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bo,30歲,獨闖非洲的18天 – 肯尼亞文化體驗志願者&Safari
↑蒙巴薩 文化體驗志願者項目 — 遇見另一種生活從 蒙巴薩 乘機前往 內羅畢 。
短短一個小時的飛行,我再次降落在了 內羅畢 的焦莫肯雅塔機場。想想初到達之時,讓機場漏雨的傾盆大雨,這次可算是陽光明媚。出機場沒有多久,遇到接機的工作人員,因為我是最後一個到達的,其他小伙伴都已經先前往營地了,於是,我坐著一輛小車,開往了我們志願者項目的營地。
我們的營地在 內羅畢 北部的一個小鎮錫卡(Thika)的subcounty,名叫Tangata,從 內羅畢 驅車前往需大概兩小時。一路上司機大哥一直沿路給我介紹。諸如, 內羅畢 去往錫卡的高速公路是 中國 援建的,風格和國內真的一毛一樣,如若不是靠右的駕駛室和路邊都是黑人,那真有一種行駛在國內的感覺。這裡的高速公路有一點和我們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兩邊可以通行人,而在國內,是絕不會允許行人 上高 速公路的。
到了錫卡小鎮後,車駛出高速路,漸漸開始攀爬緩坡,我們的營地就在這樣一個地勢不是特別陡的山區里。這時,道路兩邊開始看見了種植的咖啡植株,司機大哥此時迫不及待地跟我介紹:“那些就都是咖啡。”
“Coffee or Tea, which one do you prefer?” 這是司機大哥問我的問題。
而我的答案,堅定不移地選擇了咖啡,並告訴了司機大哥,咖啡也是我選擇文化體驗的原因之一。如果在早幾年問我這個問題,那我的答案或許會是茶,而現在卻毫不猶豫的是咖啡。這幾年因為深受影響,所以才愛上了咖啡,對咖啡瞭解了不少,所以也想來看看真正的咖啡豆和咖啡種植。這也算是對文化瞭解的一種。於是乎,我非常盼望著此次項目里咖啡工廠的行程。在看見路邊已經出現有“Think Coffee Factory“的指示牌時,我已經開始激動和期待著了。
太 陽西 落之前,我終於達到了營地。當工作人員為我推開門,告訴我,“Ok, finally, we are home now.” 時,一個“家”,讓我倍感親切,因為我將在這裡住上一個星期。推開門,一片大草坪的院子出現,院子里還有一小片菜地,種著小番茄等植物,一間大屋子就是我們這一個星期的“家”。推開屋子的鐵門,進到裡面,終於見到了我們此次項目一起的小伙伴們,我也將和他們一起度過這一周。
最先來迎接我的是 西班牙 姑娘,Melissa,她是做志願教學,已經在這裡待了一周了。
居住在 美國 的 中國 姑娘,曉泳,後來證明,她是我們英語的“全村希望”。
參加過好多次志願者活動的大餅。
對牛油果有著偏執喜愛,能當飯吃的,也是和我同寢的薇薇。
我們屋裡唯一的漢子,阿拉伯語專業,馬上要去 蘇丹 留學的 東北 爺們,小馬。
當然還有我們的此次項目的工作人員,我們的總管家,Naomi和Emma,負責我們每天在營地伙食的“mother”(她的名字發音和mother太像,又因為是給我們做飯的”媽媽“,所以我們索性全程都叫她”mother”了),還有小可愛,活潑的Leah。
正是有大家一星期的陪伴,我們這次志願者的活動才如此難忘。旅途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遇見的各種的人,有他們的存在,才會變得精彩無比。遇見另一種生活,也是因為遇見你們。 在這裡的點點滴滴
這是小鎮的小酒吧 小鎮的市場 每天走在鄉間小路上的我們 在小鎮上遇見的孩子。還有每天都能見的路上的上下學的孩子們。每次和他們見面,他們都歡呼著來和我們打招呼,擊掌。他們每一個人的熱情都無不感染我們。 路邊每家每戶幾乎都有的牛油果,這是我們為之瘋狂的小綠果(又便宜又好吃) 我們每天的水果大餐 星河的上游 — 銀河,蝎子的心臟和牛郎織女來到營地的第一天晚飯後,我和薇薇說一起去看看院子里能看見星星不,於是,當我倆懷著不確定的心情,推開屋門卻看見滿天星河的時候,我們同時發出了驚喜的感嘆。又蹦又跳地進屋告訴了其他幾位小伙伴,於是大家從屋裡搬出了椅子,我們就在這草地上仰望星空。
這小山村裡,夜晚燈光昏蕪,除了咱們屋子裡的燈外,便只剩營地院子外的小路上,時而開過的汽車的燈光了。為了把這滿天的星河看得更為清晰,我們關掉了屋子裡的燈,一條橫跨天際的銀河出現在我們的眼前。長到30多歲,這還是我第一次親眼看見銀河,心中找不到任何一個詞來描述我此刻的感受。
銀河的下方,有一顆夜空中最明亮的星,我拿出我的手機(iOS APP:Sky Guide),追蹤到這顆最亮的星是木星。可最令我激動的是,就在木星下方不遠處,有一顆閃著紅紅微光的星,它是心宿二,和他所在的星座,天蝎座!整個天蝎座的所有星都能尋覓到,被稱為蝎子心髒的,也是天蝎座主星的心宿二,蝎子頭部的三顆星和心宿二形成了一個三角形,還有向上勾起的蝎子尾巴。尋得了整個天蝎座後,我再次開心得手舞足蹈。上一次我如此這般,還是去年的冬天,我在 北京 城的夜空看到的整個獵戶座。
在 中國 古代天文學中,天蝎座身體部位的三顆星稱為商星,獵戶座腰帶處的三顆星稱為參星。天蝎和獵戶分別是夏天和冬天最顯著的星座,剛好一升一落,永不相見,不可能同時出現在天空上,因此杜甫有詩曰:“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因此在一年內,同時尋獲獵戶座和天蝎座的我,如獲至寶。小伙伴們拿著我的手機去尋找天邊另外的星和星座了,而我,去心無旁騖的望著天蝎座,好久好久。若問我為何對天蝎座如此熱愛,那隻是因為“星河閃亮,你仍是人間理想“。空氣漸涼,我卻一直蜷坐在一處,靜靜地望著心中的最愛。伸手想去觸摸他,他卻又如此之遙遠,而我,只能再儘力多看他幾眼,記住他的樣子,永遠將他美好的樣子刻在我的心中。或許,我就是你在人間的獵戶座。
小伙伴們都回了屋,只有我和薇薇還留在院子里。我開始嘗試用GoPro照星空。在經過了無數的嘗試後,終於找到了最完美的位置,最完美的快門時間,最完美的星空。心中只此一句“此生無悔"。 第二天夜裡,我和薇薇又出門看星空。起初夜幕才降臨時,雲層還較多,一輪明亮的新月掛在天邊,夜空中只能見幾顆星。後來月亮隱退,銀河升起,滿天星辰又掛滿了這塊黑布之上。最明亮的木星之下,我遇見了我心愛的天蝎座,一直望著他近乎出神。
過了不知多久,薇薇手指向我們頭頂另一個方向的不遠處,問:“你說那兩顆亮亮的星,一顆在銀河這邊,一顆在銀河那邊,會不會就是牛郎織女星啊?”
