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希腊 | 好奇心領路,行走在永恆與不朽之間(攻略+游記)
鬥獸場北面的天橋是拍攝全景的最佳位置。如果時間充裕,儘量在白天和夜晚各去鬥獸場一次,夜晚雖然只能游覽外觀,但是燈光更具有視覺衝擊力。 古羅馬廣場 | 斷壁殘垣難掩輝煌在帕拉蒂尼山上俯瞰 羅馬 ,近處,古 羅馬 廣場為中心的古跡群曾是帝國最主要的核心區域。圍繞著這座廣場,遍佈著神殿、元老院、會議堂、凱旋門,以及重要歷史人物曾經生活和死去的遺跡。
鹽野七生在《 羅馬 人的故事》中寫道:“在第五代國王塔克文的領導下的排水開墾事業不僅增加了可用土地資源,而且也為 羅馬 形成一體、促進各民族團體之間的交流,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此外從景觀方面來看, 羅馬 因為有七個山丘,又有台伯河流經,與單純的平原相比,更富於地形變化之美。 羅馬 的這種美就是從此時開始形成的。”
古 羅馬 廣場原是山丘之間的濕地,通過排水開墾成為平地,最早被用做市場,也是古 羅馬 集會的場所。出於遮蓋下水渠頂部的需要,這裡鋪上了石板,隨後,公共建築物不斷興建,最終由於 羅馬 公共會場和廣場設立在此,這裡成為了古 羅馬 的心臟。
站在帕拉蒂尼山俯瞰古 羅馬 廣場,在 羅馬 帝國的鼎盛時期,揮霍無度的帝王尼祿、圖密善、塞維魯,將帕拉蒂尼變成了奢侈的代名詞。帕拉蒂尼Palatinus,也因此成為英語中“宮殿”一詞的詞根。 今天的 羅馬 人是幸運的,他們沒有把古建和古跡孤零零的安放,孤芳自賞,遙遠又冰冷,而是選擇將其與周邊的環境融為一體,完整統一的保護起來。這些古建和古跡就在身邊, 羅馬 人每天穿行期間,盡情享受著幸福的奢侈。
在古建保護領域有一個原則叫“系統大於元素之和”。沒有一座古建或古跡應該孤立的欣賞。 意大利 在古建保護工作中堅持將古建和古跡融入到周邊的環境和氛圍中,不破壞人為和自然的因素。
身臨其境在 羅馬 的古建和古跡中思考和感受,才讓我意識到古建和古跡是歷史信息的載體,建設和發展與周遭密不可分,建築與建築之間的內在聯繫,對應著社會生活的系統,傳遞著更全面和深入的歷史信息。
在觀看古建築群時,應該用對比的眼光,觀察佈局,結構,藝術手法,試著去思考建築師的用心,才能更清晰地讀懂建築間的起伏和變化。
聽說 意大利 有一種舊材料銀行的機制,最早是基於文藝復興重鎮 威尼斯 經常為建材不足煩惱所建立,意在拆建文藝復興時代的建築時,回收、保存舊建材的機制,每當進行歷史性建築物的改建,便可從那裡購得建材。真是非常有前瞻性的機制啊! 古 羅馬 廣場的地下有 羅馬 城至今還在使用的排水管道,整個下水道的修建不但可以排出 羅馬 城內的廢水,還能幫助台伯河泄洪,如此先進和完善的系統,在當時也從側面減少了廢水的堆積,減少了疾病的發生。 “人不管是誰都無法看清現實中的一切,大多數人只希望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和想要的現實而已。”—— 尤里 烏斯·凱撒
