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夏意大利之旅(10)威尼斯
我們於8月12日上午到達 威尼斯 ,14日下午離開 威尼斯 前往 米蘭 。在 威尼斯 游覽了三天。 1、我們來到了威尼斯8月12日一早我們從 佛羅倫薩 乘火車前往 威尼斯 。我們乘坐的是Italo從 那不勒斯 開往 都靈 的火車,對號入座。一上車發現一對夫婦帶一個小孩把我們的座位占了。顯然因為我們的座位是帶桌子的,他們看沒人就坐了。看我們來了他們不太情願地回到自己的座位去。一共2小時的路程,那女的一會兒吃東西,一會兒打電話,一會兒站在過道里扭著身子跳舞,跳完了和男的擁抱接吻 別拿 意大利 人熱情奔放說事,我看是她缺教養
威尼斯 火車站叫桑塔露琪亞(Venice Santa Lucia)。快進站的時候旁邊的乘客唱起了那首膾炙人口的同名歌曲 最後一段路程從大陸到 威尼斯 島上好像是在海中行,仿佛是進入夢幻般的 威尼斯 之前一段夢幻般的前奏曲。
下圖 威尼斯 火車站。 第一次來的人一齣站看到這樣的極富異域風情、古老又夢幻的景象怎能不驚喜? 我們在火車站裡買了24小時的水上公交票(20歐元一人),在車站的一家餐廳吃了中午飯。吃完飯我們準備上廁所,正在找零錢的時候剛纔給我們上菜的中年女服務員急忙過來告訴我們不用花錢,遞給我們一個工作人員的卡,說去2樓的廁所刷這個卡免費上。來之前聽說 威尼斯 如何宰人,而我們遇到的第一個服務員就很實在 我們在 威尼斯 待了3天,還真沒遇到過宰客的商家,感覺還是挺好的。從火車站坐水上公交到聖馬可廣場,我們的酒店在聖馬可廣場後面的小胡 同里 。
酒店在下圖這條小巷子里。
酒店門面很小,裡面卻別有洞天,房間裝飾得像18世紀的,鑰匙綴著下麵這樣的大銅綴兒。 放下東西我們直奔聖馬可廣場。 2、聖馬可廣場和聖馬可大教堂聖馬可廣場( 意大利 語Piazza San Marco)是 威尼斯 的心臟。歷史上是 威尼斯 共和 國的政治、宗教中心。雖然滿眼都是游人很煞風景,但置身於聖馬可廣場還是能體會到那種宏偉莊嚴而又夢幻的獨特氣質。只有大清早或是夜裡這裡才能清凈。
聖馬可廣場是由總督府、聖馬可大教堂、聖馬可鐘樓、新、舊行政官邸大樓、連接兩大樓的拿破侖翼大樓、聖馬可教堂的鐘樓和聖馬可圖書館等建築和 威尼斯 大運河所圍成的長方形廣場。下圖是從南往北看去,右邊(東)是總督府,左邊(西)是聖馬可圖書館和紅磚尖頂的聖馬可鐘樓(Campanile),右後方( 東北 )是聖馬可大教堂,左後方( 西北 )也是鐘樓(Torre dell'Orologio)。 聖馬可大教堂( 意大利 語Basilica Cattedrale Patriarcale di San Marco)免費參觀,但是要爬上頂部並參觀博物館則要買票。好東西都在博物館里,一定要買票參觀啊!大教堂和博物館裡面都不許拍照,只能照外觀。聖馬可大教堂為拜占庭式建築的著名代表,有“金色教堂”(Chiesa d'Oro)的美譽。聖馬可大教堂從外面可以分為3個部分:下層、上層和圓頂。下層擁有五個圓形拱門,兩旁為華麗的 大理 石柱 ,旅客可以通過青銅大門進入前廳。中央大門則是裝飾著三層 羅馬 式美術浮雕。最外層是19世紀的鍍金鑲嵌畫(最後的審判)。講述聖馬可教堂遺跡故事的鑲嵌畫位於側門的弦月窗上。 