我滿心疑惑,也不知對否,“不會吧?”
於是我拿起我的手機,對準薇薇所指的方向,原來一顆是天琴座的星,一顆是則是天鷹座的河鼓二。在我本以為這就可以推翻是牛郎織女二星的說法之時,薇薇也拿出手機來一查,原來河鼓二就是“牛郎星”,而天琴座最亮的那顆主星也正是“織女星”!我和薇薇都被我倆這不經意的發現給震住了。原是薇薇隨意的猜想,卻沒想到竟真就是事實。我倆如獲至寶。
薇薇說:“古時候的人啊,或許也和我們現在一樣,夜裡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娛樂活動,就喜歡這樣仰望天空。然後看著這些星星們,就編出了許許多多的星座 和美 妙的神話故事,牛郎織女的故事就這麼來了。”
是啊,或許偶爾回歸這樣的原始生活狀態,才能忘卻煩惱,找到心中的那片寧靜所在。這小山村裡雖然網絡不便,但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放下了手機,來了一場和星空的對話。
餘後在營地的幾天里,我們都沒有再看見如此壯闊的星河,雲層逐漸積累,同時也帶來了雨水。後來薇薇給我發消息,說在隨後的一周里,她在營地也沒有再見過我們這兩晚美妙的星河了。我回覆薇薇說:“是啊,許多事在我們能做到的時候就儘力去做,因為誰也不知道以後還有沒有機會。”
Matatu歷險記 — 我坐了Matatu,我還活著如果第一次來到 內羅畢 ,你一定會被街上無處不在的Matatu吸引。實際上,這種小車遍佈 非洲 各國,各國都有不同的叫法,在 肯尼亞 ,它叫“Matatu”。對 非洲 平民而言,這種由12座小麵包車改造的交通工具是他們最常用的交通工具,而對游客來說,卻只能對他望而退步。臟,亂,差,無視交通的瘋馳,掛在門外招客的售票員,簡直就是馬路上的隱形殺手。這些種種,都是未來 非洲 之前,就有所耳聞的。
第一次鑽進Matatu,是第一天,Naomi和Leah帶著我們去我們行程的目的地。Naomi帶著我們等在我們家外的小路上時,告訴我們,我們將會乘坐Matatu,並且之後行程的交通工具基本都會是Matatu。小伙伴們當時可能也是不知道這野性的Matatu,我此時卻是又欣喜又帶著些許擔心。欣喜是因為,我也可以體驗一把傳說中的Matatu,擔心是不知這體驗會不會很“愉快”。
我望見一輛Matatu朝我們飛馳過來,Naomi一個手勢,車停在了我們面前。天吶,車停在我們面前之後,我們發現這車已是滿載,如何能坐下我們7個人?小伙伴們都拒絕地說“NO”,而Naomi卻示意我們上車。What?此時售票員開始試圖指揮裡面的人挪一挪位置。我瞪大了眼睛看著同樣是驚訝的小伙伴們無奈上了車。輪到我和大餅上車時,售票員不知從何處拿出來了一塊木板,搭在了兩座之間,示意叫我們坐這裡。我和大餅哭笑不得,但大餅也不得不坐在了木板上,我則坐在了靠窗的座椅上,但是本就狹小的空間里,售票員因為沒有座位坐下了,還硬生生彎腰站在了我身前。我的整個身體僵直,沒有一點移動的空間。在旁邊的大餅指著售票員對我說:“親愛滴,你的腦袋對著他的屁股。” 一臉苦笑,此刻我的臉的前面正對著售票員的屁股,我只能儘量靠後擺放著我不安的腦袋。
這就是第一次坐Matatu的奇遇記。充斥著哭笑不得,又想去體驗的心情。坐過這麼多次Matatu,最誇張的一次是,車上一共搭乘了20個人!可能根本無法想像車內的擁擠程度是如何的。
還有一次印象極為深刻的Matatu體驗是我們行程的最後一天,我和小馬跟著Emma出門。中途轉了三次Matatu,車裡放著大聲且惱人的 非洲 電臺,又是行在顛簸的路上,最後我跟小馬都感覺腦子要爆掉了。但是最好玩的卻是,有一次我選擇坐在了麵包車的最後一排,車在中途上人,隨後我感覺什麼東西在頂著我的小腿,我好奇地低頭一看,一隻小山羊在我腳下探出了頭來。我此時的心情,真實既覺得新奇好玩,又覺得哭笑不得。我呼喚著坐在前排的小馬,“小馬小馬,快看快看,我腳下有一隻羊!”
第四天的時候,營地來了另一位志願教學的 西班牙 女孩。她在第一次體驗了Matatu之後,問我們能不能每天都步行去學校。哈哈,看來,我們的接受能力還不是很差的,雖然一路抱怨Matatu的髒亂差,可至少我們全程都堅持了過來。
這被我們一路嫌棄的交通工具,卻是 非洲 平民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或許我們不能夠想像他們眼裡是如何看待Matatu的,或許在我們眼裡驚嘆不已的東西,對於他們來說卻早已習以為常,並且也成為了他們日常出行的一部分。這些體驗是在我們的國度絕對不會體驗到的。不管是好的壞的,一切都是經歷。這也是旅途中最有趣的部分。 中國,生日快樂 — Melissa, Happy B-Day十一的前一天, 西班牙 妹紙Melissa告訴我們,明天是她的生日,這天晚上我們幾個就商量著明天晚上我們自己做飯來給Melissa慶祝生日,但其實也是我們找一個聚會happy的理由,當然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國慶嘛,我們遠在 非洲 ,也要過節,祝祖國生日快樂。
這天大餅還開玩笑的說明天去學校,要教 非洲 的小朋友們說“ 中國 ,生日快樂”,當時以為只是一句玩笑的話,結果十一當天,大餅真的完成了這件事,還說這是“政治任務”。哈哈,果真,我們這是一群“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志願者們,雖然由於營地這裡網絡不太好,無法看國慶的閱兵儀式,我們這群小伙伴的慶祝方式就是錄製這樣一篇視頻並宣傳出去。話不多說,獻上我們送給祖國的生日禮物。 肯尼亞出鏡及製作都是我們的大餅出鏡和製作的是我們的大餅
下午我們的文化體驗項目來到了錫卡鎮上,因此,我們順便在小鎮的shopping mall里訂了蛋糕,在超市裡買了晚上所需的食材。我一路捧著蛋糕,小心翼翼的坐上了Matatu,一路護送著蛋糕回到了我們的家。
一到家,薇薇和小馬就開始收拾食材,等著大餅和曉泳回來之後,大伙就開始忙上忙下的做菜了。我們發現,不管是在廚房裡忙著炒菜,還是忙著在旁圍觀大廚們做菜,都是一種樂趣,因為有大家在一起,就有歡樂。
最後豐盛的一桌菜準備好了,我們圍坐在餐桌旁一邊聊天一邊等著我們的主角Melissa回家。由於限電,整個下午,我們的小家是沒有電的,我們坐著坐著,漸漸昏暗,而此時Melissa還未歸家,我們在說她是不是獨自去酒吧喝酒去了。快到7點,天已經完全黑透了,正當我們準備要點應急照明燈的時候,客廳的燈亮了起來,我們的Melissa也踩著點回來了。於是,大家歡快的準備開動。合照,乾杯,開動!
