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完!情迷伊比利亞—西班牙自駕之旅(安達盧西亞小眾路線!景點購票指南!免費時段錦囊!避坑寶典!



托萊多 的地理位置,處在整個 伊比利亞半島 的正中,因此戰略意義重大。 托萊多 的歷史上溯到公元前192年——布匿戰爭結束以後, 羅馬 人大致沿著東南到 西北 的方向,從伊比利亞的 地中海 沿線向大西洋沿線擴張勢力。這時的 托萊多 是一座前線的軍事堡壘而非城鎮,連接起東西部兩座重要的城市: 薩拉戈薩 與 梅里達 。
托萊多 古城建在塔霍河河谷北岸的河灣內,東南西三面臨水,只有北面與外部聯通。易守難攻的險要地勢使得 托萊多 很快就被喜歡躲在碉堡里進行統治的西哥特人看中——在6世紀初被法蘭克人趕出高盧以後,西哥特人的國王尋尋覓覓,最終在6世紀中期選擇定居在最能帶 來安 全感的 托萊多 。然而,在一個多世紀之後,當摩爾人在711年兵 臨城 下時,群龍無首的西哥特人卻選擇瞭望風而逃。摩爾人在 托萊多 的統治持續了三個世紀,當 科爾多瓦 哈里發國解體後, 托萊多 泰 法國 很快就被迫依附於北邊強大起來的 萊昂 。直到1085年,阿方索六世攻剋 托萊多 ,將其改名為“新 卡斯 蒂利亞”,並作為真正的都城。不過, 托萊多 作為 卡斯 蒂利亞實際上的首都也只有100多年——1238年斐 迪南 三世收復 塞維利亞 以後,王室成員就移居到了顯然是更大更繁華的 塞維利亞 去了……到了1560年,兼併了 葡萄牙 ,統一了伊比利亞的腓力二世決心放棄狹小的 托萊多 ,開始對 馬德里 進行大規模的擴建,修建一座與“日不落帝國”身份相符的都城。而 托萊多 則只能在70公裡外的 馬德里 的陰影下,成為一座“古都”。(摘自網絡)

阿爾坎塔拉 橋內,是古城的 阿爾坎塔拉 門Puerta de Alcántara。走出 阿爾坎塔拉 門,公路的對面就是 阿爾坎塔拉 橋的西塔。西塔建於13世紀阿方索十世Alfonso X時期,塔上的碑文記錄了這段歷史。而在西塔的另一側,則是天主教雙王時期添加上去的紋章。Alcántara本身就是阿拉伯語“橋”的意思。不過這座橋其實早在 羅馬 時代有了,比城西聖馬丁橋的歷史要悠久得多。由於石橋建在特茹河谷最窄的位置,戰略意義十分重要,2000年來無數的戰事在這裡發生。橋的東塔就是在 西班牙 王位繼承戰爭中被毀,戰爭的勝利者、來自 法國 波旁家族的腓力五世Felipe V在1721年建起一座巴 洛克 式的凱旋門。 阿爾坎塔拉 橋原為三孔橋,到10世紀在一場戰事中坍塌,後來才改為兩孔。走近凱旋門可以看到上方雕刻的 托萊多 城徽。盾形上的城堡代表 卡斯 蒂利亞, 獅子 代表 萊昂 ,中心的三朵百合花代表波旁王朝,環繞盾形的鏈子和下方捆綁的公羊代表金羊毛騎士團,雙頭鷹象徵武力,王冠則象徵至高無上的王權。按說在盾形的下端還應該有個代表 格拉納達 的石榴標誌,但現在連同上端雙頭鷹的腦袋都被歲月侵蝕掉了。

