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級游記紀念】15日,探索日本,這個讓我魂牽夢繞的國家
↑姬路城 姬路城作為 日本 古代的一座城堡,其最大功能便在於防禦,保護城主的安全。因此一路上你會發現不少需要彎腰才可以通過的門,在當時這是為了防止進攻的敵軍快速進入。 日本 人在每個門上設置了註意標識,並且裝上了緩衝墊以防止旅客裝上受傷,可以說是很貼心了。
↑姬路城 通往天守閣的路上,還可以看到當時的一些設施, 比如 上圖的水井 ↑姬路城 這塊在一眾黑色石塊中與眾不同,並且還被保護網圈起來的是一塊名為“婆婆石”的石頭。名字來源於一個小故事,說的是當羽柴秀吉修建姬路城時,苦惱於搜集不夠足夠的石頭修築城牆。城下一位賣燒餅的貧苦老婆婆聽說這件事之後,就把自家的石臼捐給了羽柴秀吉。秀吉很開心,她的故事也迅速的在人群中傳開,隨後市民們紛紛捐出石材,極大地加速了姬路城的建造。當然這隻是一個傳說故事而已,因為在真實的歷史中,含有這塊婆婆石的城牆,是由池田輝政主持建造的。 ↑姬路城 接下來還會穿過幾個門,這是其中的一個,名為“水 三門 ”。 ↑姬路城 這個“水五門”便是進入姬路城大天守閣的入口,從這裡開始需要脫下鞋子,穿著襪子或者光腳步行參觀。原因是天守閣內部為木製地板,需要較為細心的保護。工作人員會發給每個游客一個袋子,大家把鞋子裝進去提著就好了。 ↑姬路城 進入之後首先來到的是名為“大天守 地階”的地方,也就是整座大天守閣的地下層,從這張介紹版中,我們可以看到大天守閣一共有七層。 ↑姬路城 這一層燈光較暗,圖片是我拉高感光度,調整了曝光之後的結果,大家實際看到的場面偏暗。 ↑姬路城 這一層可以看到當時存放兵器的武具庫 ↑姬路城 同時也可以看到一些當時的廁所一類的設施。 ↑姬路城 接著便是順著這種陡峭的樓梯向上爬,遇到人流量大的時候,基本就是頭頂著上一個的屁股在前進
不過這樣的設計對於一座需要防禦敵襲的城堡來說,是十分合理的。即便敵人攻入天守閣,幾乎直上直下的陡峭樓梯也會對敵人的前進產生很大的阻礙,增加了攻城難度,確保了城主的安全。 ↑姬路城 在網上爬的過程中,隨著所處層數的升高,透過天守閣的小窗戶,可以看到天守閣前方通往車站的主幹道的沿途景色,拍攝時找好角度,便可以很輕鬆的拍攝出如同微縮景觀一般的效果,註意要尋找好中軸線的位置拍攝,相機要保持水平。同時我推薦大家不要在天守閣頂層拍攝,因為游人比較多,會對拍攝產生較大影響。 ↑姬路城 一路上也可以看到一些城堡內的小機關,例如武士密道,在有AR標識的地方使用姬路城AR大發現的app就可以get到相關的介紹小動畫,當然看機關旁的小介紹版也是可以的。 ↑姬路城 順著樓梯一路往上,到達六層後可以看到一個小神社。 ↑姬路城 透過頂層的窗戶,可以看到屋檐上的“鯱“(hǔ)。鯱作為守護神被置於屋脊兩端,傳說中它在發生火災時會噴水救火。由於姬路城的窗戶大多是用鐵絲網封起來的,所以大家需要通過變焦的方式拍攝窗外的景物。
↑姬路市 在天守閣上還可以欣賞到 姬路市 的市景 ↑姬路城 ↑姬路城 這塊木牌介紹的是姬路城裡的小神社所供奉的神明。