上圖中那座被腳手架圍住的建築就是 羅馬 共和 時代元老院的所在地。我最愛的古 羅馬 人物——凱撒,也是在此被刺殺身亡的。 阿匹亞古道 | 條條大道通羅馬當 歐洲 的公路網建設起來之前,人們一直在使用的道路依然是古 羅馬 的大道。秦漢的長城已經消失了,但是古 羅馬 的大道有些地方到今天依然還在使用。
房龍說:”我們記住了很多建築,但是為什麼不說說 羅馬 的大道呢。“
羅馬 大道之所以能存在2000多年,不僅依賴於建築技術的精湛,更是因為古 羅馬 人的超前意識,人們用法律給予了道路安全的保障。用法律來保護道路,規定兩輪的車最多能裝多少重量的貨物,四輪能裝多少,不能超重。 羅馬 大道最初都是以目的地的名字命名的,隨著 羅馬 的勢力不斷擴張,原有的大道被延伸,不得不經常改變大道的名字。公元前312年,財務官阿匹亞提議鋪設一條大道,從 羅馬 出發,通向當時剛剛納入 羅馬 勢力範圍的 加普 亞, 羅馬 人隨即以阿匹亞的名字命名了這條大道。此後阿匹亞大道不斷延伸,抵達了 意大利 最南端的城市,成為了 羅馬 的主幹線。
阿匹亞大道也是第一條傳統意義上真正的 羅馬 大道。
曾困擾 羅馬 元老院的 斯巴達 克斯之亂,最終以叛亂的奴隸失敗收場,6000名叛亂奴隸被釘死在沿著 阿皮亞 大道兩旁的十字架上。
青年時期的凱撒為躲避蘇拉的追捕,沿阿匹亞大道逃亡。征服 埃及 後帶著 埃及 女王返回 羅馬 ,也是走的這條大道,因此阿匹亞大道也叫“女王大道”。
獨裁者蘇拉帶兵沿阿匹亞大道攻打 羅馬 。
西塞羅被政敵驅逐,沿阿匹亞大道逃離 羅馬 ,九個月後,歸心似箭的西塞羅拿著廢除的驅逐令再次沿著阿匹亞大道返回他的政治舞臺 羅馬 。
……
歷史人物,風雲際會,這條 羅馬 古道上的故事太多,見證了太多 成功 、失敗、落魄與榮光…… 阿匹亞大道的建設最初是為了戰爭,方便 羅馬 軍團的行軍,現代人都知道的一個常識就是道路的建設可以歸結為基礎設施的建設,古 羅馬 似乎是第一個註重完善基礎設施的民族。有了通暢的大道,生產力隨之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慢慢提高。為了運兵的大道陰差陽錯地促進了民生。
當然,事有兩面。筆直的大道,對於 羅馬 向外發展是有利的,同時,也讓情報外泄和敵人的進攻提供了方便。一百年後的漢尼撥就是沿著這樣的 羅馬 大道攻打 羅馬 的。
凡事以防禦為主的國家或民族絕對不會修建這樣暢通無阻的大道,由此可見,當時自信的古 羅馬 人是以對外開放和發展作為國策。也真是這種自由開放的思想讓其包容異教諸神,不斷鞏固和強大自身的實力。 論建設的工程水平,阿匹亞大道也是代表性的傑作。
古道的最底層下挖到地表下1.5米深,上面鋪上30釐米厚的小石子,再上面是兩層碎石粘土層,最上面是厚度在70釐米,平整和接縫細密的大石塊。如此堅固、結實的道路,外加法律的保護,延用至今也是意料之中吧。
古 羅馬 時期,大道中間4米寬,足可以使得兩輛馬車相錯而行。兩邊是3米左右的人行道,人行道與大道中間砌有排水溝。樹和墓地只能種在和安置在人行道外側,防止樹根和墓地對大道的破壞。