開放時間:11:00AM-17:00PM,圖書館周日不營業,周六下午14:00PM後關門。票價:兵器博物館收費,圖書館免費,兵器館全價5歐元,優惠價2.5歐元,周日免費,沒有中文講解。(我們沒有進去參觀,以下內容摘自網絡)
遠遠看見四四方方的龐大建築物,就是 托萊多 城堡。軍事博物館Museo del Ejército占據了城堡的大部分,入口在北側。而西南角則是 卡斯 蒂利亞•拉曼查圖書館Biblioteca de Castilla-La Mancha。城堡在 羅馬 時期、阿方索六世和阿方索十的統治時期被重建,成為第一個方形結構的堡壘並且具有角塔。後來皇帝查理五世再次將其重建,但是在1936年被毀於 西班牙 內戰。1940 至1961年再次被修複。外牆是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具有防禦性的功能。
三世紀時這裡是 羅馬 宮殿,十世紀建立了 科爾多瓦 哈里發國的阿卜杜勒•拉赫曼三世於932 年攻剋最後一個拒不投降的反叛城市 托萊多 ,再次統一了後倭馬亞王朝的領土,並將此建為要塞。此後1085 年阿方索六世攻剋 托萊多 併在此建設城堡。16 世紀 卡洛 斯一世定都於此,命令建築師Alonso de Covarrubias 將其改建成王宮,並拆掉了以前中世紀城堡的大部分,只保留了東面防禦牆的結構。腓力二世繼位後遷都 馬德里 ,這裡成為從朝廷退下來的寡婦太后的居所,如腓力四世的妻子 奧地利 的瑪麗安娜(Mariana de Austria)、 卡洛 斯二世的妻子諾伊堡的瑪麗安娜(Mariana de Neoburgo)。
歷史上這裡曾作為監獄、兵營、絲綢作坊和陸軍學院,並多次遭受戰火,如1710 年的繼位戰爭、1810 年法西戰爭。1936年 西班牙 內戰期間,佛朗哥軍隊的 莫斯卡 多José Moscardó Ituarte 上校據守城堡,抵抗 西班牙 第二 共和 國軍隊的圍攻。 共和 軍威脅要殺死 莫斯卡 多16 歲的兒子路易斯,令其投降,但 莫斯卡 多對他兒子喊道:“把你的靈魂獻給上帝,高呼 西班牙 萬歲,象英雄般就義!”在據守了70 天后 莫斯卡 多在援軍的幫助下取得勝利併成為佛朗哥樹立的英雄。佛朗哥下令重建此城堡並將其改建為軍事博物館。重建時保留了佛朗哥在此辦公時的原貌,甚至保留了2 樓被炸彈摧毀的一個房間。此後這裡還建立了 卡斯 蒂利亞-拉曼恰自治區圖書館。內戰使該建築成為 西班牙 民族主義的象徵,一份名為《城堡》的極右報紙由此創辦,
在佛朗哥去世後的 西班牙 民主轉型期,是反對改革的佛朗哥主義者的喉舌。
第一層主要是舊址的廢墟,這是在1936年的內戰中受損的,現在的城堡在原址上進行了重建,可以參觀到一些有紀念意義刻著族徽的兵刃。城堡本身已經是一個規模巨大的軍事博物館,兵器、盔甲、模型、獎牌,用歷史來作為講解參觀的線路。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六10:00AM-18:30PM,周日和節日14:00AM-18:30PM。票價:10.5歐,加登塔12.5歐(門票含講解器,但無中文)
我們誤打誤撞走進了教堂免費的一部分,只從有限的角度看了看教堂。主要也是下午四五點鐘的天氣實在太熱,我們三人都興緻不高。(以下內容摘自網絡)












門票3歐,每年10月16日到2月28日的10:00-17:45開放,3月1日到10月15日的10:00-18:45開放。
售票處斑駁的牆面感覺充滿了故事。


修道院教堂的主立面朝西,那裡是個低地。教堂外牆上掛著許多鐐銬和鎖鏈,據說是1485-1486年 馬拉加 和 阿爾梅里亞 被 伊莎貝拉 一世收復後,那裡原來被囚禁的基督徒重獲自由。他們的鐐銬和鎖鏈被掛在這裡作為紀念。






托萊多 古城的正門,建於16 世紀中,這座北門是唯一能從陸路進入古城的城門。門上方刻有 西班牙 國王 卡洛 斯一世的雙頭鷹帝徽。 西班牙 文學大師 塞萬提斯 為這座古城的題詞:“踞山雄峙的 托萊多 , 西班牙 之榮, 西班牙 諸城 之光。”就鑲嵌在 比薩 戈拉門的城門上方,這裡也是他筆下的堂•吉訶德旅行的起點。
托萊多 太陽門Puerta del Sol
由醫院騎士團建於14 世紀晚期。16世紀時,在城門上增加了這樣一個圓形裝飾,其中有太陽和月亮的形象,所以當時就得名為太陽月亮門Puerta del Sol y de la Luna。但日子長了名字就被簡化為了太陽門。在日月照耀下,浮雕描繪了聖母瑪麗亞向7世紀的 托萊多 大主教聖伊爾德豐索San Ildefonso de Toledo賜予十字褡的場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