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變行記——詩與遠方在心間



來 摩洛哥 之前,有人說 拉巴特 沒什麼可看的。但恰恰是這個“沒什麼可看的”地方,比起 卡薩布蘭卡 的國際範兒和 馬拉喀什 的商業氣息來說, 拉巴特 像是一位五十來歲的母親,眼裡有她獨到的憂傷和滄桑。心中又多了幾分安詳和釋然。就像這留下來的斷壁殘垣,依然屹立在這片土地上,陪伴著 日光 ,吮吸著雨露,觸摸著微風,守候著白雲,看人來人往,悠然自得知天命。


嗯~ 相當於住在毛主席紀念堂旁邊的概念。

但我個人一下就被從門洞里走出來的阿拉伯婦女吸睛了。顏色好靚麗~






回到停車場時發現輪胎癟了。停車場的大叔也走來指了指。
“輪子癟了啊,被扎了吧。”大叔說。
“看樣子是。哪有補胎的地方啊?”我問。
大叔給我們指路,各種左拐右拐什麼的。我們也記不住,一臉懵逼。大叔見狀,竄上副駕駛座位。
哦,原來助人為樂的大叔要帶我們去。
朋友把車開動,按著大叔胸有成竹的指示,拐過幾條街,來到一家自行車修理店。
什麼?自行車修理店能給汽車補胎?這簡直是神設定啊!
大叔跟店里一個小哥說了幾句,然後轉向我說 “不好意思啊,修汽車得去另外一家。”

我們把車開到路邊停下後,大叔下來用阿拉伯語跟店里兩個小哥招呼了幾句,緊跟著兩個小哥就拿著家伙三下兩下把輪胎拆卸下來。
從卸輪子、找釘子、測水查漏、補胎,到最後安上輪子,一共5分鐘,毫不誇張。
“一共多少錢?“我問。
“十五塊”(摺合人民幣10塊)
我心想,在帝都給自行車補個胎還得30大洋呢吧。

大叔路上問我一會兒還要去哪玩,還給我們推薦了好多著名景點。正中午的,顧不上吃飯,也顧不上看車,帶著我們跑來跑去的解決緊急問題。,從始至終大叔都非常熱情負責、彬彬有禮。返回停車場的路上還為我們考慮到掉頭麻煩,不如把他放在路邊就好的提議,隻字未提要錢的事。
我們當然給大叔送回了停車場,而且給了他50塊小費。大叔非常高興,目送我們離開。
朋友問:“接下來去哪?”
“去 梅克內斯 吧。”
“不等著看日落了嗎?”
“已經看完了啊!”我答。
拉巴特 的日落,不在天上。
它在朴實友好的人們臉上,泛著溫暖的光。
拉巴特 的日落,像一首歌。
它用輕鬆舒緩的旋律吟唱,唱著溫柔的情。
梅克內斯的召喚開著剛補好胎的小破車兒行駛大約2個半小時的樣子,來到 梅克內斯 的宜必思酒店。真的是能把國內的宜必思甩出一整條街!
雖然下著雨沒法游泳,但是,這麼大的泳池,看看也是極好的啊~





我當時的表情是這樣的 (-.- '')朋友當時的表情是這樣的 (0_0)
(我其實是想表達我眼睛小,朋友的眼睛大)



身穿柏柏爾人袍子獨自前行的大叔背影,步履蹣跚地走在部滿伊斯蘭圖案的人行路上,與幾個身著現代裝束,正在侃侃而談,迎面走來的年輕人和車水馬龍的街市形成鮮明對比。
這是一種穿越時光的感覺。這種感覺叫孤獨。
孤獨是一種狀態,更是一種境界。

一個小阿老頭用肢体語言很熱情地給我們指了路,告訴我們在哪裡可以充流量。我們按照老頭指的路來到一家專門營業電話卡充值卡的小店,一個說法語的阿拉伯女人很熱心的幫我們打通電話,把MO升級成GO...

看這白馬!我當時真想把它的尾巴編成辮子。

不知道具體是什麼樂器,總之這些琴全是從 土耳其 突尼斯 泛 地中海 的魯特琴發展改良出來的,真是弦撥樂器的搖籃啊!




綠綠的大M10點才開門,店員看著我們站在門口被雨淋,提前開門讓我們進去暖和。不過吃的還是得等到10點以後才能開始做。而且做得挺慢的。
綠綠的大M真的挺綠的,廣告牌是綠的、房頂也是綠的,就連這餐牌上寫的:“我們的醬汁是清真認證的。大M是 摩洛哥 唯一一家經過清真認證的快餐企業” 也是綠的。

嘿,那就上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