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變行記——詩與遠方在心間













也許是冥冥之中的巧合。但我相信,這個世間中的巧合,不過只是化了妝的“記憶”而已。你是誰,它們都會慢慢地告訴你。







下一站是哪兒?
對!撒哈拉!

別問我,我也不知道。總之是在去往撒哈拉的路上。

我們從 梅克內斯 向南行駛了大概370公里進入山區。
剛一進入山區的時候,陰沉沉的天就開始下雨。隨著雨刷器不停地左右搖擺,雨也越下越大。不知道是小破車兒的空調出了什麼毛病,導致車內蒸汽堆積,前擋風玻璃滿是水霧,反光鏡也一樣,根本看不見路。
我們把雨刷器調節到最快速度,然並卵。沒有辦法的辦法,朋友一邊開車,我一邊用脫下來的外套隨時手動擦著玻璃。
車外大雨傾盆,車內大汗淋漓。
擦著擦著,突然發現,雨又大又密得都下白了。朋友說:“媽蛋!下雪了!”
我們硬著頭皮繼續開車(不,是我硬著頭皮繼續擦車),大概又開了一個小時的樣子,來到你們現在看的圖片上的這個地方。Hello, 要知道,這好歹可是在 非洲 啊!

我們下車走進休息廳里取暖。休息站的主人叫默罕默德,他很熱情,為我們做了煎蛋和熱茶,告訴我們這裡是阿茲魯,在 伊夫蘭 西南方向。這裡下雪是常有的事,但下這麼大雪還不常見。
我們等待著鏟雪車的到來,同時和兩個來自古城菲斯途徑這裡的阿拉伯大叔聊起天來。他們對 中國 來的游客很好奇,和我們聊了很多,也為我們提供了一些其它繞道前往撒哈拉的路徑選擇。
鑒於我們的車實在是太給力了,他們建議我們不要冒險繼續翻山,而是等前方路重新開通後,拐彎繞道,先跟隨他們前往密德爾特,再從那裡南下。

朋友感到很是遺憾,甚至是心有不甘。我雖也有些遺憾,但冥冥之中,想到的是回去才最正確的選擇。
我想起了一個故事,實際上是一副自拍作品:畫面背景是 美國 某處一棟正被熊熊大火吞噬著的小房子。近處是房子的主人一家三口,站在房子前面的空地上笑嘻嘻地舉起手機,自拍記錄這個“既然無法改變事實,不如好好享受特殊經歷“的時刻。
所以,房子燒了怎麼辦?
自拍留念唄。
同理,大雪封山怎麼辦?
啦啦啦啦啦~自拍去惹。

就這樣,原計劃需要及時變更,我們現場重新手機預訂了之前在 梅克內斯 入住過的宜必思酒店。
摩洛哥 變行記就此進入緊(jing)張(xian)刺(keng)激(die)的高潮部分。
我們再次鑽進車裡,原路折返。只是道路變得更加難走了,天色漸暗,道路濕滑,前方車輛擁堵,在山路上走走停停必須小心翼翼。
空調好像因為知道我們要回 梅克內斯 ,於是又高興了似的,突然又能正常工作了。
——“你確定我們是在 北非 麽?”朋友反問。
——“也有可能是在北美。”我諷刺作答。
突然朋友用盡全力猛踩幾腳剎車
”媽蛋!“
這小破車兒的剎車失靈了!
失靈了!靈了!了!
朋友只好放慢行駛速度,把車開到8脈,並以手剎替代剎車桿。可是車以龜速蹭雪地,難免熄火。而熄火後,柴油版手動檔小破車兒防凍效果負分,想要重新打起火兒來,先得靠推。
這不,一腳半聯動沒整好,熄火了。
朋友跳下車,讓我坐到駕駛坐上把握方向盤,他到後面去推。
我坐在駕駛座上,發愁哪個腳是油門,哪個腳是離合。
還好,車晃晃悠悠又重新啟動了。我們各自坐回原位,速度開到40脈。
緊接著,一個下坡!
我們的車歪歪斜斜順著打滑的路面沖向前方一輛停下的汽車....
“扶穩坐好!“ 老司機再次猛跺幾腳剎車無效後,當機立斷,打滿方向盤向左側高坡上的一顆樹撞過去。
車子借力減速,朋友再次打滿方向盤,重新回到公路上。
豆大的汗珠從朋友頭上如雨滑落。此刻無聲(省略一萬隻草泥馬在內心飛奔而過的聲音。)
那一刻,時間對我來說,是靜止的。
天啊!歌頌老司機童鞋吧!
我們(yao)得(xia)救(niao)了(la)!