這一餐在歡樂的氣氛中度過。晚上我和曉泳和Melissa坐在客廳沙發里聊天。我們真的是天南地北聊到哪裡算哪裡。說了許多自己的故事,自己的見聞,我們一直聊了接近快兩個小時,因為太晚不得不各自回到房間休息了。可是這樣一次暢聊,我們也更加瞭解彼此,更加走近了彼此。人和人的關係還是最有趣的關係。 咖啡工廠 — swim in coffee beans在報名的時候,對文化體驗最感興趣的部分就是參觀咖啡工廠這部分了。所以在知道今日行程之後,我已開始按耐不住激動的心情了。雖然這裡其實路邊能看見很多栽種的咖啡樹,以及上面的咖啡果,但是真正要瞭解咖啡產業,還是得去到他們的工廠。
去到工廠的時候,才發現原來這樣一個大“工廠”不止有咖啡的種植和相關的加工,更像是一個多產業鏈的大型的畜牧養殖農場,因為這裡還養有奶牛,各種禽類,魚,還有木瓜樹等等。Emma帶我們先參觀了工廠里的這些其他的養殖場,在來到一片魚塘時,我們仨親自手捧著魚飼喂塘中的魚。塘里的魚瘋狂的探出水面來覓食(密集恐懼症者慎入,哈哈)。此時好奇心大發的我,問這魚塘的小哥,這個魚貴嗎?小哥和Emma回我,很貴,這個魚的品種在這裡很稀有,這裡的當地人自己是不會吃的,基本都是賣到 內羅畢 的酒店里去的。他倆算了一算,說這魚一條大概要賣到12美金一條!Emma後來也給我們說到,這裡雖然咖啡種植是支柱產業,但是這裡他們只會做種植和初加工,咖啡豆賣到烘焙工廠的價格其實很低很低,所以這裡的農民們除了種植咖啡之外,還必須得做一些其他的事情,這樣才能“養活”他們自己。
最後我們終於來到咖啡的“板塊“。農場外面的地里,種了一排一排的咖啡樹,現在是剛剛收穫過一季,所以掛在樹上的基本都是青色的果子,成熟的紅果很少。下一季要到大概11月才會成熟。Emma說,到了收穫季來的志願者,其中的有一項體驗任務就是幫助收穫咖啡豆(此時我心中的OS是,為什麼我沒在收穫季來?)。Emma走了一圈,給我們找到了一棵還掛著有紅果的樹,摘了幾顆來,剝了出來,黏黏的果肉包圍住的就是黃色的咖啡生豆了。
咖啡豆收穫後,就要同時對收穫來的豆子進行初步處理,這裡兩種生豆的處理法都有用到,日曬法和水洗法。全紅果用機器去最外層果殼,然後傳送到水槽,水洗去黏黏的果肉,此時生豆已經好了,然後直接運送到晾曬場曬乾即可。對於非紅豆的處理,則是直接連外殼進行日曬,外殼水分脫乾後,再去外殼則很容易了。去掉的咖啡外殼被打成細殼,成了其他畜牧動物的飼料。黃黃的小生豆被儲存到了小倉庫里。
我們進到小倉庫了,裡面堆滿了高高的咖啡豆。由品相高低,分成了Grade 1,2,3分開堆放。我看著這堆成了小山坡的咖啡豆,抑制不住的對著它們狂照著,薇薇問我:“是不是想要躺進去?“ 我用英語對她,Emma和這裡的一名工人說:”I want to swim in these coffee beans.” 大家大笑著。那位工人小哥看我如此著迷,給我抓了一把Grade 1的豆子放在我手裡,留以紀念的意思。好奇的我,剝了一顆送進嘴裡,嗯,硬硬的什麼滋味也沒有,看來要讓這些小可愛們散髮它們的迷人魅力,也還得經過精心的烘焙才行。
我想稱這些充滿魔力的迷人小可愛為“小精靈”,從樹上不起眼的小果子搖身一變成為了風靡全球的佳品飲料。但是隱藏在他身後的,也是這些種植者的辛苦勞作。如果不來到這裡,也根本不知道咖啡種植對於這裡的 非洲 人民來說意味著什麼。他們必須靠這些小精靈來維持生計,但回報給他們的卻是極少的。但是沒有他們的種植,我們也就無法喝到這有魔力的飲品了。
最後參觀完畢,我們是坐著一種他們當地人稱之為“pika pika”的交通工具走的。其實就是我們的農用電動摩托車,後面可以裝載很多貨物的那種。只是,這次裝載的不是貨物,而是我們幾個大活人。我,薇薇和小馬都是頭一次坐這個,真是奇幻的體驗。一路顛簸,本來想照個相的我們,最後連握穩手機都不能保證,這後排”敞風座椅“也吹得我們毫無髮型可言,最後只能放棄拍照。但是這特別的體驗本身也是樂趣之一。想要更深入瞭解這裡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狀態,體驗和他們平時生活一樣的東西,就是必不可少的。 大象孤兒院&長頸鹿中心 — 值回票價的1日游大象孤兒院和長頸鹿中心的行程是來到了 內羅畢 ,我們感嘆這一周終於來到了 大城 市裡,也有了喜人的4G網絡。開了幾小時的車,呼呼來到了大象孤兒院。這裡會是定時開放,每次開放能近距離看到飼養員和小象的互動,包括喂食等,還有一名講解員會在那裡介紹每一隻小象的情況。當然我們也超近距離的看了這些小象們的活動,特別的有意思。有喝奶吃樹枝的,有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當他們不經意的靠近的時候,我們還可以伸手去摸摸這些小象。這些小象基本都是從 肯尼亞 各大國家公園裡營救出來的孤兒,父母由於狩獵等各種原因死去,等他們不再需要人工救助和飼養的時候,這個中心又會把他們給放回國家公園裡。
雖然這些小象相當可愛,但是,我想項目安排這樣一次參觀活動,我想,目的也是讓大家都知道這些動物們的處境,也從自身出發去做到保護動物和宣傳動物保護。
