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元國度——12天環游摩洛哥




就這樣一上午就在嘻嘻哈哈中度過了。在肯德基吃過午飯後我們從德吉瑪廣場繼續向北前行,看一看推薦步行的老城街景。如果你如果菲斯,這裡的景色就不足為奇,滿街都是小商販,不同的是街道稍微寬一點,除了傳統的那幾樣之外還多了金銀飾品的商店。德吉瑪以北推薦的步行路線並不是很長,我們花了一個小時就走完了這一段。可能我們是雨神化身,逛著逛著又下起了雨,我們躲在屋檐下,看著挨家挨戶開始收攤,婦女們的頭巾也感覺裹得更嚴實了。雨天中大家紛紛在 馬拉喀什 的小巷中跑著也不失為一種美景,我們就這麼在繁雜的小巷中繼續潛行著。


步行的終點就是攝影館了,這裡可以說是民俗攝影愛好者的天堂,門票()迪拉姆。在這裡沒有看不懂的藝術,一幅幅不同時期的民俗照片讓你仿佛走進了不同時期的 摩洛哥 ,人物神態的記錄讓你嫉妒的牙疼。這個不大的建築一共三層,從一層開始到二層,你可以看到 摩洛哥 精品民俗攝影,全部是黑白照片;到了三層之後會有一個小放映廳,裡邊放著法文的小紀錄片,大多數都是在講 摩洛哥 文化變遷;結束完三層的藝術之旅後,你可以從這裡登上 天台 ,這裡有一個小型的咖啡館,風景十分不錯。樓頂非常愜意,整個 天台 用藤蔓包圍了起來,你可以坐在這裡吹著小風,喝著爽口的薄荷茶,與同伴談談意猶未盡的藝術天堂。

這個supertour其實跟我們坐的火車是一個公司,所以售票地點也在火車站附近,而且這裡還可以售賣火車票,唯一不同的就是不接受刷卡。我們的計劃是來回 索維拉 ,然後坐火車回到 卡薩布蘭卡 ,時間與從 索維拉 到 卡薩布蘭卡 是差不多的,之所以這麼坐是因為不用一直在顛簸的大巴上。我們兩個人走了十五分鐘就到了城邊上的大巴站,定了往返的票,因為現金不夠又順便去隔壁的火車站刷卡買了這裡回 卡薩布蘭卡 的票之後,才踏踏實實的溜達回家。 Day11——索維拉今天是出發去 索維拉 的日子。早上起來先步行五分鐘去看馬洛雷勒花園,這個花園是聖羅蘭(Ysl)創始人伊夫聖羅蘭在1980購買並建造的,2008年聖羅蘭去世後她的骨灰就撒在此。花園不大,如果快的話半個小時就轉完。最值得看的就是滿園的熱帶植物混雜著法式風格的建築。還有就是博物館與熱帶植物景色的融合,如果能夠坐在藍色博物館的長椅下喝一杯可樂看著滿園春色也是十分愜意的。



車子在翻過一座山之後就看到了海邊的 索維拉 。 索維拉 坐落在大西洋岸邊, 非洲 大陸上的一個小角,從山上看過去整個城市非常小,街區恨不得能用眼睛數出來,在這個城市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度假。酒店大多在老城外邊,能游玩的地方都在城裡,但是出租車基本上用不上。車子停靠在老城牆外邊的一個小站,我們下車後步行十五分鐘就到了酒店。










我們今天的任務是返回 卡薩布蘭卡 。票也是前天提前那好的,早上九點半坐上大巴返回 馬拉喀什 ,再坐火車前往 卡薩布蘭卡 ,之所以不直接從 索維拉 去 卡薩布蘭卡 是因為我們覺得這樣更舒適一些,價錢上直接坐車是140迪拉姆,像我們這樣是190迪拉姆。

一回到 卡薩布蘭卡 就感覺出了一股濃重的銅臭味,到處都是想掙你錢的人,如果 馬拉喀什 菲斯這種地方想掙你一塊的話這裡就是五塊。
我們定的是一個五星級酒店,按照慣例我們要付額外的稅款90塊,沒想到大哥直接拿走100不找我們了,說是在 摩洛哥 10塊都是沒用的,其實他就是想掙小費(酒店里一般只給搬行李的小費),我沒好氣的把錢換成零錢給他。樓下的出租車也是坑的一批,這個酒店的位置在城郊,距離市中心只有三四公里,大哥們張口就要50迪拉姆,說是本身按人頭算應該是一人三十,這算便宜我們了(真當我們沒坐過出租車),最後我們走出酒店一段距離才把價格拉下來。
我們今天的唯一一個景點就是哈桑二世清真寺。清真寺是現今世界第三大清真寺,且風格獨特,是眾多大清真寺中唯一一座建在海上的(有一半是填海填出來的),這也表明瞭從海上傳來的伊斯蘭教。整個清真寺定點對外開放,能夠容納三十萬人。我們到的時候已經過了下午四點,清真寺早已清場,這讓我們不免有些惋惜。清真寺的西邊是一條沿海的步行街,我建議可以從沿海的步行街下車(因為東邊比較堵),順著這條街漫步到清真寺廣場。在這裡你可以體驗一下沿海風情的清真寺,有一種非常獨特的感覺:落日十分,晚風輕輕拂過,吹動了廣場上婦女們的絲巾。大家三三兩兩聚集在此嬉戲,年輕的情侶趴在岸邊的欄桿上,背著高聳的清真寺,邊聊天邊看著海上的日落,人生幾何。