下天守閣走的是另一側的樓梯,每一層的兩側是被護欄隔開的,也是為了上下樓的人流不混在一起造成擁擠,產生混亂。同時也可以在天守閣的另一側看到一些和上來時不同的機關。 ↑姬路城 這個就是武士暗室,武士可以藏身其中,秘密的保護城主。 ↑姬路城 最後和天守閣里的武器掛架合影打卡,結束天守閣的參觀。 ↑姬路城 參觀完天守閣之後,在出來的路上會進入一個閣室。這裡被改造為一個姬路城的小博物館,展示各類關於姬路城的文獻資料,以及幾次大修中,換下來的文物。上圖為介紹姬路城歷史沿革的展板。 ↑姬路城 這塊展板上,言簡意賅的介紹了姬路城的一個整體規模構造,還有姬路城相比其他御城的七個特色。如果大家想更深入地瞭解 日本 御城的相關知識,推薦大家去看《 日本 名城解剖》這本書,裡面以建築學和 日本 文化的角度,剖析了 日本 多座著名的御城,配有詳細的圖解,值得一看。 ↑姬路城 用純木搭建而成的姬路城框架 ↑姬路城 小博物館里還可以看到姬路在全盛時期的一個微縮全景。模型參考了當時的史料,盡可能詳盡地還原了姬路城以及城下町當時的樣貌。 ↑姬路城 ↑姬路城 從天守閣下來,在後方有一個大廣場,有長椅可以休息。從左下角的腳手架和防水布可以得知,姬路城雖然結束了大修,但是小型修補還是會時不時的進行。
休息完畢後,便順著參觀路線從另一側往外走。 ↑姬路城 城牆上的一個個小洞,是當時守城士兵的射箭孔,可以從此處觀察並暗中攻擊敵人。大家可以像我一樣,體驗一下當時守城將士們窺視敵軍的感覺。 ↑姬路城 稍作休息後,我們繼續上路,走出出口前還可以看到一些小景點。 比如 上圖的阿菊井,這口井於 日本 的一個怪談故事有關,也就是俗稱的鬼故事,這是故事中鬧鬼的地點,想瞭解相關故事的朋友可以去自行搜索“皿屋敷阿菊” ,她的故事出自 日本 江戶時代的《番町皿屋敷》。我在這裡就不細講了。 ↑姬路城 天守閣歷史上曾經歷過幾次大修,尤其是最近這次平成大修,把天守閣的鬼瓦等等基本都翻新了一遍。我們剛剛在天守閣頂層房檐看到的鯱,也是平成大修新換上去的。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從明治時代到平成時代的鯱。 ↑姬路城 最後是姬路城城牆上兩塊有趣的石頭,一塊是上圖中的心形石,這個還是比較好看出來的。 ↑姬路城 第二處是一組石頭,介紹版上說這一組石頭組成了一個人臉的模樣,不過這次的比較抽象,大家看看就好了。基本就是把最底下的石頭當成嘴巴,最頂上的兩塊方形石塊是眼睛,而中間的石頭分別構成臉頰和鼻子,就可以看出一個無比抽象的人臉了。
↑姬路城 通往天守閣的路上,還可以看到當時的一些設施, 比如 上圖的水井 ↑姬路城 這塊在一眾黑色石塊中與眾不同,並且還被保護網圈起來的是一塊名為“婆婆石”的石頭。名字來源於一個小故事,說的是當羽柴秀吉修建姬路城時,苦惱於搜集不夠足夠的石頭修築城牆。城下一位賣燒餅的貧苦老婆婆聽說這件事之後,就把自家的石臼捐給了羽柴秀吉。秀吉很開心,她的故事也迅速的在人群中傳開,隨後市民們紛紛捐出石材,極大地加速了姬路城的建造。當然這隻是一個傳說故事而已,因為在真實的歷史中,含有這塊婆婆石的城牆,是由池田輝政主持建造的。 ↑姬路城 接下來還會穿過幾個門,這是其中的一個,名為“水 三門 ”。 ↑姬路城 這個“水五門”便是進入姬路城大天守閣的入口,從這裡開始需要脫下鞋子,穿著襪子或者光腳步行參觀。原因是天守閣內部為木製地板,需要較為細心的保護。工作人員會發給每個游客一個袋子,大家把鞋子裝進去提著就好了。 ↑姬路城 進入之後首先來到的是名為“大天守 地階”的地方,也就是整座大天守閣的地下層,從這張介紹版中,我們可以看到大天守閣一共有七層。 ↑姬路城 這一層燈光較暗,圖片是我拉高感光度,調整了曝光之後的結果,大家實際看到的場面偏暗。 ↑姬路城 這一層可以看到當時存放兵器的武具庫 ↑姬路城 同時也可以看到一些當時的廁所一類的設施。 ↑姬路城 接著便是順著這種陡峭的樓梯向上爬,遇到人流量大的時候,基本就是頭頂著上一個的屁股在前進