約摸中午的時候,我們到了長頸鹿中心。來之前就知道了,這裡的長頸鹿可以和你來一場“親密接觸”。所以,知道要來這裡之前就已經興奮不已了。一進門,給了我們一人一袋喂長頸鹿的小零食,我們此時就已經開始充滿好奇的想看看到底是什麼樣的零食。剛走進來幾步,就看到了不遠處幾隻長頸鹿伸著長頸子吃著圍著他們的游客們手中,或嘴中的零食。對,沒錯,嘴中!為了和這些大寶貝們親密接觸,大家都豁了出去,用嘴銜著零食,這些大寶貝們就會用嘴或舌頭來湊近你的嘴啦!輪到我們去給大寶貝們喂食,最初的幾次,因為大寶貝們紫到發黑的舌頭,黏糊糊的觸感,還是會明顯感到還很緊張和恐懼,完全失去了表情管理,照出來的照片也是各種表情包大合集,後來調整放鬆,也更好的感受了大寶貝的熱情和“親密接觸”的樂趣。 ↑長頸鹿公園 ↑長頸鹿公園 ↑長頸鹿公園
在犧牲完手中的零食後,還可以到旁邊的小房間里還有關於長頸鹿的科普知識介紹。
今天最後的一個行程是Bomas文化村的體驗。這裡主要是去瞭解 肯尼亞 的部落文化和部落民族的民俗,如音樂,舞蹈。在這裡,可以看到 肯尼亞 各部落民子的民房,游客們感興趣的也就是最有名的那幾個部落, 比如 有名的 馬賽 族,占 肯尼亞 人口數最多的基庫尤族,奧 巴馬 父親所出身的Luo族。看著這些不盡完全相同的部落房屋,感覺就像是能親身置身於部落人民的四周一般。特別是最後去到民俗表演中心看他們的風俗表演後,這樣的感受更加的明顯和深刻。這裡展示了多個民族的 非洲 典型部落音樂和舞蹈。小馬和我都還饒有興趣的上去一起跟著舞蹈。雖然也只是濫竽充數,也算是融入其中感受了一番。 非洲 這獨有的節奏感的音樂,有一種讓人一聽就會不禁跟著節奏晃動的動感。
文化,是透露一個文明的靈魂。 非洲 這片大陸何以成為人類的起源,千百萬年來,人類又是如何在這片大陸繁衍生息的,我想都能從這裡的文化慢慢窺探。這裡仍保留有人類最初的模樣,或許再千百年後,人類回顧自我時,還仍能不忘自己何以為人,如何在這片藍色星球中安生立命,與自然和其他物種 和平 共處。
這一天結束的時候,薇薇問小馬,“是不是覺得今天這一天值回了票價?”小馬連連點頭。因為小馬從 大連 飛到這裡,也只在這裡待一個星期,周五晚上他就又要回去了,所以這一次的行程也只有志願者文化體驗的所有內容而已,因此今天是他能感受到的最 非洲 特色的一天,當然也就值回了來回高昂的機票。
Fourteen Falls — 垃圾山上拍非洲大片這天下午,曉泳提議道,把我們下午的行程換一換,我們一起去附近一處景點,Fourteen Falls。就這樣,我們的小團體第一次集體“出游”。在我們的“家”午飯過後,我們坐上了開往Fourteen Falls的小車。坐了一整周Matatu的曉泳和大餅感嘆終於坐上了豪華空調車,可這一路上耗時接近兩小時,特別是最後一段路程,曝曬的陽光下,土路不僅顛簸,還塵土飛揚。我,曉泳和大餅三人擠坐在最後一排,下車時才覺得甚是解脫。
這裡絕對是 內羅畢 的一處冷門景點,從門口的售票處盡可看出。沒有一個像樣的進出口,一塊小小的不起眼的木牌上,寫了各種票價,當地人的,外國人的,小孩的,成人的,包車的。這讓我一度認為,是不是就當地的人自己圍欄收門票。沒有專門的停車場,除了我們,一群 中國 人和兩位 西班牙 姑娘外,沒有看見其他任何非黑皮膚的人了。確實,這裡沒有成群的動物,沒有典型的 非洲 特色,但是我想,這也是最典型的 非洲 ,原始,沒有過度的開發利用,自然依然是他本來的樣子。
進門之後首先看到的是高處的石頭淺灘,水從淺灘處跌落,形成了所謂的14個瀑布。我們沿著淺灘,踩著石頭走到了懸崖邊,終於見到了瀑布的真貌。起初可能是由於我們站的角度原因,只看到了瀑布的一角,數了又數也沒有14個瀑布,因此感嘆,這裡哪兒來的14個瀑布?後來繼續往前走一些,才漸漸看清了瀑布的全貌。懸崖的落差高度並不大,所以,我們看來也比不上我們國內的例如黃果樹瀑布之類的,更別說從 美國 來的曉泳了,她直感嘆道,“這是縮小版的 尼亞加拉 大瀑布啊”。 ↑Fourteen Falls ↑Fourteen Falls 你能找出下麵這張其實是有人的嗎? ↑Fourteen Falls
一路繼續踩著淺灘處的石頭走到了坐小木舟的地方,司機大哥告訴我們,這個景點,是可以坐著這個小木船去到瀑布的中心和對面去的。一開始大餅是拒絕坐的,因為這淺灘處的河水似乎並不是太乾凈,河面上浮著厚厚的白色泡沫,偶有臭味。最後大餅也無奈隨我們一起坐上了小船。一位黑人小哥划動起木漿,小船漸漸朝著河心划去。岸邊的白色浮沫也漸漸少去。走到了河心,14個瀑布也越來越清晰,可哪知我們加下踩的不僅僅是河中的大石頭,還有很多是成年累月堆積而成的垃圾!我們打趣道,我們是前行在垃圾山上。當越來越靠近瀑布的時候,我們感受道了撲面而來的點點水汽,由於實不放心這水質,我們沒有再走近,而是準備就在這裡看看則往回走了。許是來的路上,我們只一心朝著瀑布走去,也只擔心不要陷進垃圾堆中,而沒有過多關註周圍的景緻,在返回的途中,我們則是看到了美到爆的 非洲 特景。我叫薇薇為我拍了幾張後,大伙發現這裡果真太出 非洲 風情的大片了,因此每個人都輪番上陣的狂照一波。有美景相伴,就算腳下踩著的是垃圾,也是不管不顧了。
短短一個小時的飛行,我再次降落在了 內羅畢 的焦莫肯雅塔機場。想想初到達之時,讓機場漏雨的傾盆大雨,這次可算是陽光明媚。出機場沒有多久,遇到接機的工作人員,因為我是最後一個到達的,其他小伙伴都已經先前往營地了,於是,我坐著一輛小車,開往了我們志願者項目的營地。
我們的營地在 內羅畢 北部的一個小鎮錫卡(Thika)的subcounty,名叫Tangata,從 內羅畢 驅車前往需大概兩小時。一路上司機大哥一直沿路給我介紹。諸如, 內羅畢 去往錫卡的高速公路是 中國 援建的,風格和國內真的一毛一樣,如若不是靠右的駕駛室和路邊都是黑人,那真有一種行駛在國內的感覺。這裡的高速公路有一點和我們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兩邊可以通行人,而在國內,是絕不會允許行人 上高 速公路的。
