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和潘塔納爾 20190629-0722


剛從氣溫35度的 馬瑙斯 飛過來, 巴西利亞 這裡卻只有18度。check in時前臺小姐在房間門卡的紙套上用英文寫上:早餐am6點至am10點,10樓。為了方便起見,放下行李後便上10樓看看早餐地點,但10樓只是客房,無奈只好等早上再作打算。晚餐時心有不甘,向服務生小哥打聽,幾番葡語翻譯拼搏之後瞭解到早餐餐廳在一樓。原來 巴西利亞 人喜歡在數字後面加個小圓圈,小圓圈下麵加一小劃(這是在電梯里的標識認識到的),而前臺小姐在1字後面的小圓圈省略了下麵那一划,前面是1後面是一個圈,怎麼看怎麼不是10呢?就這樣我們被騙上10樓參觀客房走廊去了。沒有比較就容易產生迷惑,那個數字1的寫法在1豎頭上還加了一頂帽子,一不小心又會把它誤以為是7,除非7和1寫在一起,靠7字上多餘的那一划才能清楚究竟是7還是1,這是 巴西利亞 給我的第一印象。
下圖是我發在朋友圈征求解碼的酒店前臺寫在房卡上的房號,號碼是1217,這也太過份了吧!

巴西利亞 JK博物館





巴西 北部的巴雷里尼亞斯鎮,座落在倫索伊斯馬拉赫塞斯國家公園之中。緊鄰小鎮邊上,一種自然奇觀延綿1500多平方公里,這就是倫索伊斯馬拉赫塞斯沙漠。沙漠本應平常,更何況這片沙漠只是格蘭德河裹挾河沙堆積在河口所形成,規模有限。但是,每年的雨季,豐富的降水都會在沙漠中變幻出上千個小湖。小湖雖然會在旱季中蒸漏消失,但來年的雨季又會給無數小湖賦予新生。由於沙漠沙堆形狀隨風變化,湖泊的形狀也年年不同。7月,正值沙漠千湖水位高時,到沙漠戲水的人對倫索伊斯馬拉赫塞斯趨之若鶩。
橫渡了巴雷里尼亞斯城邊的格蘭德河,改裝四驅車在沙地上搖晃了半小時後把一波波的客人送抵沙漠深處。這裡沙丘高聳,沙丘之間的積湖水色碧藍。太陽雖然猛烈,但強風帶來陣陣涼意,同時也把沙子往沙丘頂上吹送。








泡浸在酒里的各種植物食材









在亞馬遜,人們晚上打著燈去找鱷魚,而潘塔納爾的水塘里,數不清的鱷魚眼睛瞪著人,甚至於一群群地趴在公路兩邊的斜坡上擺出夾道歡迎狀。
凱門鱷(Cayman Alligator)



濕地公路北面的草地上散落著數不清的白蟻塚,看上去就像滿地墓碑。
來到潘塔納爾濕地的牌坊前,游客首先要做的都是排得整齊地打卡拍照。有點奇怪的是附近的樹木上好幾種鳥在起起落落,吱喳聲不斷,不知是表示歡迎還是抗議。
巴西 有熱帶雨林、熱帶草原、濕地3種生態系統,潘塔納爾濕地是全球最大的濕地,占地24萬多平方公里。濕地的絕大部份為私人擁有,但除畜牧和旅游外不得進行其他開發。來這旅游的都是為了看動物的自然生態。這裡的動物明星是美洲豹和藍 紫金 剛鸚鵡。北濕地酒店的房源很緊張,經過 巴西 朋友的努力爭取,我們得以在北濕地公路盡頭的這家酒店租住一晚並參加酒店安排的尋覓美洲豹活動。這個名叫“北潘塔納爾酒店”的賣點是保證客人能夠觀賞到美洲豹,至於藍 紫金 剛鸚鵡,在酒店範圍內就已經像無序鬧鐘,想什麼時候響就什麼時候響,而且超響。
藍 紫金 剛鸚鵡(Hyacinth Macaw)

正在吞魚的木鸛(Wood Stor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