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俄羅斯 , 我墮落在千年的時光隧道
鑄於1586 年的炮王。
鑄於1733至1735年間的鐘王。
崩了一塊的鐘王。
抬頭仰望教堂廣場,這裡面的建築全是閃亮的洋蔥頭頂。
俄羅斯 是戰鬥的國家,也是宗教的國家。在高聳的圍牆之內,克裡姆林宮可分成三大區域:宮殿區、教堂區和花園。 莫斯科 公國的克裡姆林宮,與其它公國的克裡姆林宮相似,基本以圍牆塔樓、宮殿和教堂組成,兼備辦公生活、軍事防禦和宗教祈禱的功能,連皇家的 謝爾 吉三聖大修道院也沒有例外。
教堂廣場入口的北側,是六個銀灰圓頂的十二使徒教堂。教堂與牧首宮早在15世紀就已經存在,1655年牧首宮得以重建;1682年,教堂改建為十二使徒教堂。這裡面曾發生過教權與皇權的明爭暗鬥,最終在1721年廢除牧首制,設立主教公會。今天這裡為博物館對游人開放。
環繞教堂廣場,逆時針數過去,依次為:1、五座金頂的聖母升天教堂,沙皇舉行加冕典禮的地方,也是歷代東正教總主教和 莫斯科 大主教的安葬地,伊凡三世於1479年建成。2、精緻美麗的聖母法衣存放教堂,為伊凡三世紀念 莫斯科 擺脫 蒙古 入侵,於1484年修建的一座都主教禮拜教堂。3、九個金色圓頂的天使報喜教堂,是沙皇懺悔、皇室後代的受洗、聯姻的皇家教堂,伊凡三世建於1484-1489年間。4、一大金頂和四小銀頂的天使長大教堂,是獻給 莫斯科 王公的戰爭守護神 - 天使長米迦勒的,用於大公出征禱告、宣誓效忠大公,也是彼得大帝以前 莫斯科 公國曆代帝王的陵寢所在,伊凡一世始建於1333年。5、金色圓頂伊凡鐘樓,原為古時三層的信號臺和瞭望台,1505-1508年瓦西里三世建成了鐘樓主體(一個世紀後增高至81 米,可登頂望遠),1532~1543年,伊凡雷帝的母親、攝政王葉蓮娜又在其北建四層立方體鐘塔樓。1624年,米哈伊爾三世併排修建了菲 拉特 列特鐘塔樓。現在伊凡鐘樓下層用做克裡姆林宮博物館,展出金、銀器皿和其它物品。
克裡姆林宮建築群真的給人以時空錯亂感是不?!
左邊聖母升天教堂,右邊牧首宮和十二使徒教堂。
聖母法衣存放教堂
天使報喜教堂
天使長教堂
伊凡鐘樓
從教堂廣場倒出克裡姆林宮花園,東邊的出口就是超級著名的斯 巴斯 科塔 樓(或稱救世主塔樓)。“克裡姆林宮的鐘聲”,就源於1851至1852年安裝在樓上的自鳴鐘。包括斯 巴斯 科在內的五座塔樓的尖頂,裝著重達近四噸的紅寶石五角星,可隨風轉動;這是原雙頭鷹在蘇聯時期的替代物。
著名的斯 巴斯 科塔 樓
斯 巴斯 科塔 樓的上半部
走出斯 巴斯 科塔 樓的大門,占地9.1萬平方米的廣闊紅場,就展現在眼前。紅場雖然只有天安門廣場的1/5大小,卻是並駕齊驅的兩個世界級的廣場。斯 巴斯 科塔 樓正對著紅場南邊的聖瓦西里大教堂,紅場北為國立歷史博物館,東為古姆百貨大樓,西是緊依克裡姆林宮圍牆的列寧墓。紅場在15世紀末為伊凡三世開拓的“城東工商區”,1517年發生大火災後被稱為“火災廣場”,1662年改稱“紅場”,意為“美麗的廣場”,與周邊建築的紅色無關。
