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元國度——12天環游摩洛哥

我們沿著一條路走了一個來回太陽就已經下山了。從藍門出來後感覺身心俱疲,也到了該吃晚飯的時間,我們找了一個咖啡館坐下來點了一杯薄荷茶,靜靜的看著放夜市門口的喧囂。緩過勁來之後我們再一次回到藍門裡邊,隨便選擇了一家餐館坐下,點了一個塔吉鍋,老闆熱情的拿出了一個豆子和土豆餅的前菜來招呼我們(我覺得可能是剩飯……),坐在這裡看著穿梭在狹窄街道的人群也是一種別樣的體驗。飯後我們又來了點小甜點——飯館對面有很多賣當地點心的小鋪子,做法大多都是杏仁加上面外面再裹上一層糖,有一點像 北京 的糖耳朵。


















路程大概有25公里,車子一直行駛在起伏平緩的田間,四周歐式的農場隨處可見,再加上 法國 牌子的汽車三三兩兩地走在小路上,像極了 法國 的鄉下。這片土地原來是 法國 殖民時期 法國 移民開墾的,一直到20實際70年代 摩洛哥 獨立之後才被收回,政府把他們租給了 梅克內斯 當地的農戶。

先是進了一個博物館,裡邊擺設著當地殘存的一些雕刻,然後就是一個大上坡,我這才發現整個城市都建在一個丘陵的頂上。城市不大,大概三公里的半徑覆蓋範圍,這也是整個山頭的大小。城牆已經蕩然無存,山頂上颳著小風,迎著涼風,看著四周一望無際的農田,帝國隕落的憂傷氣息瞬間覆蓋了整個山丘。城市的結構同其他 羅馬 城市一樣,中心設有議會,行政院,城市內共有橫縱兩條主街道;官員的宅邸都靠近行政院,院子都很大,內設有小水池;民居比較靠近郊區;中間部位是一些工廠, 比如 染坊。城市內保存最完整的莫過於凱旋門,城門保存完整,位於城市西側,城牆頂上的 羅馬 文字依然清晰可見,能在風化這麼嚴重的地方保存完好簡直是奇跡。雖然昔日的繁榮已經蕩然無存,但是這些地基就像是另一種 羅馬 文字,默默地宣佈著這個古城的主權。


整個遺址一個小時就逛完了,從這裡到穆萊·伊德裡斯只有十五分鐘車程,司機告訴我們在這裡他會停留一個小時左右。穆萊伊德裡斯位於沃呂比利斯東部兩公里的一個山頂上,兩個城池互呈犄角勢。關於這座城池的歷史很有意思,開始這座城市相當於沃呂比利斯的衛星城,負責把山上得水和石料做送到沃呂比利斯。穆萊伊德 裡斯本 是一個人名,公園785年因為反抗阿拔斯王朝失敗轉戰 北非 ,在 摩洛哥 受到什葉派支持成立 摩洛哥 王朝。穆萊伊德裡斯死後被安葬在這個城市,這也是為什麼這個城市成了第五大聖城,現今人口有一萬人,每年的春天,來自 摩洛哥 的各個部落都會聚集在此進行祭祀。
聖城自然是對宗教十分重視,所以排外也是很嚴重的,我們進去的時候花150迪拉姆雇了一個導游,由他來給我們講解我們瞭解到了很多當地的風俗, 比如 說他們城市的代表色是綠色,城裡還有好幾個部落分支,當地正在普及一種新文字等等。城市是依山而建,所以城市的樣子像極了我們小時候玩的圓盤鋼珠迷宮,再加 上高 牆,在裡邊走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走到了哪裡。我們的行程是先到山頭對面看全景,然後走進老城看一看當地巨大的清真寺,當然,清真寺是進不去的。清真寺在門口看去深不可測,有意思的是,我第一次見到清真寺門口放了一個一米五左右的欄桿,導游告訴我這是為了讓信徒有所敬畏。




回到 梅克內斯 火車站已經是下午一點,我們需要沿原路返回菲斯,這也是大多數游客選擇的游覽方式,因為穆萊伊德裡斯回到菲斯的時間並不是很確定。在菲斯的巴塔安頓好住所以後,老城的眼花繚亂早已經讓我們不知所措,所以去看一下菲斯老城的其他角落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皇宮位於老城的西側,現在依然隸屬於默罕默德家族所有,去了以後才知道是不能參觀的。說是皇宮不如說是行宮,能看見的只有外面十米高的的大銅門,門口有衛兵把守,擺出了一副禁止拍照的樣子。在皇宮的兩側都是跟老城相似的商業街,不同的是這裡的商品已經由地毯鞋子變成了當地人民的日常用品。當地人用防範的眼神盯著我們看,好像我們踏進了他們的專屬領地一樣。
今天的天氣非常晴,落日的時候太陽把本是黃色的菲斯老城照的像一個大橘子一樣。落日時分,大大小小的咖啡館里坐滿了人,他們喝的飲料無非兩種,薄荷茶和咖啡,大多數人在晚上選擇咖啡,成人們看著大街上放學的青年嬉戲,互相聊著當天的新聞,好不愜意。