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羅巴的昔日榮光:9月的奧地利和匈牙利
維也納·歷史篇——讓其他國家去打仗,而快樂的 奧地利 結婚吧!
到達 維也納 機場的時候正是雨天,陰沉的天氣給整個 維也納 鍍上了一層鐵灰色。
街上的行人也都帶著一種不苟言笑又無可無不可的神態,莫名暈染出一種落魄帝國的氛圍。後來我發現,這種嚴肅又厭世的神態在 維也納 和 佈達佩斯 常見得值得專門寫一篇論文。
但在此之前,我更關心落魄之前的哈布斯堡帝國。
1919年,奧匈帝國最後一任皇帝卡爾一世被迫流亡 瑞士 時,不知道會不會想起多年以前,他的祖先在 瑞士 阿爾高 州築起鷹堡發家的故事。
始於斯,終於斯,而這之間是哈布斯堡家族綿延近千年的傳奇歷史。
一、 霍夫 堡宮
霍夫 堡宮見證了哈布斯堡家族大部分的歷史。
13世紀下葉,哈布斯堡的魯道夫一口氣從波西米亞國王手中奪取 奧地利 ,成為神聖 羅馬 帝國皇帝,憑一己之力帶起了整個家族,將家族領地中心 成功 定在了 奧地利 ,為最後哈布斯堡家族“說不清邊界”的巨大王國打下了基礎,也創造了哈布斯堡家族靠聯姻打 江山 的優秀傳統。
魯道夫奪取 奧地利 後沒多久,就下令修建冬宮,也就是今天的 霍夫 堡宮。
↑霍夫堡宮 之後哈布斯堡家族的每一代皇帝都在不停地修繕這座宮殿。
去 霍夫 堡宮的當天凄風苦雨,我們在飛機上蜷縮了一夜,大清早頂著黑眼圈來到英雄廣場,風一吹更是聞風而凍,拍照的手瑟瑟發抖。
風雨中,我依然能看到英雄廣場那個中間露臺。
1936年,一位曾經無法進入 維也納 藝術圈的畫家終於一償夙願,在這裡宣佈他控制了 維也納 ,這個露臺也因此被稱為“希特勒陽臺” 。
↑霍夫堡宮 (雕像後面的露臺就是希特勒陽臺)
可見解決青年就業問題對整個國家和人類多麼重要!
霍夫 堡宮收藏了成千上萬的皇家餐具、日常用品,還有一些畫作,同時也展示各個宮室(宮殿內部不能拍照 )。
也許是由於特蕾莎皇后修葺過的緣故,如今的宮室整體保持著明顯的洛可可風格。
↑霍夫堡宮 (據說這是專供皇室的餐巾折法)
↑霍夫堡宮
↑霍夫堡宮
↑霍夫堡宮 雖然特蕾莎皇后對哈布斯堡王朝中興的重要意義,可比之於 英國 的伊麗莎白一世和俄國的葉卡捷琳娜二世。
但 霍夫 堡宮充滿的是弗朗茲·約瑟夫一世及其妻子的故事。換言之,也就是茜茜公主和她丈夫的故事。
茜茜公主以其風采絕代的美貌、稀奇古怪的性格、對皇室責任的逃避和出人意料的死亡而著稱。她的肖像遍佈 維也納 ,看了她的肖像和死亡面具之後,你會發自內心地明白為什麼她被稱作當時 歐洲 最美的女人之一。
她的丈夫則以六十餘年如一日的勤勉、對他的“天使茜茜”單箭頭的愛以及在一戰爆發前的死亡而聞名,被稱為“好人弗朗茲”。總的來說,比起痛苦的茜茜公主,約瑟夫皇帝更像個可憐人兒。
分開來看,他們都是令人欣賞的個體,可這兩個個體組成的婚姻,卻折磨了他們一輩子。
霍夫 堡宮佈置了一個專門展示茜茜公主生平的展廳,展廳的解說大量引用 奧地利 作家布麗吉特·哈曼《伊麗莎白:一位不情願的皇后》書中的材料,有些話甚至原樣照搬。
這算是一個驚喜,因為這代表策展人對茜茜公主的認識非常清醒,也竭力提醒每一位游客,真實的茜茜公主比傳說中要複雜得多。
但是茜茜公主真實的樣子已經不重要了,她通過不同尋常的死亡成為了整個 奧地利 的傳奇和神話。解說的最後這樣講道。
霍夫 堡宮可以在各大網站上提早買門票,應該是茜茜公主套票比較划算,包括了 霍夫 堡宮 和美 泉宮的精華,都不用換票,直接掃碼進入。有中文講解器。
二、 奧地利 國家圖書館