聖瓦西里大教堂是伊凡四世為了紀念1552年戰勝 喀山 韃靼軍隊,而於1560年建成的。 莫斯科 大公伊凡四世富有才智、英明強乾,是一位類似於 中國 秦始皇式的人物。自幼看慣宮廷、貴族的傾軋和謀殺,養成了意志堅強和冷酷無情的性格;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親政,以 羅馬 帝國的繼承人自稱,號稱沙皇, 莫斯科 公國改名為沙皇俄國,開啟了 俄羅斯 的沙皇時代。伊凡四世在軍事上建立常備軍,包括一支由他直接領導的射擊軍(近衛軍),並大力發展了炮兵。他直接剝奪貴族領地,血洗眾多反對改革的貴族,進一步強化中央集權的獨裁統治,建立起沙皇專制政體。從1547年開始遠征,先後吞併了 喀山 汗國、 阿斯特拉罕 汗國、大諾蓋汗國和巴什基爾亞、西伯利亞汗國, 俄羅斯 開始成為多民族國家。由於他對 俄羅斯 的突出貢獻,第一個被尊稱為 俄羅斯 “大帝”;又由於他的手段驚人的恐怖,又被貶稱為“雷帝”。
聖瓦西里大教堂是 俄羅斯 最上榜的教堂, 莫斯科 最經典的標誌。整個大教堂是由大小九座教堂巧妙地組合而成,每個教堂又由九個大小、高低、形狀、色彩、圖案、裝飾各不相同的金色穹窿聳立著。九個五彩斑斕、金光閃閃的“洋蔥頭”最奪人眼球,洋蔥頭上的螺旋狀花紋更具視覺衝擊力,是世界宗教建築中的珍品。
寬廣的紅場
紅場 西北 側
聖瓦西里大教堂
細心的旅行者會發現,紅場南部除了聖瓦西里大教堂外,還有教堂前的米寧和波扎爾斯基雕像,以及宣諭台。青銅雕像是紀念自組民軍的商人米寧和貴族軍事指揮者波扎爾斯基的,他們在1612年擊敗了侵占 莫斯科 的 波蘭 軍隊;雕塑是1818年完成,最初被放置在紅場中央,蘇聯政府認為阻礙了閱兵儀式,將其移至教堂前。石造的圓形宣諭台,是當年向民眾宣讀沙皇令的地方,同時也是在臺下行極刑的地方,俗稱斷頭臺。
米寧和波扎爾斯基雕像
宣諭台
雄偉的克裡姆林宮 和美 麗的聖瓦西里大教堂是屹立在 莫斯科 河畔的。克裡姆林宮北面不遠處的河岸上,則另外聳立著一座救世主大教堂,那是十九世紀沙皇 亞歷山大 一世戰勝拿破侖後的作品。也許 亞歷山大 一世被蘇聯時期認定為反世界革命的鐵桿(拿破侖也被視為 新興 的資產階級代表人物),教堂被斯 大林 摧毀了,蘇聯解體後才得以重建。
莫斯科 河畔的克裡姆林宮圍牆和塔樓
莫斯科 河畔的救世主大教堂。
回到伊凡雷帝,位於 莫斯科 東南的 卡洛 明斯科婭莊園,還存有他的紀念教堂。
早在14世紀, 卡洛 明斯科莊園就是沙皇的避暑山莊。1532年,為慶祝可能成為未來沙皇的王子伊凡誕生,父親瓦西里三世修建了這座耶穌升天大教堂和教堂莊園。教堂的灰白石質外牆,加錐形木頂塔頂,在藍色的天空下顯得氣質優雅,異常聖潔,引來不少的新郎新娘在此拍婚紗照。
坐落在 莫斯科 河畔的 卡洛 明斯克 莊園,面積非常大,隨後幾任沙皇陸續在此地進行擴建,先後建造了一批門塔、教堂和宮殿。有人說,藍色洋蔥頭頂的 喀山 聖母大教堂,伊凡雷帝就是在這裡將他的兒子殺死的。但很明顯,建造教堂的時間為1649--1650年,已經過了五代帝王,伊凡雷帝早已不在人世,是沙皇阿列克謝·米哈 伊洛 維奇在位。實際上,它就是阿列克謝的家庭教堂。 1691-1692建造的木製門塔(救世主門)。
1649--1650年建造的 喀山 聖母大教堂。
1672-1673建造的紅門(沙皇庭院的前門)。
1532年建造的耶穌升天大教堂
