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莊園游記

托翁生前喜歡吃蘋果。如今,蘋果樹上碩果纍纍,卻再也見不到昔日的主人。
這些蘋果可以任由採摘、品嘗。蘋果個頭不大,但十分甜爽,就像我國農村的土蘋果。



他見我饒有興趣,索性擺Pose讓我拍照。

這個動作在托翁的著作插圖中也見過。記得是《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主人翁列文。列文是一個莊園主,他經常和佃戶一起在自己的土地上甩開膀子割草,就跟眼前的這位園丁一模一樣。
托爾斯泰也經常和農民一起勞動,列文的身上有著托爾斯泰的影子。

這一發現令我十分感動。
割草機的隆隆聲會打破莊園的寧靜,同理,汽車的聲音也會打破寧靜,並帶來尾氣。所以,汽車不可以開進莊園,也沒有觀光電瓶車,也不出租自行車,看不到任何商業行為。我想,這種返璞歸真的方式恐怕最符合托翁生前的生活理念。
(這裡的門票只收200盧布,摺合人民幣約23元。)


那成排的白樺依然挺立,身軀越來越粗壯;
那一汪池水依然清澈,隨微風輕輕蕩漾;
那鮮花依然絢麗,淡淡的清香訴說著一絲憂傷;
莊嚴的故居修葺一新,故人卻長眠地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