到了錫卡小鎮後,車駛出高速路,漸漸開始攀爬緩坡,我們的營地就在這樣一個地勢不是特別陡的山區里。這時,道路兩邊開始看見了種植的咖啡植株,司機大哥此時迫不及待地跟我介紹:“那些就都是咖啡。”
“Coffee or Tea, which one do you prefer?” 這是司機大哥問我的問題。
而我的答案,堅定不移地選擇了咖啡,並告訴了司機大哥,咖啡也是我選擇文化體驗的原因之一。如果在早幾年問我這個問題,那我的答案或許會是茶,而現在卻毫不猶豫的是咖啡。這幾年因為深受影響,所以才愛上了咖啡,對咖啡瞭解了不少,所以也想來看看真正的咖啡豆和咖啡種植。這也算是對文化瞭解的一種。於是乎,我非常盼望著此次項目里咖啡工廠的行程。在看見路邊已經出現有“Think Coffee Factory“的指示牌時,我已經開始激動和期待著了。
太 陽西 落之前,我終於達到了營地。當工作人員為我推開門,告訴我,“Ok, finally, we are home now.” 時,一個“家”,讓我倍感親切,因為我將在這裡住上一個星期。推開門,一片大草坪的院子出現,院子里還有一小片菜地,種著小番茄等植物,一間大屋子就是我們這一個星期的“家”。推開屋子的鐵門,進到裡面,終於見到了我們此次項目一起的小伙伴們,我也將和他們一起度過這一周。
最先來迎接我的是 西班牙 姑娘,Melissa,她是做志願教學,已經在這裡待了一周了。
居住在 美國 的 中國 姑娘,曉泳,後來證明,她是我們英語的“全村希望”。
參加過好多次志願者活動的大餅。
對牛油果有著偏執喜愛,能當飯吃的,也是和我同寢的薇薇。
我們屋裡唯一的漢子,阿拉伯語專業,馬上要去 蘇丹 留學的 東北 爺們,小馬。
當然還有我們的此次項目的工作人員,我們的總管家,Naomi和Emma,負責我們每天在營地伙食的“mother”(她的名字發音和mother太像,又因為是給我們做飯的”媽媽“,所以我們索性全程都叫她”mother”了),還有小可愛,活潑的Leah。
正是有大家一星期的陪伴,我們這次志願者的活動才如此難忘。旅途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遇見的各種的人,有他們的存在,才會變得精彩無比。遇見另一種生活,也是因為遇見你們。 在這裡的點點滴滴
這是小鎮的小酒吧 小鎮的市場 每天走在鄉間小路上的我們 在小鎮上遇見的孩子。還有每天都能見的路上的上下學的孩子們。每次和他們見面,他們都歡呼著來和我們打招呼,擊掌。他們每一個人的熱情都無不感染我們。 路邊每家每戶幾乎都有的牛油果,這是我們為之瘋狂的小綠果(又便宜又好吃) 我們每天的水果大餐 星河的上游 — 銀河,蝎子的心臟和牛郎織女來到營地的第一天晚飯後,我和薇薇說一起去看看院子里能看見星星不,於是,當我倆懷著不確定的心情,推開屋門卻看見滿天星河的時候,我們同時發出了驚喜的感嘆。又蹦又跳地進屋告訴了其他幾位小伙伴,於是大家從屋裡搬出了椅子,我們就在這草地上仰望星空。
這小山村裡,夜晚燈光昏蕪,除了咱們屋子裡的燈外,便只剩營地院子外的小路上,時而開過的汽車的燈光了。為了把這滿天的星河看得更為清晰,我們關掉了屋子裡的燈,一條橫跨天際的銀河出現在我們的眼前。長到30多歲,這還是我第一次親眼看見銀河,心中找不到任何一個詞來描述我此刻的感受。
銀河的下方,有一顆夜空中最明亮的星,我拿出我的手機(iOS APP:Sky Guide),追蹤到這顆最亮的星是木星。可最令我激動的是,就在木星下方不遠處,有一顆閃著紅紅微光的星,它是心宿二,和他所在的星座,天蝎座!整個天蝎座的所有星都能尋覓到,被稱為蝎子心髒的,也是天蝎座主星的心宿二,蝎子頭部的三顆星和心宿二形成了一個三角形,還有向上勾起的蝎子尾巴。尋得了整個天蝎座後,我再次開心得手舞足蹈。上一次我如此這般,還是去年的冬天,我在 北京 城的夜空看到的整個獵戶座。
在 中國 古代天文學中,天蝎座身體部位的三顆星稱為商星,獵戶座腰帶處的三顆星稱為參星。天蝎和獵戶分別是夏天和冬天最顯著的星座,剛好一升一落,永不相見,不可能同時出現在天空上,因此杜甫有詩曰:“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因此在一年內,同時尋獲獵戶座和天蝎座的我,如獲至寶。小伙伴們拿著我的手機去尋找天邊另外的星和星座了,而我,去心無旁騖的望著天蝎座,好久好久。若問我為何對天蝎座如此熱愛,那隻是因為“星河閃亮,你仍是人間理想“。空氣漸涼,我卻一直蜷坐在一處,靜靜地望著心中的最愛。伸手想去觸摸他,他卻又如此之遙遠,而我,只能再儘力多看他幾眼,記住他的樣子,永遠將他美好的樣子刻在我的心中。或許,我就是你在人間的獵戶座。
小伙伴們都回了屋,只有我和薇薇還留在院子里。我開始嘗試用GoPro照星空。在經過了無數的嘗試後,終於找到了最完美的位置,最完美的快門時間,最完美的星空。心中只此一句“此生無悔"。 第二天夜裡,我和薇薇又出門看星空。起初夜幕才降臨時,雲層還較多,一輪明亮的新月掛在天邊,夜空中只能見幾顆星。後來月亮隱退,銀河升起,滿天星辰又掛滿了這塊黑布之上。最明亮的木星之下,我遇見了我心愛的天蝎座,一直望著他近乎出神。
過了不知多久,薇薇手指向我們頭頂另一個方向的不遠處,問:“你說那兩顆亮亮的星,一顆在銀河這邊,一顆在銀河那邊,會不會就是牛郎織女星啊?”