另外,每隔一 羅馬 里,相當於今天的1.5公里左右,會修建一個石頭的里程碑,會詳細地標出此地到各 大城 市相距多少公里,方便行人估算路程。 [關於阿匹亞古道的攻略】
118路公交車直達阿匹亞大道,直接定位到阿匹亞國家公園,下車便是租自行車的地方。冬天還好,夏天一定要早到,整個公園只有一個租自行車的地方。車輛不多,分為普通車和山地車,普通車一小時4歐,山地車6歐,最多15歐封頂。必須在下午5點前歸還車輛。
騎行路線分為三條,其實中間的小路是景色最美的路線,但是冬季關閉,還有一條幹脆封路,我們算是誤打誤撞,也算別逼無奈地走了傳統意義上最正宗的那條路線。道路不寬,經常有汽車急速同行,騎行其實還是有些危險的。
三條路有交匯的地方,如果大家感興趣,可以考慮往返選擇不同的路線騎行。
沿路有三個地下墓穴,由於必須有統一的景區導游帶領,我們時間上來不及就沒有參觀,這幾個墓穴都是當初基督教徒死後被埋葬的地點,非常值得游覽。當然,如果騎行的話,自行車是個糾結的大麻煩,停到路邊怕丟,不去景點又遺憾。其實,118路公交車也能路過地下墓穴這個景點,所以大家可以根據情況綜合考慮。 (租車櫃臺) 卡拉卡拉浴場|在大澡堂子想像羅馬人的一天從阿匹亞古道往市區趕,經過 卡拉 卡拉 浴場,時間還早,便臨時起意下車游覽。誰知,冬游 羅馬 還真是要掌握好時間,景區下午三點就關門了,一群游客被擋在門外,只能望望浴場高聳的殘跡,遺憾揮手了。
卡拉 卡拉 浴場是非常值得參觀的地方,因為洗澡這件事,在古 羅馬 人的生活中是極為重要的活動。這裡也是普通旅游團不會到的景點,所有人很少,或許也是因此緣故,景區關門也提前很多吧。
其實,浴場地下的遺址比地上還好壯觀。據說,古 羅馬 時代,每天有幾十噸的木頭運到浴場,供爐子燒火使用,這些爐子有軍隊的士兵看護。最多時地下有49個巨大的爐子,由數以千計的奴隸每天搬運木頭。地下的暗無天日的勞作支撐了地上的一切奢華享受。 羅馬 的百萬人口中,有三分之一都是奴隸。
卡拉 卡拉 浴場的地下有三層結構組成,第一層是爐子,第二層是供水系統,最下麵是排水系統,古 羅馬 鼎盛時期,城內有900多座這樣的浴場,在人們的觀念中,將洗浴作為自身和原始人的區分。 西班牙臺階|追憶赫本的優雅,一個時代的美即使不知道萬神殿,也很難不知道 西班牙 臺階吧。一部浪漫喜劇電影《 羅馬 假日》,讓奧黛麗·赫本化身天使,讓 羅馬 成為浪漫的代名詞,讓 西班牙 臺階名揚天下,或許,也讓一段愛情深埋心底了吧……
這座 歐洲 最長最寬的大臺階,也引來了查爾斯·狄更斯的驚嘆:“這些臺階是藝術家的模特兒們度假的場所。”總共138級階梯,從聖三一教堂如瀑般順勢延展,直到 西班牙 廣場,淡淡的巴 洛克 風格,精緻又不失氣質,這種典雅之風,竟然想到安妮公主,不得不嘆服《 羅馬 假日》的導演在選角和選場景時的眼光啊! 西班牙 臺階是 法國 波旁王朝使用 法國 外交官的遺產,在1723年修建的,歷時三年完成。廣場中央有一座古船型的噴泉,和許願池一樣,這裡的水也是依靠古 羅馬 的輸水道供應的,源源不斷,生生不息。
英國 詩人濟慈生前最後的一段時光,就是住在旁邊的一間能看得見大臺階的屋子內,每天看著臺階上來來往往的“朝聖者”,享受著、創造著屬於自己的 羅馬 假日時,詩人會作何感想呢?如果是我,一定會贊嘆時光的美好,同時嘆息生命的短暫吧。
