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野獸面對面——肯尼亞之行
黃昏時分,近距離的拍到了一直大象 回程途中,倚仗嚮導出色的走位,讓一隻獵豹從前而過 還有一隻休息的豹子,這是本次 非洲 之旅拍到的唯一一隻花豹,比較遺憾。
短暫的獵游後回到小屋,準備第二天的獵游,將見到本次旅程最精彩的一幕
第二天一早,便輕鬆的收貨了長頸羚羊、 東非 劍羚和灰色腿的 索馬裡 鴕鳥。
索馬裡 鴕鳥腿是灰色的,而到了 馬賽 馬拉,鴕鳥的腿是紅色的
在一棵樹下,發現了一直正在覓食的獵豹,吃的是一隻羚羊。 離開獵豹後,沒走多遠,就發現了一家 獅子 ,一公五母,依然從我們車前穿過 公的突然找到一處樹蔭坐下,有兩隻母的突然分開,朝右側走去,這時,嚮導指向遠方,看到一群蓬蓬,他說,等一會,他們可能要狩獵了!激動人心的時刻就要到來
只見雌 獅子 悄無聲息的消失在灌木叢中,突然,一隻蓬蓬突然奔跑,雌 獅子 殺出灌木,伴隨遠方的一聲慘叫,我對嚮導說:I hear the voice!they succeed!所有圍觀的車輛幾乎同時啟動,向聲音發出的灌木叢驅使,隨著嚮導又一次用他風騷的走位,爭取到了最佳視角!
後來,我將這張照片展示給 肯尼亞 博物館的售貨妹子看,妹子說,她還沒到過 桑布魯 ,這張照片可以做明信片了,博物館現在售賣的明信片,都沒這種鏡頭!
看到了這一幕,深切感受到:童話里的故事都是騙人的!這才是辛巴和蓬蓬真實的關係。場面慘不忍睹,還沒咬死就開始開膛破腹
大約拍了一分多鐘,蓬蓬漸漸沒有了哀嚎的氣力,嚮導告訴我們,得走了——“we have to give other people chance to view”
這裡不禁感嘆下 非洲 旅游行業的素質,在此後的獵游中,也沒有出現各家搶位置而爭吵的現象,其實公司之間競爭異常激烈,但不同家的嚮導會車的時候,都會問候,由於是用瓦西里語交流,聽不懂說什麼。
保護區內會時不時遇到放羊的 桑布魯 人,在上午收穫了精彩的一幕後,嚮導問我要不要去 桑布魯 村看看,體驗下跟 馬賽 村不一樣的風情,由於 東非 五特和 獅子 狩獵都看過了,索性去村子看下
依然是迎賓舞,和 馬賽 村差別不大 裝束上, 桑布魯 人更註重頸部,女性都帶著複雜的項鏈,男性則多赤裸上身,和披著“舒卡”的 馬賽 人不同。 本以為 桑布魯 人的建築會更先進點,沒想到比 馬賽 人更顯得“落後”,完全是廢品堆的:紙箱、編織袋、瓦楞板甚至塑料袋,都被用到蓋房子上。
通過村裡的人介紹得知, 馬賽 人和 桑布魯 人遠古時代是一支,但後來 馬賽 人占據了比較好的牧場, 桑布魯 人居住的地方更加貧瘠,所以生活習俗發生了改變,分化成兩個民族。
同樣的項目——鑽木取火,只是這次用了驢糞。
最後依然是集市,不過要價比 馬賽 人便宜多了,只有 馬賽 人的1/8,於是買了幾條手鏈 通過和村裡的導覽交流得知,我們的嚮導就是 桑布魯 人,在 馬賽 族觀光成為旅游代表項目的今天,我們的嚮導想讓自己的族人也能像 馬賽 人一樣受世界矚目,不得不令人感嘆
後來瞭解到, 桑布魯 人和 馬賽 人一樣,是 東非 的主要民族。 英國 攝影師吉米· 納爾遜 的書《在他們消失以前》中, 非洲 地區僅收錄了 馬賽 人和 桑布魯 人 非洲 的部落文化遠不止這些,希望有朝一日,能去看看祖魯人、布須曼人……
在荒原的日子就要結束了,下一站去水邊——奈瓦 沙湖
8.19~8.21奈瓦沙湖和地獄之門國家公園從北部的 桑布魯 國家公園再次向南部出發,中途又經過了赤道,不過這次不必停車觀看了。
對於城居人來說,還是這種地方住起來舒服,起碼天天有網
從 桑布魯 到奈瓦沙,路程很長,大約7個小時,所以當天沒有活動了,第二天一早,準備游船觀湖 沿湖的住宿都有游船項目,但船看起來都一樣。 奈瓦 沙湖 水鳥眾多,喜歡拍攝鳥的可以大快朵頤了
短暫的獵游後回到小屋,準備第二天的獵游,將見到本次旅程最精彩的一幕
第二天一早,便輕鬆的收貨了長頸羚羊、 東非 劍羚和灰色腿的 索馬裡 鴕鳥。
索馬裡 鴕鳥腿是灰色的,而到了 馬賽 馬拉,鴕鳥的腿是紅色的
在一棵樹下,發現了一直正在覓食的獵豹,吃的是一隻羚羊。 離開獵豹後,沒走多遠,就發現了一家 獅子 ,一公五母,依然從我們車前穿過 公的突然找到一處樹蔭坐下,有兩隻母的突然分開,朝右側走去,這時,嚮導指向遠方,看到一群蓬蓬,他說,等一會,他們可能要狩獵了!激動人心的時刻就要到來
只見雌 獅子 悄無聲息的消失在灌木叢中,突然,一隻蓬蓬突然奔跑,雌 獅子 殺出灌木,伴隨遠方的一聲慘叫,我對嚮導說:I hear the voice!they succeed!所有圍觀的車輛幾乎同時啟動,向聲音發出的灌木叢驅使,隨著嚮導又一次用他風騷的走位,爭取到了最佳視角!