我滿心疑惑,也不知對否,“不會吧?”
於是我拿起我的手機,對準薇薇所指的方向,原來一顆是天琴座的星,一顆是則是天鷹座的河鼓二。在我本以為這就可以推翻是牛郎織女二星的說法之時,薇薇也拿出手機來一查,原來河鼓二就是“牛郎星”,而天琴座最亮的那顆主星也正是“織女星”!我和薇薇都被我倆這不經意的發現給震住了。原是薇薇隨意的猜想,卻沒想到竟真就是事實。我倆如獲至寶。
薇薇說:“古時候的人啊,或許也和我們現在一樣,夜裡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娛樂活動,就喜歡這樣仰望天空。然後看著這些星星們,就編出了許許多多的星座 和美 妙的神話故事,牛郎織女的故事就這麼來了。”
是啊,或許偶爾回歸這樣的原始生活狀態,才能忘卻煩惱,找到心中的那片寧靜所在。這小山村裡雖然網絡不便,但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放下了手機,來了一場和星空的對話。
餘後在營地的幾天里,我們都沒有再看見如此壯闊的星河,雲層逐漸積累,同時也帶來了雨水。後來薇薇給我發消息,說在隨後的一周里,她在營地也沒有再見過我們這兩晚美妙的星河了。我回覆薇薇說:“是啊,許多事在我們能做到的時候就儘力去做,因為誰也不知道以後還有沒有機會。”
Matatu歷險記 — 我坐了Matatu,我還活著如果第一次來到 內羅畢 ,你一定會被街上無處不在的Matatu吸引。實際上,這種小車遍佈 非洲 各國,各國都有不同的叫法,在 肯尼亞 ,它叫“Matatu”。對 非洲 平民而言,這種由12座小麵包車改造的交通工具是他們最常用的交通工具,而對游客來說,卻只能對他望而退步。臟,亂,差,無視交通的瘋馳,掛在門外招客的售票員,簡直就是馬路上的隱形殺手。這些種種,都是未來 非洲 之前,就有所耳聞的。
第一次鑽進Matatu,是第一天,Naomi和Leah帶著我們去我們行程的目的地。Naomi帶著我們等在我們家外的小路上時,告訴我們,我們將會乘坐Matatu,並且之後行程的交通工具基本都會是Matatu。小伙伴們當時可能也是不知道這野性的Matatu,我此時卻是又欣喜又帶著些許擔心。欣喜是因為,我也可以體驗一把傳說中的Matatu,擔心是不知這體驗會不會很“愉快”。
我望見一輛Matatu朝我們飛馳過來,Naomi一個手勢,車停在了我們面前。天吶,車停在我們面前之後,我們發現這車已是滿載,如何能坐下我們7個人?小伙伴們都拒絕地說“NO”,而Naomi卻示意我們上車。What?此時售票員開始試圖指揮裡面的人挪一挪位置。我瞪大了眼睛看著同樣是驚訝的小伙伴們無奈上了車。輪到我和大餅上車時,售票員不知從何處拿出來了一塊木板,搭在了兩座之間,示意叫我們坐這裡。我和大餅哭笑不得,但大餅也不得不坐在了木板上,我則坐在了靠窗的座椅上,但是本就狹小的空間里,售票員因為沒有座位坐下了,還硬生生彎腰站在了我身前。我的整個身體僵直,沒有一點移動的空間。在旁邊的大餅指著售票員對我說:“親愛滴,你的腦袋對著他的屁股。” 一臉苦笑,此刻我的臉的前面正對著售票員的屁股,我只能儘量靠後擺放著我不安的腦袋。
這就是第一次坐Matatu的奇遇記。充斥著哭笑不得,又想去體驗的心情。坐過這麼多次Matatu,最誇張的一次是,車上一共搭乘了20個人!可能根本無法想像車內的擁擠程度是如何的。
還有一次印象極為深刻的Matatu體驗是我們行程的最後一天,我和小馬跟著Emma出門。中途轉了三次Matatu,車裡放著大聲且惱人的 非洲 電臺,又是行在顛簸的路上,最後我跟小馬都感覺腦子要爆掉了。但是最好玩的卻是,有一次我選擇坐在了麵包車的最後一排,車在中途上人,隨後我感覺什麼東西在頂著我的小腿,我好奇地低頭一看,一隻小山羊在我腳下探出了頭來。我此時的心情,真實既覺得新奇好玩,又覺得哭笑不得。我呼喚著坐在前排的小馬,“小馬小馬,快看快看,我腳下有一隻羊!”
第四天的時候,營地來了另一位志願教學的 西班牙 女孩。她在第一次體驗了Matatu之後,問我們能不能每天都步行去學校。哈哈,看來,我們的接受能力還不是很差的,雖然一路抱怨Matatu的髒亂差,可至少我們全程都堅持了過來。
這被我們一路嫌棄的交通工具,卻是 非洲 平民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或許我們不能夠想像他們眼裡是如何看待Matatu的,或許在我們眼裡驚嘆不已的東西,對於他們來說卻早已習以為常,並且也成為了他們日常出行的一部分。這些體驗是在我們的國度絕對不會體驗到的。不管是好的壞的,一切都是經歷。這也是旅途中最有趣的部分。 中國,生日快樂 — Melissa, Happy B-Day十一的前一天, 西班牙 妹紙Melissa告訴我們,明天是她的生日,這天晚上我們幾個就商量著明天晚上我們自己做飯來給Melissa慶祝生日,但其實也是我們找一個聚會happy的理由,當然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國慶嘛,我們遠在 非洲 ,也要過節,祝祖國生日快樂。
這天大餅還開玩笑的說明天去學校,要教 非洲 的小朋友們說“ 中國 ,生日快樂”,當時以為只是一句玩笑的話,結果十一當天,大餅真的完成了這件事,還說這是“政治任務”。哈哈,果真,我們這是一群“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志願者們,雖然由於營地這裡網絡不太好,無法看國慶的閱兵儀式,我們這群小伙伴的慶祝方式就是錄製這樣一篇視頻並宣傳出去。話不多說,獻上我們送給祖國的生日禮物。 肯尼亞出鏡及製作都是我們的大餅出鏡和製作的是我們的大餅
下午我們的文化體驗項目來到了錫卡鎮上,因此,我們順便在小鎮的shopping mall里訂了蛋糕,在超市裡買了晚上所需的食材。我一路捧著蛋糕,小心翼翼的坐上了Matatu,一路護送著蛋糕回到了我們的家。
一到家,薇薇和小馬就開始收拾食材,等著大餅和曉泳回來之後,大伙就開始忙上忙下的做菜了。我們發現,不管是在廚房裡忙著炒菜,還是忙著在旁圍觀大廚們做菜,都是一種樂趣,因為有大家在一起,就有歡樂。
最後豐盛的一桌菜準備好了,我們圍坐在餐桌旁一邊聊天一邊等著我們的主角Melissa回家。由於限電,整個下午,我們的小家是沒有電的,我們坐著坐著,漸漸昏暗,而此時Melissa還未歸家,我們在說她是不是獨自去酒吧喝酒去了。快到7點,天已經完全黑透了,正當我們準備要點應急照明燈的時候,客廳的燈亮了起來,我們的Melissa也踩著點回來了。於是,大家歡快的準備開動。合照,乾杯,開動!
