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阿爾卑斯的最佳方式:2019年TMB環勃朗峰徒步之旅(PART1)















到了營地,第一次見識了傳說中的REFUGE,真的是營地,有幾點有意思的:
1、我們睡得上下鋪,不分男女
2、Refuge都不可以穿徒步鞋進屋,會有專門的區域放鞋和帳,這時需要換涼拖或者營業鞋
3、有專門的洗漱、洗手間區域,這間refuge最神,連洗澡都是不分男女,以一個個小單間隔開
4、第一天開始就自動進入洗衣服模式,速乾衣啊襪子都可以洗掉,如果乾不了第二天可以掛在包上曬乾。
5、營地都是有早晚飯的,要在一開餐就去,因為餐是按每個長條桌子配的,去晚了就只能吃剩飯了~一般開餐時間是晚餐7-7點半、早餐一樣。
6、營業充電插口十分緊俏,插排發揮巨大威力
7、外國友人受不了紅花油的味道,如果塗的話儘量去室外,我就被老外噴了,剛塗完一會老外就過來BB~
8、第一天的營業稍微感覺不是那麼乾凈,這是唯一的一天我用了一次性睡袋。
吃飯完回房間才不到9點,雖然燈沒關,雖然隔壁一屋子老外在歡樂的聊天,我還是秒睡了。 DAY4:TMB二日,雷暴徒步的血淚史TMB二日徒步簡報:雷暴煉獄模式,LES CONTAMINES-Refuge des Mottets營地(遠離公路,在深山裡),徒步21公里,累計爬升1400米,累計下撤約700米,走了8個小時,天氣從中雨轉雷暴雨,隨身的水和午餐:水約1.5L(一點沒喝,因為太冷!),午餐夾心法棍+能量棒。
血淚TIPS:
1、一次性雨衣真的不好用,要買徒步用的能包住背包的,不然肩帶濕了也能崩潰,且帽檐要大一些。
2、帶防水性高的衝鋒衣,我的衝鋒衣防水性不高,不過一會就濕透了,渾身滴水還沉的要命。
3、包里一定要留一件乾的衣服,到山頂很大的風險就是失溫。
4、負重徒步前兩天為狀態調整期,第二天最為疲倦,背上包的一瞬間會非常累,咬牙堅持。
5、帶多一個能量棒,應急時刻保命用。

簡單收拾了行李,7點半開早餐,簡單的麵包、黃油、各類果醬榛子醬、咖啡,出來徒步就是這點爽,吃高熱量食物都不帶眨眼的。
早起在濕漉漉的營地里拍了一張照片,此時還不知道今天要面臨何等遭遇。

徒步剛開始的緩坡,一齣門就是中雨,面前的大山飄著濃霧,此霧一路追著我們上山,霧一到雷雨就到,走到營地我們已經聞霧色變了。
1、衝鋒衣不要和雨衣一起穿:因天氣較冷,出發時我穿了休閑式衝鋒衣(休閑的意思就是性能一般價格中下)、布藝北臉帽子、穿了一次性雨衣,結果爬升了沒多久就熱成狗,因為衝鋒衣本來就不透氣,加上雨衣就是悶上加悶,導致剛走了一個多小時就虛的要求休息,此時我錯誤的把雨衣脫掉了。
2、衝鋒衣一定要帶防水性能好且輕的:不過半小時,我的休閑式衝鋒衣就基本淋透了,最可怕的是它還變沉了,我整個狀態就是又冷又累,其他徒步者大部分只穿衝鋒衣(明顯看著防水性就好),小部分穿雨衣,沒有穿一次性了,此時幸運的碰到了一家咖啡館,我馬上不顧領隊欲言又止的臉色衝進了店里要了一杯熱咖啡,其他隊友也都紛紛進來休息。
在咖啡屋裡我簡單把衝鋒衣擦了下收進背包,並拿出最厚的長袖外套,並再次穿上雨衣。
3、背包底部切記要放以防水袋,可以把行李以功能分成幾部分,都放在防水袋里,我把在營地穿的一套衣服放在了背包底部,結果到了營地發現背包里基本都很潮或者濕了,這還是帶了防水罩的前提下。
4、厚衣服要放在背包最頂部,方便隨時拿出來換上,40L背包也是很高的,如果放在下麵就很難拿出來了。
簡單休息了一下,領隊趕緊催著我們上路了,因為下雨天本來速度就慢,我們還要繼續爬山,不知道山上天氣如何,所以要趕緊趕路。













7點晚上開餐,營地雖然環境不是很好,吃的卻很不錯,TMB全程最好吃的菜就在這裡了:燉牛肉,真的太好吃了,好吃到我忘記拍照了!
邊吃隊友們邊貧嘴,大家終於在極度疲倦中恢復了精神,我們晚餐的長條桌最左邊是兩個 韓國 人,中間是我們5個,右側是幾個 歐洲 人,在我們貧了一會後,我們隊里的姐姐和對 歐洲 帥哥搭訕問,你哪裡來的啊,小哥說了個單詞我們都沒聽懂,他馬上用流利的中文說:“ 丹麥 ”,我在 北京 住過三年,就在三里屯!我們5個瞬間安靜了,不能隨意亂貧旁邊有耳。
當晚吃完飯,大家都很擔心徒步鞋是否可以乾,不然第三天的徒步就很難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