侶行丨陸止於此,海始於斯,穿行伊比利亞半島的風【西葡10日行紀】
↑皇家馬德里球迷商店 ↑皇家馬德里球迷商店 ↑皇家馬德里球迷商店 ↑皇家馬德里球迷商店 轉了一圈,考慮到自己不是皇馬的死忠,而且才剛到的第一天,就沒什麼買東西,還是回市區逛吃逛吃。 ↑馬德里 首日的第三個烏龍——回程地鐵坐反了!一向自詡最會看地圖的我被 西班牙 文的站名搞混了,坐上車後看Google Map上的光標怎麼離市中心越來越遠,沒想到這一站就給我徹底開到荒郊野外了。
歷經波折終於返回市中心,我們立馬來到整個 西班牙 的中心——太陽門廣場。
太陽門廣場是 馬德里 市民政治活動中心和商業中心,主要有“零起點標誌”、“熊和樹莓雕像”和“ 卡洛 斯三世雕像”等幾個小型觀光點。保安局大樓是太陽門廣場中最突出的建築物,樓頂的大鐘所示時間被 西班牙 人視為“標準時間”。保安局大樓門前的廣場馬路邊,有一處直徑1尺的圓環,環內是有 伊比利亞半島 的地圖,地圖中央標有“零公里”的字樣。 西班牙 用“零公里”為起點,全國公路的里程碑都從這裡向外計算。 ↑太陽門廣場 卡洛 斯三世雕像
圍觀的人群裡面是幾個黑人小伙在尬舞,引得不斷的歡呼。
從這看出 西班牙 人還是奔放,你能想象你在政府大樓門前廣場上跳廣場舞麽?估計早被人趕走了。 ↑太陽門廣場 很喜歡 馬德里 這種建築風格,每間房子都有的一步陽臺,紅陶筒瓦與手工抹灰牆,搭配上鐵藝窗框、陶藝掛件,以及對於小拱璇、文化石外牆、紅色坡屋頂、圓弧檐口等符號的抽象化利用,都表達出 西班牙 熱情、奔放的風格特征。 ↑太陽門廣場 建築外牆五彩斑斕的淺色調應用更是給整座城市註入了陽光和活力,這種更為質朴溫暖的色彩,使建築外立面色彩明快,既醒目又不過分張揚,且採用柔和的特殊塗料,不生反射光,不會晃眼,給人以溫和、舒心的感覺。 西班牙 一年幾乎有300多天的晴天,也無怪乎只有這裡才能映照出色彩的絢爛。 ↑主廣場 我們從太陽門向主廣場的方向走,一上午的奔波肚子早已開始抗議,這會兒已經快是下午2點了。 西班牙 人的用餐時間和國內有很大不同,午餐一般是下午2點-4點,晚餐則是晚上8點-10點,比我們要延後兩個小時左右。我們第一天沒有任何調整就“被迫”融入了“Spain Time” ↑Chocolateria San Gines 圖上所示就是 大名 鼎鼎的吉事果(CHURROS)了,額,也就是 西班牙 油條。圖中環狀的吉事果和我們的油條口感區別不大,但是炸的更乾一些,沒有那麼多油。而另一根棍狀的吉事果則是外層撒著白糖,內里裹著奶油。 西班牙 油條的吃飯和我們不同,主要是沾著熱巧克力吃(想想就膩啊),可是真的吃起來口感卻很別緻,油條酥酥軟軟的、一杯滿滿的巧克力,並不感覺到油膩,甜食愛好者打卡必備。價格比較OK,店內有2€-6€不等的套餐,“油條+巧克力”、“油條+咖啡”等等,我們各點了一套,終於算吃上了到 西班牙 來的第一餐。
↑主廣場 主廣場也被稱為“馬 約爾 廣場”或“大廣場”,呈長方形,長129米,寬94米,周圍環繞著三層住宅樓,有237個面臨廣場的陽臺。其起源可以追溯到1589年,不過,今天的主廣場是在1790年大火之後,建築師胡安•比利亞努埃瓦重建的作品。廣場最引人註目的莫過於菲利普三世雕像,完成於1616年,但是直到1848年才放置在廣場中央,這座騎馬像是 馬德里 街道上最具價值的藝術品之一。
主廣場一直是眾多事件的現場:市場、鬥牛、足球比賽、公開處決等, 西班牙 宗教裁判所時期,所謂的異端分子也在此處死。 ↑主廣場 最令我們驚奇的是圖上這棟建築,兩座塔樓之間的部分與周圍的橙紅色牆壁明顯不同,很是奇怪,原以為是特殊設計,仔細觀瞧,居然是建築圍擋!遠看毫無破綻,一點都沒有因為外立面裝修而影響了整個廣場的美觀。不能不嘆服 西班牙 人對建築藝術的苛求。