上層從拱門頂端開始,裝飾著樞德(又稱“四德”)和超德(即信、望、愛)、四個戰士及聖馬可雕像。 下圖描繪 威尼斯 商人們從 亞歷山大 港偷運聖馬可遺骨的故事。傳說聖馬可在 埃及 亞歷山大 傳道,公元68年或者74年遇害。公元828年 威尼斯 商人偽造文件並把聖馬可的遺骨藏在豬肉籃子里偷運到 威尼斯 。當時的總督為此建立了一座教堂來保存遺骨,這就是最初的聖馬可教堂。 下圖是鍍金的《最後的審判》 下圖是教堂上層的銅馬複製品( 意大利 文Cavalli di San Marco,也叫Triumphal Quadriga)。這四匹銅馬大約於1254年安放在這裡。這些雕塑的作者可能是公元前4世紀 希腊 雕塑家留西波斯。拜占庭皇帝狄奧多西二世將銅馬從 希俄斯島 運到君士坦丁堡競技場,1204年第四次十字軍東征 威尼斯 帶頭洗劫了君士坦丁堡, 威尼斯 執政官恩里科·丹 多洛 後來將馬運到 威尼斯 。拿破侖於1797年將馬搬到 巴黎 凱旋門。1815年馬又回到 威尼斯 。20世紀80年代初,由於空氣污染嚴重改用複製品代替,真正的銅馬則在教堂內部博物館里展出。必須要說的是博物館里的真品確實比這個複製品精彩! 下圖這幾個小人叫四帝共治雕像,位於大教堂外牆西南角。公元3世紀 羅馬 帝國爆發危機後,戴克裡先皇帝為了穩定局勢,開始了所謂的四帝共治(英語:Tetrarchy),即兩位最高級的領導人(稱為正帝,或奧古斯都)及兩位次級領導人(稱為副帝,或凱撒),由四位領導人去分治東、西 羅馬 帝國。奧古斯都的任期是有期限的,屆滿後得自動退位由統帥繼任之。這個斑岩雕像代表四個統治者相互依存。它是在1204年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期間從君士坦丁堡運來。 聖馬可廣場南面入口有兩根 石柱 ,東邊柱頂上站著聖馬可飛獅(Lion of Saint Mark)即 威尼斯 的守護者聖馬可的象徵,西邊柱頂上站著聖馬可之前的 威尼斯 守護者聖狄奧多(St. Theodore of Amasea) 。 威尼斯 的貴賓都從 石柱 中間進入城市,這裡也曾經是執行死刑的地方。下圖是從聖馬可大教堂頂上拍攝的,即從北向南望。 下圖 威尼斯 的象徵聖馬可飛獅。這尊青銅像重達3噸。據科學家研究,它最早的組成部分創作於公元前4世紀末至公元前3世紀初,以後屢經改造。1797年拿破侖征服 威尼斯 後把它運到 法國 ,拿破侖倒台後又運回來,在搬運過程中對它造成了很大的損壞。 下圖聖馬可廣場 西北 側的鐘樓( 意大利 文Torre dell'Orologio,英文The Clock Tower),早期文藝復興時期建築。有兩個銅人(摩爾人)整點的時候會用手裡的小鎚子敲鐘。這兩個摩爾人的含義有各種說法,一種說這兩人一老一少,代表時間流逝;也有人說他們是巨人;還有人說他們穿著羊皮因而是牧羊人。 下麵這個鐘樓(Campanile)是1912年重建的。原來的鐘樓建於1514年,1902年倒塌了。現在鐘樓裡面有電梯,可以買票坐電梯登頂。 下圖:在聖馬可廣場的北面有個 萊昂 奇尼廣場(Piazzetta dei Leoncini),入口蹲著兩隻憨態可掬的 石獅 子。之所以記下這個地方是因為從我們的酒店到聖馬可廣場要經過這裡。從下圖左後方的小衚衕進去可以到我們的酒店。 3、總督府總督府( 意大利 語Palazzo Ducale,英語Doge's Palace)是 威尼斯 共和 國的政府機關與法院,亦是 威尼斯 共和 國最高統治者的官邸。總督府南面為 威尼斯 潟湖,西面為聖馬可廣場,北面為聖馬可教堂。始建於1340年,歷史上發生過幾次火災。最後一次大火發生於1577年,不僅建築嚴重受損而且燒毀了很多名畫。現在所見的總督府是1577年大火之後重建的。