國立圖書館前身是哈布斯堡王朝皇家圖書館,一直到19世紀依然是德語國家中最大的圖書館,如今仍在被作為公共圖書館使用。
因此( 敲重點,問路和導航不要搞錯了),游客能夠游覽的一般是大廳(GREAT HALL)。由於是皇家私人圖書館,大廳設計得舒適而堂皇,可惜為了保護古籍,所有的書架都被圍住,二樓也禁止入內。
圖書館的入口非常不顯眼,我們站在入口對面在冷雨中導航了半天,最後走近了才發現有一個小小的指示牌。
↑奧地利國家圖書館 這個圖書館簡直是我兒時所夢想的完美書房形象。
↑奧地利國家圖書館
↑奧地利國家圖書館
↑奧地利國家圖書館 我們去的時候,圖書館剛好有一個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特展。
馬克西米利安一世是魯道夫一世的第六代子嗣,開創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盛世,而且也將哈布斯堡用婚姻換領土的傳統發揚光大。
馬克西米利安迎娶了 勃艮第 的瑪麗,擁有了從 法國 南部到 荷蘭 的富庶領地。他讓兒子娶了 西班牙 的“瘋女胡安娜”,使哈布斯堡家族在 西班牙 擁有了權力;女兒通過兩次婚姻實際上掌握了尼德蘭地區(大概理解為今天的 荷蘭 、 比利時 、 盧森堡 一帶)的權力。
( 勃艮第 的瑪麗有多有錢呢?人家的title直接就叫MARY THE RICH)
接下來他利用孫輩的婚姻為哈布斯堡家族爭取到了統治波西米亞地區的權利,於是到他的孫子查理五世登基的時候,哈布斯堡已經是一個巨大的帝國,由 西班牙 帝國及其海外帝國、整個 奧地利 地區和神聖 羅馬 帝國區域組成,並對 匈牙利 宣稱擁有主權。
(這個地圖時間稍晚,但可以大致體會一下。亮黃色和淡黃色的區域都屬於查理五世時期的疆域)
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豐功偉績,開始讓哈布斯堡家族覺得沒有什麼事是一場婚禮搞不定的,如果有,那就舉辦兩場或者更多場。
婚姻對哈布斯堡家族來說真的太重要了,於是後期他們為了鞏固權力瘋狂族內通婚,通到三代以內亂倫的程度,併為此付出了近親結婚帶來的慘痛代價,其中最慘痛的代價是 西班牙 系哈布斯堡家族絕後,最後被 法國 人奪得了王位。
( 西班牙 “瘋王” 卡洛 斯二世,近親結婚的所有惡果都體現在他身上:下顎前凸而無法咀嚼、耳聾、跛足、癲癇、不育、精神不穩定……)
不過這些都是後事了,當時的馬克西米利安依然是得意洋洋的“白色國王”,“最後的騎士”,並趕上了文藝復興的時髦,支持了很多人文主義者,也為皇家圖書館增加了頗多收藏。
國立圖書館的游人不是很多,到現場買票即可。
三、美泉宮
美泉宮在特蕾莎皇后想起它之前,只是皇室夏天打獵時一個隨便住住的地方。後來有一天,因為受到 凡爾賽 宮的刺激,特蕾莎皇后打定主意自己也要修一個那麼fancy的宮殿,於是把眼光投向了夏宮。
美泉宮殿杏色外牆,褐色屋瓦,形制典雅精緻,在陽光下安靜如一枚琥珀。
↑美泉宮 宮殿內部儘是洛可可風格裝修,枝葉蜿蜒,富麗纖巧。
但特蕾莎皇后本人並不是一個纖巧的弱質女流。在自己的父親因為食物中毒去世之後(所以千萬不要輕易嘗試毒蘑菇啊), 奧地利 諸侯並起,不僅先後侵占了 西西里 亞和波西米亞,還奪去了特蕾莎神聖 羅馬 帝國皇帝的頭銜。
特蕾莎在極短的時間內做了一個非常明智的決定:奔赴 匈牙利 求助。
然後她做了第二個也非常明智的決定:塑造自己的人設。
