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凜冬,純白童話】帶著戲精老媽去芬蘭(赫爾辛基、羅瓦涅米、凱米、伊納里)#我的2018#


雖然略有些可惜,不過就算沒有光,我和老媽也和嚮導小哥還有一位來自 香港 的大姐姐圍著火爐聊了一晚上,歡聲笑語的也是非常愉快!

而嚮導小哥的面相很顯老,但是其實人家是剛20歲的小鮮肉……簡直震驚。作為非常傳統的 薩米 人,這位小哥還保留了很多傳統 薩米 人的生活方式, 比如 只用傳統手工製作的kuksa木杯,一定會隨身攜帶最愛的 芬蘭 刀,還有穿著從祖母那裡繼承來的熊皮長靴等等。而作為土生土長在 伊納里 的人,嚮導小哥表示他對極光已經不感冒了,畢竟一年將近300天都能看到極光,再怎麼漂亮也會膩的吧!
除此之外,我們還聊到了關於 薩米 人的學習、生活和娛樂等方方面面,真的是很漲姿勢。而我也給他科普了在 中國 的生活,美食還有景色,強烈的推薦他來華旅游,就算他不常用手機和電腦,我也給他留了我的郵箱和電話,如果他有來 中國 的計劃的話,我完全可以盡一下地主之誼嘛!

皮埃爾帕湖荒野教堂坐落在 伊納里 東北 郊外的湖畔林間,距離城鎮約10公里,建於1760年。夏季適合徒步或駕車前往這裡,冬季道路難行,需要穿雪鞋。在過去的幾個世紀以來,這是湖區 薩米 人十分重要的宗教場所。按照文獻記載,第一座教堂完成於1646年,是在湖區的第一座教堂。目前的這座是在1760年完工的,在上個世紀70年代進行整修。每年春夏時節,湖面開始冰散的時節,一位當地人會告訴旅人說,春風吹動著浮冰,再撞擊到湖岸岩石的聲音,十分美妙—“那猶如教堂中管風琴的樂音”。
我們到來的時間有點奇葩,不是白天,而是凌晨兩點,漆黑的現場讓這座木質小教堂顯得略有些驚悚和詭異,好在我們一共四個人,也不太怕啦哈哈。這座教堂的外觀和內部裝飾其實非常漂亮而又特別,我想如果白天能來看看也一定是非常不錯的吧!


在 伊納里 的三天確實挺無聊,畢竟就這麼一個小鎮,一天下來也就逛的差不多了,而且我又不需要額外體驗太多活動,每天的日子就是睡懶覺——起床燒飯——出去拍人像——吃頓好的晚飯——睡覺,不過對我來說,假期卧床玩手機,無所事事的度過一整天,才是真正的休憩啊!
每天都要來一杯自製的美味熱巧克力,在外旅游就不在乎熱量高了不高了~






















明天就是在 伊納里 的最後一天,我們要前往 伊瓦洛 機場飛回 赫爾辛基 。在 伊納里 待著實在是挺舒服,到最後我都有些戀戀不捨了呢! 【DAY 9 赫爾辛基:回到原點的旅程】就算日子過的再悠閑,時間也是一去不復返。今天就是在 伊納里 的最後一天啦,趁上午還有時間,我和老媽前往距離旅館不遠的當地工藝品商店逛了逛。
對於 薩米 人來說,純手工的kuksa木杯和 芬蘭 刀是生存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甚至在當地大學中,還有專門的專業教學生如何手工製作。因為手工製作,所以市面上不存在一模一樣的kuksa木杯,作為伴手禮買回家送人也是不錯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