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馬來之旅


Jamek Mosque 嘉美清真寺。
真的超級興奮,下午兩點開放我們到達的時候剛好,登記的時候要填信息,寫了個Regina China哈哈。進到清真寺穿著短袖短褲裙子的全部要換上他們宗教服裝,第一次穿,自我感覺甚好。也算是切切實實體會到了一把宗教儀式感。據說它是 印度 回教式建築,被 吉隆坡 發源地兩條河流(名字記不住)圍繞,陽光照在紅磚建築上,熱浪一陣一陣,雖然是下午,但其中特別安靜,遠觀近看都相當神聖。






些許餓意,茨廠街我們來啦!
(我摸不到趙老師做攻略是咋做的,都耍了一半一直跟我說我們在kan ci 街玩,傻乎乎的我玩了一下午,離開的時候才覺得,咦不對啊??鄭老師點名批評:趙磊,下次認真點哦。)
找了家china food,也許是餓了罷,吃的很滿足。


確實很具有明顯的華人特色。茨廠街 上林 立著各種商店、餐館、小攤等,喧喧嚷嚷,熱鬧無比,是大家購買平價商品、品嘗 馬來西亞 美食的最佳選擇。(本來想買的一件10元的衣服穿著玩,趙老師看不上,作罷。)
茨廠街本身不大,屬於非露天的集市,入口處有一塊很大的門牌,上面用中文寫著“茨廠街”,集市裡的佈置也很有 中國 特色,高高掛起的紅色燈籠,招牌上到處出現的中文字,小販們多以華人為主,其他種族包括 印度 人和馬來人。不用擔心語言溝通問題,他們大多會說簡單的國語或粵語。








走旁邊過隨手拍了兩張,有點 歐洲 風情。旁邊是獨立廣場,遺憾的是就遠遠的拍了張照片,如果提前瞭解(獨立廣場坐落於 蘇丹 阿都沙末大廈對面,面積約8.2公頃,綠草如茵的廣場,其實極具歷史價值。在1957年8月31日, 馬來西亞 國旗開始在此飄揚,象徵脫離 英國 統治而獨立,現該升旗地點則矗立著一支高100英尺的旗桿,以紀念這個歷史時刻。)應該會去感受一下。





據說周圍18個小尖頂代表了 馬來西亞 13個州和伊斯蘭教的5則信條。領了衣服就開始參觀。這座清真寺跟佳美不一樣,有點帶有教堂式現代設計。圓形的祈禱大廳游客是不能入內的,地面上鋪著地毯,四周的玻璃顏色異常漂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