在教堂外拍婚紗照的新人。
右邊的是1555-1561建造的聖喬治勝利教堂。
左邊的是16世紀建造的聖喬治鐘樓
卡洛 明斯科婭莊園邊的 莫斯科 河。
在木製門塔和紅門之間的宮殿庭院里,還有一座不辣摸起眼的小木屋,這是日後成為彼得大帝的小彼得,度過自己童年時代的地方。必須敲桌板的是,這座 俄羅斯 風格的彼得小屋,是1934年房子才被整體從 聖馬克 島搬運到此地的,據說在 莫斯科 唯一能看到的彼得大帝住處。
原木搭建的彼得小屋
青少年的彼得銅像
彼得銅像和彼得小屋
在 莫斯科 ,彼得大帝的住處難求,彼得大帝紀念碑還是有的,它就在離救世主大教堂不遠的 莫斯科 河與運河的連接處。整座彼得大帝雕像高98米,很高很大,以其高度排名世界雕塑的第八。雕像上的彼得大帝右手持地圖、左手扶舵輪,意氣風發地站在一艘遠航的海盜船上,眺望前方,一副雄才大略的樣子。但彼得大帝紀念雕像的整體設計與四周環境不協,存在嚴重的違和感,且是 哥倫布 形象的換頭術“傑作”。即使這樣,雕像仍然在1997年被落成。
莫斯科 河上的彼得大帝雕像
三、彼得堡, 俄羅斯的輝煌
彼得大帝在 莫斯科 之所以少建築,是因為彼得大帝把重心放到了彼得堡。我們乘坐動車,離開 莫斯科 ,奔彼得堡而去。
彼得堡, 聖彼得堡 的俗稱,位於 波羅的海 芬蘭 灣的涅瓦河口,是歷代沙皇夢寐以求的海上出口。在1558年,伊凡雷帝發動了立窩尼亞戰爭,企圖奪取 波羅的海 出 海口 ,這場戰爭打了25年,消耗了伊凡一生大部分精力,最終沙俄不僅沒有得到出 海口 ,反而被 瑞典 奪去了 西北 六座城市。
伊凡雷帝之後, 俄羅斯 統治者一個一個地閃過,有8個之多。時光隧道的標尺,刻在1700年。
彼得大帝再次發動了近20年的北方戰爭,武力奪取了 芬蘭 灣東端的涅瓦河口,終於如願以償的取得了幾代人夢寐以求的 波羅的海 出 海口 ,打開了這個通往 歐洲 的便捷門戶。 1703年,彼得大帝下令在涅瓦 河北 岸的扎亞奇島(兔子島)上建立彼得保羅要塞,這一天也就成為了 聖彼得堡 的誕生日。隨後,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到這裡,一座 新興 的城市活生生的從一片沼澤地中被建立起來。當其時,彼得大帝的決策受到眾人反對、爭議萬千。無他,300多年前的 芬蘭 灣,還是一片沼澤地,涅瓦河河水肆意泛濫,海水隨心倒灌。最主要的,他還是在邊境線上,隨時受到 瑞典 人的攻擊。千古只有一彼得!大帝堅持要在 芬蘭 灣建造一個通往 歐洲 、通往世界的俄國城市,無疑是超人膽識的決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說彼得堡,得要從彼得要塞說起。在大北方戰爭期間,在涅瓦 河北 岸修築建此要塞,是為了嚴格控制從 波羅的海 進入涅瓦河的船隻,尤其是為防禦海上勁敵 瑞典 的襲擊。要塞由彼得大帝親自規劃、選址、監造。此要塞包括六個堡壘,當年完工。彼得要塞經受了 瑞典 8千士兵進攻考驗後,於1706至1740年改用石頭重建,並正式起名為“ 聖彼得堡 ”。城堡與彼得大帝有關,名字與彼得大帝無關;名字取自城堡內的 聖彼得 保羅教堂。後來,為了區分城和堡,城市的全稱叫“ 聖彼得堡 ”,堡壘的全稱就叫“ 聖彼得 保羅要塞”。
