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在路上之印度首行



離開 印度門 ,司機載我們去了另一處個人更偏愛的所在—— 顧特卜塔 (Qutb Minar)……
顧特卜塔 建於1190年代,它的建立標志著穆斯林政權在德里完全確立了統治地位,在其周邊還有很多同時期甚至更加古老的廟宇、大學以及陵墓,這眾多的建築遺址如今已經是一個公園,而直到1970年代末,顧特卜塔的內部還在對人開放,後因發生安全事故如今已經關閉,而這就是 印度 對古跡的態度——它應該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被束之高閣,後面的幾天經歷也再次證明,在這裡,很多千年的古跡並沒有被過度保護,你盡可以肆意觸摸。
在 顧特卜塔 公園裡,時不時有很多飛機划過天空,划過千年建築遺跡殘破的穹頂,陽光之下,時空交錯之中,我竟有些恍惚,迷失了自己的三維坐標。如果我能有另一個不用追趕時間的午後,我會把它全部全部地用在顧特卜 塔下 面綠油油的草地上,在穿梭的時空中,只靜靜地坐著,什麼也不乾……









由於自己事先完全沒有做好功課,見到 蓮花寺 的形狀之後便大膽猜測這是一座伊斯蘭教建築,千年不變的洋蔥頭在現代科技的影響下打開一次也未嘗不可吧……
存好鞋後準備進入,在廟宇之外有講解員為大家講了註意事項,但直到進入之前我仍不確定在裡面會發生什麼,反正有這麼多 印度 群眾墊底,應該不會有什麼差錯——我們這下厲害了,從眾從到印度來了……
進來之後,發現,什麼都沒有——沒有我之前設想的大段演講,也沒有任何影像,沒有背景音樂及鐘聲,甚至連捐款箱都沒有——不知所措時,我人生最初的生活經驗發揮了作用——傻子過年看間壁兒——原來,這是一個讓人祈禱的地方,當然,它也沒有拒絕沒有信仰的人——對於這一小撮人群來講,這是一個讓你靜一靜的地方……但是,要趕緊靜,只有三五分鐘的時間,外面還有一大撥群眾正在排著隊等著進來靜呢……
這就是你念念不忘的靜靜,你竟然飛了幾千公里才和她僅僅相處了幾分鐘的時間,我們的大 上海 真心TMD缺少這麼一個把大家圈起來一起靜一靜的地方,和如此多的人在一起的時候,你通常只會感到緊張、無措、煩躁以及恐懼……於是,在夕陽斜斜地透進來的靜謐之中,我閉上眼睛,雙手合攏,大口呼吸,安心享受這奢侈的短暫時光。
祈禱對我來說由於對臺詞不熟一分鐘足夠,因此有時間來觀察一下這座 蓮花寺 的內部結構,你會發現,如同 歐洲 的天主教堂一樣,這座建築追求的也是將視覺作向上的引領,因為神是在高處的,你必須仰視以示尊敬才有可能獲准去追隨,瞭解了這一點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像芭蕾舞這種踮著腳尖的舞蹈會出現在古典歐洲了。對於宗教,我的觀點是不同宗教就相當於是“回”字的不同寫法,真理只有一個,只是大家的表現形式不一樣而已,先知在 以色列 正好留了長髮,於是成了耶穌基督,他流浪到到古代 印度 的時候恰好天氣比較熱於是剃了個光頭於是就成了佛的樣子,到了阿拉伯半島正好帶了個帽子抵禦風沙於是成了默哈默德……看著周圍祈禱的人群,膚色各異,衣著繽紛,一下有種世界和諧了的感覺。
很抱歉, 蓮花寺 內禁止拍照,想要和 印度 人民一起去靜一靜,就勞駕親自跑一趟吧……

這,不正是我的宗教嘛…… 五、第1天 新舊德里 (5)