威尼斯 共和 國 意大利 語是Repubblica di Venezia,習慣上又稱為La Serenissima,或Serenissima Repubblica di Venezia,即“最尊貴的( 共和 國)”。它存在於公元697-1797年,享國1100年,1797年被拿破侖征服。 威尼斯 共和 國創造了無比輝煌的歷史,留下無與倫比的遺產。參觀總督府最好事先在網上買票避免排大隊。我們事先在網上買了Venice City Pass,包含總督府和科雷爾博物館的門票而且參觀不用排隊。
下圖是從潟湖水上看總督府。 下圖是總督府的大門Porta della Carta,建於1438年。 從上圖的大門進入總督府的庭院。下圖:庭院里有兩口井(圍起來的像雕花青銅大缸的東西)。最遠處的穹頂是聖馬可大教堂。圖片正中間和聖馬可大教堂相鄰的精美建築是總督的小禮拜堂。圖片右手的樓梯是著名的大樓梯( 意大利 語Scala dei Giganti)。 下圖總督府里的小禮拜堂。 總督府建築的一側。 總督府建築的另一側。下圖是總督府里的大樓梯( 意大利 語Scala dei Giganti),兩個雕像一個是戰神一個是海神,分別代表 威尼斯 陸上和海上的力量。 從大樓梯進入總督府,樓梯的天花板都裝飾得富麗堂皇。 總督府是 威尼斯 共和 國統治機構的所在地。元老院、十人委員會等議事大廳一個接一個,如果細數能寫本書。從地板到牆壁到天花板,沒有一處不裝飾得富麗堂皇,顯示出 威尼斯 的國力和財富。 總督府里連接法庭和監獄的走廊就是著名的嘆息橋。
威尼斯 火車站叫桑塔露琪亞(Venice Santa Lucia)。快進站的時候旁邊的乘客唱起了那首膾炙人口的同名歌曲 最後一段路程從大陸到 威尼斯 島上好像是在海中行,仿佛是進入夢幻般的 威尼斯 之前一段夢幻般的前奏曲。
下圖 威尼斯 火車站。 第一次來的人一齣站看到這樣的極富異域風情、古老又夢幻的景象怎能不驚喜? 我們在火車站裡買了24小時的水上公交票(20歐元一人),在車站的一家餐廳吃了中午飯。吃完飯我們準備上廁所,正在找零錢的時候剛纔給我們上菜的中年女服務員急忙過來告訴我們不用花錢,遞給我們一個工作人員的卡,說去2樓的廁所刷這個卡免費上。來之前聽說 威尼斯 如何宰人,而我們遇到的第一個服務員就很實在 我們在 威尼斯 待了3天,還真沒遇到過宰客的商家,感覺還是挺好的。從火車站坐水上公交到聖馬可廣場,我們的酒店在聖馬可廣場後面的小胡 同里 。
酒店在下圖這條小巷子里。
酒店門面很小,裡面卻別有洞天,房間裝飾得像18世紀的,鑰匙綴著下麵這樣的大銅綴兒。 放下東西我們直奔聖馬可廣場。 2、聖馬可廣場和聖馬可大教堂聖馬可廣場( 意大利 語Piazza San Marco)是 威尼斯 的心臟。歷史上是 威尼斯 共和 國的政治、宗教中心。雖然滿眼都是游人很煞風景,但置身於聖馬可廣場還是能體會到那種宏偉莊嚴而又夢幻的獨特氣質。只有大清早或是夜裡這裡才能清凈。