↑主廣場 藏在廣場外側角落裡的“ 四川 小吃”, 中國 的美食遍佈全世界。 ↑聖米格爾市場 聖米格爾 市場。 西班牙 的市場大概分兩種,一種是果蔬市場,一種是類似於國內的美食廣場,各色的熟食、燒烤、 西班牙 著名的TAPAS小吃、啤酒、咖啡、甜品,應有盡有,人們可以選擇在攤位的吧台品嘗,也可邊走邊吃,非常受當地人歡迎。 聖米格爾 屬於後者。 ↑聖米格爾市場 ↑聖米格爾市場 ↑聖米格爾市場 ↑聖米格爾市場 走過一條狹長的街道就來到了阿穆德納聖母主教座堂,從外觀來看,不像是教堂,更像是宮殿。 ↑阿穆德納聖母主教座堂 走到這的時候我還不知道這是什麼地方,之前做的行程里也沒有這一項。但是花花卻很想進去看一下,於是乎,我這個沒進過教堂的人也隨著進去感受感受當地的宗教氛圍。教堂並不收費,但是門口設置有自願的捐助箱,我們也學著當地人拿了兩枚硬幣投了進去。 ↑馬德里王宮 教堂的另一邊即是 馬德里 王宮。 ↑阿穆德納聖母主教座堂 從來沒進過教堂的我,一進入其內便被恢弘的氣勢所震住了。高高的穹頂好似直通天堂,讓人覺得莊嚴而聖潔。剛和牧師正在做禮拜,我們因為語言不通也不是教徒,便隨著參觀的游客靜靜的繞著周圍走。 ↑阿穆德納聖母主教座堂 教堂的玻璃窗裝飾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西班牙 人似乎很喜歡用彩色的玻璃紋飾。 ↑阿穆德納聖母主教座堂 位於二樓的教堂豎琴。花花告訴我,別看那麼大的一塊,其實一個人就可以演奏。 ↑阿穆德納聖母主教座堂 從教堂出來已是傍晚,一場突如其來的雨打消了我們繼續走路的熱情。找到一個回去的公交線路,我們坐在車站等車。 ↑Museo Chicote 可能是因為初到異國他鄉的興奮,轉了一天的我們並沒有覺得太餓。回到格蘭大道上,我就說找個酒吧品嘗一下 西班牙 的TAPAS,小酌一杯。MUSEO CHICOTE雞尾酒吧,30年代時大作家海明威經常光顧此地。酒吧分裡外兩個餐廳,外廳較小,兩邊牆上掛滿名人們的黑白照片,左邊牆上的最高位置便是一張海明威與人握手的大照片。 ↑Museo Chicote 一杯推薦的招牌酒,一個小 漢堡 ,一個用 西班牙 火腿和麵煎出來的餅。這是我們過來後第一次嘗到有 西班牙 火腿的食物,實話說,這個煎餅太難吃了,火腿很咸,配上那不知名的葉子,融合到一起構成了一種奇怪的味道。 第二天使我們行程計劃中的藝術之旅。
馬德里 作為 西班牙 四百年來的行政中心和商業中心之外,藝術氛圍並不比“高迪之都” 巴塞羅那 低,城市裡有三大世界著名的博物館—— 普拉 多博物館、索菲亞王后國家藝術中心、提森-博內米撒藝術博物館,堪稱 馬德里 的藝術 金三角 (Golden Triangle of Art)。 ↑西貝萊斯廣場 途中經過的西貝萊斯廣場,右側的建築就是 馬德里 市政府。 ↑索菲亞王后藝術中心 索菲亞王后藝術中心內收藏了將近18000件,從19世紀到現代的藝術作品。其中最重要的作品來自20世紀的 西班牙 畫家:畢加索、達利和米羅。最值得參觀的是畢加索的《格爾尼卡》(Guernica),這幅長約8米,寬約4米的巨型畫作是畢加索1937年創作的,描繪了在 西班牙 內戰時期,被德軍和 意大利 空軍炸毀的 西班牙 巴斯 克地區小城格爾尼卡的景象。 ↑索菲亞王后藝術中心 這就是格爾尼卡,因為禁止拍照,所以只好網上找圖來貼。藝術中心共有四層,畫作位於二樓的206號廳,巨型畫作占據了整面牆壁,視覺衝擊感很強。畢加索用寫實的象徵性手法與立體主義技法創作出這幅超現實主義畫作,讓人真實感受到是黑白色調下法西斯戰爭帶來的混亂與絕望,仿佛那種情緒可以穿透人心。