等到晚上8點左右,天已漆黑一片,車才開始可以繼續前行。但我們實在不敢再這麼黑的路上繼續開這沒溜兒的小破車了。
這時從我們車子後面過來幾個阿拉伯人,走到我們車前轉了一圈,看看這看看那,然後沖我們嘰里呱啦說了一堆聽不懂的阿語。我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最後,其中一個用法語問有沒有人會說法語。然後我跟他對話,告訴他我們的車出了問題,停下就啟動不了,開了就停不下來。
阿拉伯人非常熱心,真誠且友善地表示願意幫助我們。他坐到駕駛位上,開著我們的車,一邊跟我們聊天,一邊示範山路雪地開車技巧。

300公里左右的路,我們開了8個小時。我擔心午夜以前到達不了酒店。阿拉伯人告訴我說不用擔心,前方16公里處有個環島,進環島即出山,路非常好走,雪到那就停。
你說我咋那麼不信呢?
然而,當我們進入環島之時,茫茫大雪嘎然而止。環島如同分界線一般,神奇的將大雪紛紛和月朗星稀擁入同一幅畫捲里。
我們目瞪口獃得看著阿拉伯人
“這簡直是神了!”
阿拉伯人神氣地回答
“這就是 摩洛哥 !一個你在一天之內可以體驗到四季更替的國度。”
話說,回到 北京 後,看新聞聯播,還報道了 摩洛哥 下起了37年間未遇的大雪...我們當時沒有偏執地選擇進山,真實太明智了。

正如第三章的名字,我感嘆,這是“ 梅克內斯 的召喚”。
重新回到酒店,早上給我們辦理離店手續的前臺小哥一眼就認出了我們,連護照都沒要,直接把房卡遞給我們。
帶著路上一路飆高的腎上腺素,還有咕咕直叫的肚子,比起休息,我們更需要吃點東西,再來喝上一杯冰爽的 卡薩布蘭卡 壓壓驚。
朋友邊喝著啤酒,邊念叨著還是想去撒哈拉。
我突然覺得撒哈拉想去可以再去,而在 非洲 遇到暴雪天氣,車出各種故障,被刻板印象中的阿拉伯人熱情友好不圖回報地幫助,在山路上跟阿拉伯人用阿語+法語+肢体語言學會了雪地開車新技能等等的”別樣體驗“遠比去騎駱駝、看日出、觀星空來的更無可替代。
世界是大家的,經歷是自己的。乾杯!

一早起來退房之後,四處尋找周邊吃的,除了酒店, 木有提供早餐的地方。我們又去光顧了綠綠的大M。之後開車直奔 非斯 。
《孤獨星球》上對這座千年古城的評價是“全球最具爭議的旅游城市“——愛上它的人,會捨不得離開;厭惡它的人,一分鐘也不想多獃。
實話說,我在做行程安排的時候, 非斯 只給安排了半天,因為聽說城裡的染房又醜又臟,不宜久留。但看來,這撒哈拉去不了,小破車的使命或許就是為了把我們提前帶到這裡,並多停留兩天吧。
不管怎樣,還有什麼比親身去體驗一番更好的選擇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