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一種甜蜜,叫做土耳其🇹🇷——暑期逆時針自駕(附哈薩克斯坦🇰🇿轉機攻略)
↑升天大教堂 ↑升天大教堂 ↑升天大教堂 ↑升天大教堂 參觀完教堂,想在公園找個衛生間。問教堂神父,不懂英語;問旁邊紀念品商店的店員,不懂英語;找到公園問詢處,放假休息……
最後教堂神父幫我們找了個 俄羅斯 小哥,才交流 成功 結果彎彎繞繞,我們走了半天還是沒有找到小哥說的那個地方。
碰巧走進了一家餐館,幸好老闆會點英語,借了廁所,解決了內急。 老闆養的貓,真的好可愛呀~ 好慵懶的姿勢~ babysit裡面還有一隻哈哈哈 告別了餐廳老闆,我們沿著公園 阿拉木圖 街道上的麥當勞指示牌,乾凈跟國內沒什麼兩樣,也有來得速~
聽說 哈薩克斯坦 最有名的就是駱駝奶,我們找了一家 阿拉木圖 當地評價不錯的餐廳kishlak。 餐廳環境很不錯,服務生也服務地很到位。
餐廳有英文菜單和 哈薩克斯坦 語的菜單,不過感覺內容不太一致,英文餐廳上並沒有駱駝奶和馬肉料理。和服務生交流,無奈語言不通,說了半天他也沒明白,誤打誤撞,點了一個馬肉燴面片,1900。 這其實是 哈薩克斯坦 的國菜,Beshbarmak,音譯為“別什巴爾馬克”,意為“五個手指(手抓肉)”,由燉熟的馬肉加上湯、面片、土豆做成。
本來以為是駱駝奶,點了兩份,結果上來一大盆……
撐死了要……
之前在 日本 吃過馬肉刺身,說實話,馬肉生食,味道是酸的,只有蘸著醬油吃才能掩蓋這種味道。但是做熟了的馬肉幾乎沒有酸味,口感和牛肉差不多。
一共吃了四千多,這還是加上15%的服務費,不算很貴。
雖然沒喝到駱駝奶,但是吃了一下 哈薩克斯坦 的國菜,也算不虛此行了。
吃完了,就踏上了回機場的路啦。用app叫了一輛出租車,看到司機的時候有點傻眼……車就像是一輛快要報廢的桑卡納,開起來還帶著發動機的轟鳴聲,關鍵是司機還不開空調,一踩油門,轟鳴聲伴著熱浪襲來,真是酸爽……大概二十分鐘,就到了機場,不到1500。 「入境手續」拿著入境卡和護照,到 阿拉木圖 國際機場二樓找 阿斯塔納 航空Air Astana值機櫃臺(不需要辦理值機手續,安檢完直接候機),和地勤人員說明是過境免簽旅客,拿A4打印紙、入境卡和護照到海關passport control辦理登機手續就可以了。
阿拉木圖 機場的候機室裡面也有一個免稅店,不過東西的價格並不划算。
總之,通過這半天的走馬觀花, 阿拉木圖 這座充滿濃濃 中亞 風情的城市給我更多感覺的是好奇,還想再次深入一次發現她的不同……
「附: 阿拉木圖 餐廳推薦」
1、Dostyk Plaza
2、Qaimaq Restaurant
3、NAVAT:推薦Seifullin,有中文菜單
4、kishlak:烏茲別克菜,推薦Beshbarmak,有英文菜單
5、Daredzhani: 格魯吉亞 菜,推薦pkhali/khachapuri,有英文菜單
6、Gosti: 俄羅斯 菜,推薦Siberian Borsch 08-03 新舊雜陳的城市,伊斯坦布爾飛機在 阿拉木圖 國際機場的跑道上滑行,再經過六個小時的飛行,我們就即將到達 伊斯坦布爾 了……
再見👋, 阿拉木圖 ~ ↑阿拉木圖國際機場 第二程航班的飛機餐,水果變成了加了茴香的 沙拉 🥗 窗外的景象也從白天變成了黑夜,一輪明月在地平線的盡頭閃耀著。
當地時間九點,我們到了。
終於, 伊斯坦布爾 ,我們來啦!