不過這樣的設計對於一座需要防禦敵襲的城堡來說,是十分合理的。即便敵人攻入天守閣,幾乎直上直下的陡峭樓梯也會對敵人的前進產生很大的阻礙,增加了攻城難度,確保了城主的安全。 ↑姬路城 在網上爬的過程中,隨著所處層數的升高,透過天守閣的小窗戶,可以看到天守閣前方通往車站的主幹道的沿途景色,拍攝時找好角度,便可以很輕鬆的拍攝出如同微縮景觀一般的效果,註意要尋找好中軸線的位置拍攝,相機要保持水平。同時我推薦大家不要在天守閣頂層拍攝,因為游人比較多,會對拍攝產生較大影響。 ↑姬路城 一路上也可以看到一些城堡內的小機關,例如武士密道,在有AR標識的地方使用姬路城AR大發現的app就可以get到相關的介紹小動畫,當然看機關旁的小介紹版也是可以的。 ↑姬路城 順著樓梯一路往上,到達六層後可以看到一個小神社。 ↑姬路城 透過頂層的窗戶,可以看到屋檐上的“鯱“(hǔ)。鯱作為守護神被置於屋脊兩端,傳說中它在發生火災時會噴水救火。由於姬路城的窗戶大多是用鐵絲網封起來的,所以大家需要通過變焦的方式拍攝窗外的景物。
↑姬路市 在天守閣上還可以欣賞到 姬路市 的市景 ↑姬路城 ↑姬路城 這塊木牌介紹的是姬路城裡的小神社所供奉的神明。
下天守閣走的是另一側的樓梯,每一層的兩側是被護欄隔開的,也是為了上下樓的人流不混在一起造成擁擠,產生混亂。同時也可以在天守閣的另一側看到一些和上來時不同的機關。 ↑姬路城 這個就是武士暗室,武士可以藏身其中,秘密的保護城主。 ↑姬路城 最後和天守閣里的武器掛架合影打卡,結束天守閣的參觀。 ↑姬路城 參觀完天守閣之後,在出來的路上會進入一個閣室。這裡被改造為一個姬路城的小博物館,展示各類關於姬路城的文獻資料,以及幾次大修中,換下來的文物。上圖為介紹姬路城歷史沿革的展板。 ↑姬路城 這塊展板上,言簡意賅的介紹了姬路城的一個整體規模構造,還有姬路城相比其他御城的七個特色。如果大家想更深入地瞭解 日本 御城的相關知識,推薦大家去看《 日本 名城解剖》這本書,裡面以建築學和 日本 文化的角度,剖析了 日本 多座著名的御城,配有詳細的圖解,值得一看。 ↑姬路城 用純木搭建而成的姬路城框架 ↑姬路城 小博物館里還可以看到姬路在全盛時期的一個微縮全景。模型參考了當時的史料,盡可能詳盡地還原了姬路城以及城下町當時的樣貌。 ↑姬路城 ↑姬路城 從天守閣下來,在後方有一個大廣場,有長椅可以休息。從左下角的腳手架和防水布可以得知,姬路城雖然結束了大修,但是小型修補還是會時不時的進行。
休息完畢後,便順著參觀路線從另一側往外走。 ↑姬路城 城牆上的一個個小洞,是當時守城士兵的射箭孔,可以從此處觀察並暗中攻擊敵人。大家可以像我一樣,體驗一下當時守城將士們窺視敵軍的感覺。 ↑姬路城 稍作休息後,我們繼續上路,走出出口前還可以看到一些小景點。 比如 上圖的阿菊井,這口井於 日本 的一個怪談故事有關,也就是俗稱的鬼故事,這是故事中鬧鬼的地點,想瞭解相關故事的朋友可以去自行搜索“皿屋敷阿菊” ,她的故事出自 日本 江戶時代的《番町皿屋敷》。我在這裡就不細講了。 ↑姬路城 天守閣歷史上曾經歷過幾次大修,尤其是最近這次平成大修,把天守閣的鬼瓦等等基本都翻新了一遍。我們剛剛在天守閣頂層房檐看到的鯱,也是平成大修新換上去的。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從明治時代到平成時代的鯱。 ↑姬路城 最後是姬路城城牆上兩塊有趣的石頭,一塊是上圖中的心形石,這個還是比較好看出來的。 ↑姬路城 第二處是一組石頭,介紹版上說這一組石頭組成了一個人臉的模樣,不過這次的比較抽象,大家看看就好了。基本就是把最底下的石頭當成嘴巴,最頂上的兩塊方形石塊是眼睛,而中間的石頭分別構成臉頰和鼻子,就可以看出一個無比抽象的人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