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nn親子游--因為愛,所以巴黎(內含法、瑞、捷克、德國四國總行程)

每一年 法國 都會在自凱旋門到方尖碑之間的香榭麗舍大街舉行國慶閱兵儀式。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一百周年,作為一戰的主戰場和戰勝國的 法國 要藉此次國慶紀念一戰,傳遞 和平 和團結的信息。據報道,將有一戰72個參戰國派出儀仗兵參加此次 法國 閱兵,連 日本 “自慰隊”都來了。但是,也是一戰戰勝國的 中國 不在其列。原因嘛,估計是“道不同不相與謀”。法軍將有3700餘名士兵,50架飛機,250輛坦克和軍車和240匹馬匹參閱,還有傘兵跳傘助 興和 受邀國青年的表達 和平 願望的表演。
法國 國慶閱兵的場所深具歷史意義。閱兵場所一西一東聳立著拿破侖紀念打敗奧俄聯軍的奧斯特裡茨戰役的凱旋門和奧斯曼帝國的 埃及 總督送給 法國 的方尖碑,都象徵著 法國 歷史上曾經的輝煌。閱兵部隊從凱旋門所在的戴高樂廣場出發沿香街前進直達方尖碑所在的協和廣場。戴高樂是二戰中“自由 法國 ”的領袖,也是戰後 法國 第一任總統。法軍 光復 巴黎 當日,他在 巴黎 市政廳前發表了演說,其中“ 巴黎 ,遭侮辱的 巴黎 ,被摧殘的 巴黎 ,受折磨的 巴黎 ,但也是被解放的 巴黎 ”成為廣為流傳的名句,今年還恰巧是 巴黎 光復 70周年, 巴黎 將在8月25日舉行盛大的慶祝舞會。協和廣場原名路易十五廣場,在 法國 大革命期間改稱革命廣場,是斷頭臺所在地。 法國 國王路易十六和一大批重要人物在此被處決。這個血腥的廣場後來更名為協和廣場,以表示出在 法國 革命的混亂之後民族和解的姿態。作為最大和最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的發生國和《人權宣言》的誕生地, 法國 的國慶日就是大革命爆發紀念日。在這個 法國 人引以為榮的日子,觀看身著各色華麗軍服的士兵用鏗鏘的腳步叩響曾經激蕩時代風雷的大地,確實頗為激動人心。
到 法國 前,網絡上有關 法國 國慶閱兵的資訊真是少之又少。我還以為我們早去的話有可能在接近協和廣場的地方看閱兵,那是閱兵的主場地,各國政要雲集,節目自然要精彩,應該能拍到比較好看的照片。但即使是早上7點多就出門,我們發現還是遲了。從歌劇院大街到協和廣場是挺近的,但是沿著Ru de Revoli街走到接近廣場還有700米的杜伊勒里花園附近,就發現道路早被封鎖了。在聖女貞德的鍍金雕像下, 法國 警察告訴我們要從與香榭麗舍大街相隔一個街區的平行街道到香街中段才有可能觀禮。

這位英法百年戰爭中的 法國 民族英雄,是 法國 人心中的自由女神,年僅17歲的她帶領 法國 軍隊英勇抵抗 英國 軍隊的入侵,力輓狂瀾,為勝利作出巨大貢獻。後不幸被俘,被判處火刑,犧牲時年僅19歲。她的骨灰被 英格蘭 人拋進了塞納河。成為了 法國 乃至 歐洲 文化的一個重要圖騰,有關她的文藝作品無數。電影據說就拍了十幾個版本,其中最新的版本是著名 法國 導演呂克·貝松(《這個殺手不太冷》的導演,《的士速遞》的編劇)執導,米拉·喬 沃維奇 主演的1999年版《聖女貞德》。





可惜我們不在 法國 政府的邀請之列 ,只能繼續往前。

法國 警察給我留下的印象還是不錯的。至少打過交道的個個和藹可親,有問必答。


預計到2015年, 法國 女警察在警察中的比例將達到三分之一。
由於女警具有耐心、細心、熱心等性格特點,她們在服務公眾方面能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


左肩沒有。原以為他的流蘇掉了,後來到場一看, 聖西爾 軍校的學員全是這樣。我們就是在他身後的路口被警察攔下,不得不再向右轉繞路,愛麗舍宮屋頂的國旗我們都看到了,就是無緣一親芳澤 。連門都不讓過,還不如中 南海 親民。