聖彼得 保羅要塞導覽圖
鑄於1733至1735年間的鐘王。
崩了一塊的鐘王。
抬頭仰望教堂廣場,這裡面的建築全是閃亮的洋蔥頭頂。
俄羅斯 是戰鬥的國家,也是宗教的國家。在高聳的圍牆之內,克裡姆林宮可分成三大區域:宮殿區、教堂區和花園。 莫斯科 公國的克裡姆林宮,與其它公國的克裡姆林宮相似,基本以圍牆塔樓、宮殿和教堂組成,兼備辦公生活、軍事防禦和宗教祈禱的功能,連皇家的 謝爾 吉三聖大修道院也沒有例外。
教堂廣場入口的北側,是六個銀灰圓頂的十二使徒教堂。教堂與牧首宮早在15世紀就已經存在,1655年牧首宮得以重建;1682年,教堂改建為十二使徒教堂。這裡面曾發生過教權與皇權的明爭暗鬥,最終在1721年廢除牧首制,設立主教公會。今天這裡為博物館對游人開放。
環繞教堂廣場,逆時針數過去,依次為:1、五座金頂的聖母升天教堂,沙皇舉行加冕典禮的地方,也是歷代東正教總主教和 莫斯科 大主教的安葬地,伊凡三世於1479年建成。2、精緻美麗的聖母法衣存放教堂,為伊凡三世紀念 莫斯科 擺脫 蒙古 入侵,於1484年修建的一座都主教禮拜教堂。3、九個金色圓頂的天使報喜教堂,是沙皇懺悔、皇室後代的受洗、聯姻的皇家教堂,伊凡三世建於1484-1489年間。4、一大金頂和四小銀頂的天使長大教堂,是獻給 莫斯科 王公的戰爭守護神 - 天使長米迦勒的,用於大公出征禱告、宣誓效忠大公,也是彼得大帝以前 莫斯科 公國曆代帝王的陵寢所在,伊凡一世始建於1333年。5、金色圓頂伊凡鐘樓,原為古時三層的信號臺和瞭望台,1505-1508年瓦西里三世建成了鐘樓主體(一個世紀後增高至81 米,可登頂望遠),1532~1543年,伊凡雷帝的母親、攝政王葉蓮娜又在其北建四層立方體鐘塔樓。1624年,米哈伊爾三世併排修建了菲 拉特 列特鐘塔樓。現在伊凡鐘樓下層用做克裡姆林宮博物館,展出金、銀器皿和其它物品。
克裡姆林宮建築群真的給人以時空錯亂感是不?!
左邊聖母升天教堂,右邊牧首宮和十二使徒教堂。
聖母法衣存放教堂
天使報喜教堂
天使長教堂
伊凡鐘樓
從教堂廣場倒出克裡姆林宮花園,東邊的出口就是超級著名的斯 巴斯 科塔 樓(或稱救世主塔樓)。“克裡姆林宮的鐘聲”,就源於1851至1852年安裝在樓上的自鳴鐘。包括斯 巴斯 科在內的五座塔樓的尖頂,裝著重達近四噸的紅寶石五角星,可隨風轉動;這是原雙頭鷹在蘇聯時期的替代物。
著名的斯 巴斯 科塔 樓
斯 巴斯 科塔 樓的上半部
走出斯 巴斯 科塔 樓的大門,占地9.1萬平方米的廣闊紅場,就展現在眼前。紅場雖然只有天安門廣場的1/5大小,卻是並駕齊驅的兩個世界級的廣場。斯 巴斯 科塔 樓正對著紅場南邊的聖瓦西里大教堂,紅場北為國立歷史博物館,東為古姆百貨大樓,西是緊依克裡姆林宮圍牆的列寧墓。紅場在15世紀末為伊凡三世開拓的“城東工商區”,1517年發生大火災後被稱為“火災廣場”,1662年改稱“紅場”,意為“美麗的廣場”,與周邊建築的紅色無關。
