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已許 .戀戀三城 │ 奧地利 斯洛伐克 匈牙利
↑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不可觸及的巴別塔巴別塔;是《聖經·舊約·創世記》第11章故事中人們建造的塔。根據篇章記載,當時人類聯合起 來興 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為了阻止人類的計劃,上帝讓人類說不同的語言,使人類相互之間不能溝通,計劃因此失敗,人類自此各散東西。因此事件,為世上出現不同語言和種族提供解釋。
對於這個故事,勃魯蓋爾的作品最廣為世界熟知。
(老)彼得·勃魯蓋爾(Bruegel Pieter, 約1525—1569)
16世紀尼德蘭地區最偉大的畫家。一生以農村生活作為藝術創作題材,人們稱他為“農民的勃魯蓋爾”。他善於思想,天生幽默,喜愛誇張的藝術造型,因此人們又贈給他一個外號叫“滑稽的勃魯蓋爾”。他繼承了博斯的藝術風格,又被譽為“新博斯”。他是 歐洲 美術史上第一位“農民畫家”。彼得·勃魯蓋爾是自揚·凡·愛克開始的刊期 荷蘭 畫派的最後一位巨匠。
《巴別塔》是勃魯蓋爾創作的以聖經為題寓意深刻的油畫。
用誇張的手法表現 了勤奮的人們為了達到神的高度而付出的徒勞努力。 羅馬 圓形大劇場為這幅畫提供了靈感。畫家在這幅畫中表現了“天意”與人在改造世界時的不可調和性,人與自然的鬥爭具有英雄氣魄,同時也充滿悲劇性。
這是勃魯蓋爾的代表作之一,描繪的是聖經故事中的巴別塔場景。故事中一群準備著磚塊和瀝青的人說道:“我們建造一座衝破天際的 塔城 吧。”上帝得知此事,決定處罰他們:創造了不同的語言,讓他們彼此之間無法溝通;將他們散佈在世界各個角落,以防他們聚集在一起討論建造 塔城 的事。畫中的巴別塔,不僅從外形還是寓意上講都與 羅馬 競技場有相似性,它是古典世界的象徵,又是基督徒受難的地方。也隱喻了人類的悲哀——他們無法發揮自己的智慧。事實上,雖然這座巴別塔高聳入雲,似乎真的快要觸碰天際,但只要再仔細觀察便能讀懂畫者想要傳達的諷刺意味:這樣的建築永遠不可能完工,也根本不可能存在。一座外部封閉、內部殘缺的建築怎麼可能建得起來呢?勃魯蓋爾通過這種天才般的方式描繪了人類的失敗與悲哀。
↑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朱塞佩的生物樂園↓朱塞佩·阿爾欽博托自畫像 ↑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朱塞佩·阿爾欽博托(Giuseppe Arcimbold)我個人很喜歡的藝術家。畫風特別,引人入勝。最鮮明的風格就是利用各種生物特性來組合而成自己的作品。令人過目不忘。
阿爾欽博托出生於 米蘭 。
關於他的早期生活和藝術學習經歷,我們所知甚少。哈布斯堡皇帝很欣賞他的作品。他於1562-87年間在 維也納 和 布拉格 擔任宮廷畫師。
他以人物肖像和圖案諷喻畫而聞名,諷喻畫由現實中蔬菜、花卉、鳥、魚及其他物品變化組合而成。許多超現實主義畫家視他為20世紀超現實主義運動的先驅。他對各種物品的巧妙安排可見於許多作品中,如《水諷喻像》(Allegorical Figure of Water)與《夏季》。
在阿爾欽博托的“組合肖像”中,有一些珍奇的動植物在當時的 歐洲 是不為大眾所知的, 比如 來自 土耳其 的鬱金香、 北非 的麋羚,以及美洲的各種鳥類。
他之所以能夠瞭解並摹畫出這些非 歐洲 生長的珍稀物種,與馬克西米連二世和魯道夫二世的收藏關係密切。這兩位皇帝除了贊助藝術與科學外,對收藏也都有濃厚的興趣。特別是魯道夫二世,他是當時最大的收藏家,除收集古玩、繪畫以及工藝品之外,他還在皇家園林中養殖珍奇異獸,從世界各地收集珍貴植物樣本,栽植到皇家園林中,使阿爾欽博托有機會接觸到這些前所未見的生物。