記得,時光不曾負我,我亦不負時光! 從2019年開始, 意大利 政府頒佈規定,禁止游客坐在 西班牙 臺階上,違者罰款250歐,這個消息我還是從林志玲姐姐的微博里知道的,因為林志玲坐在臺階上休息被罰款,特發微博廣而告之。
西班牙 臺階旁邊就是 羅馬 最古老的咖啡館,老 希腊 咖啡館,雖然已經完美地成為了一個網紅打卡聖地,咖啡居然賣到9歐一杯的“天價”,但仍然吸引著絡繹不絕的游客。還好,對於不喝咖啡僅拍拍照片而已的游客,咖啡館也是歡迎的。
因為心裡惦記著接下來的行程——人骨教堂,所以居然把去老 希腊 咖啡館的事忘得一干二凈了! 人骨教堂 | 好膽你就來!非常冷門的一個教堂,連《LP》上都沒有介紹。
我以為只有 布拉格 有人骨教堂,原來 羅馬 也有。在 西班牙 臺階附近的貝里尼廣場。一個太低調的外觀,基本沒有路人會註意到它。門票不便宜,8歐元一張。
進門後先參觀一個小博物館,是早期基督徒使用過的物品,基本都是傳教的物品,也有少量生活用品。然後經過一個小小的走廊(千萬要做好心理準備再進入走廊),兩邊都是人骨圖片,一個管理人員就在走廊拐角。說實話,人骨圖片沒嚇到我,突然探出頭來的工作人員到給我嚇得不輕哈。
一推推的人骨放置在一個個大型的壁龕內,都是早期死於黑死病和殉道的基督徒的人骨。有些骨頭還被擺放成各種圖案,甚至製作成了吊燈。(這樣好嗎哈?反正很刷新三觀!另外,膽小者慎入!不!勿入!人骨不可怕,可怕的是居然把人骨穿上衣服哈。)
博物館和人骨壁龕不讓拍照,我們參觀時旁邊的一對母女拍照被罰了!參觀完壁龕別忘記上面還有一個小型的教堂可以看看。 羅馬街景 | 最美的期待羅馬 的街景,是非常意外的驚喜,並不像很多人說的那麼骯髒不堪,走過的道路還是非常乾凈的,方形石塊的街道讓景色看起來更加復古。
鹽野七生在《 羅馬 人的故事》中寫道:“在第五代國王塔克文的領導下的排水開墾事業不僅增加了可用土地資源,而且也為 羅馬 形成一體、促進各民族團體之間的交流,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此外從景觀方面來看, 羅馬 因為有七個山丘,又有台伯河流經,與單純的平原相比,更富於地形變化之美。 羅馬 的這種美就是從此時開始形成的。”
古 羅馬 廣場原是山丘之間的濕地,通過排水開墾成為平地,最早被用做市場,也是古 羅馬 集會的場所。出於遮蓋下水渠頂部的需要,這裡鋪上了石板,隨後,公共建築物不斷興建,最終由於 羅馬 公共會場和廣場設立在此,這裡成為了古 羅馬 的心臟。
站在帕拉蒂尼山俯瞰古 羅馬 廣場,在 羅馬 帝國的鼎盛時期,揮霍無度的帝王尼祿、圖密善、塞維魯,將帕拉蒂尼變成了奢侈的代名詞。帕拉蒂尼Palatinus,也因此成為英語中“宮殿”一詞的詞根。 今天的 羅馬 人是幸運的,他們沒有把古建和古跡孤零零的安放,孤芳自賞,遙遠又冰冷,而是選擇將其與周邊的環境融為一體,完整統一的保護起來。這些古建和古跡就在身邊, 羅馬 人每天穿行期間,盡情享受著幸福的奢侈。
在古建保護領域有一個原則叫“系統大於元素之和”。沒有一座古建或古跡應該孤立的欣賞。 意大利 在古建保護工作中堅持將古建和古跡融入到周邊的環境和氛圍中,不破壞人為和自然的因素。