雖然我們友好地給司機買了同等規格的肯德基午餐,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帶我們去購物,雖然他一再解釋“No buy no problem”,但後來我們發現他還是有些失望的,不然汽車的空調怎麼突然就開始不製冷了呢,到了酒店附近更是以開不進去為由讓我們下車步行,好吧,哥正想在酒店附近熱鬧的Main Bazzar逛逛呢……
我和限大叔權衡了下還是暫時不要挑戰腸胃找了間看起來比較乾凈的店面進去吃了晚餐,這家Sam‘s Bar由於離酒店咫尺之遙,所以敞開胸懷叫了 大名 鼎鼎的翠鳥啤酒,和限哥舉杯慶祝 成功 抵達 印度 ,既然到都到了就好好享受後面的旅程吧……看著窗外穿梭的紅藍綠女,大叔和輕熟大叔把酒言歡,暢談人生和之前的理想(哈哈),豈不快哉……
德里第一晚……
咖喱真TMD好吃……
六、第2天 新舊德里 (1)

我們的早餐是在酒店門口小巷外解決的,一個身材瘦長的小哥,極其熟練地炒了兩份洋蔥炒蛋並煎了幾片麵包,給我們一人倒了一杯由茶、薑及牛奶混合的飲料,這種組合味道竟然極妙,以至限大叔不迭要來配方,急著要去尋訪那茶去了。
早飯完畢,我們決定挑戰下傳說中的Tutu車,去我們昨天錯過的 賈瑪清真寺 ,和一個邊上的司機以200盧比成交,當然,成交前還有討價還價、確認交易幣種、確認人頭等過程,就在準備出發的時候,一個年輕些的 印度 小哥湊過來,先是贊賞了一番我的相機,又拿過我隨身帶著的Lonely Planet,指著地圖上的外國游客服務中心說建議我們先去這裡可以拿免費地圖和旅行手冊之類的東西——我得承認我此刻心裡一陣小激動,終於盼到了LP里描述的騙術,稍加思索於是決定跟他走,看他後面還有什麼招數……於是小哥欣喜地跳上兩個“副駕駛”位置中的一個,突突突地出發了……


到了所謂的外國游客中心門口,我開始有些猶豫要不要浪費這麼多時間去看一場滑稽秀,最終限哥也覺得不值,於是我們跳上Tutu車,跟那小哥說我們改變主意了,小哥臉上有些慍色,但還是無奈地放棄副駕駛的位置悻悻走開了。
Tutu車司機堅持說去 康諾特廣場 是需要Pass的,我們也不想啰嗦,於是直奔 賈瑪清真寺 。


確實,寺內外的反差讓我突然明白了為什麼那麼多人如此喜愛 印度 ,為什麼去過印度的人一提起她來幾乎都會用同一個詞來形容——incredible——不是麽,你剛剛還在門外怒氣衝衝、在混亂的人車交通以及各種嘈雜還有喧鬧中想捋起袖子準備和人大幹一架,在邁入這扇門那一刻,你突然變得不敢高聲語,門外的怒氣瞬間飛升腦外,你莫名中覺得傳說中的那個唯一能用“神聖”來形容的東西就在你面前,而這東西是什麼,你依然不甚了了,但它的儀式感把你裹得緊緊的,讓你隨意動彈不得——而這樣劇烈的強大的反差僅僅一門之隔,是不是可以用incredible來形容呢……?
造成這一切的,顯然不是因為在 賈瑪清真寺 門口的小巷中吃了一份very zan的穆斯林早餐——這個植入顯然有點生硬,但是我必須為此留下一筆,柏拉圖的那句話怎麼說來著——吃永遠是旅行的主題——吃也永遠是生活的主題,因為不吃就沒法繼續其它主題……這種食物我和限哥同時確認是羊肉,並輔以各種香料,我們照貓畫虎,將餅撕碎沾著醬湯吃,味道有點辣,但不僅僅是能用咖喱味來描述的那種辣,當然,這個香料的國度也有軟肋, 印度 人民依然沒有解決“酸”這個橫亘東西方的世界級吃貨難題,不然不會配上兩半檸檬,看來, 中國 醋在印度依然擁有潛力巨大的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