1562年,神聖 羅馬 帝國皇帝斐 迪南 一世曾在 布拉格 這樣評價這位 米蘭 畫家:“朱塞佩·阿爾欽博托是極富創造才能的幻想畫師。”後者也在宮廷為馬克西米利安一世、魯道夫二世的後繼者創作了無數肖像畫。阿爾欽博托也是頗具能力的活動組織家,經常組織一些大型的盛宴、水上嬉戲、慶典以及馬上比武等等。他的藝術事業起步於掛毯和彩色玻璃裝飾設計,當然也當過音樂家和舞臺服裝設計師,在對朝廷的歌功頌德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的許多作品具有很強的裝飾性,主要運用元素來塑造形象,或者根據季節這一主題來創作。
在這幅以夏天為主題的畫中,畫者將其用果蔬、花卉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發揮到了極致,而洋薊做成的衣扣更是點睛之筆。這組四季的肖像畫描繪了人一生的幾個階段,夏季正是寓意人的青少年,春天代表的是幼年,而秋天和冬天則分別為中年和老年(另一幅館藏為《冬》,《春》和《秋》好像收藏於 巴黎 盧浮宮不確定;照片中右手兩幅分別為《火》和《水》,我都超喜歡)。阿爾欽博托超凡的想象力和鮮活的畫風為現代藝術尤其是超現實主義提供了絕好的範本和經驗。 ↑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夏季 ↑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分離派的別夢維也納 分離派代表(Vienna Secession )(1897-1915)是在 奧地利 新藝術運動中產生的著名的藝術家組織。
1897年,在 奧地利 首都 維也納 的一批藝術家、建築家和設計師聲稱要與傳統的美學觀決裂、與正統的學院派藝術分道揚鑣,故自稱分離派。其口號是“為時代的藝術--藝術應得的自由”。
他們大膽實踐,定期舉辦展覽,併在1900年出版了設計期刊《室內》,在 歐洲 頗有影響。其代表人物有畫家克裡姆特,埃貢·席勒;建築家和設計師瓦格納、 霍夫 曼、奧布里奇、莫塞等人。
其中克裡姆特和埃貢·席勒是我個人最喜歡的藝術家。
要想欣賞克裡姆特和埃貢·席勒和作品,利奧波德博物館是最佳選擇,當然在美景宮、 維也納 藝術史博物館、還有分離派展覽館也有他們的作品。
任何事物都一樣,一旦發展到某個極致,便會有人想要求新求變,分離派便是這樣的創新求變的一類藝術家。就如同印象派當時出來時也被大眾所唾棄,而隨著時間的流轉,才發現每一次重大的變革都是推進人類向藝術更多元、更深層次的挖掘與拓展。
利奧波德博物館
推薦指數:★★★★★
利奧波德博物館陳列著 20 世紀早期最重要的 奧地利 藝術收藏之一。這座博物館位於文化綜合園區博物館區,是到訪游客最多的一座博物館。館內的亮點包括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埃貢•席勒收藏和“ 維也納 1900”(Vienna 1900)展覽。著名分離派創始人古斯塔夫•克林姆特的傑作和來自Wiener Werkstätte藝術家團體的創作帶您領略當時的獨特藝術,由約瑟夫• 霍夫 曼和科羅曼•莫澤等藝術家創作的工藝品也為您提供瞭解當時的藝術的獨特視角。
↑列奧波多博物館 ↑列奧波多博物館 (在博物館買到了心儀的基本全是席勒和克林姆特的館藏的撲克牌) ↑列奧波多博物館 ↑列奧波多博物館 ↑列奧波多博物館 ↑列奧波多博物館 (王炸除了席勒和克林姆特還能有誰) ↑列奧波多博物館 →生與死之吻古斯塔夫·克林姆特