身臨其境在 羅馬 的古建和古跡中思考和感受,才讓我意識到古建和古跡是歷史信息的載體,建設和發展與周遭密不可分,建築與建築之間的內在聯繫,對應著社會生活的系統,傳遞著更全面和深入的歷史信息。
在觀看古建築群時,應該用對比的眼光,觀察佈局,結構,藝術手法,試著去思考建築師的用心,才能更清晰地讀懂建築間的起伏和變化。
聽說 意大利 有一種舊材料銀行的機制,最早是基於文藝復興重鎮 威尼斯 經常為建材不足煩惱所建立,意在拆建文藝復興時代的建築時,回收、保存舊建材的機制,每當進行歷史性建築物的改建,便可從那裡購得建材。真是非常有前瞻性的機制啊! 古 羅馬 廣場的地下有 羅馬 城至今還在使用的排水管道,整個下水道的修建不但可以排出 羅馬 城內的廢水,還能幫助台伯河泄洪,如此先進和完善的系統,在當時也從側面減少了廢水的堆積,減少了疾病的發生。 “人不管是誰都無法看清現實中的一切,大多數人只希望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和想要的現實而已。”—— 尤里 烏斯·凱撒
上圖中那座被腳手架圍住的建築就是 羅馬 共和 時代元老院的所在地。我最愛的古 羅馬 人物——凱撒,也是在此被刺殺身亡的。 阿匹亞古道 | 條條大道通羅馬當 歐洲 的公路網建設起來之前,人們一直在使用的道路依然是古 羅馬 的大道。秦漢的長城已經消失了,但是古 羅馬 的大道有些地方到今天依然還在使用。
房龍說:”我們記住了很多建築,但是為什麼不說說 羅馬 的大道呢。“
羅馬 大道之所以能存在2000多年,不僅依賴於建築技術的精湛,更是因為古 羅馬 人的超前意識,人們用法律給予了道路安全的保障。用法律來保護道路,規定兩輪的車最多能裝多少重量的貨物,四輪能裝多少,不能超重。 羅馬 大道最初都是以目的地的名字命名的,隨著 羅馬 的勢力不斷擴張,原有的大道被延伸,不得不經常改變大道的名字。公元前312年,財務官阿匹亞提議鋪設一條大道,從 羅馬 出發,通向當時剛剛納入 羅馬 勢力範圍的 加普 亞, 羅馬 人隨即以阿匹亞的名字命名了這條大道。此後阿匹亞大道不斷延伸,抵達了 意大利 最南端的城市,成為了 羅馬 的主幹線。
阿匹亞大道也是第一條傳統意義上真正的 羅馬 大道。
曾困擾 羅馬 元老院的 斯巴達 克斯之亂,最終以叛亂的奴隸失敗收場,6000名叛亂奴隸被釘死在沿著 阿皮亞 大道兩旁的十字架上。
青年時期的凱撒為躲避蘇拉的追捕,沿阿匹亞大道逃亡。征服 埃及 後帶著 埃及 女王返回 羅馬 ,也是走的這條大道,因此阿匹亞大道也叫“女王大道”。
獨裁者蘇拉帶兵沿阿匹亞大道攻打 羅馬 。
西塞羅被政敵驅逐,沿阿匹亞大道逃離 羅馬 ,九個月後,歸心似箭的西塞羅拿著廢除的驅逐令再次沿著阿匹亞大道返回他的政治舞臺 羅馬 。
……
歷史人物,風雲際會,這條 羅馬 古道上的故事太多,見證了太多 成功 、失敗、落魄與榮光…… 阿匹亞大道的建設最初是為了戰爭,方便 羅馬 軍團的行軍,現代人都知道的一個常識就是道路的建設可以歸結為基礎設施的建設,古 羅馬 似乎是第一個註重完善基礎設施的民族。有了通暢的大道,生產力隨之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慢慢提高。為了運兵的大道陰差陽錯地促進了民生。