最後特蕾莎作為一名為父親的去世而哀傷的女兒,一名要為未知世事的兒子謀生路的堅強母親,一位出色的馬術騎手,一位美貌的社交家,一位靈活且深諳談判之道的君王, 成功 得到了 匈牙利 人的心。
和 匈牙利 人的軍隊。
特蕾莎再度成為 奧地利 、 匈牙利 和波西米亞女王,並巧妙地讓自己的丈夫擔任神聖 羅馬 帝國皇帝。
為了鞏固統治,特蕾莎再次使出聯姻技能,將自己十幾個女兒大部分都嫁給了 歐洲 的國王或王位繼承人(所以她也被戲稱為“ 歐洲 丈母娘”),雖然她明知道這種政治婚姻讓她大部分的女兒從此生活在不幸之中。
其中最著名的是她最小的女兒瑪麗·安托瓦內特。
安托瓦內特嫁給了 法國 國王路易十六,夫妻在 法國 大革命中雙雙殞命。安托瓦內特的人生經歷曾被茨威格寫成《斷頭皇后》,其中有一句對她的考語,相當精準:“她當時還太年輕,還不知道命運饋贈的每一份禮物,都暗地裡標好了價格。”
特蕾莎的殺伐決斷和深謀遠慮,再加上她丈夫弗朗茨精明的商人頭腦,將 奧地利 推上了另一個高峰。這夫妻倆執政期間, 奧地利 甚至實現了收支平衡!這對皇室和國家來講簡直是天大的豐功偉績。
可供拍照的美景宮花園那天奇曬無比。除橘園和皇家私人花園外,其它均可免費進入。
皇家私人花園就在美景宮宮殿背後,有對稱工整的綠色走廊和可愛的小亭子,花園的盡頭搭了一個架子,登上去後可拍私人花園全景。
↑美泉宮
↑美泉宮 橘園(Orangerie)這種建築似乎是那個時期由 凡爾賽 宮(?)帶起的潮流,特點是併排的巨大的拱形門窗,像一個小小的溫室。
美泉宮的橘園是當年拿破侖的兒子約瑟夫伺弄花花草草的地方。約瑟夫是拿破侖與特蕾莎的大女兒瑪麗·路易莎的兒子,拿破侖戰敗後,不到5歲的約瑟夫被送到 維也納 。
奧地利 宮廷並沒有著意培養這位王子,因此他後來專註園藝,併在21歲時病逝。
歐洲 花園都有開闊整齊的氣派,只是少些東方人偏愛的曲折韻味,因此我們並沒有在那裡停留多久。
四、 奧地利 國會大廈和 維也納 市政廳
希腊 風格的 奧地利 國會大廈和哥特式風格的 維也納 市政廳都各具特色,但希望大家近期就不要去了,因為統!統!在!裝!修!尤其國會大廈那種圍蔽到媽都不認識的裝修,讓你連走近拍照的欲 望都 沒有。
↑維也納市政廳
↑奧地利國會大廈
五、 薩爾茨堡 要塞
去 薩爾茨堡 那天,是我們旅途中最冷的一天。
一下火車,我們立刻被清冽的空氣包圍,像走進了一枚通透的冰塊,路上的冷風每吹一下,就讓我覺得自己身體的某一部分結了冰。
來到米拉貝爾宮的時候,天氣依然陰沉。
米拉貝爾宮是 奧地利 版金屋藏嬌故事里的那個“金屋”,是一位大主教為自己女朋友建的一個花園洋房。
↑米拉貝爾宮及花園 後來電影《音樂之聲》在這裡取景。現在,米拉貝爾宮被用作 薩爾茨堡 的市政廳,基本不對外開放,可供游玩的只是一個花園和一個據說雕滿了可愛小天使的樓梯。
因為真的太冷了,我們幾乎沒怎麼在米拉貝爾宮停留,也沒有看小天使樓梯。
等走到莫扎特故居的時候,一度停住的雨又開始淅淅瀝瀝瀝瀝瀝瀝瀝瀝。
薩爾茨堡 是莫扎特的出生地,莫扎特本人在 薩爾茨堡 居住的時間加起來並不長,他的童年大部分時間都在跟著父親到處巡迴演出,長大了以後想方設法要離開 薩爾茨堡 ,甚至為此不惜和 薩爾茨堡 主教鬧翻,辭職到 維也納 謀生,然後就再也沒有回過 薩爾茨堡 了。
到達 維也納 機場的時候正是雨天,陰沉的天氣給整個 維也納 鍍上了一層鐵灰色。
街上的行人也都帶著一種不苟言笑又無可無不可的神態,莫名暈染出一種落魄帝國的氛圍。後來我發現,這種嚴肅又厭世的神態在 維也納 和 佈達佩斯 常見得值得專門寫一篇論文。
但在此之前,我更關心落魄之前的哈布斯堡帝國。