在入關的地方,拍下第一張合影~ 下了飛機,裝上電話卡,聯繫房東,入關提行李,取錢,充值公交卡,坐大巴去市區,與房東見面,順利入住,一連串流程下來,到達民宿已經凌晨一點。
趕快洗洗睡覺,明天還要早起…… ↑小聖索菲亞教堂 在夜裡,迷迷糊糊地聽到有人唱經的聲音,第二天起床發現,原來我們的住處對面就有一座教堂。那聲音一定是從這教堂的宣禮塔發出來的!
「關於宣禮:」
在 土耳其 ,清真寺多得數不勝數,僅 伊斯坦布爾 市,就有四百八十多座,因此,無論是在 大城 市,還是在小村莊,只要時間一到,唱經的聲音定會在耳邊響起,此起彼伏。這些清真寺都是由一個帶著若干穹頂的主體建築和一旁的宣禮塔構成,根據清真寺的大小規模不同,宣禮塔的數量也不同。
「宣禮塔」是專為宣禮而設的,意在宣告禮拜時間開始,召喚穆斯林速來禮拜。在過去,為了讓每個人都能聽到宣禮的聲音,伊斯蘭教的穆安津(宣禮員)禮拜的時間一到,就要登上宣禮塔,用最洪亮的聲音將宣禮詞唱出來,每天往返五次,很是辛苦。而現在,每個宣禮塔 都安 上了一圈高音喇叭,面朝不同的方向,一到時間,穆安津唱經聲便會通過高音喇叭傳往四面八方。伊斯蘭教的宣禮詞是用阿拉伯語唱出,大致意思是“真主至大”、“只有真主應受禮拜”以及“大家快來禮拜”,晨禮的時候還要加上一句,“禮拜要比睡覺好”。
伊斯蘭教的穆斯林一天要去清真寺作五次祈禱。禱告時間根據太陽的運行軌跡確定,每天都不一樣。五次祈禱時間是這樣規定的:
第一次叫FAJR,晨禮,是早晨的禱告,從黎明初現到日出結束,大約在凌晨4:30—5:00之間開始,需要默讀兩段古蘭經。
第二次叫DHUHR,晌禮,是下午開始時的禱告,從太陽從最高點開始下降到一個物體的影子等於這個物體的大小時,大概在中午12:30左右開始,要默讀四段古蘭經。
第三次叫ASR,脯禮,是下午結束前的禱告,從一個物體的影子等於這個物體的大小時到太陽落山之前,大約是在下午4:00前後開始,也需要默讀四段古蘭經。
第四次叫MAGHRIB,昏禮,是太陽落山後的禱告,從剛剛日落到剛好天黑,大約在下午6:30開始,要讀三段古蘭經,前兩段念出聲,後一段默讀。
第五次叫ISHA,宵禮、是晚上的禱告,從天黑到午夜前,大概在晚上8:00開始,需要默讀四段古蘭經,前兩段念出聲,後兩段默讀。
一天中ASR\DHUHR\ISHA所背誦的經文是完全相同的。唯一的區別是讀出聲來和不讀出聲。 土耳其 的氣候屬於溫帶 地中海 型氣候,夏天並不悶熱,這是天氣乾燥的緣故,所以給人的感覺十分涼爽宜人,體感溫度也就30度左右。
到這裡發現, 土耳其 人的生活都是極其悠閑的。早上9點,街道上並看不到什麼人,也沒有什麼店鋪開門;相反,我們昨天晚上抵達的時候,街上反而還有很多喝酒談天的人。
我想, 土耳其 人的routine就是早上睡到自然醒,找一家店,喝一杯紅茶,和朋友聊上一個下午吧…… 土耳其 的大街上有很多野狗野貓。狗呢,大多是以這種姿勢躺在路邊,而且幾乎每一條耳朵上都釘著追蹤器。
土耳其 人生活悠閑, 土耳其 的狗更是慵懶。