這一餐在歡樂的氣氛中度過。晚上我和曉泳和Melissa坐在客廳沙發里聊天。我們真的是天南地北聊到哪裡算哪裡。說了許多自己的故事,自己的見聞,我們一直聊了接近快兩個小時,因為太晚不得不各自回到房間休息了。可是這樣一次暢聊,我們也更加瞭解彼此,更加走近了彼此。人和人的關係還是最有趣的關係。 咖啡工廠 — swim in coffee beans在報名的時候,對文化體驗最感興趣的部分就是參觀咖啡工廠這部分了。所以在知道今日行程之後,我已開始按耐不住激動的心情了。雖然這裡其實路邊能看見很多栽種的咖啡樹,以及上面的咖啡果,但是真正要瞭解咖啡產業,還是得去到他們的工廠。
去到工廠的時候,才發現原來這樣一個大“工廠”不止有咖啡的種植和相關的加工,更像是一個多產業鏈的大型的畜牧養殖農場,因為這裡還養有奶牛,各種禽類,魚,還有木瓜樹等等。Emma帶我們先參觀了工廠里的這些其他的養殖場,在來到一片魚塘時,我們仨親自手捧著魚飼喂塘中的魚。塘里的魚瘋狂的探出水面來覓食(密集恐懼症者慎入,哈哈)。此時好奇心大發的我,問這魚塘的小哥,這個魚貴嗎?小哥和Emma回我,很貴,這個魚的品種在這裡很稀有,這裡的當地人自己是不會吃的,基本都是賣到 內羅畢 的酒店里去的。他倆算了一算,說這魚一條大概要賣到12美金一條!Emma後來也給我們說到,這裡雖然咖啡種植是支柱產業,但是這裡他們只會做種植和初加工,咖啡豆賣到烘焙工廠的價格其實很低很低,所以這裡的農民們除了種植咖啡之外,還必須得做一些其他的事情,這樣才能“養活”他們自己。
最後我們終於來到咖啡的“板塊“。農場外面的地里,種了一排一排的咖啡樹,現在是剛剛收穫過一季,所以掛在樹上的基本都是青色的果子,成熟的紅果很少。下一季要到大概11月才會成熟。Emma說,到了收穫季來的志願者,其中的有一項體驗任務就是幫助收穫咖啡豆(此時我心中的OS是,為什麼我沒在收穫季來?)。Emma走了一圈,給我們找到了一棵還掛著有紅果的樹,摘了幾顆來,剝了出來,黏黏的果肉包圍住的就是黃色的咖啡生豆了。
咖啡豆收穫後,就要同時對收穫來的豆子進行初步處理,這裡兩種生豆的處理法都有用到,日曬法和水洗法。全紅果用機器去最外層果殼,然後傳送到水槽,水洗去黏黏的果肉,此時生豆已經好了,然後直接運送到晾曬場曬乾即可。對於非紅豆的處理,則是直接連外殼進行日曬,外殼水分脫乾後,再去外殼則很容易了。去掉的咖啡外殼被打成細殼,成了其他畜牧動物的飼料。黃黃的小生豆被儲存到了小倉庫里。
我們進到小倉庫了,裡面堆滿了高高的咖啡豆。由品相高低,分成了Grade 1,2,3分開堆放。我看著這堆成了小山坡的咖啡豆,抑制不住的對著它們狂照著,薇薇問我:“是不是想要躺進去?“ 我用英語對她,Emma和這裡的一名工人說:”I want to swim in these coffee beans.” 大家大笑著。那位工人小哥看我如此著迷,給我抓了一把Grade 1的豆子放在我手裡,留以紀念的意思。好奇的我,剝了一顆送進嘴裡,嗯,硬硬的什麼滋味也沒有,看來要讓這些小可愛們散髮它們的迷人魅力,也還得經過精心的烘焙才行。
我想稱這些充滿魔力的迷人小可愛為“小精靈”,從樹上不起眼的小果子搖身一變成為了風靡全球的佳品飲料。但是隱藏在他身後的,也是這些種植者的辛苦勞作。如果不來到這裡,也根本不知道咖啡種植對於這裡的 非洲 人民來說意味著什麼。他們必須靠這些小精靈來維持生計,但回報給他們的卻是極少的。但是沒有他們的種植,我們也就無法喝到這有魔力的飲品了。
最後參觀完畢,我們是坐著一種他們當地人稱之為“pika pika”的交通工具走的。其實就是我們的農用電動摩托車,後面可以裝載很多貨物的那種。只是,這次裝載的不是貨物,而是我們幾個大活人。我,薇薇和小馬都是頭一次坐這個,真是奇幻的體驗。一路顛簸,本來想照個相的我們,最後連握穩手機都不能保證,這後排”敞風座椅“也吹得我們毫無髮型可言,最後只能放棄拍照。但是這特別的體驗本身也是樂趣之一。想要更深入瞭解這裡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狀態,體驗和他們平時生活一樣的東西,就是必不可少的。 大象孤兒院&長頸鹿中心 — 值回票價的1日游大象孤兒院和長頸鹿中心的行程是來到了 內羅畢 ,我們感嘆這一周終於來到了 大城 市裡,也有了喜人的4G網絡。開了幾小時的車,呼呼來到了大象孤兒院。這裡會是定時開放,每次開放能近距離看到飼養員和小象的互動,包括喂食等,還有一名講解員會在那裡介紹每一隻小象的情況。當然我們也超近距離的看了這些小象們的活動,特別的有意思。有喝奶吃樹枝的,有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當他們不經意的靠近的時候,我們還可以伸手去摸摸這些小象。這些小象基本都是從 肯尼亞 各大國家公園裡營救出來的孤兒,父母由於狩獵等各種原因死去,等他們不再需要人工救助和飼養的時候,這個中心又會把他們給放回國家公園裡。
雖然這些小象相當可愛,但是,我想項目安排這樣一次參觀活動,我想,目的也是讓大家都知道這些動物們的處境,也從自身出發去做到保護動物和宣傳動物保護。
