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餐廳的特色紅啤。第一次喝,口感比較苦澀。
我可能比較喜歡 印度 餐的咖喱味且辣不怕。咖喱帶來的辛辣一掃多日旅途的疲勞,兩份白米飯被吃的精光。
來過 漢堡 很多次的人,未必一定趕上這裡最著名的魚市場。 漢堡 魚市場距今已有300年的歷史了。1703年5月2日,篤信宗教的 漢堡 人的祖先從市議會那裡獲准每周日早晨到9點半之間可賣魚。這就是北德 漢堡 眾所周知的“賣魚規定”。之所以規定賣魚只能賣到9點半,是因為周日禮拜定在10點。
現在,大約有700位魚販子在面積達2.1萬平方米的露天市場上出賣除海鮮還有奶酪、香腸、水果、蔬菜乃至服裝等等商品。在這裡絕對讓你對高冷的 德國 人有另外一番見識,小販們大呼小叫,用各種方法來吸引顧客“粘場子”,然後用非常誇張的表演兜售商品。
居然還有熟悉中文服務的攤販,作為 中國 人的自豪頓時感油然而生。
最後我們選擇了煙熏三文魚。
我們的早餐。
早餐我們選擇在 漢堡 的老碼頭內用餐。就著性感的爵士樂,煙熏三文魚,炸薯條正宗的德式香腸。看來啤酒在 德國 是百搭,無論是早餐,中餐和晚餐,或是下午茶 都可以來杯啤酒。
看著人們隨著爵士樂的節奏激情的舞步,我也不知不覺的融入其中,指導朋友提醒我離開。 漢堡魚市場魚市場畔的漢堡老輪船碼頭漢堡 歷史博物館主建築是一座令人印象深刻的磚結構建築,該建築由著名的 漢堡 建築師弗里茨•舒梅切爾(fritz schumacher)設計並於1914年至1922年間修建,博物館建成後於1922年正式開放。博物館現如今的名稱是於2006年時才更改的。
由於 漢堡 歷史博物館距離魚市場不遠,我們決定騎“LIME”共享電動單車。一番研究,註冊,綁定終於搞定。但使用時才發現,費用其實蠻貴的,一分鐘一歐元。
LIME單車在還車時必須在規定的區域,否則是要罰款的。為了確保還車安全,我拍照為證以防萬一。
漢堡 歷史博物館
漢堡 歷史博物館作為文化史博物館,構成了一個“展示 漢堡 歷史的當代平臺”。博物館收藏了大量自中世紀 漢堡 市建立到未來願景的人工藝術品,其主題包括港口、運輸和貿易等各個方面,包羅 萬象 ,覆蓋面十分廣泛,還有許多有趣的與該城市憲法、文化和社會歷史有關的片段。館內採用了教育性和回憶性的方法記載了1842年的一場大火,並根據事實記錄了兩次世界大戰期間該城市的毀壞程度。這裡還收藏了許多關於 漢堡 市教堂、鐵路以及艦船等模型。
漢堡 歷史博物館底層展覽的物品包括音樂、藝術作品、戲劇和社團等方面,一層和二層主要展覽了與文藝復興有關的遺跡和文檔資料,其向城市市中心的轉變,猶太人的遷入以及鐵路系統的建立。二層還展覽了一艘與實物大小一樣的輪船模型,非常值得一看,也是一件頗受歡迎的展覽品。對於想瞭解 漢堡 這座城市的游客來說, 漢堡 歷史博物館是不可忽略的好去處。
上世紀三十年代的 德國 家庭擺設
二戰 德國 的廢墟, 德國 人對二戰的失敗和錯誤一點不忌諱,也不隱瞞。這也是我一直非常欣賞 德國 人的原因。
漢堡 歷史博物館是航海迷的天堂。裡面的展品有很多跟航海相關的題材。
航模的加工工具
各種款式和時期的大航海時代的帆船模型
船廠的微縮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