聖馬可廣場是由總督府、聖馬可大教堂、聖馬可鐘樓、新、舊行政官邸大樓、連接兩大樓的拿破侖翼大樓、聖馬可教堂的鐘樓和聖馬可圖書館等建築和 威尼斯 大運河所圍成的長方形廣場。下圖是從南往北看去,右邊(東)是總督府,左邊(西)是聖馬可圖書館和紅磚尖頂的聖馬可鐘樓(Campanile),右後方( 東北 )是聖馬可大教堂,左後方( 西北 )也是鐘樓(Torre dell'Orologio)。 聖馬可大教堂( 意大利 語Basilica Cattedrale Patriarcale di San Marco)免費參觀,但是要爬上頂部並參觀博物館則要買票。好東西都在博物館里,一定要買票參觀啊!大教堂和博物館裡面都不許拍照,只能照外觀。聖馬可大教堂為拜占庭式建築的著名代表,有“金色教堂”(Chiesa d'Oro)的美譽。聖馬可大教堂從外面可以分為3個部分:下層、上層和圓頂。下層擁有五個圓形拱門,兩旁為華麗的 大理 石柱 ,旅客可以通過青銅大門進入前廳。中央大門則是裝飾著三層 羅馬 式美術浮雕。最外層是19世紀的鍍金鑲嵌畫(最後的審判)。講述聖馬可教堂遺跡故事的鑲嵌畫位於側門的弦月窗上。 上層從拱門頂端開始,裝飾著樞德(又稱“四德”)和超德(即信、望、愛)、四個戰士及聖馬可雕像。 下圖描繪 威尼斯 商人們從 亞歷山大 港偷運聖馬可遺骨的故事。傳說聖馬可在 埃及 亞歷山大 傳道,公元68年或者74年遇害。公元828年 威尼斯 商人偽造文件並把聖馬可的遺骨藏在豬肉籃子里偷運到 威尼斯 。當時的總督為此建立了一座教堂來保存遺骨,這就是最初的聖馬可教堂。 下圖是鍍金的《最後的審判》 下圖是教堂上層的銅馬複製品( 意大利 文Cavalli di San Marco,也叫Triumphal Quadriga)。這四匹銅馬大約於1254年安放在這裡。這些雕塑的作者可能是公元前4世紀 希腊 雕塑家留西波斯。拜占庭皇帝狄奧多西二世將銅馬從 希俄斯島 運到君士坦丁堡競技場,1204年第四次十字軍東征 威尼斯 帶頭洗劫了君士坦丁堡, 威尼斯 執政官恩里科·丹 多洛 後來將馬運到 威尼斯 。拿破侖於1797年將馬搬到 巴黎 凱旋門。1815年馬又回到 威尼斯 。20世紀80年代初,由於空氣污染嚴重改用複製品代替,真正的銅馬則在教堂內部博物館里展出。必須要說的是博物館里的真品確實比這個複製品精彩! 下圖這幾個小人叫四帝共治雕像,位於大教堂外牆西南角。公元3世紀 羅馬 帝國爆發危機後,戴克裡先皇帝為了穩定局勢,開始了所謂的四帝共治(英語:Tetrarchy),即兩位最高級的領導人(稱為正帝,或奧古斯都)及兩位次級領導人(稱為副帝,或凱撒),由四位領導人去分治東、西 羅馬 帝國。奧古斯都的任期是有期限的,屆滿後得自動退位由統帥繼任之。這個斑岩雕像代表四個統治者相互依存。它是在1204年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期間從君士坦丁堡運來。 聖馬可廣場南面入口有兩根 石柱 ,東邊柱頂上站著聖馬可飛獅(Lion of Saint Mark)即 威尼斯 的守護者聖馬可的象徵,西邊柱頂上站著聖馬可之前的 威尼斯 守護者聖狄奧多(St. Theodore of Amasea) 。 威尼斯 的貴賓都從 石柱 中間進入城市,這裡也曾經是執行死刑的地方。