後來,我將這張照片展示給 肯尼亞 博物館的售貨妹子看,妹子說,她還沒到過 桑布魯 ,這張照片可以做明信片了,博物館現在售賣的明信片,都沒這種鏡頭!
看到了這一幕,深切感受到:童話里的故事都是騙人的!這才是辛巴和蓬蓬真實的關係。場面慘不忍睹,還沒咬死就開始開膛破腹
大約拍了一分多鐘,蓬蓬漸漸沒有了哀嚎的氣力,嚮導告訴我們,得走了——“we have to give other people chance to view”
這裡不禁感嘆下 非洲 旅游行業的素質,在此後的獵游中,也沒有出現各家搶位置而爭吵的現象,其實公司之間競爭異常激烈,但不同家的嚮導會車的時候,都會問候,由於是用瓦西里語交流,聽不懂說什麼。
保護區內會時不時遇到放羊的 桑布魯 人,在上午收穫了精彩的一幕後,嚮導問我要不要去 桑布魯 村看看,體驗下跟 馬賽 村不一樣的風情,由於 東非 五特和 獅子 狩獵都看過了,索性去村子看下
依然是迎賓舞,和 馬賽 村差別不大 裝束上, 桑布魯 人更註重頸部,女性都帶著複雜的項鏈,男性則多赤裸上身,和披著“舒卡”的 馬賽 人不同。 本以為 桑布魯 人的建築會更先進點,沒想到比 馬賽 人更顯得“落後”,完全是廢品堆的:紙箱、編織袋、瓦楞板甚至塑料袋,都被用到蓋房子上。
通過村裡的人介紹得知, 馬賽 人和 桑布魯 人遠古時代是一支,但後來 馬賽 人占據了比較好的牧場, 桑布魯 人居住的地方更加貧瘠,所以生活習俗發生了改變,分化成兩個民族。
同樣的項目——鑽木取火,只是這次用了驢糞。
最後依然是集市,不過要價比 馬賽 人便宜多了,只有 馬賽 人的1/8,於是買了幾條手鏈 通過和村裡的導覽交流得知,我們的嚮導就是 桑布魯 人,在 馬賽 族觀光成為旅游代表項目的今天,我們的嚮導想讓自己的族人也能像 馬賽 人一樣受世界矚目,不得不令人感嘆
後來瞭解到, 桑布魯 人和 馬賽 人一樣,是 東非 的主要民族。 英國 攝影師吉米· 納爾遜 的書《在他們消失以前》中, 非洲 地區僅收錄了 馬賽 人和 桑布魯 人 非洲 的部落文化遠不止這些,希望有朝一日,能去看看祖魯人、布須曼人……
在荒原的日子就要結束了,下一站去水邊——奈瓦 沙湖
8.19~8.21奈瓦沙湖和地獄之門國家公園從北部的 桑布魯 國家公園再次向南部出發,中途又經過了赤道,不過這次不必停車觀看了。
對於城居人來說,還是這種地方住起來舒服,起碼天天有網
從 桑布魯 到奈瓦沙,路程很長,大約7個小時,所以當天沒有活動了,第二天一早,準備游船觀湖 沿湖的住宿都有游船項目,但船看起來都一樣。 奈瓦 沙湖 水鳥眾多,喜歡拍攝鳥的可以大快朵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