又譯古斯塔夫·克裡姆,生於 維也納 ,是一位 奧地利 知名象徵主義畫家。他創辦了 維也納 分離派,也是所謂 維也納 文化圈代表人物。 古斯塔夫·克林姆特畫作特色在於特殊的象徵式裝飾花紋,併在畫作中大量使用性愛主題。
克林姆特畫作另一特色為畫中主角大部分都是女人,主題則為「愛」、「性」、「生」與「死」的輪迴宿命。
克林姆特1918年因 西班牙 流感而身故。
↑美景宮 ↑美景宮 《吻》是一幅正方形的畫作,呈現出一對相擁在一起的戀人,他們的身體藉由長袍纏繞在一起。這種表現手法同時受到同時期的新藝術運動及藝術與工藝美術運動的影響。古斯塔夫·克林姆在傳統的油畫上覆蓋金箔,讓畫作的現代感更加突出。《吻》目前收藏在 維也納 美景宮內的 奧地利 美景宮美術館,被廣泛的視為是20世紀早期的經典。《吻》是象徵主義的代表作品,也是古斯塔夫·克林姆最受歡迎的作品。
金色是畫家作品中常金色是畫家作品中常見的顏色,這幅畫栩栩如生處,不在吻的當下,卻在吻的前一剎那,由女士甜蜜的表情來烘托呈現整個主題,雖看不見男士的表情,卻在其中有了意會和想像。這幅《吻》算是畫家克林姆特的代表作。
這幅以金色為主調的裝這幅以金色為主調的裝飾壁畫,表現了人類永恆的愛情主題,這兒描繪著一對熱烈擁抱親吻的戀人。在一片細碎的花叢上跪著一位被男子擁在懷裡的姑娘,她身著象徵女性的圓形圖案長裙,皮膚白皙,姿態柔媚,陶醉在戀人的熱吻中。男子雙腳埋在花叢里,象徵男性的方塊圖案斗篷從他肩上直垂到花叢,他正俯身急切地親吻著姑娘的臉頰,那深褐的膚色和粗壯的脖頸增添了男子的力度和剛毅,整幅畫除面部和四肢外,幾乎所有的地方都採用了金色作底,顯得輝煌燦爛。
↑美景宮 而我個人最喜歡克林姆特的《生與死》
《生與死》無疑是表現人生進程的寓意畫,幼兒、少女、健碩的男子、衰年的老嫗以及溫柔的母親偎依在一起,而在宇宙中只是一滴水珠,一個生命的胎胞飄蕩在宇宙之間,而在生的對面則是死亡。這些擠成一團的形象,告示人的一生,從生長、發育、求愛到衰老與死亡,但這一切都是短暫的,在宇宙中,愛情、歡樂、悲哀等等也是短暫的。我們都要認真享受每一個當下,認同生命的一個個輪迴,那是我們必須經歷的生命之旅。 ↑列奧波多博物館 ↑列奧波多博物館 →死神與少女的自畫像埃貢·席勒(Egon Schiele,1890年6月12日-1918年10月31日) 奧地利 繪畫巨子,
他在家中五個孩子中排行第四,母親來自波西米亞的 捷克 克魯姆洛夫 ,父親老席勒來自 德國 ,是 圖爾恩 的車站站長。祖父早年是一位鐵路工程師,而在席勒的父親去世之後,他的監護人也同樣是一位鐵路工程師,這似乎讓席勒與鐵路結下了不解之緣,以至於他的第一幅繪畫作品就是火車。師承古斯塔夫·克裡姆特, 維也納 分離派重要代表,是20世紀初期一位重要的表現主義畫家。
席勒受到弗洛伊德、巴爾等人的思想影響,其的作品特色是表現力強烈,描繪扭曲的人物和肢体,且主題多是自畫像和肖像。在席勒的肖像作品中人物多是痛苦、無助、不解的受害者,神經質的線條和對比強烈的色彩營造出的詭異而激烈的畫面令人震撼,體現出一戰前人們在意識末日降至時對自身的不惑與痛苦的掙扎情感。 ↑列奧波多博物館 ↑列奧波多博物館 ↑列奧波多博物館 ↑列奧波多博物館 《死神與少女》 奧地利 畫家埃貢·席勒的一幅畫,這是我最喜歡的席勒的一幅畫,作品完成於1915-1916年。少女跪拜在死神面前,摟抱住了他,無限依戀。兩眼望著另一面,那邊可能是扇窗子,可以望見外面的景色。少女有些猶疑。少女穿紅黃相間的彩衣,不及膝,底邊有尖尖的棱角。
死神是個穿黑袍子,面色枯槁的男人。他的臉和席勒本人十分相似。而少女則被推測為席勒的模特和情人——威利(Wally Neuzil)。“死神”俯身靠向“少女”,頭並著頭,似乎在她耳邊輕訴。他的手安放在少女的紅色短髮上,指節細長,不見拇指。“死神”的臉上充滿著憐憫安慰驚恐或不可知。
這體現出席勒不得不與情人分離的恐懼與痛苦。這幅油畫創作於1915-1916年,正是席勒與威利分手、與妻子愛迪絲(Edith Harms)結婚的時期。他們相依相偎,相親相愛。但是由於經濟等原因,席勒選擇了愛迪絲而不得不與威利分離。