當然,事有兩面。筆直的大道,對於 羅馬 向外發展是有利的,同時,也讓情報外泄和敵人的進攻提供了方便。一百年後的漢尼撥就是沿著這樣的 羅馬 大道攻打 羅馬 的。
凡事以防禦為主的國家或民族絕對不會修建這樣暢通無阻的大道,由此可見,當時自信的古 羅馬 人是以對外開放和發展作為國策。也真是這種自由開放的思想讓其包容異教諸神,不斷鞏固和強大自身的實力。 論建設的工程水平,阿匹亞大道也是代表性的傑作。
古道的最底層下挖到地表下1.5米深,上面鋪上30釐米厚的小石子,再上面是兩層碎石粘土層,最上面是厚度在70釐米,平整和接縫細密的大石塊。如此堅固、結實的道路,外加法律的保護,延用至今也是意料之中吧。
古 羅馬 時期,大道中間4米寬,足可以使得兩輛馬車相錯而行。兩邊是3米左右的人行道,人行道與大道中間砌有排水溝。樹和墓地只能種在和安置在人行道外側,防止樹根和墓地對大道的破壞。
另外,每隔一 羅馬 里,相當於今天的1.5公里左右,會修建一個石頭的里程碑,會詳細地標出此地到各 大城 市相距多少公里,方便行人估算路程。 [關於阿匹亞古道的攻略】
118路公交車直達阿匹亞大道,直接定位到阿匹亞國家公園,下車便是租自行車的地方。冬天還好,夏天一定要早到,整個公園只有一個租自行車的地方。車輛不多,分為普通車和山地車,普通車一小時4歐,山地車6歐,最多15歐封頂。必須在下午5點前歸還車輛。
騎行路線分為三條,其實中間的小路是景色最美的路線,但是冬季關閉,還有一條幹脆封路,我們算是誤打誤撞,也算別逼無奈地走了傳統意義上最正宗的那條路線。道路不寬,經常有汽車急速同行,騎行其實還是有些危險的。
三條路有交匯的地方,如果大家感興趣,可以考慮往返選擇不同的路線騎行。
沿路有三個地下墓穴,由於必須有統一的景區導游帶領,我們時間上來不及就沒有參觀,這幾個墓穴都是當初基督教徒死後被埋葬的地點,非常值得游覽。當然,如果騎行的話,自行車是個糾結的大麻煩,停到路邊怕丟,不去景點又遺憾。其實,118路公交車也能路過地下墓穴這個景點,所以大家可以根據情況綜合考慮。 (租車櫃臺) 卡拉卡拉浴場|在大澡堂子想像羅馬人的一天從阿匹亞古道往市區趕,經過 卡拉 卡拉 浴場,時間還早,便臨時起意下車游覽。誰知,冬游 羅馬 還真是要掌握好時間,景區下午三點就關門了,一群游客被擋在門外,只能望望浴場高聳的殘跡,遺憾揮手了。
卡拉 卡拉 浴場是非常值得參觀的地方,因為洗澡這件事,在古 羅馬 人的生活中是極為重要的活動。這裡也是普通旅游團不會到的景點,所有人很少,或許也是因此緣故,景區關門也提前很多吧。
其實,浴場地下的遺址比地上還好壯觀。據說,古 羅馬 時代,每天有幾十噸的木頭運到浴場,供爐子燒火使用,這些爐子有軍隊的士兵看護。最多時地下有49個巨大的爐子,由數以千計的奴隸每天搬運木頭。地下的暗無天日的勞作支撐了地上的一切奢華享受。 羅馬 的百萬人口中,有三分之一都是奴隸。