1919年,奧匈帝國最後一任皇帝卡爾一世被迫流亡 瑞士 時,不知道會不會想起多年以前,他的祖先在 瑞士 阿爾高 州築起鷹堡發家的故事。
始於斯,終於斯,而這之間是哈布斯堡家族綿延近千年的傳奇歷史。

霍夫 堡宮見證了哈布斯堡家族大部分的歷史。
13世紀下葉,哈布斯堡的魯道夫一口氣從波西米亞國王手中奪取 奧地利 ,成為神聖 羅馬 帝國皇帝,憑一己之力帶起了整個家族,將家族領地中心 成功 定在了 奧地利 ,為最後哈布斯堡家族“說不清邊界”的巨大王國打下了基礎,也創造了哈布斯堡家族靠聯姻打 江山 的優秀傳統。
魯道夫奪取 奧地利 後沒多久,就下令修建冬宮,也就是今天的 霍夫 堡宮。

去 霍夫 堡宮的當天凄風苦雨,我們在飛機上蜷縮了一夜,大清早頂著黑眼圈來到英雄廣場,風一吹更是聞風而凍,拍照的手瑟瑟發抖。
風雨中,我依然能看到英雄廣場那個中間露臺。
1936年,一位曾經無法進入 維也納 藝術圈的畫家終於一償夙願,在這裡宣佈他控制了 維也納 ,這個露臺也因此被稱為“希特勒陽臺” 。

可見解決青年就業問題對整個國家和人類多麼重要!
霍夫 堡宮收藏了成千上萬的皇家餐具、日常用品,還有一些畫作,同時也展示各個宮室(宮殿內部不能拍照 )。
也許是由於特蕾莎皇后修葺過的緣故,如今的宮室整體保持著明顯的洛可可風格。




但 霍夫 堡宮充滿的是弗朗茲·約瑟夫一世及其妻子的故事。換言之,也就是茜茜公主和她丈夫的故事。


她的丈夫則以六十餘年如一日的勤勉、對他的“天使茜茜”單箭頭的愛以及在一戰爆發前的死亡而聞名,被稱為“好人弗朗茲”。總的來說,比起痛苦的茜茜公主,約瑟夫皇帝更像個可憐人兒。
分開來看,他們都是令人欣賞的個體,可這兩個個體組成的婚姻,卻折磨了他們一輩子。
霍夫 堡宮佈置了一個專門展示茜茜公主生平的展廳,展廳的解說大量引用 奧地利 作家布麗吉特·哈曼《伊麗莎白:一位不情願的皇后》書中的材料,有些話甚至原樣照搬。
這算是一個驚喜,因為這代表策展人對茜茜公主的認識非常清醒,也竭力提醒每一位游客,真實的茜茜公主比傳說中要複雜得多。
但是茜茜公主真實的樣子已經不重要了,她通過不同尋常的死亡成為了整個 奧地利 的傳奇和神話。解說的最後這樣講道。
霍夫 堡宮可以在各大網站上提早買門票,應該是茜茜公主套票比較划算,包括了 霍夫 堡宮 和美 泉宮的精華,都不用換票,直接掃碼進入。有中文講解器。
二、 奧地利 國家圖書館
國立圖書館前身是哈布斯堡王朝皇家圖書館,一直到19世紀依然是德語國家中最大的圖書館,如今仍在被作為公共圖書館使用。
因此( 敲重點,問路和導航不要搞錯了),游客能夠游覽的一般是大廳(GREAT HALL)。由於是皇家私人圖書館,大廳設計得舒適而堂皇,可惜為了保護古籍,所有的書架都被圍住,二樓也禁止入內。
圖書館的入口非常不顯眼,我們站在入口對面在冷雨中導航了半天,最後走近了才發現有一個小小的指示牌。




馬克西米利安一世是魯道夫一世的第六代子嗣,開創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盛世,而且也將哈布斯堡用婚姻換領土的傳統發揚光大。


接下來他利用孫輩的婚姻為哈布斯堡家族爭取到了統治波西米亞地區的權利,於是到他的孫子查理五世登基的時候,哈布斯堡已經是一個巨大的帝國,由 西班牙 帝國及其海外帝國、整個 奧地利 地區和神聖 羅馬 帝國區域組成,並對 匈牙利 宣稱擁有主權。