當席勒在準備畫展的時候,傳來了瓦利的死訊,瓦利在戰場上得了猩紅色去世了,席勒在這個時候把印刷好的成宣傳冊的作品《男人和少女》逐一改名為《死神與少女》。
對於這個故事,勃魯蓋爾的作品最廣為世界熟知。
(老)彼得·勃魯蓋爾(Bruegel Pieter, 約1525—1569)
16世紀尼德蘭地區最偉大的畫家。一生以農村生活作為藝術創作題材,人們稱他為“農民的勃魯蓋爾”。他善於思想,天生幽默,喜愛誇張的藝術造型,因此人們又贈給他一個外號叫“滑稽的勃魯蓋爾”。他繼承了博斯的藝術風格,又被譽為“新博斯”。他是 歐洲 美術史上第一位“農民畫家”。彼得·勃魯蓋爾是自揚·凡·愛克開始的刊期 荷蘭 畫派的最後一位巨匠。
《巴別塔》是勃魯蓋爾創作的以聖經為題寓意深刻的油畫。
用誇張的手法表現 了勤奮的人們為了達到神的高度而付出的徒勞努力。 羅馬 圓形大劇場為這幅畫提供了靈感。畫家在這幅畫中表現了“天意”與人在改造世界時的不可調和性,人與自然的鬥爭具有英雄氣魄,同時也充滿悲劇性。
這是勃魯蓋爾的代表作之一,描繪的是聖經故事中的巴別塔場景。故事中一群準備著磚塊和瀝青的人說道:“我們建造一座衝破天際的 塔城 吧。”上帝得知此事,決定處罰他們:創造了不同的語言,讓他們彼此之間無法溝通;將他們散佈在世界各個角落,以防他們聚集在一起討論建造 塔城 的事。畫中的巴別塔,不僅從外形還是寓意上講都與 羅馬 競技場有相似性,它是古典世界的象徵,又是基督徒受難的地方。也隱喻了人類的悲哀——他們無法發揮自己的智慧。事實上,雖然這座巴別塔高聳入雲,似乎真的快要觸碰天際,但只要再仔細觀察便能讀懂畫者想要傳達的諷刺意味:這樣的建築永遠不可能完工,也根本不可能存在。一座外部封閉、內部殘缺的建築怎麼可能建得起來呢?勃魯蓋爾通過這種天才般的方式描繪了人類的失敗與悲哀。
↑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朱塞佩的生物樂園↓朱塞佩·阿爾欽博托自畫像 ↑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朱塞佩·阿爾欽博托(Giuseppe Arcimbold)我個人很喜歡的藝術家。畫風特別,引人入勝。最鮮明的風格就是利用各種生物特性來組合而成自己的作品。令人過目不忘。
阿爾欽博托出生於 米蘭 。
關於他的早期生活和藝術學習經歷,我們所知甚少。哈布斯堡皇帝很欣賞他的作品。他於1562-87年間在 維也納 和 布拉格 擔任宮廷畫師。
他以人物肖像和圖案諷喻畫而聞名,諷喻畫由現實中蔬菜、花卉、鳥、魚及其他物品變化組合而成。許多超現實主義畫家視他為20世紀超現實主義運動的先驅。他對各種物品的巧妙安排可見於許多作品中,如《水諷喻像》(Allegorical Figure of Water)與《夏季》。
在阿爾欽博托的“組合肖像”中,有一些珍奇的動植物在當時的 歐洲 是不為大眾所知的, 比如 來自 土耳其 的鬱金香、 北非 的麋羚,以及美洲的各種鳥類。
他之所以能夠瞭解並摹畫出這些非 歐洲 生長的珍稀物種,與馬克西米連二世和魯道夫二世的收藏關係密切。這兩位皇帝除了贊助藝術與科學外,對收藏也都有濃厚的興趣。特別是魯道夫二世,他是當時最大的收藏家,除收集古玩、繪畫以及工藝品之外,他還在皇家園林中養殖珍奇異獸,從世界各地收集珍貴植物樣本,栽植到皇家園林中,使阿爾欽博托有機會接觸到這些前所未見的生物。