卡拉 卡拉 浴場的地下有三層結構組成,第一層是爐子,第二層是供水系統,最下麵是排水系統,古 羅馬 鼎盛時期,城內有900多座這樣的浴場,在人們的觀念中,將洗浴作為自身和原始人的區分。 西班牙臺階|追憶赫本的優雅,一個時代的美即使不知道萬神殿,也很難不知道 西班牙 臺階吧。一部浪漫喜劇電影《 羅馬 假日》,讓奧黛麗·赫本化身天使,讓 羅馬 成為浪漫的代名詞,讓 西班牙 臺階名揚天下,或許,也讓一段愛情深埋心底了吧……
這座 歐洲 最長最寬的大臺階,也引來了查爾斯·狄更斯的驚嘆:“這些臺階是藝術家的模特兒們度假的場所。”總共138級階梯,從聖三一教堂如瀑般順勢延展,直到 西班牙 廣場,淡淡的巴 洛克 風格,精緻又不失氣質,這種典雅之風,竟然想到安妮公主,不得不嘆服《 羅馬 假日》的導演在選角和選場景時的眼光啊! 西班牙 臺階是 法國 波旁王朝使用 法國 外交官的遺產,在1723年修建的,歷時三年完成。廣場中央有一座古船型的噴泉,和許願池一樣,這裡的水也是依靠古 羅馬 的輸水道供應的,源源不斷,生生不息。
英國 詩人濟慈生前最後的一段時光,就是住在旁邊的一間能看得見大臺階的屋子內,每天看著臺階上來來往往的“朝聖者”,享受著、創造著屬於自己的 羅馬 假日時,詩人會作何感想呢?如果是我,一定會贊嘆時光的美好,同時嘆息生命的短暫吧。
記得,時光不曾負我,我亦不負時光! 從2019年開始, 意大利 政府頒佈規定,禁止游客坐在 西班牙 臺階上,違者罰款250歐,這個消息我還是從林志玲姐姐的微博里知道的,因為林志玲坐在臺階上休息被罰款,特發微博廣而告之。
西班牙 臺階旁邊就是 羅馬 最古老的咖啡館,老 希腊 咖啡館,雖然已經完美地成為了一個網紅打卡聖地,咖啡居然賣到9歐一杯的“天價”,但仍然吸引著絡繹不絕的游客。還好,對於不喝咖啡僅拍拍照片而已的游客,咖啡館也是歡迎的。
因為心裡惦記著接下來的行程——人骨教堂,所以居然把去老 希腊 咖啡館的事忘得一干二凈了! 人骨教堂 | 好膽你就來!非常冷門的一個教堂,連《LP》上都沒有介紹。
我以為只有 布拉格 有人骨教堂,原來 羅馬 也有。在 西班牙 臺階附近的貝里尼廣場。一個太低調的外觀,基本沒有路人會註意到它。門票不便宜,8歐元一張。
進門後先參觀一個小博物館,是早期基督徒使用過的物品,基本都是傳教的物品,也有少量生活用品。然後經過一個小小的走廊(千萬要做好心理準備再進入走廊),兩邊都是人骨圖片,一個管理人員就在走廊拐角。說實話,人骨圖片沒嚇到我,突然探出頭來的工作人員到給我嚇得不輕哈。
一推推的人骨放置在一個個大型的壁龕內,都是早期死於黑死病和殉道的基督徒的人骨。有些骨頭還被擺放成各種圖案,甚至製作成了吊燈。(這樣好嗎哈?反正很刷新三觀!另外,膽小者慎入!不!勿入!人骨不可怕,可怕的是居然把人骨穿上衣服哈。)
博物館和人骨壁龕不讓拍照,我們參觀時旁邊的一對母女拍照被罰了!參觀完壁龕別忘記上面還有一個小型的教堂可以看看。 羅馬街景 | 最美的期待羅馬 的街景,是非常意外的驚喜,並不像很多人說的那麼骯髒不堪,走過的道路還是非常乾凈的,方形石塊的街道讓景色看起來更加復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