聖瓦西里大教堂是伊凡四世為了紀念1552年戰勝 喀山 韃靼軍隊,而於1560年建成的。 莫斯科 大公伊凡四世富有才智、英明強乾,是一位類似於 中國 秦始皇式的人物。自幼看慣宮廷、貴族的傾軋和謀殺,養成了意志堅強和冷酷無情的性格;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親政,以 羅馬 帝國的繼承人自稱,號稱沙皇, 莫斯科 公國改名為沙皇俄國,開啟了 俄羅斯 的沙皇時代。伊凡四世在軍事上建立常備軍,包括一支由他直接領導的射擊軍(近衛軍),並大力發展了炮兵。他直接剝奪貴族領地,血洗眾多反對改革的貴族,進一步強化中央集權的獨裁統治,建立起沙皇專制政體。從1547年開始遠征,先後吞併了 喀山 汗國、 阿斯特拉罕 汗國、大諾蓋汗國和巴什基爾亞、西伯利亞汗國, 俄羅斯 開始成為多民族國家。由於他對 俄羅斯 的突出貢獻,第一個被尊稱為 俄羅斯 “大帝”;又由於他的手段驚人的恐怖,又被貶稱為“雷帝”。
聖瓦西里大教堂是 俄羅斯 最上榜的教堂, 莫斯科 最經典的標誌。整個大教堂是由大小九座教堂巧妙地組合而成,每個教堂又由九個大小、高低、形狀、色彩、圖案、裝飾各不相同的金色穹窿聳立著。九個五彩斑斕、金光閃閃的“洋蔥頭”最奪人眼球,洋蔥頭上的螺旋狀花紋更具視覺衝擊力,是世界宗教建築中的珍品。
寬廣的紅場
紅場 西北 側
聖瓦西里大教堂
細心的旅行者會發現,紅場南部除了聖瓦西里大教堂外,還有教堂前的米寧和波扎爾斯基雕像,以及宣諭台。青銅雕像是紀念自組民軍的商人米寧和貴族軍事指揮者波扎爾斯基的,他們在1612年擊敗了侵占 莫斯科 的 波蘭 軍隊;雕塑是1818年完成,最初被放置在紅場中央,蘇聯政府認為阻礙了閱兵儀式,將其移至教堂前。石造的圓形宣諭台,是當年向民眾宣讀沙皇令的地方,同時也是在臺下行極刑的地方,俗稱斷頭臺。
米寧和波扎爾斯基雕像
宣諭台
雄偉的克裡姆林宮 和美 麗的聖瓦西里大教堂是屹立在 莫斯科 河畔的。克裡姆林宮北面不遠處的河岸上,則另外聳立著一座救世主大教堂,那是十九世紀沙皇 亞歷山大 一世戰勝拿破侖後的作品。也許 亞歷山大 一世被蘇聯時期認定為反世界革命的鐵桿(拿破侖也被視為 新興 的資產階級代表人物),教堂被斯 大林 摧毀了,蘇聯解體後才得以重建。
莫斯科 河畔的克裡姆林宮圍牆和塔樓
莫斯科 河畔的救世主大教堂。
回到伊凡雷帝,位於 莫斯科 東南的 卡洛 明斯科婭莊園,還存有他的紀念教堂。
早在14世紀, 卡洛 明斯科莊園就是沙皇的避暑山莊。1532年,為慶祝可能成為未來沙皇的王子伊凡誕生,父親瓦西里三世修建了這座耶穌升天大教堂和教堂莊園。教堂的灰白石質外牆,加錐形木頂塔頂,在藍色的天空下顯得氣質優雅,異常聖潔,引來不少的新郎新娘在此拍婚紗照。
坐落在 莫斯科 河畔的 卡洛 明斯克 莊園,面積非常大,隨後幾任沙皇陸續在此地進行擴建,先後建造了一批門塔、教堂和宮殿。有人說,藍色洋蔥頭頂的 喀山 聖母大教堂,伊凡雷帝就是在這裡將他的兒子殺死的。但很明顯,建造教堂的時間為1649--1650年,已經過了五代帝王,伊凡雷帝早已不在人世,是沙皇阿列克謝·米哈 伊洛 維奇在位。實際上,它就是阿列克謝的家庭教堂。 1691-1692建造的木製門塔(救世主門)。
1649--1650年建造的 喀山 聖母大教堂。
1672-1673建造的紅門(沙皇庭院的前門)。
1532年建造的耶穌升天大教堂
在教堂外拍婚紗照的新人。
右邊的是1555-1561建造的聖喬治勝利教堂。
左邊的是16世紀建造的聖喬治鐘樓
卡洛 明斯科婭莊園邊的 莫斯科 河。
