,這裡也叫做播磨地方(舊飾磨縣),也因此許多姬路的商業都以播磨或播州命名。 姬路市 這款井蓋,上面是展翅飛翔的白鷺,個人認為是 日本 城市最漂亮的井蓋。 路面除了一貫的靜謐潔凈,有多個富有創意的雕塑。既有身姿窈窕的櫻花女子,又有曲線豐腴的西洋人形雕塑。 馬路對面有演奏薩克斯的男士雕塑,難道這裡也男左女右? 不過除了人物雕塑,還有形態各異的日式走獸。 約莫一刻鐘來到名為大手前公園的廣場。路邊一對仿製的的“鯱”的模型,告訴我們來到了姬路城下。
鯱是姬路城天守閣上特有的建築裝飾物,是 日本 傳說中虎頭魚身的動物,人們認為它能保護建築物免受火災。有關鯱的來歷和說法,我在本篇登上天守閣時詳述。 今天是周日,廣場上有個出售各式古舊玩意的集市,多為當地特色的旅游紀念品,吸引游客和當地的居民駐足。攤位前顧客並不多,也沒有大聲的叫賣,攤主們似乎就圖個擺攤的樂趣,並不十分在意有幾單成交,卻非常樂於向我們介紹這些古舊玩意的名堂。 站在集市廣場,風姿綽約的姬路城就在不遠的前方召喚者專為一睹其芳容的我們了。 姬路城隨便問一個 日本 人, 日本 第一城是哪座城,相信答案八九不離十:姬路城。
日本 的城堡和天守閣頗多,但如果要找出一座最具代表性的,非白鷺之城——姬路城莫屬! 日本 近代經歷過不少戰亂的洗禮,現僅存12座木製的古天守,姬路城在其中首屈一指,坐擁著世界遺產、國寶等名銜,與 熊本 城、松本城合稱為 日本 三 大名 城。 播磨平原自古以來為「播磨國」的管轄區,是古都 京都 連結西邊地區的交通要道。姬路城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333年 日本 南北朝時代,一代武將赤鬆則村奉護良親王之命率兵進京,途中經過此地便蓋了一座城寨,是為姬路城的起點。1346年,幾乎統治全 日本 的幕府將軍豐臣秀吉建造了完整的城牆,這就是現今姬路城的基礎。慶長五年(1600年),德川家康的女婿、戰國武將池田輝政因關原大戰中立下戰功,獲封包括姬路城在內及周圍的大片領地,即著手進行姬路城的大改建,1609年竣工,這就是今日姬路城的原型,高聳氣派「大天守」便成了姬路城的象徵。
池田輝政之後,元和三年(1617年)本多忠政成了姬路城的主人,隨即擴建了「西之丸」、「三之丸」等建築。整個江戶時代,姬路城的主人經歷了池田、本多、郡山松平、山形松平、榊原、越後松平、本田、榊原等人。寬延二年(1749年),酒井入住姬路城,迎來了明治時代。直至明治43年的1910年,明治政府把姬路城收歸國有後,開始進行第一次大修。之後在昭和9年(1934)、昭和25年(1950)和1956-1964年又分別進行了三次大修。姬路城「家紋瓦」中各種各樣的家紋細說著歷代城主曾經在此住過。
姬路城自建立之日起,經歷了幕府末期的戰亂、明治時代的廢城令、二戰時的轟炸,每次都化險為夷。贏得了「不戰之城」的稱號。 姬路城幾乎擁有 日本 所有城池該有的設置和特點,包括完整的護城河水系、嚴謹的整體結構設置。和 中國 城池結構佈局迥異的是,姬路城並沒有一座寬闊偉岸的 大城 門,只在天守閣的西南側開啟一扇並不宏大的「大手門」。 跨過櫻門橋,進入大手門,姬路城的內部向我們依次展開。大手門是姬路城的正門,可從此處進入參觀城堡的免費開放場地,即三之丸廣場。 開闊的三之丸廣場擁有寬闊的草坪,種有多株櫻花樹,是春季賞櫻和野餐的人氣地點,這裡可以看到整個姬路城堡的全景。 高聳的大天守後面,還有兩座小天守,中間又四個連廊相接,形成連立式天守結構。入口可以購買與好古園的共通券(1040円) 姬路城建於17世紀初,那時也是 日本 獨有的城郭建築技術達到頂峰的時刻。天守是領主 大名 之權利與威儀的象徵。大天守潔白無瑕的城牆配上破風與屋頂,衝破天際般威風凜凜地聳立著,宛如白鷺挺立舞動的姿態,由此享有「白鷺城」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