下圖是從聖馬可大教堂頂上拍攝的,即從北向南望。 下圖 威尼斯 的象徵聖馬可飛獅。這尊青銅像重達3噸。據科學家研究,它最早的組成部分創作於公元前4世紀末至公元前3世紀初,以後屢經改造。1797年拿破侖征服 威尼斯 後把它運到 法國 ,拿破侖倒台後又運回來,在搬運過程中對它造成了很大的損壞。 下圖聖馬可廣場 西北 側的鐘樓( 意大利 文Torre dell'Orologio,英文The Clock Tower),早期文藝復興時期建築。有兩個銅人(摩爾人)整點的時候會用手裡的小鎚子敲鐘。這兩個摩爾人的含義有各種說法,一種說這兩人一老一少,代表時間流逝;也有人說他們是巨人;還有人說他們穿著羊皮因而是牧羊人。 下麵這個鐘樓(Campanile)是1912年重建的。原來的鐘樓建於1514年,1902年倒塌了。現在鐘樓裡面有電梯,可以買票坐電梯登頂。 下圖:在聖馬可廣場的北面有個 萊昂 奇尼廣場(Piazzetta dei Leoncini),入口蹲著兩隻憨態可掬的 石獅 子。之所以記下這個地方是因為從我們的酒店到聖馬可廣場要經過這裡。從下圖左後方的小衚衕進去可以到我們的酒店。 3、總督府總督府( 意大利 語Palazzo Ducale,英語Doge's Palace)是 威尼斯 共和 國的政府機關與法院,亦是 威尼斯 共和 國最高統治者的官邸。總督府南面為 威尼斯 潟湖,西面為聖馬可廣場,北面為聖馬可教堂。始建於1340年,歷史上發生過幾次火災。最後一次大火發生於1577年,不僅建築嚴重受損而且燒毀了很多名畫。現在所見的總督府是1577年大火之後重建的。
威尼斯 共和 國 意大利 語是Repubblica di Venezia,習慣上又稱為La Serenissima,或Serenissima Repubblica di Venezia,即“最尊貴的( 共和 國)”。它存在於公元697-1797年,享國1100年,1797年被拿破侖征服。 威尼斯 共和 國創造了無比輝煌的歷史,留下無與倫比的遺產。參觀總督府最好事先在網上買票避免排大隊。我們事先在網上買了Venice City Pass,包含總督府和科雷爾博物館的門票而且參觀不用排隊。
下圖是從潟湖水上看總督府。 下圖是總督府的大門Porta della Carta,建於1438年。 從上圖的大門進入總督府的庭院。下圖:庭院里有兩口井(圍起來的像雕花青銅大缸的東西)。最遠處的穹頂是聖馬可大教堂。圖片正中間和聖馬可大教堂相鄰的精美建築是總督的小禮拜堂。圖片右手的樓梯是著名的大樓梯( 意大利 語Scala dei Giganti)。 下圖總督府里的小禮拜堂。 總督府建築的一側。 總督府建築的另一側。下圖是總督府里的大樓梯( 意大利 語Scala dei Giganti),兩個雕像一個是戰神一個是海神,分別代表 威尼斯 陸上和海上的力量。 從大樓梯進入總督府,樓梯的天花板都裝飾得富麗堂皇。 總督府是 威尼斯 共和 國統治機構的所在地。元老院、十人委員會等議事大廳一個接一個,如果細數能寫本書。從地板到牆壁到天花板,沒有一處不裝飾得富麗堂皇,顯示出 威尼斯 的國力和財富。 總督府里連接法庭和監獄的走廊就是著名的嘆息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