1562年,神聖 羅馬 帝國皇帝斐 迪南 一世曾在 布拉格 這樣評價這位 米蘭 畫家:“朱塞佩·阿爾欽博托是極富創造才能的幻想畫師。”後者也在宮廷為馬克西米利安一世、魯道夫二世的後繼者創作了無數肖像畫。阿爾欽博托也是頗具能力的活動組織家,經常組織一些大型的盛宴、水上嬉戲、慶典以及馬上比武等等。他的藝術事業起步於掛毯和彩色玻璃裝飾設計,當然也當過音樂家和舞臺服裝設計師,在對朝廷的歌功頌德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的許多作品具有很強的裝飾性,主要運用元素來塑造形象,或者根據季節這一主題來創作。
在這幅以夏天為主題的畫中,畫者將其用果蔬、花卉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發揮到了極致,而洋薊做成的衣扣更是點睛之筆。這組四季的肖像畫描繪了人一生的幾個階段,夏季正是寓意人的青少年,春天代表的是幼年,而秋天和冬天則分別為中年和老年(另一幅館藏為《冬》,《春》和《秋》好像收藏於 巴黎 盧浮宮不確定;照片中右手兩幅分別為《火》和《水》,我都超喜歡)。阿爾欽博托超凡的想象力和鮮活的畫風為現代藝術尤其是超現實主義提供了絕好的範本和經驗。 ↑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夏季 ↑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分離派的別夢維也納 分離派代表(Vienna Secession )(1897-1915)是在 奧地利 新藝術運動中產生的著名的藝術家組織。
1897年,在 奧地利 首都 維也納 的一批藝術家、建築家和設計師聲稱要與傳統的美學觀決裂、與正統的學院派藝術分道揚鑣,故自稱分離派。其口號是“為時代的藝術--藝術應得的自由”。
他們大膽實踐,定期舉辦展覽,併在1900年出版了設計期刊《室內》,在 歐洲 頗有影響。其代表人物有畫家克裡姆特,埃貢·席勒;建築家和設計師瓦格納、 霍夫 曼、奧布里奇、莫塞等人。
其中克裡姆特和埃貢·席勒是我個人最喜歡的藝術家。
要想欣賞克裡姆特和埃貢·席勒和作品,利奧波德博物館是最佳選擇,當然在美景宮、 維也納 藝術史博物館、還有分離派展覽館也有他們的作品。
任何事物都一樣,一旦發展到某個極致,便會有人想要求新求變,分離派便是這樣的創新求變的一類藝術家。就如同印象派當時出來時也被大眾所唾棄,而隨著時間的流轉,才發現每一次重大的變革都是推進人類向藝術更多元、更深層次的挖掘與拓展。
利奧波德博物館
推薦指數:★★★★★
利奧波德博物館陳列著 20 世紀早期最重要的 奧地利 藝術收藏之一。這座博物館位於文化綜合園區博物館區,是到訪游客最多的一座博物館。館內的亮點包括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埃貢•席勒收藏和“ 維也納 1900”(Vienna 1900)展覽。著名分離派創始人古斯塔夫•克林姆特的傑作和來自Wiener Werkstätte藝術家團體的創作帶您領略當時的獨特藝術,由約瑟夫• 霍夫 曼和科羅曼•莫澤等藝術家創作的工藝品也為您提供瞭解當時的藝術的獨特視角。
↑列奧波多博物館 ↑列奧波多博物館 (在博物館買到了心儀的基本全是席勒和克林姆特的館藏的撲克牌) ↑列奧波多博物館 ↑列奧波多博物館 ↑列奧波多博物館 ↑列奧波多博物館 (王炸除了席勒和克林姆特還能有誰) ↑列奧波多博物館 →生與死之吻古斯塔夫·克林姆特
又譯古斯塔夫·克裡姆,生於 維也納 ,是一位 奧地利 知名象徵主義畫家。他創辦了 維也納 分離派,也是所謂 維也納 文化圈代表人物。 古斯塔夫·克林姆特畫作特色在於特殊的象徵式裝飾花紋,併在畫作中大量使用性愛主題。
克林姆特畫作另一特色為畫中主角大部分都是女人,主題則為「愛」、「性」、「生」與「死」的輪迴宿命。
克林姆特1918年因 西班牙 流感而身故。