夜幕降臨並沒有那麼多的燈紅酒綠,反之整個城市都陷入了寂靜之中,市中心的商店全部關閉,開的只有零零散散的咖啡館,裡邊坐著等待開賽的足球球迷。大街上根本沒有餐館,吃飯就成了很大的問題,我們在遊蕩半個小時後中午找到了一家小餐館,狼吞虎咽的完成晚餐過後開始了我們的夜生活。
Rick café,這個存在於經典電影中的餐廳在現實中也被借鑒,成為當地必去的景點之一。餐館是駐 摩洛哥 的 美國 領事經營的,坐落在北邊沿海的大街上,晚上打車並不容易。現如今瑞克咖啡早已成為形象,餐廳大多是與電影無關的,裡邊也沒有任何有關電影物品的陳列。兩層的用餐空間並不大,二層中間挑空,下邊正好就是演出的位置。演出九點開始,大家也紛紛開餐。在這裡的人們體驗的其實就是亂世中優雅的氛圍,這種在藍調歌聲中紳士般的歡聲笑語在我們這個時代就像鑽石一樣珍貴。在這裡,你可以享用著高檔的西餐,從樓上俯視滿是激情的秀,一口紅酒摻雜著空氣中的香煙味,讓你慢慢體會 非洲 大陸的末世浪漫。
去這裡要註意兩點,一個是餐廳內禁止拍攝,不過只有前臺管你,二樓就不是那麼管了。另外一點就是打車,這裡打車非常的黑,你基本上可以按照百分之三十砍價。我們從這裡回酒店只要不到五分鐘,張口就要一百迪拉姆,一下就砍到了四十。 Day13——卡薩布蘭卡→北京其實後幾天的行程並不累,而且相對與前半段旅程輕鬆不少,但就是感覺像軍訓最後一天的學生一樣,一心想著躺在家裡的床上,品嘗著懷念的中華料理。早上起來的時候就獃獃地坐在床上,想著回去該吃什麼,不過當下最重要的就是填飽肚子。
出門打車成了一大難題,正在路口瞎尋摸的時候我們碰到了一位好心的 中國 人,從側面看像極了吳京,願意免費讓我們搭車去市中心,著實讓我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坐上車之後我們說明瞭目的,他一連給我推薦了好幾個有特色餐廳,並且還給我普及著各種 卡薩布蘭卡 的信息。隨著慢慢熟絡起來我才瞭解到,他是一個 法國 貨運公司的員工,因為工作原因調到 卡薩布蘭卡 海港,跟他一起來的還有妻子和上幼兒園的孩子。跟他談話中感覺出 中國 的美好和在此地的孤獨,聊到一半正好接上剛從幼兒園放學的女兒,與另外一個 摩洛哥 小朋友一起上了車,好像女兒已經完全融入了 摩洛哥 的生活,嫻熟的用法文和她交談著什麼。好像每次旅行的最後都是這樣一個晴天,一個能讓我看見這個國家未來的晴天,讓我自己默默地坐著二十年之後再來一次的規劃,可能那個時候迎接我的就是這樣的國際化新生代,一個嶄新的現代穆斯林國家。
不過大哥的話把我拉回了現實,他跟我說 卡薩布蘭卡 不要看這麼亂七八糟,這已經是 北非 最繁華的城市了,房子租很貴(好小區),大概七八千一個月,但是買只要大幾十萬,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很多人都是因為工作調動過來的,不會常駐。我順帶瞭解了一下大哥所做的貨運行業,總體來說 摩洛哥 有兩種大宗貨物出口:蔬菜是出口給 歐洲 的,磷出售給 美國 。這兩種貨物都有著很大的優勢: 西撒哈拉 有著大量的磷礦產,這也是為什麼 摩洛哥 拼死抵抗 西撒哈拉 的非政府武裝;而蔬菜是因為 摩洛哥 有著近赤道肥沃的土地,又距離 歐洲 非常的近。強烈的光照,肥沃的土地,這個地理優勢還非常適合另外一種植物——大麻, 摩洛哥 國王往外出口大麻已經是國內公開的秘密,這倒是讓我避免有些意外。
大哥熱心的把我們放在市中心的一個 西班牙 餐廳,這應該是我們吃過除了rick's cafe最奢侈的一個,裡邊完全是 西班牙 做法,主要是以魚出名。我們抱著把所有錢都花掉的計劃,舒舒服服的品嘗了一頓高級的離別餐,老實說還真的有點心疼。
說實話到了機場逃離 摩洛哥 的感覺,並不是因為 摩洛哥 不好玩或者是吃苦,而是 卡薩布蘭卡 處處充滿著銅臭味,好像每個人都有一雙綠色的眼睛,像狼一樣盯著你口袋里的金子,讓你如坐針氈。飛機場不大,航班也不多,但是排隊安檢需要很久,因為過海關篩查的很嚴,從花花綠綠的護照中就可以看出端倪:檢查的並不是我們這些非穆斯林國家,而是穆斯林國家來此轉機的乘客,邊檢人員會仔細的盤問,這種盤問的速度讓我們額頭上的汗隨著焦急而增多,到我們這裡就沒有盤問任何內容就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