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豐功偉績,開始讓哈布斯堡家族覺得沒有什麼事是一場婚禮搞不定的,如果有,那就舉辦兩場或者更多場。
婚姻對哈布斯堡家族來說真的太重要了,於是後期他們為了鞏固權力瘋狂族內通婚,通到三代以內亂倫的程度,併為此付出了近親結婚帶來的慘痛代價,其中最慘痛的代價是 西班牙 系哈布斯堡家族絕後,最後被 法國 人奪得了王位。

不過這些都是後事了,當時的馬克西米利安依然是得意洋洋的“白色國王”,“最後的騎士”,並趕上了文藝復興的時髦,支持了很多人文主義者,也為皇家圖書館增加了頗多收藏。
國立圖書館的游人不是很多,到現場買票即可。
三、美泉宮
美泉宮在特蕾莎皇后想起它之前,只是皇室夏天打獵時一個隨便住住的地方。後來有一天,因為受到 凡爾賽 宮的刺激,特蕾莎皇后打定主意自己也要修一個那麼fancy的宮殿,於是把眼光投向了夏宮。
美泉宮殿杏色外牆,褐色屋瓦,形制典雅精緻,在陽光下安靜如一枚琥珀。

但特蕾莎皇后本人並不是一個纖巧的弱質女流。在自己的父親因為食物中毒去世之後(所以千萬不要輕易嘗試毒蘑菇啊), 奧地利 諸侯並起,不僅先後侵占了 西西里 亞和波西米亞,還奪去了特蕾莎神聖 羅馬 帝國皇帝的頭銜。
特蕾莎在極短的時間內做了一個非常明智的決定:奔赴 匈牙利 求助。
然後她做了第二個也非常明智的決定:塑造自己的人設。
最後特蕾莎作為一名為父親的去世而哀傷的女兒,一名要為未知世事的兒子謀生路的堅強母親,一位出色的馬術騎手,一位美貌的社交家,一位靈活且深諳談判之道的君王, 成功 得到了 匈牙利 人的心。
和 匈牙利 人的軍隊。

為了鞏固統治,特蕾莎再次使出聯姻技能,將自己十幾個女兒大部分都嫁給了 歐洲 的國王或王位繼承人(所以她也被戲稱為“ 歐洲 丈母娘”),雖然她明知道這種政治婚姻讓她大部分的女兒從此生活在不幸之中。
其中最著名的是她最小的女兒瑪麗·安托瓦內特。

特蕾莎的殺伐決斷和深謀遠慮,再加上她丈夫弗朗茨精明的商人頭腦,將 奧地利 推上了另一個高峰。這夫妻倆執政期間, 奧地利 甚至實現了收支平衡!這對皇室和國家來講簡直是天大的豐功偉績。
可供拍照的美景宮花園那天奇曬無比。除橘園和皇家私人花園外,其它均可免費進入。
皇家私人花園就在美景宮宮殿背後,有對稱工整的綠色走廊和可愛的小亭子,花園的盡頭搭了一個架子,登上去後可拍私人花園全景。



奧地利 宮廷並沒有著意培養這位王子,因此他後來專註園藝,併在21歲時病逝。

四、 奧地利 國會大廈和 維也納 市政廳
希腊 風格的 奧地利 國會大廈和哥特式風格的 維也納 市政廳都各具特色,但希望大家近期就不要去了,因為統!統!在!裝!修!尤其國會大廈那種圍蔽到媽都不認識的裝修,讓你連走近拍照的欲 望都 沒有。


五、 薩爾茨堡 要塞
去 薩爾茨堡 那天,是我們旅途中最冷的一天。
一下火車,我們立刻被清冽的空氣包圍,像走進了一枚通透的冰塊,路上的冷風每吹一下,就讓我覺得自己身體的某一部分結了冰。
來到米拉貝爾宮的時候,天氣依然陰沉。
米拉貝爾宮是 奧地利 版金屋藏嬌故事里的那個“金屋”,是一位大主教為自己女朋友建的一個花園洋房。

因為真的太冷了,我們幾乎沒怎麼在米拉貝爾宮停留,也沒有看小天使樓梯。
等走到莫扎特故居的時候,一度停住的雨又開始淅淅瀝瀝瀝瀝瀝瀝瀝瀝。
薩爾茨堡 是莫扎特的出生地,莫扎特本人在 薩爾茨堡 居住的時間加起來並不長,他的童年大部分時間都在跟著父親到處巡迴演出,長大了以後想方設法要離開 薩爾茨堡 ,甚至為此不惜和 薩爾茨堡 主教鬧翻,辭職到 維也納 謀生,然後就再也沒有回過 薩爾茨堡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