約摸中午的時候,我們到了長頸鹿中心。來之前就知道了,這裡的長頸鹿可以和你來一場“親密接觸”。所以,知道要來這裡之前就已經興奮不已了。一進門,給了我們一人一袋喂長頸鹿的小零食,我們此時就已經開始充滿好奇的想看看到底是什麼樣的零食。剛走進來幾步,就看到了不遠處幾隻長頸鹿伸著長頸子吃著圍著他們的游客們手中,或嘴中的零食。對,沒錯,嘴中!為了和這些大寶貝們親密接觸,大家都豁了出去,用嘴銜著零食,這些大寶貝們就會用嘴或舌頭來湊近你的嘴啦!輪到我們去給大寶貝們喂食,最初的幾次,因為大寶貝們紫到發黑的舌頭,黏糊糊的觸感,還是會明顯感到還很緊張和恐懼,完全失去了表情管理,照出來的照片也是各種表情包大合集,後來調整放鬆,也更好的感受了大寶貝的熱情和“親密接觸”的樂趣。 ↑長頸鹿公園 ↑長頸鹿公園 ↑長頸鹿公園
在犧牲完手中的零食後,還可以到旁邊的小房間里還有關於長頸鹿的科普知識介紹。
今天最後的一個行程是Bomas文化村的體驗。這裡主要是去瞭解 肯尼亞 的部落文化和部落民族的民俗,如音樂,舞蹈。在這裡,可以看到 肯尼亞 各部落民子的民房,游客們感興趣的也就是最有名的那幾個部落, 比如 有名的 馬賽 族,占 肯尼亞 人口數最多的基庫尤族,奧 巴馬 父親所出身的Luo族。看著這些不盡完全相同的部落房屋,感覺就像是能親身置身於部落人民的四周一般。特別是最後去到民俗表演中心看他們的風俗表演後,這樣的感受更加的明顯和深刻。這裡展示了多個民族的 非洲 典型部落音樂和舞蹈。小馬和我都還饒有興趣的上去一起跟著舞蹈。雖然也只是濫竽充數,也算是融入其中感受了一番。 非洲 這獨有的節奏感的音樂,有一種讓人一聽就會不禁跟著節奏晃動的動感。
文化,是透露一個文明的靈魂。 非洲 這片大陸何以成為人類的起源,千百萬年來,人類又是如何在這片大陸繁衍生息的,我想都能從這裡的文化慢慢窺探。這裡仍保留有人類最初的模樣,或許再千百年後,人類回顧自我時,還仍能不忘自己何以為人,如何在這片藍色星球中安生立命,與自然和其他物種 和平 共處。
這一天結束的時候,薇薇問小馬,“是不是覺得今天這一天值回了票價?”小馬連連點頭。因為小馬從 大連 飛到這裡,也只在這裡待一個星期,周五晚上他就又要回去了,所以這一次的行程也只有志願者文化體驗的所有內容而已,因此今天是他能感受到的最 非洲 特色的一天,當然也就值回了來回高昂的機票。
Fourteen Falls — 垃圾山上拍非洲大片這天下午,曉泳提議道,把我們下午的行程換一換,我們一起去附近一處景點,Fourteen Falls。就這樣,我們的小團體第一次集體“出游”。在我們的“家”午飯過後,我們坐上了開往Fourteen Falls的小車。坐了一整周Matatu的曉泳和大餅感嘆終於坐上了豪華空調車,可這一路上耗時接近兩小時,特別是最後一段路程,曝曬的陽光下,土路不僅顛簸,還塵土飛揚。我,曉泳和大餅三人擠坐在最後一排,下車時才覺得甚是解脫。
這裡絕對是 內羅畢 的一處冷門景點,從門口的售票處盡可看出。沒有一個像樣的進出口,一塊小小的不起眼的木牌上,寫了各種票價,當地人的,外國人的,小孩的,成人的,包車的。這讓我一度認為,是不是就當地的人自己圍欄收門票。沒有專門的停車場,除了我們,一群 中國 人和兩位 西班牙 姑娘外,沒有看見其他任何非黑皮膚的人了。確實,這裡沒有成群的動物,沒有典型的 非洲 特色,但是我想,這也是最典型的 非洲 ,原始,沒有過度的開發利用,自然依然是他本來的樣子。
進門之後首先看到的是高處的石頭淺灘,水從淺灘處跌落,形成了所謂的14個瀑布。我們沿著淺灘,踩著石頭走到了懸崖邊,終於見到了瀑布的真貌。起初可能是由於我們站的角度原因,只看到了瀑布的一角,數了又數也沒有14個瀑布,因此感嘆,這裡哪兒來的14個瀑布?後來繼續往前走一些,才漸漸看清了瀑布的全貌。懸崖的落差高度並不大,所以,我們看來也比不上我們國內的例如黃果樹瀑布之類的,更別說從 美國 來的曉泳了,她直感嘆道,“這是縮小版的 尼亞加拉 大瀑布啊”。 ↑Fourteen Falls ↑Fourteen Falls 你能找出下麵這張其實是有人的嗎? ↑Fourteen Falls
一路繼續踩著淺灘處的石頭走到了坐小木舟的地方,司機大哥告訴我們,這個景點,是可以坐著這個小木船去到瀑布的中心和對面去的。一開始大餅是拒絕坐的,因為這淺灘處的河水似乎並不是太乾凈,河面上浮著厚厚的白色泡沫,偶有臭味。最後大餅也無奈隨我們一起坐上了小船。一位黑人小哥划動起木漿,小船漸漸朝著河心划去。岸邊的白色浮沫也漸漸少去。走到了河心,14個瀑布也越來越清晰,可哪知我們加下踩的不僅僅是河中的大石頭,還有很多是成年累月堆積而成的垃圾!我們打趣道,我們是前行在垃圾山上。當越來越靠近瀑布的時候,我們感受道了撲面而來的點點水汽,由於實不放心這水質,我們沒有再走近,而是準備就在這裡看看則往回走了。許是來的路上,我們只一心朝著瀑布走去,也只擔心不要陷進垃圾堆中,而沒有過多關註周圍的景緻,在返回的途中,我們則是看到了美到爆的 非洲 特景。我叫薇薇為我拍了幾張後,大伙發現這裡果真太出 非洲 風情的大片了,因此每個人都輪番上陣的狂照一波。有美景相伴,就算腳下踩著的是垃圾,也是不管不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