歷經波折終於返回市中心,我們立馬來到整個 西班牙 的中心——太陽門廣場。
太陽門廣場是 馬德里 市民政治活動中心和商業中心,主要有“零起點標誌”、“熊和樹莓雕像”和“ 卡洛 斯三世雕像”等幾個小型觀光點。保安局大樓是太陽門廣場中最突出的建築物,樓頂的大鐘所示時間被 西班牙 人視為“標準時間”。保安局大樓門前的廣場馬路邊,有一處直徑1尺的圓環,環內是有 伊比利亞半島 的地圖,地圖中央標有“零公里”的字樣。 西班牙 用“零公里”為起點,全國公路的里程碑都從這裡向外計算。 ↑太陽門廣場 卡洛 斯三世雕像
圍觀的人群裡面是幾個黑人小伙在尬舞,引得不斷的歡呼。
從這看出 西班牙 人還是奔放,你能想象你在政府大樓門前廣場上跳廣場舞麽?估計早被人趕走了。 ↑太陽門廣場 很喜歡 馬德里 這種建築風格,每間房子都有的一步陽臺,紅陶筒瓦與手工抹灰牆,搭配上鐵藝窗框、陶藝掛件,以及對於小拱璇、文化石外牆、紅色坡屋頂、圓弧檐口等符號的抽象化利用,都表達出 西班牙 熱情、奔放的風格特征。 ↑太陽門廣場 建築外牆五彩斑斕的淺色調應用更是給整座城市註入了陽光和活力,這種更為質朴溫暖的色彩,使建築外立面色彩明快,既醒目又不過分張揚,且採用柔和的特殊塗料,不生反射光,不會晃眼,給人以溫和、舒心的感覺。 西班牙 一年幾乎有300多天的晴天,也無怪乎只有這裡才能映照出色彩的絢爛。 ↑主廣場 我們從太陽門向主廣場的方向走,一上午的奔波肚子早已開始抗議,這會兒已經快是下午2點了。 西班牙 人的用餐時間和國內有很大不同,午餐一般是下午2點-4點,晚餐則是晚上8點-10點,比我們要延後兩個小時左右。我們第一天沒有任何調整就“被迫”融入了“Spain Time” ↑Chocolateria San Gines 圖上所示就是 大名 鼎鼎的吉事果(CHURROS)了,額,也就是 西班牙 油條。圖中環狀的吉事果和我們的油條口感區別不大,但是炸的更乾一些,沒有那麼多油。而另一根棍狀的吉事果則是外層撒著白糖,內里裹著奶油。 西班牙 油條的吃飯和我們不同,主要是沾著熱巧克力吃(想想就膩啊),可是真的吃起來口感卻很別緻,油條酥酥軟軟的、一杯滿滿的巧克力,並不感覺到油膩,甜食愛好者打卡必備。價格比較OK,店內有2€-6€不等的套餐,“油條+巧克力”、“油條+咖啡”等等,我們各點了一套,終於算吃上了到 西班牙 來的第一餐。
↑主廣場 主廣場也被稱為“馬 約爾 廣場”或“大廣場”,呈長方形,長129米,寬94米,周圍環繞著三層住宅樓,有237個面臨廣場的陽臺。其起源可以追溯到1589年,不過,今天的主廣場是在1790年大火之後,建築師胡安•比利亞努埃瓦重建的作品。廣場最引人註目的莫過於菲利普三世雕像,完成於1616年,但是直到1848年才放置在廣場中央,這座騎馬像是 馬德里 街道上最具價值的藝術品之一。
主廣場一直是眾多事件的現場:市場、鬥牛、足球比賽、公開處決等, 西班牙 宗教裁判所時期,所謂的異端分子也在此處死。 ↑主廣場 最令我們驚奇的是圖上這棟建築,兩座塔樓之間的部分與周圍的橙紅色牆壁明顯不同,很是奇怪,原以為是特殊設計,仔細觀瞧,居然是建築圍擋!遠看毫無破綻,一點都沒有因為外立面裝修而影響了整個廣場的美觀。不能不嘆服 西班牙 人對建築藝術的苛求。