走過了幾個街道,我們便到了「 蘇丹 艾哈邁德廣場」。這裡就是昔日的君士坦丁堡競技場,它曾是拜占庭帝國京城君士坦丁堡的體育和社交中心。 10世紀,君士坦丁七世在君士坦丁堡競技場的另一端興建了一座方尖碑。最初它覆蓋著鍍金銅牌,但在第四次十字軍期間被拉丁軍隊洗劫並將其熔化。這個紀念碑的石質核心幸存了下來,被稱為牆柱。 ↑蛇柱 蛇柱在君士坦丁堡競技場的中央,原來是來自 德爾斐 阿波羅神廟的 普拉 提亞三腳祭壇。這座祭壇興建於公元前5世紀,是為了慶祝 希腊 人在波斯戰爭的 普拉 提亞戰役中戰勝了波斯人。其頂端是由三個蛇頭支持的金碗。君士坦丁下令將其從 德爾斐 移到君士坦丁堡競技場中間。在第四次十字軍期間,金碗被破壞或被盜;蛇頭則17世紀末被破壞。今天, 德爾斐 三腳祭壇僅剩的就是它的下部,稱為“蛇柱”。 ↑圖特摩斯三世方尖碑 狄奧多西大帝在公元390年從 埃及 購買了一塊粉紅色花崗岩雕刻的方尖碑,豎立在賽道內側。這塊方尖碑從大約公元前1490年,也就是圖特摩斯三世在位期間,就豎立在 盧克索 的 卡納克 神廟了。狄奧多西大帝將其切割成三塊運回了君士坦丁堡。如今,這塊方尖碑已存在近3500年,仍然狀態良好。 德國 噴泉就在藍色清真寺前,是一個新拜占庭式風格的八角形拱頂噴泉,由 德國 政府興建於1900年,為了紀念 德國 皇帝威廉二世於1898年訪問 伊斯坦布爾 。
今天,君士坦丁競技場的正式名稱是「 蘇丹 艾哈邁德廣場」,古老的賽道上已經鋪砌了新的路面,而真正的賽道位於今天路面的2米以下。 \- 藍色清真寺廣場的右邊便是「藍色清真寺」了,現在清真寺尚在維修,外圍用鋼板圍了起來,看不到真容。
建議儘量早來,因為進入清真寺要脫鞋,人一多……這酸爽啊……
另外,女士必須 包頭 巾,裙子必須到小腿;男士不可以穿短褲。
游客只能從右側邊門進入,在穆斯林的祈禱時間(每天5次)是不可進入的(可以先看門口的時間牌,見下圖👇)。
「開放時間」8:30~18:00
「門票」免費
最後教堂神父幫我們找了個 俄羅斯 小哥,才交流 成功 結果彎彎繞繞,我們走了半天還是沒有找到小哥說的那個地方。
碰巧走進了一家餐館,幸好老闆會點英語,借了廁所,解決了內急。 老闆養的貓,真的好可愛呀~ 好慵懶的姿勢~ babysit裡面還有一隻哈哈哈 告別了餐廳老闆,我們沿著公園 阿拉木圖 街道上的麥當勞指示牌,乾凈跟國內沒什麼兩樣,也有來得速~
聽說 哈薩克斯坦 最有名的就是駱駝奶,我們找了一家 阿拉木圖 當地評價不錯的餐廳kishlak。 餐廳環境很不錯,服務生也服務地很到位。
餐廳有英文菜單和 哈薩克斯坦 語的菜單,不過感覺內容不太一致,英文餐廳上並沒有駱駝奶和馬肉料理。和服務生交流,無奈語言不通,說了半天他也沒明白,誤打誤撞,點了一個馬肉燴面片,1900。 這其實是 哈薩克斯坦 的國菜,Beshbarmak,音譯為“別什巴爾馬克”,意為“五個手指(手抓肉)”,由燉熟的馬肉加上湯、面片、土豆做成。
本來以為是駱駝奶,點了兩份,結果上來一大盆……
撐死了要……
之前在 日本 吃過馬肉刺身,說實話,馬肉生食,味道是酸的,只有蘸著醬油吃才能掩蓋這種味道。但是做熟了的馬肉幾乎沒有酸味,口感和牛肉差不多。
一共吃了四千多,這還是加上15%的服務費,不算很貴。
雖然沒喝到駱駝奶,但是吃了一下 哈薩克斯坦 的國菜,也算不虛此行了。