↑美景宮 ↑美景宮 《吻》是一幅正方形的畫作,呈現出一對相擁在一起的戀人,他們的身體藉由長袍纏繞在一起。這種表現手法同時受到同時期的新藝術運動及藝術與工藝美術運動的影響。古斯塔夫·克林姆在傳統的油畫上覆蓋金箔,讓畫作的現代感更加突出。《吻》目前收藏在 維也納 美景宮內的 奧地利 美景宮美術館,被廣泛的視為是20世紀早期的經典。《吻》是象徵主義的代表作品,也是古斯塔夫·克林姆最受歡迎的作品。
金色是畫家作品中常金色是畫家作品中常見的顏色,這幅畫栩栩如生處,不在吻的當下,卻在吻的前一剎那,由女士甜蜜的表情來烘托呈現整個主題,雖看不見男士的表情,卻在其中有了意會和想像。這幅《吻》算是畫家克林姆特的代表作。
這幅以金色為主調的裝這幅以金色為主調的裝飾壁畫,表現了人類永恆的愛情主題,這兒描繪著一對熱烈擁抱親吻的戀人。在一片細碎的花叢上跪著一位被男子擁在懷裡的姑娘,她身著象徵女性的圓形圖案長裙,皮膚白皙,姿態柔媚,陶醉在戀人的熱吻中。男子雙腳埋在花叢里,象徵男性的方塊圖案斗篷從他肩上直垂到花叢,他正俯身急切地親吻著姑娘的臉頰,那深褐的膚色和粗壯的脖頸增添了男子的力度和剛毅,整幅畫除面部和四肢外,幾乎所有的地方都採用了金色作底,顯得輝煌燦爛。
↑美景宮 而我個人最喜歡克林姆特的《生與死》
《生與死》無疑是表現人生進程的寓意畫,幼兒、少女、健碩的男子、衰年的老嫗以及溫柔的母親偎依在一起,而在宇宙中只是一滴水珠,一個生命的胎胞飄蕩在宇宙之間,而在生的對面則是死亡。這些擠成一團的形象,告示人的一生,從生長、發育、求愛到衰老與死亡,但這一切都是短暫的,在宇宙中,愛情、歡樂、悲哀等等也是短暫的。我們都要認真享受每一個當下,認同生命的一個個輪迴,那是我們必須經歷的生命之旅。 ↑列奧波多博物館 ↑列奧波多博物館 →死神與少女的自畫像埃貢·席勒(Egon Schiele,1890年6月12日-1918年10月31日) 奧地利 繪畫巨子,
他在家中五個孩子中排行第四,母親來自波西米亞的 捷克 克魯姆洛夫 ,父親老席勒來自 德國 ,是 圖爾恩 的車站站長。祖父早年是一位鐵路工程師,而在席勒的父親去世之後,他的監護人也同樣是一位鐵路工程師,這似乎讓席勒與鐵路結下了不解之緣,以至於他的第一幅繪畫作品就是火車。師承古斯塔夫·克裡姆特, 維也納 分離派重要代表,是20世紀初期一位重要的表現主義畫家。
席勒受到弗洛伊德、巴爾等人的思想影響,其的作品特色是表現力強烈,描繪扭曲的人物和肢体,且主題多是自畫像和肖像。在席勒的肖像作品中人物多是痛苦、無助、不解的受害者,神經質的線條和對比強烈的色彩營造出的詭異而激烈的畫面令人震撼,體現出一戰前人們在意識末日降至時對自身的不惑與痛苦的掙扎情感。 ↑列奧波多博物館 ↑列奧波多博物館 ↑列奧波多博物館 ↑列奧波多博物館 《死神與少女》 奧地利 畫家埃貢·席勒的一幅畫,這是我最喜歡的席勒的一幅畫,作品完成於1915-1916年。少女跪拜在死神面前,摟抱住了他,無限依戀。兩眼望著另一面,那邊可能是扇窗子,可以望見外面的景色。少女有些猶疑。少女穿紅黃相間的彩衣,不及膝,底邊有尖尖的棱角。
死神是個穿黑袍子,面色枯槁的男人。他的臉和席勒本人十分相似。而少女則被推測為席勒的模特和情人——威利(Wally Neuzil)。“死神”俯身靠向“少女”,頭並著頭,似乎在她耳邊輕訴。他的手安放在少女的紅色短髮上,指節細長,不見拇指。“死神”的臉上充滿著憐憫安慰驚恐或不可知。
這體現出席勒不得不與情人分離的恐懼與痛苦。這幅油畫創作於1915-1916年,正是席勒與威利分手、與妻子愛迪絲(Edith Harms)結婚的時期。他們相依相偎,相親相愛。但是由於經濟等原因,席勒選擇了愛迪絲而不得不與威利分離。
當席勒在準備畫展的時候,傳來了瓦利的死訊,瓦利在戰場上得了猩紅色去世了,席勒在這個時候把印刷好的成宣傳冊的作品《男人和少女》逐一改名為《死神與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