在木製門塔和紅門之間的宮殿庭院里,還有一座不辣摸起眼的小木屋,這是日後成為彼得大帝的小彼得,度過自己童年時代的地方。必須敲桌板的是,這座 俄羅斯 風格的彼得小屋,是1934年房子才被整體從 聖馬克 島搬運到此地的,據說在 莫斯科 唯一能看到的彼得大帝住處。
原木搭建的彼得小屋
青少年的彼得銅像
彼得銅像和彼得小屋
在 莫斯科 ,彼得大帝的住處難求,彼得大帝紀念碑還是有的,它就在離救世主大教堂不遠的 莫斯科 河與運河的連接處。整座彼得大帝雕像高98米,很高很大,以其高度排名世界雕塑的第八。雕像上的彼得大帝右手持地圖、左手扶舵輪,意氣風發地站在一艘遠航的海盜船上,眺望前方,一副雄才大略的樣子。但彼得大帝紀念雕像的整體設計與四周環境不協,存在嚴重的違和感,且是 哥倫布 形象的換頭術“傑作”。即使這樣,雕像仍然在1997年被落成。
莫斯科 河上的彼得大帝雕像
三、彼得堡, 俄羅斯的輝煌
彼得大帝在 莫斯科 之所以少建築,是因為彼得大帝把重心放到了彼得堡。我們乘坐動車,離開 莫斯科 ,奔彼得堡而去。
彼得堡, 聖彼得堡 的俗稱,位於 波羅的海 芬蘭 灣的涅瓦河口,是歷代沙皇夢寐以求的海上出口。在1558年,伊凡雷帝發動了立窩尼亞戰爭,企圖奪取 波羅的海 出 海口 ,這場戰爭打了25年,消耗了伊凡一生大部分精力,最終沙俄不僅沒有得到出 海口 ,反而被 瑞典 奪去了 西北 六座城市。
伊凡雷帝之後, 俄羅斯 統治者一個一個地閃過,有8個之多。時光隧道的標尺,刻在1700年。
彼得大帝再次發動了近20年的北方戰爭,武力奪取了 芬蘭 灣東端的涅瓦河口,終於如願以償的取得了幾代人夢寐以求的 波羅的海 出 海口 ,打開了這個通往 歐洲 的便捷門戶。 1703年,彼得大帝下令在涅瓦 河北 岸的扎亞奇島(兔子島)上建立彼得保羅要塞,這一天也就成為了 聖彼得堡 的誕生日。隨後,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到這裡,一座 新興 的城市活生生的從一片沼澤地中被建立起來。當其時,彼得大帝的決策受到眾人反對、爭議萬千。無他,300多年前的 芬蘭 灣,還是一片沼澤地,涅瓦河河水肆意泛濫,海水隨心倒灌。最主要的,他還是在邊境線上,隨時受到 瑞典 人的攻擊。千古只有一彼得!大帝堅持要在 芬蘭 灣建造一個通往 歐洲 、通往世界的俄國城市,無疑是超人膽識的決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說彼得堡,得要從彼得要塞說起。在大北方戰爭期間,在涅瓦 河北 岸修築建此要塞,是為了嚴格控制從 波羅的海 進入涅瓦河的船隻,尤其是為防禦海上勁敵 瑞典 的襲擊。要塞由彼得大帝親自規劃、選址、監造。此要塞包括六個堡壘,當年完工。彼得要塞經受了 瑞典 8千士兵進攻考驗後,於1706至1740年改用石頭重建,並正式起名為“ 聖彼得堡 ”。城堡與彼得大帝有關,名字與彼得大帝無關;名字取自城堡內的 聖彼得 保羅教堂。後來,為了區分城和堡,城市的全稱叫“ 聖彼得堡 ”,堡壘的全稱就叫“ 聖彼得 保羅要塞”。
聖彼得 保羅要塞導覽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