吃完了,就踏上了回機場的路啦。用app叫了一輛出租車,看到司機的時候有點傻眼……車就像是一輛快要報廢的桑卡納,開起來還帶著發動機的轟鳴聲,關鍵是司機還不開空調,一踩油門,轟鳴聲伴著熱浪襲來,真是酸爽……大概二十分鐘,就到了機場,不到1500。 「入境手續」拿著入境卡和護照,到 阿拉木圖 國際機場二樓找 阿斯塔納 航空Air Astana值機櫃臺(不需要辦理值機手續,安檢完直接候機),和地勤人員說明是過境免簽旅客,拿A4打印紙、入境卡和護照到海關passport control辦理登機手續就可以了。
阿拉木圖 機場的候機室裡面也有一個免稅店,不過東西的價格並不划算。
總之,通過這半天的走馬觀花, 阿拉木圖 這座充滿濃濃 中亞 風情的城市給我更多感覺的是好奇,還想再次深入一次發現她的不同……
「附: 阿拉木圖 餐廳推薦」
1、Dostyk Plaza
2、Qaimaq Restaurant
3、NAVAT:推薦Seifullin,有中文菜單
4、kishlak:烏茲別克菜,推薦Beshbarmak,有英文菜單
5、Daredzhani: 格魯吉亞 菜,推薦pkhali/khachapuri,有英文菜單
6、Gosti: 俄羅斯 菜,推薦Siberian Borsch 08-03 新舊雜陳的城市,伊斯坦布爾飛機在 阿拉木圖 國際機場的跑道上滑行,再經過六個小時的飛行,我們就即將到達 伊斯坦布爾 了……
再見👋, 阿拉木圖 ~ ↑阿拉木圖國際機場 第二程航班的飛機餐,水果變成了加了茴香的 沙拉 🥗 窗外的景象也從白天變成了黑夜,一輪明月在地平線的盡頭閃耀著。
當地時間九點,我們到了。
終於, 伊斯坦布爾 ,我們來啦!
在入關的地方,拍下第一張合影~ 下了飛機,裝上電話卡,聯繫房東,入關提行李,取錢,充值公交卡,坐大巴去市區,與房東見面,順利入住,一連串流程下來,到達民宿已經凌晨一點。
趕快洗洗睡覺,明天還要早起…… ↑小聖索菲亞教堂 在夜裡,迷迷糊糊地聽到有人唱經的聲音,第二天起床發現,原來我們的住處對面就有一座教堂。那聲音一定是從這教堂的宣禮塔發出來的!
「關於宣禮:」
在 土耳其 ,清真寺多得數不勝數,僅 伊斯坦布爾 市,就有四百八十多座,因此,無論是在 大城 市,還是在小村莊,只要時間一到,唱經的聲音定會在耳邊響起,此起彼伏。這些清真寺都是由一個帶著若干穹頂的主體建築和一旁的宣禮塔構成,根據清真寺的大小規模不同,宣禮塔的數量也不同。
「宣禮塔」是專為宣禮而設的,意在宣告禮拜時間開始,召喚穆斯林速來禮拜。在過去,為了讓每個人都能聽到宣禮的聲音,伊斯蘭教的穆安津(宣禮員)禮拜的時間一到,就要登上宣禮塔,用最洪亮的聲音將宣禮詞唱出來,每天往返五次,很是辛苦。而現在,每個宣禮塔 都安 上了一圈高音喇叭,面朝不同的方向,一到時間,穆安津唱經聲便會通過高音喇叭傳往四面八方。伊斯蘭教的宣禮詞是用阿拉伯語唱出,大致意思是“真主至大”、“只有真主應受禮拜”以及“大家快來禮拜”,晨禮的時候還要加上一句,“禮拜要比睡覺好”。
伊斯蘭教的穆斯林一天要去清真寺作五次祈禱。禱告時間根據太陽的運行軌跡確定,每天都不一樣。五次祈禱時間是這樣規定的:
第一次叫FAJR,晨禮,是早晨的禱告,從黎明初現到日出結束,大約在凌晨4:30—5:00之間開始,需要默讀兩段古蘭經。
第二次叫DHUHR,晌禮,是下午開始時的禱告,從太陽從最高點開始下降到一個物體的影子等於這個物體的大小時,大概在中午12:30左右開始,要默讀四段古蘭經。