即使因為事先準備不足, 巴黎 十幾度的氣溫讓母女兩把行李箱中稍能禦寒的都披掛上了。


假日在 巴黎 ,生活在別處。


不要問為什麼不乘地鐵,沿線地鐵站早就被封了,大家都得徒步 。



這些著裝華美時髦,未經風雨的年輕軍人估計很難讓大家把浪漫的 法國 與血腥的戰爭聯繫在一起,但是縱觀歷史, 法國 人也是相當驍勇善戰。歷史上曾經把周邊的國家都征服個遍。 英國 , 愛爾蘭 ,普魯士, 瑞士 ,尼德蘭(現在 比利時 和 荷蘭 ), 意大利 , 奧地利 , 西班牙 , 葡萄牙 , 波蘭 ,還有 俄羅斯 都被 法國 人打敗過。別忘了戰神拿破侖和女戰神貞德可都是 法國 人啊。 法國 的殖民觸角還遍佈 非洲 ,遠及 亞洲 的 中南 半島,甚至達到南太平洋島國 和美 洲。一戰中,它可是戰勝 德國 的中堅力量。只不過自二戰以來,高盧雄雞開始走向下坡路。二戰中 法國 固步自封,軍事思想落後,馬奇諾防線成了笑柄,迅速被 德國 擊敗並占領。希特勒在 巴黎 著名景點處處留影,讓 法國 人倍感恥辱。戰後, 法國 在 越南 再遭奇恥大辱,1954年在 奠邊 府戰役被 中國 大力援助的越軍打敗,最終撤出 東南亞 。接著因久陷於殘酷血腥的 阿爾及利亞 戰爭,於1962年承認 阿爾及利亞 獨立。直到現在,還有很多軍事笑話諷刺 法國 人在二戰中的表現,可是 法國 人想要再靠一場勝仗來證明自己在如今這個年代真是不太可能了。但是對於軍迷來說, 法國 的力量永遠不能小覷, 法國 擁有 西歐 最大的一支武裝力量。還擁有核武器。其武器裝備的先進性獨步 歐洲 ,許多還可以 和美 國武器相媲美,如勒克萊爾主戰坦克等。



這時候講“溫良恭儉讓”你只會啥都看不到。



法國 的“外籍軍團”是法軍的精銳部隊。他們顧名思義是由外籍志願兵組成的,其中也有 中國 人在其中服役。由於挑選士兵非常嚴格,淘汰率高達95%。加之訓練有素,裝備精良,戰力十分強悍,一直是 法國 在世界各地捍衛其國家利益的急先鋒。我們所站街口的左前方那些衣著非常搶眼的就是他們的工兵隊。個個蓄絡腮胡,套真皮裙,戴白手套,扛長柄斧,威風凜凜。不要以為這些“斧頭幫”是在裝逼啊,他們的裝束和道具可是都有原因的。蓄絡腮胡是因為外籍軍團的的工兵起初都是 北非 的阿拉伯人,蓄鬚是阿拉伯成年人的風俗。後來外籍軍團乾脆將士兵蓄鬚作為一項規定。皮裙是防止工兵伐木時不會受木屑和重物傷害,手套也是防止受傷的,長柄斧則是工兵開路破障的得力工具。每一年 法國 國慶閱兵,這些“斧頭幫”可都是“外籍軍團”的先鋒方陣,這是有典故的。1863年4月30日, 法國 “外籍軍團”的讓·丹茹上尉率領63名工兵在 墨西哥 卡梅倫莊園死磕3個營的 墨西哥 士兵,最終戰敗,但是也贏得敵方的尊重。讓·丹茹上尉的遺體被允許由剩下的兩名 法國 士兵運回國。為了紀念這些陣亡士兵和血戰到底的精神,外籍軍團的工兵從此尊享在閱兵式上作為“外籍軍團”先鋒方陣的榮譽。

騎著高頭大馬的英俊士兵身著拿破侖時期的漂亮軍服:紅纓盔,金流蘇,黑上裝,白馬褲。相當引人註目。他們簇擁著站在指揮車上的 法國 總統奧朗德檢閱沿街而立的受閱部隊,(很抱歉,光顧拍帥哥了,相對比較挫的總統沒拍到。)在粼粼的馬蹄聲中,絕塵而去,留下身後無數艷羡的目光。

“外籍軍團”的士兵手持法軍制式武器---著名的FAMAS突擊步槍開始移動。
註意一下他們的筒帽,士兵戴著“外籍軍團”標誌性的白帽子,而打頭的軍官都戴著黑帽子。據說“外籍軍團”和 法國 軍隊有著挺深的矛盾,比較看不起 法國 軍隊。而 法國 女人又偏偏都喜歡”外籍軍團“的士兵 ,覺得他們是真男人,唯一令她們悲哀的是:外籍軍團的士兵都是外國人 。
突然之間,第一波飛機拉著代表 法國 國旗的紅白藍三色煙霧,帶著巨大的轟鳴聲,呼嘯著飛過頭頂,一下子把我們都震撼了,許多人都來不及舉起相機來拍照,加上我們所處的位置行道樹遮擋了視線,我就放棄了。但是我知道那是 法國 空軍的“法 蘭西 巡邏兵”飛行表演隊,它的“阿爾法”高級噴氣教練機的8機編隊拉煙飛行的鏡頭早在我念初中時就印在我腦海裡了。女兒說瞬間感覺不冷了。哈哈,熱血沸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