↑主廣場 藏在廣場外側角落裡的“ 四川 小吃”, 中國 的美食遍佈全世界。 ↑聖米格爾市場 聖米格爾 市場。 西班牙 的市場大概分兩種,一種是果蔬市場,一種是類似於國內的美食廣場,各色的熟食、燒烤、 西班牙 著名的TAPAS小吃、啤酒、咖啡、甜品,應有盡有,人們可以選擇在攤位的吧台品嘗,也可邊走邊吃,非常受當地人歡迎。 聖米格爾 屬於後者。 ↑聖米格爾市場 ↑聖米格爾市場 ↑聖米格爾市場 ↑聖米格爾市場 走過一條狹長的街道就來到了阿穆德納聖母主教座堂,從外觀來看,不像是教堂,更像是宮殿。 ↑阿穆德納聖母主教座堂 走到這的時候我還不知道這是什麼地方,之前做的行程里也沒有這一項。但是花花卻很想進去看一下,於是乎,我這個沒進過教堂的人也隨著進去感受感受當地的宗教氛圍。教堂並不收費,但是門口設置有自願的捐助箱,我們也學著當地人拿了兩枚硬幣投了進去。 ↑馬德里王宮 教堂的另一邊即是 馬德里 王宮。 ↑阿穆德納聖母主教座堂 從來沒進過教堂的我,一進入其內便被恢弘的氣勢所震住了。高高的穹頂好似直通天堂,讓人覺得莊嚴而聖潔。剛和牧師正在做禮拜,我們因為語言不通也不是教徒,便隨著參觀的游客靜靜的繞著周圍走。 ↑阿穆德納聖母主教座堂 教堂的玻璃窗裝飾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西班牙 人似乎很喜歡用彩色的玻璃紋飾。 ↑阿穆德納聖母主教座堂 位於二樓的教堂豎琴。花花告訴我,別看那麼大的一塊,其實一個人就可以演奏。 ↑阿穆德納聖母主教座堂 從教堂出來已是傍晚,一場突如其來的雨打消了我們繼續走路的熱情。找到一個回去的公交線路,我們坐在車站等車。 ↑Museo Chicote 可能是因為初到異國他鄉的興奮,轉了一天的我們並沒有覺得太餓。回到格蘭大道上,我就說找個酒吧品嘗一下 西班牙 的TAPAS,小酌一杯。MUSEO CHICOTE雞尾酒吧,30年代時大作家海明威經常光顧此地。酒吧分裡外兩個餐廳,外廳較小,兩邊牆上掛滿名人們的黑白照片,左邊牆上的最高位置便是一張海明威與人握手的大照片。 ↑Museo Chicote 一杯推薦的招牌酒,一個小 漢堡 ,一個用 西班牙 火腿和麵煎出來的餅。這是我們過來後第一次嘗到有 西班牙 火腿的食物,實話說,這個煎餅太難吃了,火腿很咸,配上那不知名的葉子,融合到一起構成了一種奇怪的味道。 第二天使我們行程計劃中的藝術之旅。
馬德里 作為 西班牙 四百年來的行政中心和商業中心之外,藝術氛圍並不比“高迪之都” 巴塞羅那 低,城市裡有三大世界著名的博物館—— 普拉 多博物館、索菲亞王后國家藝術中心、提森-博內米撒藝術博物館,堪稱 馬德里 的藝術 金三角 (Golden Triangle of Art)。 ↑西貝萊斯廣場 途中經過的西貝萊斯廣場,右側的建築就是 馬德里 市政府。 ↑索菲亞王后藝術中心 索菲亞王后藝術中心內收藏了將近18000件,從19世紀到現代的藝術作品。其中最重要的作品來自20世紀的 西班牙 畫家:畢加索、達利和米羅。最值得參觀的是畢加索的《格爾尼卡》(Guernica),這幅長約8米,寬約4米的巨型畫作是畢加索1937年創作的,描繪了在 西班牙 內戰時期,被德軍和 意大利 空軍炸毀的 西班牙 巴斯 克地區小城格爾尼卡的景象。 ↑索菲亞王后藝術中心 這就是格爾尼卡,因為禁止拍照,所以只好網上找圖來貼。藝術中心共有四層,畫作位於二樓的206號廳,巨型畫作占據了整面牆壁,視覺衝擊感很強。畢加索用寫實的象徵性手法與立體主義技法創作出這幅超現實主義畫作,讓人真實感受到是黑白色調下法西斯戰爭帶來的混亂與絕望,仿佛那種情緒可以穿透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