第三次叫ASR,脯禮,是下午結束前的禱告,從一個物體的影子等於這個物體的大小時到太陽落山之前,大約是在下午4:00前後開始,也需要默讀四段古蘭經。
第四次叫MAGHRIB,昏禮,是太陽落山後的禱告,從剛剛日落到剛好天黑,大約在下午6:30開始,要讀三段古蘭經,前兩段念出聲,後一段默讀。
第五次叫ISHA,宵禮、是晚上的禱告,從天黑到午夜前,大概在晚上8:00開始,需要默讀四段古蘭經,前兩段念出聲,後兩段默讀。
一天中ASR\DHUHR\ISHA所背誦的經文是完全相同的。唯一的區別是讀出聲來和不讀出聲。 土耳其 的氣候屬於溫帶 地中海 型氣候,夏天並不悶熱,這是天氣乾燥的緣故,所以給人的感覺十分涼爽宜人,體感溫度也就30度左右。
到這裡發現, 土耳其 人的生活都是極其悠閑的。早上9點,街道上並看不到什麼人,也沒有什麼店鋪開門;相反,我們昨天晚上抵達的時候,街上反而還有很多喝酒談天的人。
我想, 土耳其 人的routine就是早上睡到自然醒,找一家店,喝一杯紅茶,和朋友聊上一個下午吧…… 土耳其 的大街上有很多野狗野貓。狗呢,大多是以這種姿勢躺在路邊,而且幾乎每一條耳朵上都釘著追蹤器。
土耳其 人生活悠閑, 土耳其 的狗更是慵懶。
走過了幾個街道,我們便到了「 蘇丹 艾哈邁德廣場」。這裡就是昔日的君士坦丁堡競技場,它曾是拜占庭帝國京城君士坦丁堡的體育和社交中心。 10世紀,君士坦丁七世在君士坦丁堡競技場的另一端興建了一座方尖碑。最初它覆蓋著鍍金銅牌,但在第四次十字軍期間被拉丁軍隊洗劫並將其熔化。這個紀念碑的石質核心幸存了下來,被稱為牆柱。 ↑蛇柱 蛇柱在君士坦丁堡競技場的中央,原來是來自 德爾斐 阿波羅神廟的 普拉 提亞三腳祭壇。這座祭壇興建於公元前5世紀,是為了慶祝 希腊 人在波斯戰爭的 普拉 提亞戰役中戰勝了波斯人。其頂端是由三個蛇頭支持的金碗。君士坦丁下令將其從 德爾斐 移到君士坦丁堡競技場中間。在第四次十字軍期間,金碗被破壞或被盜;蛇頭則17世紀末被破壞。今天, 德爾斐 三腳祭壇僅剩的就是它的下部,稱為“蛇柱”。 ↑圖特摩斯三世方尖碑 狄奧多西大帝在公元390年從 埃及 購買了一塊粉紅色花崗岩雕刻的方尖碑,豎立在賽道內側。這塊方尖碑從大約公元前1490年,也就是圖特摩斯三世在位期間,就豎立在 盧克索 的 卡納克 神廟了。狄奧多西大帝將其切割成三塊運回了君士坦丁堡。如今,這塊方尖碑已存在近3500年,仍然狀態良好。 德國 噴泉就在藍色清真寺前,是一個新拜占庭式風格的八角形拱頂噴泉,由 德國 政府興建於1900年,為了紀念 德國 皇帝威廉二世於1898年訪問 伊斯坦布爾 。
今天,君士坦丁競技場的正式名稱是「 蘇丹 艾哈邁德廣場」,古老的賽道上已經鋪砌了新的路面,而真正的賽道位於今天路面的2米以下。 \- 藍色清真寺廣場的右邊便是「藍色清真寺」了,現在清真寺尚在維修,外圍用鋼板圍了起來,看不到真容。
建議儘量早來,因為進入清真寺要脫鞋,人一多……這酸爽啊……
另外,女士必須 包頭 巾,裙子必須到小腿;男士不可以穿短褲。
游客只能從右側邊門進入,在穆斯林的祈禱時間(每天5次)是不可進入的(可以先看門口的時間牌,見下圖👇)。
「開放時間」8:30~18:00
「門票」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